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
【2007年6月23日】12年前的今天,相聲大師侯寶林之子,郭德綱的引路人侯耀文去世
1948年7月17日,侯耀文出生在北京,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三兒子。父親在家裡收徒傳藝,侯耀文就在旁邊悄悄學。不到5歲時,侯耀文竟偷偷學會10來個小段,令人稱奇。
9歲時,侯耀文在西城區工人俱樂部表演傳統相聲《醉酒》。但觀眾根本不樂,這讓侯耀文很是懊惱。他開始發奮鑽研,有空就去父親的書房裡翻書。不久後,他又在工人俱樂部表演《八扇屏》,引起觀眾笑聲不斷。
(侯寶林一家人)
侯寶林認為,沒有豐富的閱歷說不好相聲,尤其是小孩。所以他不教侯耀文相聲,侯耀文也沒敢讓父親知道自己學相聲。
1965年,一位同學要報考鐵路文工團,缺一個逗哏的,便請17歲的侯耀文臨時搭檔。結果,侯耀文反而被選中了。直到這時,侯寶林才知道兒子在學相聲。
(侯寶林一家人合影)
侯耀文進入文工團,一直和石富寬合作,從一而終,直到去世。1970年起,侯耀文隨文工團到河北保定的38軍軍部下放三年,創作《智勇雙全》、《小球推著大球轉》等作品,開始有了點小名氣。
1970年代末開始,他相繼推出了《財迷丈人》、《見義勇為》、《戲曲漫談》等作品,開始被觀眾熟悉。1979年,他和父親一起參加了第四次全國「文代會」,算是侯寶林正式認可了他在相聲界的地位。
(1979年,侯寶林和侯耀文)
此後,侯耀文在事業上穩步發展,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1983年(35歲),他參加了第一屆央視「春晚」,此後又斷斷續續參加了10次,留下了相聲《侯大明白》、小品《打撲克》等經典作品。同年,與父親合作反串京劇《蕭何月下追韓信》,讓消失了30多年的相聲演員反串京劇這一形式重現舞臺。
1984年6月(36歲),侯耀文參加 「全國相聲評比會」,與包括馬三立、常寶華以及父親侯寶林等前輩泰鬥在內的諸多名家同場競技。他表演的作品《糖醋活魚》,榮獲創作、表演兩個一等獎。他被視為相聲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1990年4月(42歲),侯耀文表演相聲《口吐蓮花》。他將這個傳統節目重新演繹,塑造了一個誇誇其談的「江湖大師」形象。播出後大受歡迎,被認為是創新傳統的登峰造極之作,也是侯耀文的巔峰作品。
在長年的表演中,侯耀文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表演風格。相聲講究「說學逗唱」,但當時相聲表演唱的內容越來越多。侯耀文有意識地表演了《乾隆再世》、《轎夫新傳》、《一封公開的情書》等充滿時代氣息、以「說」見長的相聲段子。
侯耀文也很擅長演唱。他能夠模仿許多戲曲名家,如裘盛戎、周信芳、常香玉、嚴鳳英等。模仿歌曲也是一絕,模仿的《軍港之夜》連原唱蘇小明都拍案叫絕。《雜談地方戲》、《戲曲漫談》、《藝術與生活》等是他這方面的代表作。
侯耀文也非常注意培養新人,他累計共收了近30位徒弟,好幾位是國家一級演員。其中最有名的是奇志。他曾和湖南演員大兵搭檔,開創了南派相聲的新風格。
2003年(55歲),侯耀文參加北京相聲小品邀請賽,擔任評委。比賽中,一位30歲的「小演員」很有「舞臺範」,侯耀文十分欣賞。這個「小演員」獲得了評委會特別獎,他的名字叫郭德綱。
不久,侯耀文與郭德綱一起合作了相聲《戲曲接龍》。侯耀文更賞識郭德綱的才華,想好好栽培他。郭德綱的搭檔于謙,是侯耀文的搭檔石富寬的徒弟。在于謙的提議下,2004年6月,侯耀文正式收郭德綱為徒。
在講究師承關係的相聲界,郭德綱從此有了「正統」地位,德雲社迅速發展起來。侯耀文成了郭德綱在相聲界的重要「引路人」。
3年後,2007年6月23日,侯耀文因心臟病突發去世。此時距離侯耀文的60大壽只有20多天,郭德綱可以準備好的壽宴,變成了靈堂。
由於侯耀文突然去世,生前並未訂立遺囑,導致兩個妻子留下的兩個女兒,因財產分配問題產生分歧,對簿公堂,成為一時的新聞。最終歷時一年半,雙方和解結案。
(郭德綱弔唁侯耀文)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386篇作品,營員「陶生」的第40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