高中物理處理共點力平衡問題的常見方法

2020-08-27 成都卓越教育1997

物體所受各力的作用線(或其反向延長線)能交於一點,且物體處於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稱為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它是靜力學中最常見的問題,下面主要介紹處理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問題的一些思維方法。


1. 解三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問題的方法

解三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問題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五種:

(1)力的合成、分解法:對於三力平衡問題,一般可根據「任意兩個力的合成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的關係,即利用平衡條件的「等值、反向」原理解答。


例1. 如圖1所示,一小球在紙面內來回振動,當繩OA和OB拉力相等時,擺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為:( )

圖1

A. 15°

B. 30°

C. 45°

D. 60°

解析:對O點進行受力分析,O點受到OA繩和OB繩的拉力FA和FB及小球通過繩子對O點的拉力F三個力的作用,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O點處於平衡狀態,由「等值、反向」原理得,FA和FB的合力F合與F是等值反向的,由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A和FB的合力F合,如圖2所示,由圖可知

,故答案是A。

圖2

(2)矢量三角形法:物體受同一平面內三個互不平行的力作用平衡時,這三個力的矢量箭頭首尾相接,構成一個矢量三角形;反之,若三個力矢量箭頭首尾相接恰好構成三角形,則這三個力的合成必為零,因此可利用三角形法,求得未知力。


例2. 圖3中重物的質量為m,輕細線AO和BO的A、B端是固定的。平衡時AO是水平的,BO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AO的拉力

和BO的拉力

的大小是:( )

圖3

A.

B.

C.

D.

解析:因結點O受三力作用而平衡,且

與mg垂直,所以三力應組成一個封閉的直角三角形,如圖4所示,由直角三角形知識得:

,所以選項B、D正確。

圖4

(3)正弦定理法:三力平衡時,三個力可構成一封閉三角形,若由題設條件尋找到角度關係,則可用正弦定理列式求解。


例3. 如圖5(a)所示,質量為m的物體用一輕繩掛在水平輕杆BC的C端,B端用鉸鏈連接,C點由輕繩AC系住,已知AC、BC夾角為

,則輕繩AC上的張力和輕杆BC上的壓力大小分別為多少?

圖5

解析:選C點為研究對象,受力情況如圖5(b)所示,由平衡條件和正弦定理可得

即得

所以由牛頓第三定律知,輕繩AC上的張力大小為

,輕杆BC上的壓力大小為

(4)三力匯交原理:如果一個物體受到三個不平行外力的作用而平衡,這三個力的作用線必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必為共點力。


例4. 如圖6所示,兩光滑板AO、BO與水平面夾角都是60°,一輕質細杆水平放在其間,用豎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輕杆中間,杆對兩板的壓力大小為____________。

圖6

解析:選輕杆為研究對象,其受三個力而平衡,因此這三力必為共點力(匯交於O」),作出受力分析如圖7所示。

圖7

由圖可知,FTA與FTB對稱分布,所以

,且這兩力的夾角為120°,其合力F」應與F相等,以FTA,FTB為鄰邊構成的平行四邊形為菱形,其性質為對角線垂直且平分,根據三角形知識,有

又因為

所以


2. 解多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問題的方法

多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問題,常採用正交分解法。可將各力分別分解到x軸上和y軸上,運用兩坐標軸上的合力等於零的條件,即

求解。值得注意的是,對x、y方向選擇時,要儘可能使落在x、y軸上的力多,且被分解的力儘可能是已知力,不宜分解待求力。


例5. 在機械設計中亦常用到下面的力學原理,如圖8所示,只要使連杆AB與滑塊m所在平面間的夾角

大於某個值,那麼,無論連杆AB對滑塊施加多大的作用力,都不可能使之滑動,且連杆AB對滑塊施加的作用力越大,滑塊就越穩定,工程力學上稱之為「自鎖」現象。為使滑塊能「自鎖」,

應滿足什麼條件?(設滑塊與所在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圖8

解析:滑塊m的受力分析如圖9所示,將力F分別在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解,則:

圖9

在豎直方向上

在水平方向上

由以上兩式得

因為力F可以很大,所以上式可以寫成

應滿足的條件為


3. 研究對象的靈活選擇–整體法與隔離法

用整體法還是用隔離法,其實質就是如何合理選取研究對象,使受力分析和解題過程簡化。對一個較為複雜的問題,兩者應靈活選用、有機結合,才能到達迅速求解的目的。


例6. 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個三角形的木塊,在它的兩個粗糙斜面上分別放有兩個質量m1和m2的小木塊,

,如圖10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塊和兩個小木塊都是靜止的,則粗糙水平面對三角形木塊( )

圖10

A.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 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 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確定,因m1、m2和

的數值並未給出;

D. 以上結論都不對。

解析:因為三角形木塊和兩個小木塊都靜止,所以可將三者看成一個整體如圖11所示,其在豎直方向受重力和水平面的支持力,合力為零。在水平方向沒有受其他力的作用,所以整體在水平方向上沒有相對水平面的運動趨勢,因此粗糙水平面對三角形木塊沒有靜摩擦力。

圖11


例7. 如圖12所示,兩塊相同的豎直木板之間有質量均為m的四塊相同的磚,用兩個大小為F的水平壓力壓木板,使磚塊靜止不動。設所有接觸面均粗糙,則第3塊磚對第2塊磚的摩擦力為( )

圖12

A. 0

B.

C. mg

D. 2mg

解析:將4塊磚為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如圖13所示,可知兩側木板對磚的靜摩擦力均為豎直向上,且大小為2mg;再把第1、2兩塊磚為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如圖14所示,由圖可知木板對磚的靜摩擦力與磚的重力2mg是一對平衡力,這表明第3塊與第2塊磚之間沒有靜摩擦力。所以選項A正確。


4. 求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極值問題的方法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平衡的極值問題是指研究平衡問題中某個力變化時出現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處理這類問題常用解析法和圖解法。


例8. 如圖15所示,物體的質量為2kg,兩根輕細繩AB和AC的一端連接於豎直牆上,另一端繫於物體上,且AC繩水平時,兩繩所成角為

。在物體上另施加一個方向與水平線成

的拉力F,若要使繩都能伸直,求拉力F的大小範圍。

圖15

解析:作出A受力示意圖,並建立直角坐標如圖16所示,由平衡條件有:

圖16

由以上兩式得

要使兩繩都能繃直,需有

由①③兩式得F有最大值

由②④兩式得F有最小值

綜合得F的取值範圍為


例9. 重量為G的木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

,一人慾用最小的作用力F使木塊做勻速運動,則此最小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應如何?

解析:由於

,所以不論FN如何改變,

與FN的合力F1的方向都不會發生變化,如圖17(甲)所示,合力F1與豎直方向的夾角一定為

由木塊做勻速運動可知F、F1和G三力平衡,且構成一個封閉三角形,當改變F的方向時,F和F1的大小都會發生改變,由圖17(乙)知,當F和F1的方向垂直時F最小。故由圖中幾何關係得

圖17


5. 共點力平衡問題中的「變」與「不變」

物體在共點力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時,即使在一些量變的過程中某些本質並不變。因此尋找變化中保持不變的部分,乃是解決平衡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


例10. 三個相同的支座上分別擱著三個質量和直徑都相等的光滑圓球a、b、c,支點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的重心

位於球心,b球和c球的重心

分別位於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如圖18所示,三球均處於平衡狀態,支點P對a球的彈力為

,對b球和c球的彈力分別為

,則( )

圖18

A.

B.

C.

D.

解析:本題的幹擾因素是三個球的重心在豎直方向的位置發生了變化(a在球心、b在球心之上、c在球心之下)。但是三個球的質量和直徑都相等,重力方向均豎直向下,而且支點的支持力方向也完全相同,所以它們受力情況完全相同,支持力大小也必然相同,所以選項A正確。

評析:在變化中求不變的思想是最普遍的物理思想,本題中圓球重心的高度雖然發生了變化,但問題的本質–圓球的受力情況並不變化,所以支點P對三球的彈力應相同。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即可在線了解1對1量身定製教學!(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暑假班)

相關焦點

  • 高一物理教案:《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教學設計
    高一物理教案:《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什麼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
    >   1、知道什麼叫共點力作用下的平衡狀態.   2、掌握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3、會用共點力的平衡條件解決有關平衡問題.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應用力的矢量合成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的能力.   2、培養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目標   1、教會學生用辨證觀點看問題,體會團結協助.
  • 高中物理 國哥物理—帶你解決力學知識點《共點力平衡解題技巧》
    動態平衡是受力分析部分的難點內容:高中物理動態平衡在有關物體平衡的問題中,存在著大量的動態平衡問題,所謂動態平衡問題,就是通過控制某一物理量,使物體的狀態發生緩慢變化。分析動態平衡問題通常有兩種方法。1、解析法:對研究對象的任一狀態進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出應變參量與自變參量的一般函數式,然後根據自變參量的變化確定應變參量的變化。
  • 經典力學: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相對地(或慣性參考系)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叫作平衡狀態。1.共點力平衡的幾條重要理論②.三力平衡:如果物體在三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其中任意兩個力的合力一定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③.多力平衡:如果物體受多個力的作用處於平衡,其中任何一個力與其餘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處理平衡問題的基本方法
  • 高中物理:常見的三種力及動態平衡問題的解題方法
    3、力的合成與分解(1)求解合力的方法是作圖法和計算法,無論用哪種方法,都需先把一個具體的力抽象為一有向線段,然後轉化為一個數學問題。這種從具體到抽象的方法是物理學中廣泛應用的一種研究方法。(2)學習中注意區別矢量和標量的根本區別在於它們的運算法則不同,標量用代數法合成,矢量合成是用平行四邊形定則。
  • 高中物理力學中三種常見力及物體的平衡知識點歸納總結,寒假預習/複習必備!
    高中物理力學中三種常見力及物體的平衡知識點歸納總結,寒假預習/複習必備!更多高中學習資料請拉到文章末尾1、力的概念的理解(1)力的本質①力的物質性②力的相互性③力的矢量性④力作用的獨立性(即產生加速度)①力作用的瞬時效果——產生加速度a=F/m②力的作用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果——力對物體的衝量I=Ft③力的作用在空間上的積累效果——力對物體做的功W=Fscosα。(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①兩個力相等的條件: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 常見高中物理中的偽相關變量問題的處理
    在高中物理的學習中,通過已知量求解未知量,這些已知量對於未知量來說,叫做相關變量。在解答有些問題時,我們經常發現這樣的情況:某一物理量與未知量的關係非常緊密,在思維過程中無法繞過,似乎是其必然的相關變量,但問題中卻並沒有告知這個物理量。
  • 共點力平衡問題解題步驟
    平衡狀態:物體處於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叫做平衡狀態平衡條件:物體所受合力為零。共點力平衡解題步驟:一、確定研究對象:選定研究對象後,分析物體受到的力必須是其它物體對該物體的力,不得分析該物體對其它物體的作用力,受力分析角標上最後一個字母必須是該物體。
  • 共點力平衡問題的基本求解方法--中國數字科技館
    文章數 共點力平衡問題的基本求解方法
  • 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
    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對高中物理進行學習和複習,確保將所涉及的知識點能全部掌握,考點全面複習到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常見公式總結——力的合成與分解,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高中物理易錯點總結,學好物理很輕鬆
    高中物理是很多學生的薄弱科目,80%的學生理綜沒有靠高分,其主要原因就是物理拖了後腿,那麼如果高中物理的易錯點難點有哪些了,以下為高中物理重點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 2015福建高中會考物理考試大綱
    面向全體學生,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體現高中物理新課程理念,充分發揮基礎會考對普通高中物理學科教學的正確導向作用。   2.基礎性原則。突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注重理解能力、初步應用物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考查。試題難易適當,不出偏題和怪題。   3.科學性原則。
  • 高中物理探究共點力的合成法則講解
    一、探究目的1、探究共點力的合成法則2、養成合作、協助共同探究的學習方法二、探究步驟三、結果及處理以適當長度(如2cm)作為標度,利用第一次用兩個彈簧秤測出的分力F1和F2為鄰邊,作出一個平行四邊形,畫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F,再以同樣的標度,作出合力F』的圖示,比較F與F』,發現在誤差範圍內F與F』相同。
  • 高中物理:16種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
    高中物理考試常見的類型總結下來有16種,怎樣才能做好每一類型的題目呢?今天為同學們整理了高中物理16種常見題型的解題方法和思維模板!快快收藏!思維模板:解圖像類問題關鍵在於將圖像與物理過程對應起來,通過圖像的坐標軸、關鍵點、斜率、面積等信息,對運動過程進行分析,從而解決問題;對單體多過程問題和追及相遇問題應按順序逐步分析,再根據前後過程之間、兩個物體之間的聯繫列出相應的方程,從而分析求解,前後過程的聯繫主要是速度關係,兩個物體間的聯繫主要是位移關係。
  • 高中物理·必修1 | 正交分解法處理平衡問題 真題解析+課件
    「微課」正交分解法處理平衡問題1.如圖所示,A、B為豎直牆面上等高的兩點,AO、BO為長度相等的兩根輕繩
  • 2020年高考物理,速解共點力平衡的常用方法,你都掌握了嗎?
    共點力平衡作為每年高考的必考題,其解題思路和方法是我們一定要熟練掌握的。解決共點力平衡的基本思路如下:1、確定研究對象(整體、單體、結點)2、受力分析3、選擇方法(解析法、圖解法、相似三角形法、拉密定理法)4、列方程或畫圖5、求解並討論分析
  • 高一家長收藏高中物理教學能手傾力奉獻—力的分解幾種常見類型
    高一的同學已經開始學習力學了,單純學習重力、彈力、摩擦力還可以應付,學習力的合成也可以,畢竟力的合成只有一解。到了力的分解是不是就一頭霧水,思維成了死結,怎麼解也解不開了?為此,辛哥整理了力的分解的幾種常見情況,供大家學習和研究。開始之前我先嘮叨幾點:❶我們高中研究的都是共點力,一般作用點選在重心或結點,所以我們要把所有力作用點的都畫在重心或結點上。
  • 高中物理之靜力學進階1——物體平衡花樣多
    今天我們的進階課程將進入高中物理的另一個領域——靜力學。首先我再重複一遍靜力學的概念:研究物體在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條件下的受力情況。靜力學的「靜」字並不是說物體一定靜止,而是物體的加速度為0。在高中階段我們通常研究的是共點力平衡,也就是力的作用線或其延長線均交於一點。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不規則圓柱平衡摩擦力
    02-04-06_不規則圓柱平衡摩擦力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個需要分情況討論的題目,題目中由於同學們生活的常識問題,容易忽略分情況討論的問題,導致題目解出來的答案因為少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最終導致答案錯誤。
  • 高中物理的常用方法、題型特點及應用注意點
    雖然說高中物理題在解決的時候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是如果方法選擇好,解決起來還是有章可循的,為了能夠在處理高考題時遊刃有餘,我們首先要了解題型的特點及應用注意點,然後根據各自的類型研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