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上海已出現9例登革熱,我們該如何預防?-虎嗅網

2020-12-23 虎嗅APP


最近,登革熱進入高發季節,世界多地都發現病例。


8月3日,廈門發布登革熱高風險等級。截至8月7日,據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息,上海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


而在新加坡,截至4日,每周新增登革熱病例連續8周超過1000例,今年已出現22403例登革熱病例,超過2013年全年22170例的歷史最高紀錄。截至8月2日,新加坡因感染登革熱病毒死亡人數已達20人。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3.9億例登革熱感染病例,出現臨床症狀的病例數大約為9600萬。另一項研究顯示,全球共有128個國家和地區、39億人面臨感染登革熱的風險。


什麼是登革熱?為何能威脅39億人的健康?今天,庫叔分享一篇張文宏醫生的科普文章。


本文為瞭望智庫書摘,摘編自《張文宏說傳染:補上這堂健康常識課》,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8月出版,原標題為《登革熱——蚊子出沒,請注意》,原文有刪減,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前世今生


登革熱這個名字中的「登革」,源自西班牙語單詞「dengue」,它的原始含義是「裝腔作勢」。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當時人們發現,在西印度群島感染了登革熱的奴隸,會出現花花公子一般的姿勢和步態,因此這種疾病一度也被稱為「花花公子熱」。有意思的是,花花公子的英語單詞是「dandy」,其發音和「dengue」相近。


後來,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拉什醫生在分析1780年費城流行病的報告中,使用了「斷骨熱」一詞,準確地描述了病人的感受。在該報告標題中,他使用了更正式的術語「嘔吐發熱」。


直到1828年後,登革熱這個名詞才被廣泛使用,而歷史上使用過的其他稱呼還包括「傷心熱」等。重症登革熱還曾被稱為「傳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菲律賓出血熱」「泰國出血熱」「新加坡出血熱」,但是「登革熱」這個病名還是保留下來了。


目前,最早記載的登革熱流行發生在18世紀。今天人們已經知道,登革熱是通過一種叫「埃及伊蚊」的昆蟲,在叮咬了患有登革熱的人的血液後,再去叮咬健康人傳播的。原本這只是一種地方病,隨著15~19世紀奴隸貿易活動及全球化的加劇,密閉的貨艙和染病的船員帶著埃及伊蚊和登革熱病毒從非洲向全球傳播。


伊蚊可以在各種積水容器中滋生。


登革熱在世界的流行,有兩個高峰。


第一個高峰是20世紀40年代,其背後的推手就是「二戰」。戰爭時期兵員頻繁調動,尤其是層出不窮的叢林戰,更加劇了登革熱的傳播與擴散。1942—1945年,日本報告了200萬例病例,美國報告了8萬多例。


「二戰」結束後,各國紛紛安靜下來休憩,登革熱也隨之歸於沉寂。1970年以前,只有9個國家經歷過登革熱流行。它們分布在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而且無論是患病人數還是傳播範圍,都處於歷史較低水平。


但是從1977年開始,登革熱捲土重來,愈演愈烈,這一年成為未來超過40年的登革熱全球大流行的起點。而且,這次是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一起暴發,目前,這種疾病在非洲、美洲、東地中海、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的100多個國家流行。


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美洲、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2008年,這些地區報告的病例超過120萬例。到了2015年,光是美洲就報告了335萬例;2016年,美洲仍舊有334萬例登革熱病例。


衛生條件比較好的歐洲也不能倖免。2010年,法國和克羅埃西亞首次報告了登革熱的本地傳播情況,其他3個歐洲國家也發現了輸入性病例。2012年,葡萄牙馬德拉群島暴發登革熱,出現2000多例病例,葡萄牙大陸和歐洲其他10個國家發現了輸入性病例。


自此,登革熱真正成了全球流行病。


中國情況怎樣?中國的流行趨勢基本和世界保持同步。


1910~1940年,中國暴發了嚴重的登革熱疫情,尤其是1930年上海發生登革熱流行,疫情一路蔓延到江蘇、浙江、福建、廣東、臺灣。1945年,漢口流行登革熱時,全城有80%的人患病。


從1978年廣東佛山暴發疫情開始,中國跟隨世界,進入了登革熱的流行期,連中間的起伏也和世界大致同步。


在1995年和2013年我國出現的兩次登革熱流行中,登革熱報告病例達數千例。2014年,中國廣東大規模暴發登革熱,全年報告病例超過4萬例。同年,雲南、廣西、福建、臺灣等地出現了登革熱的本地暴發。2019年,中國又迎來新的輸入型暴發,除了2014年暴發的地區之外,江西等從未出現登革熱本地流行的省份也出現疫情暴發。


2. 暴發與消滅


登革熱在整個熱帶地區普遍存在,因降雨、高溫和無計劃的快速城市化,這些地區的登革熱流行風險日益增加。登革熱為自限性疾病,預後良好,非重症患者病死率低於1%。20世紀50年代,菲律賓和泰國登革熱流行期間,重症登革熱病例首次被發現。今天,重症登革熱影響著許多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已成為這些國家的兒童和成人住院、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共有四種各不相同但又密切相關的病毒血清型:DEN–1、DEN–2、DEN–3和DEN–4。感染登革病毒後,人體會對同型病毒產生較持久的免疫,但這種免疫對不同型病毒感染不能形成有效保護。若再次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病毒,機體可產生增強性抗體,導致重症登革熱的發生。


圖為登革病毒。


登革熱的傳播媒介以埃及伊蚊居多,其次是白紋伊蚊。埃及伊蚊生活在城市棲息地,主要在人造容器中繁殖。伊蚊卵生命力極強,在乾燥環境中可存活一年多,並在與水接觸時孵化。


與其他蚊子不同的是,埃及伊蚊在白天叮咬,它的活動高峰期是清晨和黃昏。雌性伊蚊在每個叮咬周期內都會叮咬多人。


而白紋伊蚊則是亞洲名第二的登革熱傳播媒介,並進一步擴散到北美洲和歐洲的超過25個國家,主要原因是舊輪胎和其他商品的國際貿易。白紋伊蚊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因此可以在歐洲較冷的溫帶地區生存。


目前,全球病例增速與 30 年前相比明顯加快,多地出現暴發。


早在2010年,東南亞國家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聯手發起一項運動,把每年的6月15日定為國際抗登革熱日,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喚起人們對登革熱的重視,促使人們共同採取行動,一起消滅登革熱。


對付登革熱,最有效的並不是特效藥,而是良好的公共衛生。因此,如何定位和消除蚊子幼蟲的棲息地,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全世界每年約有50萬名重症登革熱患者需要住院治療,估計每年的病死率為2.5%。但是,公共衛生建設較好的國家已經將病死率降低到了不足1%,由此也帶來了2017~2018年相關數據的下降。


就在世界即將迎來曙光時,2019年登革熱再次暴發。這次暴發範圍仍然集中在西太平洋地區、東南亞這幾個傳統疫區,而中國正處於這些地區的包夾之下。


在人口流動日趨頻繁的今天,沒有哪個國家可以把疾病封堵在國門之外,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單獨面對疫情,這需要全球各地一起協作,共同面對。


疫情面前,沒有誰能獨善其身。


3. 幾大要點


(1)登革熱在什麼地區高發?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及快速城市化等原因,全世界的登革熱病例數相比30年前增速明顯。登革熱在東南亞、西太平洋地區、美洲、地中海東部和非洲等地區已經成為一些國家的地方性流行病,而且有些地區的疫情較為嚴重。如果要去這些地區旅行,需要注意防範登革熱。


中國出現本地傳播病例的地區也越來越多。登革熱的主要傳播媒介是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在我國分布廣泛,作息時間和人相反,日出前後和日落時分是它們「上班」的尖峰時段。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海南、廣東、雲南等地區,是典型的「家蚊」,喜歡和人類共處一室,所在即使是在家裡,也要注意驅蚊滅蚊。


(2)感染一次登革熱後,會產生免疫力嗎?


目前已知的登革熱有四種類型。人在初次感染其中一種登革病毒後,就會對同型病毒產生較持久的免疫力,可持續數年,但對其他類型的登革病毒的免疫力只能維持很短時間。


(3)登革熱有疫苗可以預防嗎?


目前的登革熱疫苗只適合感染過登革熱的人接種,無登革熱患病史的人還不能通過注射疫苗預防登革熱。而且目前沒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唯一的辦法還是聽醫生的話,積極配合治療。


對於登革熱,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重症病例的早期識別和及時救治是降低登革熱病死率的關鍵。


(4)如何防控登革熱?


對於普通人來說,應對登革熱傳播的主要手段還是消滅身邊的蚊子,起碼不要讓它們近身。


對於臨床工作者來說,最關鍵的是要監測登革熱症狀患者,及時合理處置重症登革熱患者。


無論是在登革熱流行地區,還是在非流行地區,醫務人員都應該掌握重症登革熱的警示體徵,減少和避免登革熱死亡病例的出現。今後,可能會有更多地區把登革熱作為常見傳染病納入常規管理。


登革熱知識卡片


國民健康科普書,看得懂、信得過、用得上的傳染病知識讀本


相關焦點

  • 臺灣近期多現本地登革熱病例 我們該如何預防?
    據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臺灣「疾病管制署」7日發布,臺灣又發現一例登革熱確診病例,感染源目前還未明確。據統計今年確診登革熱病例已增至59例。據中央社、聯合新聞網等媒體的報導,「疾管署」介紹,該病例為一名居住在新北市蘆洲區的70歲女性。她於9月24日出現發熱等症狀,但經治療改善後出現了反覆症狀。因症狀惡化於10月1日入院治療,期間出現出疹、頭痛、噁心、休克等一系列症狀。
  • 上海報告9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症狀與流感相似
    【上海報告9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症狀與流感相似】截至8月7日,據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據了解,登革熱是一種傳染病,但它並不能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而是需要藉助蚊子叮咬。被攜帶登革熱病毒的蚊子叮咬後,患者出現的症狀很像流感。
  • 河南已出現10例登革熱病例!如何防控看這裡→
    河南已出現10例登革熱病例!從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今年前4個月,我省已發生數十例登革熱病例,絕大多數是在東南亞國家感染髮病。專家提醒,近期到登革熱流行的國家和地區旅遊或工作、學習的市民,要儘量避免被蚊蟲叮咬。
  • 預防登革熱!江蘇句容出現1例登革熱病例
    預防登革熱!江蘇句容出現1例登革熱病例 原標題: 江蘇省鎮江市疾控中心發布提醒,2020年由於暖冬等原因,蚊子密度比往年多40%左右,尤其正值梅雨季,蚊子繁殖更快,其中的白蚊、伊蚊能傳播登革病毒,一旦輸入性蚊媒登革熱出現在本地
  • 上海已報告9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防控關鍵:滅「花腳蚊子」
    近日,泰國、斯裡蘭卡、新加坡、巴西、巴拉圭、哥倫比亞等東南亞和南美洲國家登革熱疫情高發,其中新加坡病例超過20600例,遭遇「史上最嚴重登革熱疫情」。記者昨天從上海市疾控中心獲悉,截至目前,該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
  • 新冠和流感出現合併感染,已發現4例!鍾南山、張文宏給出建議
    發現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病例「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病例。」隨著冬季來臨,流感進入暴發期,鍾南山提醒,未來會出現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患者。目前收到的反饋情況中,已經有4例同時患有流感和新冠的病例。基於此,未來就需要快速的檢測設備,快速檢測出是新冠還是流感。
  • 上海已報告9例登革熱病例,全城滅蚊防蚊
    據上海市疾控中心,截至目前上海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 登革熱是什麼 如何預防治療登革熱
    隨著登革熱病例迅速增加,很多人對登革熱還一知半解,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做好防範。那麼,登革熱是什麼了?感染登革熱有什麼症狀?如何正確的預防和治療登革熱呢?下面小編為你簡單闡述。登革熱是什麼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過蚊蟲叮咬在人群中傳播。
  • 江蘇句容通報一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預防登革熱,防蚊滅蚊最有效!
    江蘇句容通報一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預防登革熱,防蚊滅蚊最有效!10日深夜,句容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就此緊急發布《關於我市3月份發現處置一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的情況說明》,通報詳情,回答各界關切。句容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7月10日,媒體報導句容市出現一名登革熱患者,現將相關情況說明如下:一、基本情況患者孫某,男,29歲,句容市茅山鎮人,南京市某裝修有限公司職工。
  • 登革熱病毒是什麼?出現噁心、嘔吐情況,當心中招,如何預防
    登革熱病毒很多人都聽說過,但是對其比較了解的人並不多,很多人也不知道這種病毒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當人們遇到發燒並且伴有一些酸痛感到時候,往往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感冒或者其它疾病,完全不會聯想到自己可能是得了登革熱這種疾病。
  • 新科普∣不會人傳人、沒有特效藥、重型死亡率超五成:登革熱我們還...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日前公布數據稱,上海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相比往年輸入性病例數量有所下降。同時,據新加坡國家環境局統計,截至8月4日,新加坡今年的登革熱病例總數已達22403例,已超過2013年全年22170例的歷史最高紀錄。 新冠還未走,登革熱又來襲?登革熱究竟是什麼病,又該如何預防?記者為此邀請市疾控中心和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專家進行解答。
  • 新加坡爆發的登革熱,登革熱有多可怕,如何預防
    什麼是登革熱?該疾病如何傳播?首先先強調一個事實:登革熱是一種以蚊子為媒介的傳染性疾病,並沒有大家想像得那麼可怕。因為雌性蚊子吸血,故登革熱主要由雌性蚊子傳播,當熱常見的傳播者是我們常說的「花蚊子"。所以說,有些傳言」登革熱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是無稽之談,是非常不靠譜的!登革熱症狀登革熱病毒感染導致類似流感症狀,有時還會發展為致命的併發症,這類情況稱為重症登革熱!登革熱是一種嚴重的流感類疾病,無論是年幼的嬰兒還是健壯的成年人均有感染的風險。一般而言,被攜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後3到14天內會出現症狀。
  • 這種傳染病開始高發,上海也有出現,尚無疫苗!
    最近,登革熱進入高發季節世界多地都發現病例登革熱這種蚊媒傳染病目前尚無疫苗,也沒有特效藥截至8月7日,據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息,上海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而在新加坡,截至4日,每周新增登革熱病例連續8周超過1000例,今年已出現22403例登革熱病例,超過2013年全年22170例的歷史最高紀錄。截至8月2日,新加坡因感染登革熱病毒死亡人數已達20人。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3.9億例登革熱感染病例,出現臨床症狀的病例數大約為9600萬。
  • 登革熱高發,做好預防關鍵在這9個字!
    每年的8月至10月是登革熱高發季節。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 今年以來 全球登革熱疫情呈持續高發態勢, 報告病例數總和已超百萬。 登革熱可防可控可治,關鍵在於預防。 預防登革熱,關鍵做好這9個字: 「清積水,滅成蚊,防叮咬」!
  • 滅蚊是預防登革熱的根本措施
    登革熱一周即能好轉,不會人傳人。滅蚊防蚊是預防登革熱最根本的措施,而預防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積水。  9月4日,衛生部下發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加強登革熱疫情防控工作。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科教授吳昊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北京暴發登革熱疫情的機率不大,市民無須恐慌。  今年以來,我國部分省份陸續發生多起登革熱疫情。
  • 重慶出現50餘例登革熱 ,不要怕!重醫大附二院傳染病專家說:這只是...
    ,但卻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約一周時間會逐漸康復,被帶毒蚊子叮咬後,只有部分人發病,其中大多數是輕症病人,不需要特殊處理,對症降溫補液即可,並且登革熱重症死亡率較低,大約一萬人中發生一例。」之一,其中菲律賓已宣布進入登革熱疫情緊急狀態。
  • ...超男性;上半年5816人放棄美國國籍;上海報告9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上海報告9例輸入性登革熱病例 截至8月7日,據上海市疾控中心,上海市已報告輸入性登革熱病例9例。3日,廈門發布登革熱高風險等級。「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流行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其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病毒由伊蚊攜帶傳播,但人與人之間通常不傳播。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防滅蚊子。
  • 張文宏談上海為何沒有全員篩檢,還帶來一個好消息→
    及時發現處於早期的感染者才能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中張文宏談上海為何沒全員篩檢延續精準防控,早發現快追蹤近日,張文宏在一次活動上談到了近期上海出現的一例新冠病例相關連結↓↓↓在發現確診病例後為什麼上海並未出現大規模全員篩檢?
  • 【緊急】樟樹、新幹兩地現登革熱疫情!確診641例!如何防範趕緊看!
    更多精彩,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登革熱疫情!樟樹、新幹確診641例!前日,江西省衛生健康委通報:近期,我省樟樹市、新幹縣先後發生了登革熱疫情。截至9月5日12時,兩地累計報告登革熱診斷病例641例,痊癒出院392例。其中,樟樹市登革熱診斷病例598例,痊癒出院390例;新幹縣登革熱診斷病例43例,痊癒出院2例。兩地均無重症、死亡病例。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該疫情系由東南亞地區旅遊歸鄉人員感染登革病毒輸入引發。
  • 日本證實出現22例登革熱 患者情況尚不危急
    【環球網綜合報導】法國《解放報》9月1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據日本衛生部消息,截至9月1日,日本證實有22人感染登革熱病毒。這是日本自二戰以來首次出現登革熱疫情。報導稱,日本衛生部稱,感染登革熱病毒的患者目前情況並不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