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易錯點總結,學好物理很輕鬆

2020-12-12 學霸不想說話

高中物理是很多學生的薄弱科目,80%的學生理綜沒有靠高分,其主要原因就是物理拖了後腿,那麼如果高中物理的易錯點難點有哪些了,以下為高中物理重點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對物體受力分析,是物理學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識,分析方法有「整體法」與「隔離法」兩種。

對物體的受力分析可以說貫穿著整個高中物理始終,如力學中的重力、彈力(推、拉、提、壓)與摩擦力(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電場中的電場力(庫侖力)、磁場中的洛倫茲力(安培力)等。在受力分析中,最難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別,最容易錯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個力。在受力分析過程中,特別是在「力、電、磁」綜合問題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雖然解題思路正確,但考生往往就是因為分析漏掉一個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個力做功,從而得出的答案與正確結果大相逕庭,痛失整題分數。

還要說明的是在分析某個力發生變化時,運用的方法是數學計算法、動態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滿足一個力大小方向都不變、第二個力的大小可變而方向不變、第三個力大小方向都改變的情形)和極限法(注意要滿足力的單調變化情形)。

2、對摩擦力認識模糊

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因為它具有「隱敝性」、「不定性」特點和「相對運動或相對趨勢」知識的介入而成為所有力中最難認識、最難把握的一個力,任何一個題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難度與複雜程度將會隨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傳送帶問題」,這問題可以將摩擦力各種可能情況全部包括進去,建議高三黨們從下面四個方面好好認識摩擦力:

(1)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永遠與其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這裡難就難在相對運動的認識;說明一下,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略小於最大靜摩擦力,但往往在計算時又等於最大靜摩擦力。還有,計算滑動摩擦力時,那個正壓力不一定等於重力。

(2)物體所受的靜摩擦力永遠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相反。顯然,最難認識的就是「相對運動趨勢方」的判斷。可以利用假設法判斷,即:假如沒有摩擦,那麼物體將向哪運動,這個假設下的運動方向就是相對運動趨勢方向;還得說明一下,靜摩擦力大小是可變的,可以通過物體平衡條件來求解。

(3)摩擦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但它們做功卻不一定成對出現。其中一個最大的誤區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總是負的。無論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都可能是動力。

(4)關於一對同時出現的摩擦力在做功問題上要特別注意以下情況:

可能兩個都不做功。(靜摩擦力情形)

可能兩個都做負功。(如子彈打擊迎面過來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做負功但其做功的數值不一定相等,兩功之和可能等於零(靜摩擦可不做功)、可能小於零(滑動摩擦)也可能大於零(靜摩擦成為動力)。

可能一個做負功一個不做功。(如,子彈打固定的木塊)

可能一個做正功一個不做功。(如傳送帶帶動物體情形)

(建議結合討論「一對相互作用力的做功」情形)

3、對彈簧中的彈力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彈簧或彈性繩,由於會發生形變,就會出現其彈力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但要注意的是,這種形變不能發生突變(細繩或支持面的作用力可以突變),所以在利用牛頓定律求解物體瞬間加速度時要特別注意。

還有,在彈性勢能與其他機械能轉化時嚴格遵守能量守恆定律以及物體落到豎直的彈簧上時,其動態過程的分析,即有最大速度的情形。

4、對「細繩、輕杆」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在受力分析時,細繩與輕杆是兩個重要物理模型,要注意的是,細繩受力永遠是沿著繩子指向它的收縮方向,而輕杆出現的情況很複雜,可以沿杆方向「拉」、「支」也可不沿杆方向,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5、關於小球「系」在細繩、輕杆上做圓周運動與在圓環內、圓管內做圓周運動的情形比較

這類問題往往是討論小球在最高點情形。其實,用繩子繫著的小球與在光滑圓環內運動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味著繩子的拉力為零,圓環內壁對小球的壓力為零,只有重力作為向心力;而用杆子「系」著的小球則與在圓管中的運動情形相似,剛剛通過最高點就意味著速度為零。因為杆子與管內外壁對小球的作用力可以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為零。還可以結合汽車駛過「凸」型橋與「凹」型橋情形進行討論。

6、對物理圖像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物理圖像可以說是物理考試必考的內容。可能從圖像中讀取相關信息,可以用圖像來快捷解題。隨著試題進一步創新,現在除常規的速度(或速率)-時間、位移(或路程)-時間等圖像外,又出現了各種物理量之間圖像,認識圖像的最好方法就是兩步:一是一定要認清坐標軸的意義;二是一定要將圖像所描述的情形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關於圖像各種情況我們已經做了專項訓練。)

7、對牛頓第二定律F=ma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第一、這是一個矢量式,也就意味著a的方向永遠與產生它的那個力的方向一致。(F可以是合力也可以是某一個分力)

第二、F與a是關於"m"一一對應的,千萬不能張冠李戴,這在解題中經常出錯。主要表現在求解連接體加速度情形。

第三、將「F=ma」變形成F=m△v/△t,其中,a=△v/△t得出△v=a△t這在「力、電、磁」綜合題的「微元法」有著廣泛的應用(近幾年連續考到)。

第四、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是必須掌握的重點實驗,特別要注意:

(1)注意實驗方法用的是控制變量法;

(2)注意實驗裝置和改進後的裝置(光電門),平衡摩擦力,沙桶或小盤與小車質量的關係等;

(4)注意數據處理時,對紙帶勻加速運動的判斷,利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用「平均速度法」求速度)

(5)會從「a-F」「a-1/m」圖像中出現的誤差進行正確的誤差原因分析。

8、對「機車啟動的兩種情形」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機車以恆定功率啟動與恆定牽引力啟動,是動力學中的一個典型問題。這裡要注意兩點:

(1)以恆定功率啟動,機車總是做的變加速運動(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以恆定牽引力啟動,機車先做的勻加速運動,當達到額定功率時,再做變加速運動。最終最大速度即「收尾速度」就是vm=P額/f.

(2)要認清這兩種情況下的速度-時間圖像。曲線的「漸近線」對應的最大速度。

還要說明的,當物體變力作用下做變加運動時,有一個重要情形就是:當物體所受的合外力平衡時,速度有一個最值。即有一個「收尾速度」,這在電學中經常出現,如:「串」在絕緣杆子上的帶電小球在電場和磁場的共同作用下作變加速運動,就會出現這一情形,在電磁感應中,這一現象就更為典型了,即導體棒在重力與隨速度變化的安培力的作用下,會有一個平衡時刻,這一時刻就是加速度為零速度達到極值的時刻。凡有「力、電、磁」綜合題目都會有這樣的情形。

9、對物理的「變化量」、「增量」、「改變量」和「減少量」、「損失量」等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研究物理問題時,經常遇到一個物理量隨時間的變化,最典型的是動能定理的表達(所有外力做的功總等於物體動能的增量)。這時就會出現兩個物理量前後時刻相減問題,小夥伴們往往會隨意性地將數值大的減去數值小的,而出現嚴重錯誤。其實物理學規定,任何一個物理量(無論是標量還是矢量)的變化量、增量還是改變量都是將後來的減去前面的。(矢量滿足矢量三角形法則,標量可以直接用數值相減)結果正的就是正的,負的就是負的。而不是錯誤地將「增量」理解增加的量。顯然,減少量與損失量(如能量)就是後來的減去前面的值。

10、兩物體運動過程中的「追遇」問題

兩物體運動過程中出現的追擊類問題,在高考(微博)中很常見,但考生在這類問題則經常失分。常見的「追遇類」無非分為這樣的九種組合:一個做勻速、勻加速或勻減速運動的物體去追擊另一個可能也做勻速、勻加速或勻減速運動的物體。顯然,兩個變速運動特別是其中一個做減速運動的情形比較複雜。

雖然,「追遇」存在臨界條件即距離等值的或速度等值關係,但一定要考慮到做減速運動的物體在「追遇」前停止的情形。另外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除利用數學方法外,往往通過相對運動(即以一個物體作參照物)和作「V-t」圖能就得到快捷、明了地解決,從而既贏得考試時間也拓展了思維。

值得說明的是,最難的傳送帶問題也可列為「追遇類」。還有在處理物體在做圓周運動追擊問題時,用相對運動方法最好。如,兩處於不同軌道上的人造衛星,某一時刻相距最近,當問到何時它們第一次相距最遠時,最好的方法就將一個高軌道的衛星認為靜止,則低軌道衛星就以它們兩角速度之差的那個角速度運動。第一次相距最遠時間就等於低軌道衛星以兩角速度之差的那個角速度做半個周運動的時間。

11、萬有引力中公式的使用最會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

萬有引力部分是高考必考內容,這部分內容的特點是公式繁雜,主要以比例的形式出現。其實,只要掌握其中的規律與特點,就會迎刃而解的。最主要的是在解決問題時公式的選擇。最好的方法是,首先將相關公式一一列來,即:mg=GMm/R2=mv2/R=mω2R=m4π2/T2,再由此對照題目的要求正確的選擇公式。其中要注意的是:

(1)地球上的物體所受的萬有引力就認為是其重力(不考慮地球自轉)。

(2)衛星的軌道高度要考慮到地球的半徑。

(3)地球的同步衛星一定有固定軌道平面(與赤道共面且距離地面高度為3.6×107m)、固定周期(24小時)。

(4)要注意衛星變軌問題。要知道,所有繞地球運行的衛星,隨著軌道高度的增加,只有其運行的周期隨之增加,其它的如速度、向心加速度、角速度等都減小。

12、有關「小船過河」的兩種情形

「小船過河」類問題是一個典型的運動學問題,一般過河有兩種情形:即最短時間(船頭對準對岸行駛)與最短位移問題(船頭斜向上遊,合速度與岸邊垂直)。這裡特別的是,過河位移最短情形中有一種船速小於水速情況,這時船頭航向不可能與岸邊垂直,須要利用速度矢量三角形進行討論。

另外,還有在岸邊以恆定速度拉小船情形,要注意速度的正確分解。

13、有關「功與功率」的易錯點

功與功率,貫穿著力學、電磁學始終。特別是變力做功,慎用力的平均值處理,往往利用動能定理。某一個力做功的功率,要正確認清P=F?v的含意,這個公式可能是即時功率也可能是平均功率,這完全取決於速度。但不管怎樣,公式只是適用力的方向與速度一致情形。如果力與速度垂直則該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為零(如單擺在最低點小球重力的功率,物體沿斜面下滑時斜面支持力的功率都等於零),如果力與速度成一角度,那麼就要進一步進行修正。

在計算電路中功率問題時,要注意電路中的總功率、輸出功率與電源內阻上的發熱功率之間的關係。特別是電源的最大輸出功率的情形(即外電路的電阻小於等效內阻情形)。還有必要掌握會利用圖像來描述各功率變化規律。

14、有關「機械能守恆定律運用」的注意點

機械能守恆定律成立的條件是只有重力或彈簧的彈力做功。題目中能否用機械能守恆定律最顯著的標誌是「光滑」二字。

機械能守恆定律的表達式有多種,要認真區別開來。如果用E表示總的機械能,用EK表示動能,EP表示勢能,在字母前面加上「△」表示各種能量的增量,則機械能守恆定律的數學表達式除一般表達式外,還有如下幾種:E1=E2;EP1+EK1=EP2+EK2;△E=0;△E1+△E2=0;△EP=-△EK;△EP+△EK=0等。需要注意的,凡能利用機械能守恆解決的問題,動能定理一定也能解決,而且動能定理不需要設定零勢能,更表現其簡明、快捷的優越性。

15、關於各種「轉彎」情形

在實際生活中,人沿圓形跑道轉彎、騎自行車轉彎、汽車轉彎、火車轉彎還有飛機轉彎等等各種「轉彎」情形都不盡相同。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必須有力提供它們「轉彎」時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顯然,不同「轉彎」情形所提供向心力的不一定是相同的:

(1)人沿圓形軌道轉彎所需的向心力由人的身體傾斜使自身重力產生分力以及地面對腳的靜摩擦力提供;

(2)人騎自行車轉彎情形與人轉彎情形相似;

(3)汽車轉彎情形靠的是地面對輪胎提供的靜摩擦力得以實現的;

(4)火車轉彎則主要靠的是內、外軌道的高度差產生的合力(火車自身重力與軌道支持力,注意不是火車重力的分力)來實施轉彎的;

(5)飛機在空中轉彎,則完全靠改變機翼方向,在飛機上下表面產生壓力差來提供向心力而實施轉彎的。

16、要認清和掌握電場、電勢(電勢差)、電勢能等基本概念

首先可以將「電場」與「重力場」相類比(還可以將磁場一同來類比,更容易區別與掌握),電場力做功與重力做功相似,都與路徑無關,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一定減少,同樣電場力做正功那麼電勢能一定減少,反之亦然。

由此便可以容易認清引入電勢的概念。電勢具有相對意義,理論上可以任意選取零勢能點,因此電勢與場強是沒有直接關係的;電場強度是矢量,空間同時有幾個點電荷,則某點的場強由這幾個點電荷單獨在該點產生的場強矢量疊加;電荷在電場中某點具有的電勢能,由該點的電勢與電荷的電荷量(包括電性)的乘積決定,負電荷在電勢越高的點具有的電勢能反而越小;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有多種運動形式,若粒子做勻速圓周運動,則電勢能不變。(另外,還要注意庫侖扭秤與萬有定律中卡文迪許扭秤裝置進行比較。)

17、要熟悉電場線和等勢面與電場特性的關係

在熟悉靜電場線和等勢面的分布特徵與電場特性的關係,特別注意下面幾點:⑴電場線總是垂直於等勢面;⑵電場線總是由電勢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低的等勢面。同時,一定要清楚在勻強電場(非勻強電場公式不成立)中,可以用U=Ed公式來進行定量計算,其中d是沿場強方向兩點間距離。另外還要的是,兩個等量異種電荷的中垂線與兩個同種電荷的中垂線的電場分布及電勢分布的特點。

18、要認清勻強電場與電勢差的關係、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係

在由電荷電勢能變化和電場力做功判斷電場中電勢、電勢差和場強方向的問題中,先由電勢能的變化和電場力做功判斷電荷移動的各點間的電勢差,再由電勢差的比較判斷各點電勢高低,從而確定一個等勢面,最後由電場線總是垂直於等勢面確定電場線的方向。由此可見,電場力做功與電荷電勢能的變化關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注意在計算時,要注意物理量的正負號。

19、要認清帶電粒子經加速電場加速後進入偏轉電場的運動情形

帶電粒子在極板間的偏轉可分解為勻速直線運動和勻加速直線運動,我們處理此類問題時要注意平行板間距離的變化時,若電壓不變,則極板間場強發生變化,加速度發生變化,這時不能盲目地套用公式,而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可以憑著悟性與感覺:當加速電場的電壓增大,加速出來的粒子速度就會增大,當進入偏轉電場後,就很快「飛」出電場而來不及偏轉,加上如果偏轉電場強越小,即進入偏轉電場後的側移顯然就越小,反之則變大。

20、要對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電壓、電量、場強、電勢等物理量進行準確的動態分析。

這裡特別提出兩種典型情況:

一是電容器一直與電源保持連接著,則說明改變兩極板之間的距離,電容器上的電壓始終不變,抓住這一特點,那麼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二是電容器充電後與電源斷開,則說明電容器的電量始終不變,那麼改變極板間的距離,首先不變的場強,(這可以用公式來推導,E=U/d=Q/Cd,又C=εs/4πkd,代入,即得出E與極板間的距離無關,還可以從電量不變角度來快速判斷,因為極板上的電荷量不變則說明電荷的疏密程度不變即電場強度顯然也不變。)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易錯點分享
    1.高中物理易錯點:對「細繩、輕杆」 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高中物理易錯點  在受力分析時,細繩與輕杆是兩個重要物理模型,要注意的是,細繩受力永遠是沿著繩子指向它的收縮方向,而輕杆出現的情況很複雜,可以沿杆方向「拉」、「支」也可不沿杆方向,
  • 中考物理:聲、光、熱、電、力易錯知識點總結,很全面
    物理作為一門理科性的學科,對於很多學生來說,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對於一些思維能力不是很好的學生來說,知識不能舉一反三,做題總會遇到一些小問題,所以物理的學習也是非常的吃力,分數也始終提不上去。在初中的學習過程中,物理是一門初二才開始接觸的學科,想要學好物理,就必須掌握好基本的概念、規律、公式定理和結論。初中物理知識是整個物理大廈的入門,研究的是事物最一般、最普遍的規律。且知識體系的編排貼近生活,內容簡單。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們可以輕鬆愉快的學好初中物理。
  •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物理大神給出提升方案
    到了高中會有很多學生反映物理是最難的學科?而對於一小撮同學而言物理遠沒有英語、語文來的難!為什麼對於不同的學生,物理會有這麼截然相反的感受呢?個體的思維和學習習慣與學科特點是否契合。學科天才就是其思維習慣與學科更契合,學起來輕鬆,效果也更好。「學起來輕鬆」----學習的最終奧義是內化,如果新學習的知識與自己的思維習慣契合,相互印證下可以很輕鬆的理解並完成內化,記憶的效果既快又牢。
  • 高中物理知識易錯知識點集錦 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匯總
    高中物理知識易錯知識點集錦 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匯總高中物理是理綜中當之無愧的「大哥大」,很多理科生在物理上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其實在學習高中物理時也不應該盲目的做題,很多同學連最基本的知識點都沒有記準,就妄想者通過做題提高自己的分數。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大家可以通過本文來彌補自己知識的不足。
  • 高中物理力學部分十六個易錯點,複習專用,建議收藏
    (在↑↑搜索框可查看你想要的內容~)  易錯分析:要準確理解描述運動的基本概念,這是學好運動學乃至整個動力學的基礎.
  • 2020考生必看:高中物理易錯30道經典題型,吃透這些,物理90+
    高中物理,在理綜300分的總分之中,物理就佔了110分,具有相當高的地位。如果讓你的物理分數成為你的優勢科目,這無疑是將自己跟其他考生拉開距離的一個重要方法,學好物理,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你在高考中的競爭優勢。高中物理怎麼學?
  • 高中物理:知識點總結(重點清單)必修一二三,建議收藏!
    很多小夥伴和學長說高中物理太難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物理呢?學好物理要記住:最基本的知識、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秘訣:「看想」那麼同學們一定要對這部分的內容進行詳細的總結,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哪些、怎樣去解題等等,細心的同學可以列出一些相關知識點易錯的題目,這樣學習起來更加精準。物理是一門基礎科學,它揭示了事物發生和發展的客觀規律,生活處處有物理,物理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和廣泛的應用。
  • 高中物理學習心得
    絕大多數高中理科生認為物理是高中最難的科目,所以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正確面對,有些學生就是因為「難」才嚇倒的。培養學習物理的興趣,主動學習。興趣是的老師,只有對物理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學習,發掘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這點很重要。從老師那裡學來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不拘泥於老師所授、課本所講。
  • 歷年高考真題總結:高中物理易錯知識點~考前分類記憶!高三必備
    最基礎簡單淺顯的工作,不是我們應該嚮往的也正是學姐想和所有高中生說的,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應該是在某個領域精益求精,做那個優秀者,我們應該永遠抱著一顆好奇的心走完我們的整個人生話不多說,學姐今天為高中生帶來了學姐根據歷年高考真題總結
  • 高中物理實驗難點、易錯點匯總,高中生來收,考試再無難點
    在高中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實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加深對已學知識的印象,增強我們的動手能力,培養良好的物理學觀。不僅如此,每年的高考,實驗題更是佔了不少的分值。高中物理實驗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學好高中物理實驗就至關重要。
  • 如何學好高中物理的電磁學內容
    北京新東方學校優能一對一部 高中物理組 彭寶聰提起高中的物理來,絕大部分的高中學生都感覺難,表示大學專業再也不要選物理了。有的同學說,高中物理課上分明就是物理老師和學霸在秀恩愛;也有的同學說,物理課上我與我的靈魂時不時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更有的同學說,當年就因為低頭撿了個筆帽,再抬頭就跟不上老師的節奏了。
  • 學好高中物理需要智商,天生智商不高的人註定別想學好物理了?
    學好高中物理需要智商,天生智商不高的人註定別想學好物理了?想學好物理,智商是一方面,但是真正需要的還是學習方法和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初中物理上課聽得懂,作業不會做,每次考試都是三十幾分,就這樣的成績剛好跨進高中的大門,第一年高考理綜滿分300分,考了100多,直接落榜,不甘心,繼續奮鬥第二年,在第二年的學習中,明顯認真了很多,至少上課從來不會思想拋錨,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從哪裡找每道題的突破口等等,最後慢慢的總結了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
  • 高中物理真的好難,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如何提高物理成績?
    高中物理真的好難,如何學好高中物理?如何提高物理成績?個人感覺高中物理真的好難,自己在高三時用了很多種學習辦法,成績還是提高不了,最後不得不選擇復讀,復讀一年,上半年成績還是不理想,成績只能考40多分(滿分120分),很是著急,很是頭疼,還好最後讓我探索到學習技巧,才在下半年從40分提高到100分左右,高考成績物理98分,甚是不錯!那如何學習物理呢,如何提高物理成績呢?
  • 過來人告訴你:怎麼學好高中物理
    過來人告訴你:怎麼學好高中物理高中物理是大學很多的專業的奠基和基礎學科,也是理綜的三大組成科目之一,所以說學好高中物理至關重要,有途網小編整理了過來人告訴你:怎麼學好高中物理,歡迎閱讀。
  • 看到學霸的物理筆記,才知道物理是怎麼學好的?
    上了初二,會增加一門新的學科,那就是物理,由於物理學科的特性,物理一致被認為是「最難」學科。說難也是很正常的,因為畢竟剛剛接觸到一門新知識,開始學習還是一點點困難的,就算是語文數學,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了,也不見得學的多好。
  • 高中物理最常見也最容易出錯的典型300道易錯題集分析大全
    去年有幸到過衡中接觸一物理學霸,她的物理幾乎次次都能95分多!看過她一些做題筆記,題型,考點知識點,和錯題集,需要突破的點都整理得非常清晰!後來,問了她最大的的提分心得,她說,物理其實很簡單的,多做點題,自然而然就可以把成績上去了!但,有個前提,一定要做好易錯題集!
  • 專家把脈丨高中物理易錯點總結(必修部分),黃金假期超車必備!
    物理對於高一高二的很多同學來說,是一個大難題。很多同學和說過不止一次,物理上課聽懂了,做題不會。這個假期是一個黃金期,一定要把握好,尤其是高二的同學,物理不好,假期趕緊補。不然開學確實很難追。今天,我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易錯點大匯總(必修部分)》,大家把這些記下來,對做選擇題和大題的分析很有幫助。
  • 高中物理很難,做好易錯補漏最關鍵,300道典型易錯題集大全
    高中物理很難,做好易錯補漏最關鍵,300道典型易錯題集大全如果分數基本及格左右的話,掌握基礎知識,解答題的前面那些題目掌握,一些定義公式該背的給理解的理解,基本上七八十是可以的!再高一點的話,就需要在基礎題做好的同時,選擇題,填空題以及解答題最後幾題的題型掌握,基本上題型套路都是差不多的,多做幾題,然後掌握一下方法,自己理解很重要。
  •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易錯點歸納(三)
    3、平衡物體的臨界問題:  當某種物理現象(或物理狀態)變為另一種物理現象(或另一物理狀態)時的轉折狀態叫臨界狀態。可理解成「恰好出現」或「恰好不出現」。  臨界問題的分析方法:  極限分析法:通過恰當地選取某個物理量推向極端(「極大」、「極小」、「極左」、「極右」)從而把比較隱蔽的臨界現象(「各種可能性」)暴露出來,便於解答。
  • 這道2018年高中物理期末題,暴露了高中生最易犯的三個易錯點!
    這個高中物理力學實驗核心元件就是——打點計時器!在高中物理實驗器材中,打點計時器分為兩種——「電火花打點計時器」和「電磁打點計時器」!電磁打點計時器屬於老式器材,現在絕大部分學校用的是電火花打點計時器!主要是因為點火火打點計時器更加精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