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蚊子」叮咬莫小視!這種傳染病開始高發,上海也有出現,尚無疫苗!

2020-12-22 澎湃新聞

最近,登革熱進入高發季節

世界多地都發現病例

登革熱這種蚊媒傳染病

目前尚無疫苗,也沒有特效藥

截至8月7日,據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息,上海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

而在新加坡,截至4日,每周新增登革熱病例連續8周超過1000例,今年已出現22403例登革熱病例,超過2013年全年22170例的歷史最高紀錄。截至8月2日,新加坡因感染登革熱病毒死亡人數已達20人。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3.9億例登革熱感染病例,出現臨床症狀的病例數大約為9600萬。另一項研究顯示,全球共有128個國家和地區、39億人面臨感染登革熱的風險。

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支三招

出現發熱等症狀及時就醫

加強自我防護、避免蚊蟲叮咬是重要措施之一。為此,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向廣大市民支三招,牢記「妙招」,保護健康。

第一招是「堅壁清野」,從環境整治入手:清除瓶瓶罐罐等積水容器以及周邊環境中的各種積水。盛水容器記得加蓋,水培植物及時換水,花盆、飲水機託盤中的積水也不要遺漏。

第二招,家裡戶外,「隔離」為上。在家,紗門、紗窗、蚊帳是家庭防蚊的首選。若在戶外活動時,可選擇穿淺色長袖、長褲,並將領口、袖口、褲口紮緊;也要避免在潮溼的樹蔭下、草叢邊長時間停留。

最後一招,試試「自帶盔甲」。戶外活動前,在皮膚暴露處噴塗正規廠家生產的驅蚊劑。同時,應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的清潔,減少蚊蟲聞汗而動。

此外,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提醒市民,如果去登革熱流行地區旅行,一定要提高防範意識,預防蚊蟲叮咬。返滬後一旦出現發熱、頭疼、關節痛、皮疹等症狀,切忌掉以輕心,應及時到就近的發熱門診就醫,並主動告知近期外出旅行史。

張文宏:消除蚊子幼蟲棲息地很重要

對付登革熱,最有效的並不是特效藥,而是良好的公共衛生。因此,如何定位和消除蚊子幼蟲的棲息地,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全世界每年約有50萬名重症登革熱患者需要住院治療,估計每年的病死率為2.5%。但是,公共衛生建設較好的國家已經將病死率降低到了不足1%,由此也帶來了2017—2018年相關數據的下降。

就在世界即將迎來曙光時,2019年登革熱再次暴發。這次暴發範圍仍然集中在西太平洋地區、東南亞這幾個傳統疫區,而中國正處於這些地區的包夾之下。

在人口流動日趨頻繁的今天,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把疾病封堵在國門之外,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面對疫情,這需要全球各地一起協作,共同面對。

疫情面前,沒有誰能獨善其身。

1.登革熱在什麼地區高發?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及快速城市化等原因,全世界的登革熱病例數相比30年前增速明顯。登革熱在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美洲、地中海東部和非洲等地區已經成為一些國家的地方性流行病,而且有些地區的疫情較為嚴重。如果要去這些地區旅行,需要注意防範登革熱。

中國出現本地傳播病例的地區也越來越多。登革熱的主要傳播媒介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在我國分布廣泛,作息時間和人相反,日出前後和日落時分是它們「上班」的尖峰時段。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海南、廣東、雲南等地區,是典型的「家蚊」,喜歡和人類共處一室,所在即使是在家裡,也要注意驅蚊滅蚊。

2.感染一次登革熱後,會產生免疫力嗎?

目前已知的登革熱有四種類型。人在初次感染其中一種登革病毒後,就會對同型病毒產生較持久的免疫力,可持續數年,但對其他類型的登革病毒的免疫力只能維持很短時間。

3.如何防控登革熱?

對於普通人來說,應對登革熱傳播的主要手段還是消滅身邊的蚊子,起碼不要讓它們近身。

對於臨床工作者來說,最關鍵的是要監測登革熱症狀患者,及時合理處置重症登革熱患者。

無論是在登革熱流行地區,還是在非流行地區,醫務人員都應該掌握重症登革熱的警示體徵,減少和避免登革熱死亡病例的出現。今後,可能會有更多地區把登革熱作為常見傳染病納入常規管理。

本文綜合自:瞭望智庫、澎湃新聞

猜您想看:

【黨建】風雨無阻 「四史」聯學 市民防兩中心支部結對參觀「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

原標題:《「花蚊子」叮咬莫小視!這種傳染病開始高發,上海也有出現,尚無疫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登革熱疫情在東南亞、南美高發,上海疾控:消滅防控「花腳蚊子」
    登革熱疫情在東南亞、南美高發,上海疾控:消滅防控「花腳蚊子」 2020-08-06 0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已報告9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防控關鍵:滅「花腳蚊子」
    近日,泰國、斯裡蘭卡、新加坡、巴西、巴拉圭、哥倫比亞等東南亞和南美洲國家登革熱疫情高發,其中新加坡病例超過20600例,遭遇「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記者昨天從上海市疾控中心獲悉,截至目前,該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
  • 【疾控科普】蚊蟲叮咬也會導致傳染病?區疾控中心提醒,這些預防...
    【疾控科普】蚊蟲叮咬也會導致傳染病?考慮到大眾對於這種疫病相對陌生,松江區疾控中心制定完備預防方案,為更多市民做好基孔肯雅熱的防控工作。從區疾控中心了解到,基孔肯雅熱是一種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而導致的病毒性傳染病。基孔肯雅意為」彎曲」,因得病的人出現嚴重關節炎症狀,最後彎腰曲背而得名。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
  • 「花蚊子」又雙叒叕來了,謹防登革熱
    「花蚊子」又雙叒叕來了,謹防登革熱 2020-07-23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人被蚊子咬一口竟患上乙腦 出現發燒嘔吐症狀
    專家提醒:被蚊蟲叮咬後易引發乙腦,要高度重視流行性乙型腦炎的防控,目前我市已進入乙腦發病的流行期。被蚊蟲叮咬出現持續高熱應及時就醫家住福山的於大爺退休後閒來沒事,喜歡跟幾個老夥計在小區裡的一棵大樹下打牌下棋。這幾天港城天氣溼熱,蚊子特別多,於大爺身上也被蚊子咬了幾個包,當時老人並沒在意。
  • 嚴防登革熱,小編又與蚊子槓上了!
    評論區同樣精彩: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大家對傳染病都有了初步認識,但登革熱與新冠肺炎有著明顯不同。登革熱什麼是登革熱?居民專家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傳染病。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蚊子」)叮咬傳播。
  • 國內出現1例輸入性急性傳染病病例,疾控專家提醒
    江蘇省鎮江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今年由於暖冬等原因,蚊子密度比往年多40%左右,尤其正值梅雨季,蚊子繁殖更快,其中的白蚊、伊蚊能傳播登革熱病毒,一旦輸入性蚊媒登革熱出現在本地,疫情可能會傳播。目前鎮江句容已經出現一名登革熱患者,一名29歲小夥在柬埔寨務工時感染,回國後已得到有效治療。
  • 傳染病也有貧富差距嗎?
    脊髓灰質炎和口服疫苗 其實在二十世紀,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不同的方法,對貧困地區的傳染病作出針對性的防控方案。大家所熟悉的小兒麻痺症,學名叫脊髓灰質炎,是一種由微小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約0.5%的被感染人群會有下肢麻痺(殘疾)或上肢麻痺(無法呼吸)的症狀。這些人中只有約10%可以康復,其他人則會終生殘疾,或者靠著呼吸機度過。
  • 大爺被蚊子咬了一口,要做四次手術?防蚊滅蚊,牢記這三招→
    摳了蚊子塊竟需要做四次手術……李先生今年68歲,剛做完清創手術,還打著點滴。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晚上被蚊子叮咬了……李先生說,蚊子叮咬後,他以為把蚊子塊中的水擠出來就好了,誰知腳上的包不見消散反而越腫越大,甚至影響了走路,只好到醫院檢查。醫生一看傷口破潰的情況,提出必須「趕緊手術」。
  • @東莞市民,登革熱主要通過花斑蚊叮咬傳播,街坊鄰居注意除蚊除積水
    開展滅蚊蠅工作是預防登革熱的有效手段 資料圖 鄭琳東 攝東莞時間網訊(記者 李廣)眼下我市高溫多雨,雨後到處是積水,正適合蚊子的繁殖,而花斑蚊是傳播登革熱病毒的主要媒介,我市防控登革熱的壓力增大。每年的7至11月是我市登革熱的高發期。據市疾控中心介紹,登革熱是由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目前尚無有效疫苗預防。但該病毒主要通過花斑蚊叮咬傳播,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人,也不會由空氣或接觸傳染。省衛計委介紹,本月,我省已經進入登革熱高發季節,由於高溫和降雨交替,我省媒介伊蚊密度將會維持在年度較高水平,出現本地散發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的地區將不斷增多。
  • 夏季蚊子叮咬會傳染哪些疾病
    夏季是蚊子最多的季節,就算我們做好了防護措施,也會不小心被蚊子叮到。夏季蚊子叮咬會傳染哪些疾病呢?什麼人更容易招蚊子呢?蚊子是夏秋季節非常多見的一種有害昆蟲。它對*的危害在於,其叮咬有病的動物或*後,會將病原體傳染給健康人。不同種類的蚊子可傳播不同的疾病。
  • 三伏天將至高傳染性疾病來襲 這種病毒尚無疫苗
    天氣越來越熱,很多疾病進入了高發期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山東省2019年5月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通報》,5月份全省共報告法定傳染病41769例,死亡17人。  防治措施  如果出現以上症狀,除了要及時就醫外,還要對毛巾、手帕進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3、細菌性痢疾  夏季最常見的傳染病了,孩子突然開始拉肚子、肚子痛,還可能有發燒、頭痛的症狀,這種情況出現時,媽媽們就要注意了。就醫後,在此期間避免食用生冷的、油膩和刺激性的食物。
  • 溫州3市民去柬埔寨旅遊 遭蚊子叮咬後感染登革熱
    炎熱夏季,每天陪伴我們的除了空調,還有不離不棄的蚊子。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 溫州有3名去柬埔寨旅遊的市民,在當地被蚊蟲叮咬後感染登革熱,回國後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好在經過對症治療目前已痊癒。
  • 大爺被蚊子咬了一口,要做四次手術?防蚊滅蚊,牢記這三招
    摳了蚊子塊竟需要做四次手術……李先生今年68歲,剛做完清創手術,還打著點滴。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晚上被蚊子叮咬了……李先生說,蚊子叮咬後,他以為把蚊子塊中的水擠出來就好了,誰知腳上的包不見消散反而越腫越大,甚至影響了走路,只好到醫院檢查。
  • 秋分,您不可不知的蚊媒傳染病
    在眼下這個多雨的季節,和蚊子的對抗還要持續下去,要知道它可是能夠傳播登革熱、基孔肯雅熱、寨卡病毒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絲蟲病等80多種傳染病的人類大敵。一、登革熱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人被攜帶病毒的伊蚊(俗稱「花斑蚊」或「花蚊子」)叮咬,就有可能中招。登革熱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流行。
  • 別讓小小蚊子惹大禍
    別讓小小蚊子惹大禍2009-12-31 09:40作者:佚名來源:出處:pcbaby錄入:xuminhua   收藏本文導讀:蚊蟲雖小,可家中有白白胖胖的孩子,防蚊得特別注意。  清明去了一趟「農家樂」歸來,孩子居然因為被蚊蟲叮咬而發燒並留下了發「羊癲瘋」的後遺症;蚊子咬後孩子使勁抓撓有可能皮膚會發黑壞死……這些都是小小蚊子惹的禍。蚊蟲雖小,可家中有白白胖胖的孩子,防蚊得特別注意。
  • 咬你的可能不是蚊子,也有可能是這種
    由於皮膚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各種昆蟲的叮咬侵襲,所以門診經常有家長抱著「大耳朵圖圖」小朋友過來找醫生詢問情況。「醫生,快看看我孩子耳朵腫成這樣了,怎麼回事兒?」「這是丘疹性蕁麻疹,屬於常見過敏性疾病」「什麼?麻疹?不是打過疫苗了,怎麼還得了麻疹?」「不是麻疹!是丘疹性蕁麻疹!」「什麼?蕁麻疹?不對啊,蕁麻疹不是能消下去嗎?
  • 江蘇句容出現1例登革熱病例
    江蘇句容出現1例登革熱病例 原標題: 江蘇省鎮江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2020年由於暖冬等原因,蚊子密度比往年多40%左右,尤其正值梅雨季,蚊子繁殖更快,其中的白蚊、伊蚊能傳播登革病毒,一旦輸入性蚊媒登革熱出現在本地
  • 張文宏:上海已出現9例登革熱,我們該如何預防?-虎嗅網
    但是從1977年開始,登革熱捲土重來,愈演愈烈,這一年成為未來超過40年的登革熱全球大流行的起點。而且,這次是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一起暴發,目前,這種疾病在非洲、美洲、東地中海、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100多個國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