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夥伴都喜歡吃茶樓裡面新出爐的奶黃包,外皮蓬鬆柔軟,充滿了奶香味。奶黃包又被稱為「奶皇包」,是廣東省的一道傳統名點。奶黃包吃起來口感沙沙的、香甜細膩。白色的外皮配上黃色的餡料,看起來讓人非常的喜歡、有食慾,一個接著一個,完全停不下來。
今天從製作奶黃餡開始,一步步告訴大家該怎麼做。自己用食材做出來的奶黃餡,蛋奶香更加的濃鬱、健康,吃不完的還可以放到冰箱裡面冷藏,隨吃隨取,非常的方便。奶黃包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非常的喜歡。下面就是奶黃包的具體做法,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奶黃包】
食材準備:麵粉200克、溫牛奶130克、酵母2塊、牛奶150克、白糖55克、椰子油40克、雞蛋3個、低筋麵粉80克。
做法步驟:
先來做蛋黃餡,將雞蛋倒入碗中,打散備用。鍋裡預熱,將準備好的蛋液、牛奶、白糖和椰子油放進去,篩入低筋麵粉;開最小火不斷攪拌。先攪拌成無顆粒狀態,再攪拌至沙沙的微凝固狀態。
一直攪拌到呈現出不念鍋鏟且不鬆散的狀態即可,將它盛出來放涼。然後揪出一小塊,揉成圓球狀。將所有的都揉好,蓋上保鮮膜放到冰箱中冷藏。碗中倒入準備好的麵粉、酵母和溫牛奶,一邊倒一邊攪拌,攪拌成絮狀。
然後揉成光滑的麵團,蓋上保鮮膜醒發30分鐘左右,醒發至原來的2倍大。將麵團放到案板上,揉搓排氣,揉成長條。分成幾個小劑子,將每一個劑子都揉成圓球狀。將劑子輕輕壓扁,放好奶黃餡,用虎口收口,搓圓,全部做好。
將做好的奶黃包胚進行二次醒發15分鐘,鍋中加水和面胚,上汽蒸10分鐘。然後關火再燜2分鐘,好吃的奶黃包就做好,滿屋飄香。關火之後燜2分鐘再開蓋,是為了不讓麵皮遇冷收縮。
奶黃包的做法,你學會了嗎?往麵粉中加牛奶的時候,一定要慢慢加,不要全部倒進去。大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給奶黃包做各種各樣的造型。用普通的食材,做出最美味的餐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要是大家不知道每天吃什麼,歡迎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好吃的食物。每日更新文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