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侯耀文先生其實算是主流相聲的領軍人物,因為父親和爺爺都是曲藝團演員,所以自小接觸曲藝比同齡人多一點。個人感覺侯耀文先生的表演是吸收了京津兩地相聲之長,兼有其父侯寶林大師以及馬三立大師的表演特長。
首先他是侯氏相聲的唯一傳人。侯耀華不算,他屬於半路出家。如論藝術成就,和侯寶林大師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侯寶林大師已經把相聲的節奏拿捏的非常到位。
侯耀文先生雖然身出侯門,但是其作品並不像其父侯寶林大師一樣清爽。相反,侯耀文先生廣受好評的作品《小眼看世界》、《口吐蓮花》等等作品當中,侯耀文先生都用津味相聲的方式塑造了一個方面為主的底層人物形象。
可以用「噶壞」的方式,抖出蔫壞損的津味包袱來。在這點上,侯耀文先生吸收了馬三立大師在塑造底層人物方面的特長。而在相聲表演「出人物」的時候,侯耀文先生的表演也有北京相聲清爽的特質,有侯寶林大師颱風大氣、瀟灑,嗓音清涼,擅長學、唱的特點。
不過,他有一個經典作品《侯氏發聲法》,裡面的風格也有些像馬三立大師,所以作為相聲界卓越的藝術家,侯耀文先生對於前人的作品還是經過揣摩並融會貫通的。
在上世界八九十年代,侯耀文先生可以說是中國相聲界難得的大家。他的作品既有對傳統相聲優勢的傳承,也有新相聲抨擊醜惡、弘揚正氣的內涵。而在當時的中國相聲界,像侯耀文先生這樣兼有京津兩地相聲特色,博彩侯馬兩家相聲之有點的大家,的確是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