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醫務人員心理幹預的實踐

2020-11-02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況利

王我

撰寫 |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理衛生中心 況利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大學城醫院心理衛生中心 王我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中,醫務工作者們用血肉之軀築成了一道隔絕病毒的牆。既然是血肉之軀,醫務工作者在同時面對生理和心理雙重的巨大壓力時,心身狀態就容易失去平衡,進而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個別人甚至會患上精神疾病。筆者團隊疫情期間對重慶市12 000餘名醫護人員進行的心理篩查結果顯示:有焦慮症狀的佔23%,其中有中重度焦慮症狀者佔3.4%;有抑鬱症狀的佔30%,其中有中重度抑鬱症狀者佔3.6%;有軀體症狀的佔47%,其中有中重度軀體症狀的佔20%。以上結果可見:心身症狀在抗疫醫務工作者群體中是非常普遍、異常突出的狀況。

面對不可預期、威脅生命、早期不可控制的新冠肺炎,面對早期醫療資源匱乏、工作強度巨大的現狀,醫護人員倍感緊張、壓力和焦慮,且大多數人難免出現擔心自己被感染或導致家人感染的心理擔憂;身體疲勞、精力差、軀體不適;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和決斷力受限;易怒、抱怨和苛責他人等。這就需要我們對醫護人員進行及時的心理評估,發現高危人員並進行及時的心理幹預,以幫助醫護人員儘快恢復心身平衡狀態。

真實案例

周女士,女,32歲,奉節縣某鄉鎮衛生院醫師。她在疫情發生後,被抽調參加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長期處在疫情調查第一線,經常到確診者或疑似感染者家中調查,工作責任和壓力大,常常夜以繼日工作,有時還得不到群眾的理解。睡眠嚴重不足,有時非常疲乏卻無法入眠,感到身心疲憊,常常心悸、胸悶,全身腰酸背痛,有時會頭痛不適,食慾缺乏,身體一直處於亞健康狀態,僅僅1個多月體重就減輕了將近5 kg。她有時甚至會想,還不如讓自己感染病毒,這樣就能好好休息一下。與諮詢師通話時,周女士聲音疲憊,表示不知道自己還能撐多久。網絡量表篩查:PHQ-9:中重度,GAD-7:重度,PHQ-15:重度。

幹預過程:按照重慶市的統一部署,筆者團隊對醫務人員儘可能進行心理普查,先通過手機掃碼的方式進行線上網絡心理篩查,對3個自評量表結果為中度以上的醫務人員,按照自願原則進行免費電話諮詢。根據實際情況,將每次諮詢時間控制在15~30 min。

(1)第一次電話諮詢,首先共情,建立信任。傾聽周女士的傾訴,幫助其建立積極心態,給予支持性心理治療。推送放鬆訓練的音頻,鼓勵通過肢體的放鬆來逐步調節心情;推送適合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自我催眠音頻「內在生命力」,從內心逐步增強戰「疫」的信心。

(2)第二次電話諮詢,周女士首先反饋放鬆訓練和進行自我催眠音樂後,身體疲倦得到緩解,頭暈、心悸、胸悶的症狀開始緩解,睡眠明顯好轉。諮詢師再進一步幫助其尋找其自身的資源:堅持了一個多月說明其生命力頑強和堅韌;家人對其的全力支持和理解,以及家人期待她的歸來,是她要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周女士感到內心有了更大的動力,堅持工作。推送睡眠保健操。

(3)第三次電話諮詢,周女士說話語氣較之前輕鬆,情緒穩定,能平心靜氣地述說,堅持每天做放鬆訓練和睡眠保健操,睡眠也變得深沉,白天疲憊感減輕,自覺心裡不再焦躁不安,身體的不適感明顯緩解,食慾也開始變好了。近期疫情程度減輕,工作量也減少,回家的日子指日可待,更加堅定了周女士的信心。

心理幹預效果:來訪者情緒明顯好轉,睡眠好轉,各種軀體不適也明顯緩解,能堅持工作,對諮詢師非常感謝。網絡量表複測:PHQ-9:輕度,GAD-7:中度,PHQ-15:中度。

疫情下醫務人員心理危機幹預的實踐方案

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間,筆者團隊針對不同層次的醫務人員開展心理幹預活動。

1

救援前的崗前培訓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經驗,在一線救援醫務隊員裡,除了常規臨床專業學科醫生外,還需要配置一定比例的精神科醫生,在初期既能協助處理患者的臨床精神病學相關問題,又能應對患者、醫護等人員在醫療環境中產生的各種情緒、心理問題。在疫情平穩時,精神心理工作者再行處理醫護人員的創傷、內化行為等深層次問題,力爭做到早介入、早幹預。崗前培訓內容建議:除了基本的傳染病防護知識,還應當包括應激反應相關知識、疫情應對的心理準備、自我心理防護與保健、醫患溝通技巧、團隊互助和心理自助方法等。

2

救援中的心理幹預

救援中的醫護人員,身體承受著超負荷的工作,常會處於過度疲勞狀態,會產生緊張、焦慮、抑鬱、悲傷的情緒,有時會覺得無助、壓抑,甚至耗竭,在面對患者死亡時會有很強的挫敗感或自責。另一方面還擔心家人無人照顧,怕家人被感染。因此,要及時評估醫護人員的心理狀態,並採取針對性的心理幹預措施,適當釋放蓄積的情緒、改變對危機事件的認識,尋找各種社會支持和環境資源,重獲對生活的自主控制,減輕痛苦,促進心理健康的恢復。

(1)動態心理評估:主要包括焦慮、抑鬱情緒等方面的評估。

(2)根據心理狀態,分層進行心理幹預。①對於測試結果正常的群體,繼續追蹤隨訪。②對於測試結果輕度異常的群體:提供心理支持熱線或者網絡諮詢平臺,醫護人員可以隨時連線諮詢。根據醫護人員不同的情緒反應,定期推送放鬆訓練、臨床催眠、正念練習、睡眠保健操等心理自助音頻和視頻。定期追蹤心理健康狀況。③對於測試結果中重度異常的群體:心理幹預者應主動聯繫重度異常的個體,除了第二點的內容,還提供線上/線下心理諮詢,可以採用個體或團體心理幹預的方式。持續2周症狀不緩解且影響工作者,需由精神科醫生進行評估診治,必要時進行藥物治療。對於有自殺意念的個體或緊急狀況時,需要重點評估,給予緊急心理危機幹預,並及時向精神科轉介。每周追蹤心理健康狀況。

3

救援結束後的心理幹預

醫務人員從救援一線崗位上退至後方後,需要14 d的隔離以及一定時間的調整,才能逐步恢復正常生活規律。

(1)自我隔離期:在隔離期的醫護人員會體驗到孤獨感,有的醫護人員仍會閃回在疫情期間的事件和感受,可能存在悲傷、自責、失眠、噩夢,擔心自己感染等焦慮情緒,以及各種心身反應,心理仍然處於失衡狀態。這一階段的幹預要點是學會與情緒共處,與救援過程及負性情緒作別,增強家庭、社會等支持力量。

(2)回歸正常生活後2周:做到正常作息、自我關懷、學會覺察自己的情緒。有親人喪失的醫護人員,根據需求開展線上或線下哀傷輔導。持續進行動態的心理評估。

(3)救援結束後1個月:繼續隨訪醫護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態,重點篩查是否可能存在創傷後應激障礙

(4)救援結束後半年:重點關注前期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醫務人員,持續對這一群體進行心理支持工作。

編輯:韓 靜 孫陽鵬

排版:薛 偉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20年20期第15版

相關焦點

  • 基層心理危機幹預培訓班開班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11月25日,由市衛生健康局、市教育局聯合主辦,湛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湛江市基層心理危機幹預培訓班開班
  • 湖北省武穴市中小學組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臨時爸媽團」
    4月7日上午,武穴市實驗小學校長陳平帶上幾本精心挑選的圖書來到了市人民醫院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該校二(3)程可馨同學家中,帶去了適合的課外書,了解了孩子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新冠疫情防控以來,我市醫務人員紛紛舍小家為大家,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無法顧家,孩子的線上學習情況成為他們最大的擔憂。程可馨同學爸爸、媽媽都是市人民醫院醫生,一忙起來就顧不上照顧孩子,特別是因疫情影響,孩子在家網上學習更讓家長不放心,而且孩子有點畏懼寫作文。
  • 高校青年志願者「與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家庭手拉手專項志願服務...
    本報北京2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杜沂蒙)經團中央批准,團中央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秘書處面向各高校團委、青年志願者協會,各研究生支教團、西部計劃高校項目辦,發布《關於組織高校青年志願者開展「與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家庭手拉手專項志願服務」的工作建議和指引》(以下簡稱
  • 水城縣:3500多名醫務人員在抗「疫」一線踐行希波克拉底誓言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水城縣3509名醫務人員聞令而動、挺身而出,積極投身到抗「疫」一線,夙夜堅守,逆行向前,用自己的忠貞堅守踐行著希波克拉底誓言,彰顯出醫務工作者崇高的職業精神與無私的醫者情懷。面對疫情,玉舍鎮的醫務人員重溫誓言,擔負起「健康所系、性命相託」的歷史重任,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學生的錚錚誓言,戰鬥在阻擊疫情攻堅戰一線。
  •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聯合京東健康 為「抗疫」醫務人員開通心理援助...
    一線醫務人員的身心健康已成為「抗疫」的新焦點。2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衛健委、人社部、財政部《關於改善一線醫務人員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保護關愛醫護人員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保障。
  • 武隆鳳山街道:23名基層醫務人員堅守抗「疫」前沿
    新華網重慶2月7日電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武隆區鳳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23名醫務人員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     據了解,該中心抽調3名醫務人員,赴火車站交通衛生檢疫點進行檢測排查,24小時不間斷開展測量體溫、登記、健康宣傳等工作,累計監測出入人群6000餘人次。
  • @抗疫一線人員,這些好消息你知道嗎?
    日前,從中央到本市都陸續出臺了相關舉措,旨在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抗疫一線人員。這些政策大禮包,你們get到了嗎?這些人可以「火線」發展入黨!通知要求,要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把在抗疫一線發展黨員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激勵一線人員堅定信念、頑強鬥爭,滿懷信心投入到抗疫鬥爭中去。對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基層幹部群眾等,本人一貫表現好、符合黨員條件,在抗疫一線事跡突出的,經黨支部研究同意,報上級黨委批准,可及時吸收其為預備黨員。
  • 廣西腦科醫院舉辦「線上+線下」心理危機幹預提高班
    8月29日,廣西腦科醫院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了2020年心理危機幹預提高班。本次培訓吸引了來自區內精神衛生機構、綜合醫院、教育系統、紅十字會及心理衛生協會等近70家單位的300多名精神心理衛生工作從業者參加。培訓班邀請區內外專家就心理危機幹預領域的最新理論及技術等內容進行授課研討,旨在促進我區心理危機幹預學科發展,進一步提高相關專業人員現場心理危機幹預能力。
  • 全民抗「疫」一個多月 心理壓力如何發洩?心理專家幫您拿捏抗「疫...
    隨著武漢疫情進展,心理援助服務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普通公眾、患者、一線工作人員等各類群體都有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各項工作都需要考慮心理危機幹預。全民抗「疫」一個多月 心理壓力如何發洩截至今天,無論是前方的醫護人員,還是我們每個普通人,與新冠病毒「戰鬥」已經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了,雖然已經看到多地「零新增」的好消息。 但是,我們也看到逛超市的人多了、去公園的人多了,這對繼續控制疫情不利。
  • 抗擊新冠肺炎先進事跡展播‖時代楷模: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
    抗擊新冠肺炎先進事跡展播‖時代楷模: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人民軍隊版) 2020-12-18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北宜昌與福建省援宜支援隊共植「抗『疫』友誼林」
    湖北宜昌與福建省援宜支援隊共植「抗『疫』友誼林」 2020-03-22 19:37:08 疫』友誼林」  中新網宜昌3月22日電 (董曉斌 文靚)湖北宜昌市春季義務植樹活動22日在磨基山森林公園舉行,當地幹部、民眾與福建省支援宜昌醫務人員代表一起,栽植紀念閩宜兩地共同抗「疫」的「友誼林」。
  • 湖北戰「疫」一線 深圳「安心寶盒」送心理撫慰
    深圳衛健委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湖北戰「疫」一線 深圳「安心寶盒」送心理撫慰中新網深圳3月3日電 題:湖北戰「疫」一線 深圳「安心寶盒」送心理撫慰作者 鄭小紅 朱族英 深衛信深圳首支心理醫療隊2日進駐武漢市優撫醫院,為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心理疏導
  • 抗疫有你,服務有我」——我市舉辦全市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高考志願填報專場諮詢會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強化抗疫醫務人員子女教育幫扶工作要求,兌現市教育系統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家庭提供「一對一」服務的莊重承諾,7月29日下午,市教育局和市衛健委聯合舉辦全市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高考志願填報專場諮詢會。
  • 深圳一家國際幼兒園向家長全額退費,抗疫醫務人員子女免費入學
    隨後,園方回應,因防疫相關要求,財務人員至今未正式返校上班,退費準備工作在有序展開。5月12日,觀瀾湖學校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記者,該校幼兒園預繳費的家長將近250人,3月底以來,學校就向全體家長發出退費溝通信, 及時溝通家長對於退費的意願和方式,並與家委會和家長代表開展線上會議溝通,發動所有員工與家長核對各項家庭退費信息並完成轉帳退費工作。
  • 四川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提供高考志願服務
    「一對一」高考志願諮詢服務現場封面新聞記者 邱天 張崢在今年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中,四川醫務人員們將闔家團圓的喜悅為解除這批戰疫醫務人員子女高考後志願填報的後顧之憂,從7月24日起,四川省各級招考機構持續為250餘位援鄂及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提供「一對一」高考服務。其中,省教育考試院直接服務省級醫療機構抗疫醫務人員子女。
  • 「生活重塑師」教抗疫一線人員子女DIY教師節賀卡謝師恩
    他們給來自抗疫一線人員子女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藝術療愈課,在社工和志願者的帶領下,這群來自四年級不同班的抗疫一線人員子女們,通過自己的DIY創作,給老師們做了立體花教師節賀卡,用實際行動謝師恩。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刻體會抗疫一線的父母們工作的不平凡,益心社工的社工們通過自我介紹打分法,讓孩子們針對自己參與的志願服務及是否由家人參與抗疫一線服務打分
  • 長沙市第一醫院免費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及環衛工人敷貼「三伏貼」
    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治療中心、中西醫結合科免費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環衛工人及周邊社區居民共計百餘人敷貼「三伏貼」,並提供免費測血壓、健康諮詢等服務。「我是一名神經內科醫生,年初主動請纓參加了新冠肺炎患者臨床救治工作。非常感謝醫院為我們抗疫一線醫務人員進行辨證施治,免費提供三伏貼。」張醫生說。
  • ...醫務社工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獲評上海市第四批「創新醫療服務品…
    兒童是脆弱人群,2020年新冠疫情不僅威脅著孩子們的身體健康,還帶去了恐慌、焦慮、悲傷等各類心理衝擊。家屬、醫護人員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醫患的社會心理需求尤為顯著,此時醫務社工有責任為他們擎起一把傘,駐守心理健康防線。項目內容與創新度
  • 溫州市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專場新聞發布會召開
    4月9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專場新聞發布會,吳紅梅、歐陽金生、趙暉等奮戰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講述自己的抗疫故事,並分享抗疫期間暖心和難忘的故事。「不害怕嗎?也害怕!說起在武漢的點滴,吳紅梅在發布會上描繪這樣一個畫面:呼吸機不停地運轉,心電監護儀不時發出滴滴的聲音,醫務人員步履匆匆,在病床前忙個不停……這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重症ICU病房疫情期間的常態工作場景。武漢前方的醫護人員專業且拼命!
  • 抗擊新冠肺炎一線醫護人員如何心理調適——戰疫一線專家教你保持心理健康3
    如果發現自己或同事持續心情低落,整個人變得憂鬱時,就要向心理醫生尋求專業幫助。 ——————————————————本文摘自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心理救援分會培訓教材《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心理危機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