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就是大師,再俗他也是大師,別總想教育人

2020-12-25 長河談財經

郭德綱就是大師,再俗他也是大師,別總想教育人

01

我聽郭德綱的相聲有十多年了。他的相聲只要在網上都找得到的,我基本上都聽過。聽來聽去,覺得後來他也在重複,也有點詞窮,但是總的來說,他還是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對語言的把握能力,非常了不起。像這樣的喜劇天才,一個時代也出不了幾個。

當然也很俗。

於老爺子光屁股啊,于謙的兒子郭小寶啊,還有屁屎尿啊,我是你爸爸啊,確實俗得要命。

有人因為這個批評郭德綱。郭德綱表面上當然嘴很硬,但心裡頭好像還有點介意,特意解釋說:大雅大俗。大雅才能大俗,大俗才能大雅blahblah……

郭德綱還很謙虛地說:我的相聲就是讓大家逗個樂,但要是您能從中悟出點什麼,我們當然非常高興,不過我絕不強求。

可是我聽了十幾年郭德綱,可以很負責地說一句:從他的相聲裡頭,你絕對悟不出任何東西。

02

有些人好像總覺得相聲啊、小品啊應該諷刺點什麼,針砭點什麼,或者弘揚點什麼,這樣才上檔次。古代人講究「文以載道」,這種想法就是「相聲以載道」、「小品以載道」。就像郭德綱抱怨的,「總想要教育人」。

就拿趙本山來說,有人就評論說他早期的小品好,有意義。後期的小品不好了,瞎胡鬧,俗了。這種評論背後的想法就是「小品以載道」。趙本山以前的小品確實是想弘揚點啥,說明點啥,要這樣要那樣。就像《三鞭子》要針砭幹部作風問題,《趙老蔫相親》要突出老年人婚戀問題等等。為了載道,趙本山一上場往往還要先弄兩句押韻的順口溜,聽著跟黃宏似的,有點噁心人。後來趙本山確立了自信,不再想法設法「載道」了,作品才開始變得圓熟自然。

在我看來,後期《賣拐》絕對要比《三鞭子》好,宋小寶版的《相親》絕對要比趙老蔫版的《相親》好。

因為前者可樂,後者不可樂。前者自然,後者做作。

要是你非要覺得「可樂」還不夠,自然還不夠,還非要悟出點什麼,總結一下中心思想,當然也不是不可以。

比如《賣拐》通過刻畫一個不擇手段地把善良廚師變瘸的騙子手,鞭笞了社會的醜惡現象,呼籲人間多一些真情和信任。

《於老爺子上公共廁所》通過于謙父親脫光了上廁所且不帶紙的舉動,狠狠諷刺封建社會地主階級的愚蠢和虛偽,預示了于氏封建家族必然沒落為活王八的未來。

這麼一總結,是不是趙本山和郭德綱都挺意外的?

03

相聲小品要教育人?我花那麼多錢買個門票,為了讓郭德綱教育我?為了讓趙本山給我揭示人生的道理?郭德綱,趙本山,教育我?我瘋了?

電影《劍雨》裡面,有個彩戲師,喜歡把戲法融合到武功裡去。頭號轉輪王和他打架的時候,就說:你練變戲法是練變戲法,練武功就練武功,可你總是把它們混為一談,能活到今天也真是一件奇事。打了幾個回合,彩戲師把鬥篷一揮,呼呼冒火,形成一個炫目的光圈,又大又圓,可能是想讓轉輪王鑽火圈。

可轉輪王沒有鑽,透過火圈一劍戳過去,把彩戲師給釘那兒了。你說你做什麼妖?馬季有個相聲,叫《地名學》,就走了彩戲師這個路子。我姨父給我端上許多水果盛情的款待我。我一看第一盤,剛果。嘗嘗吧。我拿一個咬了一口,哎喲,——咯了我這西班牙啊。趕緊吃第二盤。巴黎。(好吃麼?)真是黎巴嫩啊!我姨父又端了一盤當地的特產。尼加拉瓜。(好吃麼?)好吃極了!吃的我嘴角都流出秘(蜜)魯來了。

有人都說這是經典,但我聽了卻覺得無比尷尬。學地理是學地理,說相聲是說相聲,非要混為一談,弄成一個非驢非馬的四不像。要想學地理,回家買個地球儀看看好不好,跟一個說相聲的起什麼膩啊。

誰要說這個相聲是經典,我得問一句:你真聽樂了麼?你要能聽樂,那我服你是條不挑嘴的漢子。

04不光郭德綱,就算被大家捧得像個活神仙似的陳佩斯,其實他的小品也是純娛樂。你說《賣羊肉串》鞭笞了無良小商販非法牟利的醜惡現象,所以你才樂了?《吃麵條》描繪了群眾演員不懈努力的藝術追求,所以鼓舞了你?

這麼說你不虧心嗎?

國外的憨豆先生也是這樣。《憨豆先生的大災難》有啥寓意?看到豆豆先生把《惠斯勒的母親》弄成了一坨髒疙瘩,你悟出了什麼道理?看到豆豆先生弄溼褲子以後到哪兒都捂著褲襠,你又悟出了什麼道理?天底下哪有那麼多道理需要你焦急地領悟。

當你把一個東西做到了極致,它不需要我們再賦予它任何外在意義,它本身就是藝術。尿屁就屎尿屁,捂褲襠就捂褲襠,只要把表演或者語言發揮到極致,就是大師。

就像于謙他爸爸穿著海龍的帽子,披著狐嗉大衣,踏著雞皮皮鞋,吸著關東臺片,悠然吩咐管家:「大太太和花匠找到了麼?」能塑造出這種畫面感的,就是大師。

沒有批判什麼,沒有弘揚什麼,就是給你看看人間的可笑和荒誕,就是讓你自由地發笑。這就夠了。觀眾不要相信大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直覺。

當然,演員也可以去批判,去弘揚,可以去賦予節目一些其他的意義。但是如果這些意義損害了表演的極致感,那就是作死。彩戲師打架的時候非要拿著鬥篷轉火圈,活該被轉輪王一劍戳死。

因為那個火鬥篷真的很礙事啊。

享受生活,過得好

郭德綱回顧他的經歷,說,人生路上,他不僅趟得過滿地荊棘,也能欣賞燈彩佳話、花團錦簇。

他將自己的半生經歷寫下了《過得剛好》,包括自己對待世界的方式,以及那些別人不理解的漫罵他都在傳記中做了解釋,並且雲淡風輕,別人的評價對這個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來說其實算不上什麼。

傳記中,用郭德綱特有的幽默風格,記錄下了他對於人生的態度。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在裡面你可以學會郭德綱的沉穩、處變不驚,也可以學會對一切保持萬事留一線,江湖好相見的人生準則。

點擊下方連結了解更多噢!

相關焦點

  • 是「三俗嘴臉」還是「相聲皇帝」?郭德綱:做人太難了
    同樣也有一位教授,他接受到了某媒體發給他的一條簡訊,上面想採訪他如何看待郭德綱,這位教授的回答卻是:「他不會為這種文化流氓說話或者接受採訪」。面對教授不友好的評價,郭德綱卻表示這是給他的最高榮譽,因為他代表了「文化」二字。
  • 《坑王駕到》第二季 郭德綱暗諷某相聲大師誤人子弟
    《坑王駕到》第二季目前正在愛奇藝熱播,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包公來了》已經完結,《你好,妖怪》的故事進行的如火如荼,故事中的人物活靈活現,經郭德綱的精彩演繹解說,讓觀眾深陷到節目的魅力之中。郭德綱也直言,《你好,妖怪》也是個坑,但是也要填坑。說書靠背?那是欺負觀眾不認字說書是吃飯的能耐,郭德綱在《坑王駕到》第二季節目裡也經常說起這一觀點,並表示這是長時間的積累,還以玩笑的方式講述了相聲圈某大師教人背書的故事,說之前有一粉絲遇見某相聲大師,說要跟大師學相聲,問到,是不是要先把您的書都背下來,大師咬著牙說「對,回去背去吧。」
  • 太極大師雷雷暗諷郭德綱:你有錢不求人,兒子有病趕緊求醫問藥
    近日,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郭德綱的長子郭麒麟在做客一檔綜藝節目時公開表示自己的身體不是很好,年紀輕輕就一身疾病,桌上擺滿藥,患有痛風也不戒酒。郭麒麟的病情還遭到了小S的調侃,戲稱郭麒麟的身體比郭德綱還要差,難怪郭德綱要老二呢。然後太極大師雷雷看到了小S調侃郭麒麟的言論之後,自己也表達了對郭德綱父子的看法。
  • 郭德綱把相聲說到美國了,他咋就這麼火?
    郭德綱似乎天生為說相聲而生,他酷愛相聲藝術,勤於拜師,吸取百家之長。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短短百十字的概述,我們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文字,每一段過往對於郭德綱來說都是血與淚的回憶。
  • 12年前的今天,相聲大師侯寶林之子,郭德綱的引路人侯耀文去世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2007年6月23日】12年前的今天,相聲大師侯寶林之子,郭德綱的引路人侯耀文去世1948年7月17日,侯耀文出生在北京,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三兒子。父親在家裡收徒傳藝,侯耀文就在旁邊悄悄學。不到5歲時,侯耀文竟偷偷學會10來個小段,令人稱奇。
  • 侯震真的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的長子長孫麼
    這種介紹的目的,就是在告訴大家,郭德綱是正統,不是草根,就如同他自己說自己是非著名相聲演員一樣。一邊謙虛著,一邊營銷著自己。郭德綱是個營銷大師大家都認為郭德綱是個相聲大師,其實他是個營銷大師,他非常善於營銷自己以及營銷身邊有用的人。
  • 侯震作為相聲大師侯寶林的長子長孫,他在德雲社有什麼用呢?
    侯震在德雲社的用處大著呢,他是為數不多的可以隨便進出郭德綱書房的人。給郭德綱主持侯震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長子長孫,郭德綱有很多次介紹他的時候都是這樣說的,特別隆重。說相聲天天搞創作排練是非常辛苦的,侯震可能不太喜歡這樣的生活,儘管選擇加入德雲社,但他沒有想過要當專職相聲演員。而郭德綱也順著他的意願,讓他幫自己管事。郭德綱曾經爆料過,他工作忙的時候顧不上管德雲社,德雲社有那麼多人,總是有這種事那種事出來,處理不了,就全部交給侯震管了。
  • 郭德綱介紹「侯震」時,為什麼總說他是「侯寶林」先生的長子長孫
    侯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相聲演員,但他出身於相聲世家,祖父是相聲大師侯寶林。侯寶林有五個子女,長子侯耀中、長女侯耀茹以及與第二任妻子所生的侯耀華、侯耀文、侯珍三兄妹,侯震是侯耀中的獨子,也就是長子長孫,是侯家第三代中唯一一位以相聲為職業的。
  • 中國繪畫大師齊白石 他的字也是非同一般
    齊白石出生於湖南湘潭一個農民家庭,原名齊純芝,號渭清,他的老師為他取名齊璜,號瀕生,別號白石。他是20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世界文化名人。   齊白石(款) 草蟲   齊白石不光是一位享譽盛名的畫家,他的書法風格也是自成一家,遠遠超過了「畫家字」的水平。
  • 侯寶林大師的長孫,侯震為何在德雲社給郭德綱當司機和報幕員?
    在德雲社有這麼一號人物,他沒有固定的搭檔,很少上臺演出,即使上臺也只是報個幕,卻能在德雲社的花名冊上越過一眾當紅演員,穩穩排在前五名的位置。他就是侯震,德雲社的一塊金字招牌,粉絲們心中性格隨和憨厚可愛的「機器貓」。1、名門之後侯震究竟有什麼本事,能博得德雲社上上下下對他禮敬三分?
  • 郭德綱最落魄的時候,趙本山託人給他帶了一句話,讓他銘記15年
    在老郭看來,本山大叔是喜劇人「神」一般的存在,他壓根也沒想過高攀,尤其是在他最落魄的時候。 但是,也就是那段風雨如晦的日子裡,郭德綱卻收到了趙本山託一位朋友遞來的一句話: 「好好地堅持,好好地忍,慢慢的就行了。」
  • 「網紅」還是「大師」?專訪方錦龍:大家喜歡我,因為我的東西比較俗
    「芳華十八」時尚國樂團最近,我應邀成為上海獨立音樂季的推薦官,也是為了更好地推薦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我對上海的理解,就是上善若水、海納百川,這裡具備讓民族音樂變成流行音樂的強大基因。我想,在上海實現讓國樂成為流行音樂的夢想,肯定會更出彩。
  • 別再向網絡算命大師交智商稅了
    原標題:別再向網絡算命大師交智商稅了   算命、風水、手相、面相,這些看起來頗有玄機的詞彙你是不是聽人說過呢?現實中,就有這麼一批聲稱能幫人知天命、改運勢的所謂網絡算命大師。他們在網上坐擁千萬粉絲,數千網民掏錢,讓他們來指點迷津。這些網絡「算命大師」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 一代玉雕大師鋃鐺入獄,還在迷戀大師嗎?
    總需要一點點時間靈感吧.黑幕三.大師工作室的作品一定就是籽料嗎?部分玩家之所以在大師手裡買東西.一是圖個工藝藝術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為大師手裡的東西雖說價格貴.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師作品.一部分是商家自己買料然後送到大師那去加工的.另外一部分就是大師自己採購原料.自產自銷的.但是正如我之前所說的.大師都那麼忙.每天數錢泡 妞 約 炮應酬那麼多事.哪有那麼多時間去採購原料.手底下那麼多工人總不能閒著啊.身邊這麼多客戶等著買東西.錢總不能不賺啊.
  • 相聲大師張永熙「寒舍」不足40平米
    作為相聲大師的張永熙,生活中也不乏「包袱」,在多年的相聲事業上,妻子陳娟華常幫他整理相聲素材,久而久之,也就對相聲很是熟悉了。張永熙老兩口的兒子,19歲時溺水身亡,家裡就剩下二老。然而他並不覺寂寞:「徒弟、徒孫們隔三差五就來看我,他們個個都很孝順,就是我們兒子。」張老的13個徒弟也各自有了各自的事業:梁尚義、李國先、孫玉亭、呂少明……他們有的活躍在相聲舞臺上,有的出國了,有的在其他文化戰線上。
  • 中國著名相聲大師戴志誠老師的好友陳寒柏的故事
    聽說著名相聲大師戴志誠老師的好友,陳寒柏老師認了五個乾爹,是真的嗎?熟悉中國相聲的人,可以不知道郭德綱,但是卻沒有幾個不知道相聲大師戴志誠的。戴志誠老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藝術家,既然是這麼優秀,那麼他身邊的親戚朋友同樣也不會差都哪去,陳寒柏就是其中的一個。相聲藝術家陳寒柏老師,相對於其他人來說,其實還多了一層關係,那就是陳寒柏老師是正經的科班出身。
  • 侯震相聲並不出彩,為啥郭德綱總是強調他是侯寶林的長子長孫?
    說起郭德綱,那可是相聲界的一位大腕級人物了。他創辦的德雲社。更是成為相聲界的藝術殿堂,但是說起郭德綱出名之路,那也是非常心酸的。幾乎每次說起德雲社,郭德綱都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喜愛之情溢於言表。郭德綱仿佛有他自己的風格,一直被排擠在相聲圈。雖然說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卻一直有同行的人不給他認可。所以郭德綱十分重視師承關係的重要性,比如郭德綱就經常這麼說,自己師承侯耀文,是侯門相聲的後人。
  • 郭德綱點評9位門徒,對欒雲平大加溢美,對秦霄賢僅點評身段
    提及這名他自己「蓋印」過的徒弟,郭德綱對其不吝諸多讚美之詞,稱欒雲平是寶貴一見的相聲大師,聰穎,牢固,且一般與自己常常互換。持續在綜藝節目中譽為自己與欒雲平是仇人的燒餅朱雲峰,是以小解加入門派郭德綱門內的兒徒。
  • 燒餅「整蠱」郭德綱,怒罵曹鶴陽你想害死他
    導讀:他曾被郭德綱調侃為德雲社最醜的人,「站在院子裡能把狗嚇一跳」,但他也是郭德綱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就是燒餅,藝名朱雲峰。在郭德綱眾多的徒弟裡面,他是目前唯一的「兒徒」,用郭德綱的話說,「兒徒」就是在自己家裡長大,和兒子一樣的徒弟。別說,在平時和郭德綱的相處過程中,燒餅對郭德綱真是像親兒子一樣孝敬。
  • 曹雲金:馬季之後,再無相聲大師
    看一下曹雲金平時微博下的評論就能夠發現,公眾對他的負面評價非常多,哪怕一條看上去無從再黑的內容下面,有人也能找到黑他的地方。曹雲金當年絕對是德雲社最具人氣的偶像型相聲演員,傳統相聲功底也比較深厚,我很想知道一個偶像是如何一步步走到與很多公眾對立的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