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先生風格像「相聲泰鬥」馬三立,還是像「相聲大師」侯寶林

2020-12-11 小梅情感說

按理侯耀文先生其實算是主流相聲的領軍人物,因為父親和爺爺都是曲藝團演員,所以自小接觸曲藝比同齡人多一點。個人感覺侯耀文先生的表演是吸收了京津兩地相聲之長,兼有其父侯寶林大師以及馬三立大師的表演特長。

首先他是侯氏相聲的唯一傳人。侯耀華不算,他屬於半路出家。如論藝術成就,和侯寶林大師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侯寶林大師已經把相聲的節奏拿捏的非常到位。

侯耀文先生雖然身出侯門,但是其作品並不像其父侯寶林大師一樣清爽。相反,侯耀文先生廣受好評的作品《小眼看世界》、《口吐蓮花》等等作品當中,侯耀文先生都用津味相聲的方式塑造了一個方面為主的底層人物形象。

可以用「噶壞」的方式,抖出蔫壞損的津味包袱來。在這點上,侯耀文先生吸收了馬三立大師在塑造底層人物方面的特長。而在相聲表演「出人物」的時候,侯耀文先生的表演也有北京相聲清爽的特質,有侯寶林大師颱風大氣、瀟灑,嗓音清涼,擅長學、唱的特點。

不過,他有一個經典作品《侯氏發聲法》,裡面的風格也有些像馬三立大師,所以作為相聲界卓越的藝術家,侯耀文先生對於前人的作品還是經過揣摩並融會貫通的。

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侯耀文先生可以說是中國相聲界難得的大家。他的作品既有對傳統相聲優勢的傳承,也有新相聲抨擊醜惡、弘揚正氣的內涵。而在當時的中國相聲界,像侯耀文先生這樣兼有京津兩地相聲特色,博彩侯馬兩家相聲之有點的大家,的確是屈指可數。

相關焦點

  • 12年前的今天,相聲大師侯寶林之子,郭德綱的引路人侯耀文去世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陶生)【2007年6月23日】12年前的今天,相聲大師侯寶林之子,郭德綱的引路人侯耀文去世1948年7月17日,侯耀文出生在北京,是相聲大師侯寶林的三兒子。父親在家裡收徒傳藝,侯耀文就在旁邊悄悄學。不到5歲時,侯耀文竟偷偷學會10來個小段,令人稱奇。
  • 馬三立侯寶林在春晚唯一一次「合作」,被侯耀武突然叫停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作為相聲界的泰鬥和大師,馬三立和侯寶林上春晚的次數之少是非常遺憾的事情。畢竟在侯寶林去世前,春晚都已經辦了十年,馬三立去世前春晚辦了二十年之多。那位知名人士就是相聲演員汪洋,他和侯寶林馬三立兩位大師都有淵源。因為汪洋一方面是侯寶林乾兒子於世猷的徒弟,在侯寶林病床前伺候過。另一方面汪洋又是靠模仿馬三立成名,後來又主演了電視劇《馬三立》。
  • 侯震真的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的長子長孫麼
    侯震是一名普通的相聲演員,但他出身於相聲世家,祖父是侯寶林。一些報導稱他是唯一的侯氏相聲傳人,的確給他的壓力很大。客觀來說,他也很難達到三叔侯耀文的水平及地位。至於爺爺侯寶林,只能是家族的金字招牌了。但這並不是否定一個人,踏踏實實說相聲,為觀眾帶來歡笑,就是成功的。而如何去減少二叔的那些負面影響,可能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任務。
  • 十大實力著名相聲大師排名,姜昆,馮鞏,郭德綱末能入選!
    文革時期,受到迫害,好在命保住了,經過了大起大落的馬三立,心態愈加平穩,馬派相聲風格正式形成,但為人謙虛謹慎,他說:「我不是大師,不是藝術家,我只是個普普通通的老藝人,是個熱愛相聲、喜歡鑽研相聲的老藝人。」對相聲藝術優秀傳統的全面繼承,他改編、創作、表演的相聲有200多個。馬三立的說、學、逗、唱的功力和表演無一不精 ,是傳統相聲的集大成者。
  • 也許我們都低估了侯耀文,相聲界從古至今,他才是最全能的人
    一、 兼容並蓄的相聲風格侯耀文相聲門的師父是趙佩茹,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拜門兒,他和趙佩茹的徒弟常貴田、李伯祥和高英培等人風格都沒有太多相通之處,倒是和師侄王平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侯氏相聲傳人是侯耀文身上關於相聲的第一個標籤。
  • 他是壽字輩最後一位去世的老藝人,師哥一手捧紅相聲大師侯寶林!
    一紙《相聲師承關係總表》承載的不僅是相聲的百年滄桑發展史,更記錄了相聲門裡一脈相傳的師承關係。也正是在傳統觀念和行規的影響下,多少身懷絕藝的相聲高人因師承輩分飽受爭議。像眾位熟悉的高德亮、張杰堯、沙廣森,甚至如今還健在的姜寶林、楊少華都被或師承或輩分所困擾。
  • 相聲界認乾爹成風,行業規矩還是歪風邪氣?這裡邊可大有講究!
    ,就是好多青年相聲演員喜歡認乾爹,有的還一認就是好幾個,比如侯耀文徒弟陳寒柏,他有6個乾爹1個乾娘,網友對他評價不高。一般來講相聲演員認乾爹大概有以下7種情況:師父指定這點師勝傑先生親自說過,他跟侯耀文早就約好了,倆人收的徒弟互相認對方為乾爹,郭德綱于謙也是這種情況,倆人的徒弟互為自己乾兒子。
  • 向楊志剛道歉,清理侯門徒子徒孫,侯耀華為啥專管侯耀文的家事?
    人們發現,侯二叔專管相聲名家侯耀文的家事,令人十分意外。侯耀文與侯耀華的父親是大師侯寶林,但兩位兄弟並沒有向侯寶林先生學藝,各自拜了師父。在相聲界,侯耀文的地位是侯耀華無法比擬的。侯耀文作古十年,侯耀華仿佛是侯耀文的代言人,專管侯耀文的家事。侯耀華表態,他要代表侯門清理那些不合格的徒弟和徒孫。不清楚侯耀華是否具備直接將侯寶林和侯耀文的徒弟進行清理的權利?
  • 郭德綱介紹「侯震」時,為什麼總說他是「侯寶林」先生的長子長孫
    侯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相聲演員,但他出身於相聲世家,祖父是相聲大師侯寶林。侯寶林有五個子女,長子侯耀中、長女侯耀茹以及與第二任妻子所生的侯耀華、侯耀文、侯珍三兄妹,侯震是侯耀中的獨子,也就是長子長孫,是侯家第三代中唯一一位以相聲為職業的。
  • 常寶華侯寶林什麼輩分關係 二人同輩私下聯繫甚密
    常寶華於9月7日上午十點去世,享年88歲,很多人好奇作為馬三立的徒弟,常寶華侯寶林什麼輩分關係?二人誰的輩分高一些呢?據悉,常寶華侯寶林應該算是同輩。   第四代相聲演員有比較著名的相聲八德,接下來就是第五代的張壽臣、馬三立這一代,侯寶林是第五代朱闊全的徒弟,和馬三立的徒弟常寶華應屬同輩。
  • 馬三立再傳弟子硬是把文哏相聲使成鬧活!相聲園子裡的文字輩奇葩
    以相聲泰鬥馬三爺為代表的一脈傳承之所以在行內外受到極高讚譽,關鍵在於其通俗而不庸俗,幽默而非滑稽的表演風格。馬氏相聲素以文哏和貫口著稱,《對春聯》、《西江月》、《文章會》、《開粥廠》早已成為不可複製的經典。不過,馬三立生前也經常告誡自己的徒子徒孫「學文哏也好,學貫口也罷,一定要有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
  • 相聲大師侯耀文生前被綠,卻毫不知情,愛妻早已被「侄子」撬走
    在相聲界特別注重的就是師承,在當時郭德綱還是一位毛頭小子,獨自一人去北京漂泊學習相聲,但是他在當時沒有正兒八經的拜過師,所以受到了不少的冷眼,甚至被人瞧不起,後來正是侯耀文站了出來,收郭德綱為徒。俗話說「師愛如山,師愛似海」當初如果沒有侯耀文站出來收郭德綱為徒,就沒有郭德綱的今天,在當時那個年代,侯耀文在相聲界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因為師相聲大師侯寶林的兒子,他從小就天賦異稟,12歲的時候就開始上臺表演,雖然那時的他是一個毛都還沒長齊的孩子
  • 相聲行裡「帥賣怪壞」真正含義是什麼?代表人物都是誰?
    他在相聲裡將這個概念進行了解釋和發揚光大,所以以後大家都以「帥賣怪壞」這個概念為準了。筆者個人的觀點認為侯耀文的分類方法似乎比「帥快賣怪」更形象和貼切,所以本文還是以「帥賣怪壞」作為標準。帥,肯定不是指相聲演員外貌長得帥,再好看的皮囊裡面沒有東西也是草包。
  • 中華網--新聞中心-專題: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逝世
    侯耀文1948年生。是我國著名的相聲作家、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他自幼受父親侯寶林大師的薰陶,深得相聲藝術的真諦。1960年登臺,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藝齡。 自幼受父親侯寶林大師的薰陶,深得相聲藝術的真諦。1960年登臺,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藝齡。他的代表作有《糖醋活魚》、《財迷丈人》、《戲曲漫談》、《見義勇為》、《京九演義》、《侯氏發生法》等。
  • 相聲史上的擺知儀式,馬三立的拜師禮可謂典型,馬季拜師禮很隆重
    擺知,也有人寫作擺枝,是曲藝界的一種儀式,並不為相聲所獨有。到底是擺知還是擺枝?其實第一種說法比較妥切,進行一個儀式,廣而告之。與之相對的情況叫「口盟」,顧名思義是師父口頭承認弟子,但有名無分,不能入相聲的家譜。像是郭德綱將歐弟列入《德雲家譜》口盟弟子的行列,雖有師徒的名分,但並不為相聲界所承認。
  • 傳統相聲復活?《北京喜劇幽默大賽》「老包袱」重現藝術生命力
    1950年,侯寶林、常寶霆等11位大師發起成立了「相聲改進小組」,號召摒棄相聲裡的糟粕,講文明相聲。而《拉洋片》《武墜子》《口吐蓮花》中的打哏還得以保留,就是因為其存在體現作品的內涵和中心思想。其實,相聲中的「打哏」多數是在為作品服務,侯耀文、石富寬的《口吐蓮花》講到最後,要吐那朵蓮花時,侯耀文說:「像這種財迷啊,咱們就得這麼對付他!」
  • 哪些相聲演員和作品能入選課本,語文有劉寶瑞,英語有侯寶林
    筆者沒親眼見過這版傳說中的教材,不過如果時間很老的話,那就應該是馬三立和張慶森的版本,現在看到比較多的還是馬三立和王鳳山版本,此外還有馬三立和楊少華版本,馬志明和黃族民版本等,現在的年輕相聲演員裡說的不錯的是劉鶴春和郭德綱版本。
  • 相聲泰鬥馬三立的經典單口《家傳秘方》素材出自侯耀華!
    作為相聲界的泰山北鬥,馬三立的相聲造詣可謂登峰造極,早年與張慶森搭檔表演的《開粥廠》成為相聲行內教科書式的範本,「馬善人」三個字更是深入人心。「小蘑菇」常寶堃犧牲後,又有亙古一人的趙佩茹輔佐馬三爺。再後來王派快板創始人王鳳山先生為其量活,搭檔都是相聲界頂尖捧哏巨匠。
  • 他不僅說相聲,還是侯寶林長孫
    這兩年總有些網友質疑相聲演員侯震在德雲社的發展,甚至直言「侯震在德雲社有什麼用?」這話問的,我覺得不是特別禮貌。侯震在德雲社有沒有用,不是我等操心的事情。如果沒有自己的作用,侯震自會另謀高就,他還不至於在德雲社「養老」。我覺得侯震在德雲社工作有兩個理由。
  • 相聲三大家族已逐步沒落,新的相聲格局逐步顯現
    說起相聲我們大家可能都會隨口說出自己心目中的相聲偶像,但是我相信說的更多的依然是在中國相聲界威望極高的相聲三大家族。侯寶林為代表的侯派相聲,以柳活見長。以馬三立為代表的馬派相聲,單口見長。再就是以常連安為代表的常派相聲。作為近代中國相聲的三大不同風格的相聲家族,都為中國傳統相聲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