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未來教師五年如一日專心做好教育扶貧

2020-12-12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22日電 「扶貧先扶志,扶貧先扶智。」 20日,華東師範大學孟憲承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正式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楊河小學揭牌成立。

  該基地將作為「載陽照月」學子返鄉支教寧夏組的主要工作站點,為更多寧夏籍師範生提供教育教學實踐和教師技能提昇平臺,成為卓越師範生養成教育中的重要環節。這也標誌著在我國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華東師範大學孟憲承書院未來教師五年如一日專心進行教育扶貧的「載陽照月」項目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常態化長效化機制,為卓越師範生用青春與智慧更好地助力國家教育扶貧事業創造條件,也為在實踐中培養未來優秀教師搭建平臺。 

暴雨衝毀山路,他們卻更加堅定夢想

  西吉縣位於寧夏南部,六盤山西麓,是寧夏人口第一大縣,少數民族聚居縣,更是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縣。「載陽照月」寧夏組剛抵達便體會了「下馬威」——由於多日暴雨,當地道路被大雨衝毀,支教的小老師們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走了三公裡泥濘山路,才到達對口支教的吉強鎮楊河小學。

  來自2017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張璇同學是寧夏小組負責人,說起這次社會實踐,小姑娘臉上的疲倦難掩興奮之情。「我是寧夏銀川人,也是第一次到條件艱苦的地方支教。在這裡,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地區教育的巨大差異和當地孩子對知識的渴望,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作為一名國家師範生、作為一名青年學生,在教育扶貧和社會發展上可以做的貢獻。『年輕』不應該成為我們暑期在家『宅』的理由。」

  我們說的寧夏組,則是「載陽照月」眾多項目的一個縮影。「載陽照月」學子返鄉支教實踐項目由熱心人士胡宏昌先生資助,受華東師範大學基金會支持,助力大學生實現反哺家鄉教育的夢想。「載陽照月」學子返鄉教育實踐活動以「振興鄉村•反哺社會」為主題,定期定點為教育「軟資源」匱乏的鄉鎮小學量身提供成長夏令營。項目成員走進社會,親身體驗,運用所學知識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不斷推進鄉村教育事業發展,助力教育精準扶貧。五年來,項目總隊累計派出41支隊伍,貫穿寒暑假的公益接力行,近千人次的師範生分布13個省市自治區,踏遍了祖國大江南北約57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為數千名偏遠地區學子帶去了愛與夢想。「載陽照月」項目更是受到了支教學生、學生家長和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和熱烈歡迎,並在上海市大學生「知行杯」社會實踐大賽等獲獎。今年夏天,孟憲承書院共有10支載陽小分隊,近百位師範生繼續前往內蒙古、青海、甘肅、山西、福建、雲南、重慶、江西、寧夏、浙江等10個省份開展支教活動,在為孩子們提供教育成長服務過程中實現自我成長,堅定從教信念。

載陽照月五年,他們用「生命影響生命

  「載陽照月」支教實踐項目以多元化、專業化、標準化、科普化著稱。以重慶組為例,他們今年來到了重慶市奉節縣興隆一小(奉節縣於2019年4月實現貧困縣摘帽)開展支教課程。期間,來自華東師大的小老師們為學生帶去了包括安全教育,守護學生成長;榜樣課堂,感受典範力量;成長規劃,鎖定人生目標;詩海拾貝,傳承中華文化;科學之旅,培養創新思維;趣味科普,探尋自然密碼等各類新式課堂和多樣課程體驗,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拓展孩子們的學習視野;而對口支教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新惠鎮第六小學的內蒙組則在此基礎上,以「滬蒙文化體驗」為主線,融入眾多蒙古族特色元素和題材。

  多年來,在實踐的過程中,載陽照月支教團隊的每位團員都是學生們眼中的「人生導師」。在陪伴相處的過程中,實踐團員們認真研討、挑燈備課,都是為了呈現給孩子們浩瀚的知識之海;每次共進晚餐、宿舍談心,都是想更了解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每次手工製作、圖書購買,都是想給孩子們一個更好的學習平臺。每一位「載陽照月」支教團員與多名學生合作學習,用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影響著學生,觸動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對夢想的追求,並在美好的陪伴後,以淳樸的書信聯繫這些學生,將夢想的力量傳遞給孩子們。在學生的家庭作業輔導以及「小老師」家訪活動的影響下,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的當地家長也變得更加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與此同時,團隊支教的經歷也影響著每一位團隊成員,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變得更加博愛、更懂協作、更敢拼搏,更好地呼應了「生命與生命相互影響」的內涵。

 鄉村教師歸屬感調研,他們讓支教「多一點意義」

  作為全國首家師範生書院,華東師範大學孟憲承書院堅持以教師教育為特色加強書院第二課堂建設,通過實施「師德涵養計劃」、「教技提升計劃」、「教師博雅計劃」等一系列教師素質養成計劃,有效提升了師範生綜合素養,而「載陽照月」便是孟憲承書院近五年來一直堅持開展的品牌育人項目之一。

  在當前大學生支教活動日趨同質化的背景下,孟憲承書院更是「傳承」與「創新」並重,實現「支教」與「調研」相融,更加精準地助力「扶智」。今年, 10支載陽小隊在完成支教夏令營活動的基礎上,還以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契機,開展「鄉村教師的身份認同演變」主題調研,旨在通過對不同地區鄉村教師的個案訪談和問卷調研等多種途徑,客觀呈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的成效,並結合大學課堂所學的教育學相關理論,對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深入分析,並從未來教師的角度提出對策建議。「讓支教多一點意義」的探索,使得「載陽照月」學子返鄉支教實踐項目獲得2019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市級重點項目立項(社會服務類),並被推薦至全國「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青年大學習」專項計劃立項。截止目前,陸續出發的小分隊已開展數百份問卷調研和數十個個案訪談。

  載陽照月雲南組今年對口支教富源縣第七中學(富源縣於2019年4月實現貧苦縣摘帽),支教小隊在富源七中的大力支持下,與當地教師就「何以成為老師」、「身為教師的經歷」、「對身為教師的態度與情感」三個核心問題展開調研。雲南組負責人、2016級生物科學專業的李斯琪同學說,在訪談中他們可以深刻感受到鄉村老師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熱愛與認同感。「內心強烈的職業意願」、「愛與感恩」、「多與學生溝通交流」、「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等在採訪中成為高頻詞,在支教小隊成員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與此同時,「新形勢下教師的高標準和高壓力」也屢屢被提及。

  一路走來,「載陽照月」學子返鄉支教實踐項目得到了各方的支持與認可,不少成員立志畢業後服務家鄉教育,更有非師範專業的學生提出加入項目。來自2018級社會學專業的梁夢婷便是其中一員,作為江西組負責人的她說:「我一直都有支教的想法,但總擔心自己作為非師範專業的學生沒有授課經驗。載陽照月項目的指導與支持,讓我有機會化身暖陽明月,給小朋友們帶去光亮。看到孩子們笑得像糖,在知識的海洋中快樂成長,我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據悉,除了「載陽照月」之外,孟憲承書院還跟臺灣高校合作,組織優秀師範生參與臺灣偏遠山區支教,一做就是4年;從去年開始,還與來自臺灣的大學生一併前往湖北恩施支教。值得一提的是,書院的「彩雲支南」志願服務隊堅持6年前往雲南落後地區開展教育扶貧,2017年該隊伍還榮獲上海青年五四獎章(集體)。

  「載陽照月」「彩雲支南」的故事仍在繼續,華東師大孟憲承書院將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徹「三全育人」理念,通過把青年大學生成長的「小我」融入國家改革發展的「大我」,在為國家教育扶貧、扶志、扶智貢獻青春力量的過程中,實現與祖國共成長!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陳靜  

相關焦點

  • 華東師範大學授予泰國公主詩琳通榮譽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授予泰國公主詩琳通榮譽教授  東方網記者杜麗華4月11日報導:今天上午,泰王國公主瑪哈扎克裡·詩琳通到華東師範大學訪問,看望在華東師大學習漢語的泰國師生,並與泰國留學生和赴泰漢語教師志願者交流
  • 華東師範大學教師節特別直播!
    這個美好的九月我們將迎來第36個教師節華東師範大學2020年9月10日 10:00卓越育人 誓與祖國共奮進華東師範大學慶祝第2020年9月10日 14:30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築夢」計劃發布會▼30年教育工作齡教師以及新入職教師共度教師節!
  • 「明德師範教育獎勵基金」年度頒獎在上海舉行
    18所設獎師範大學53名老師獲「明德教師獎」;4909名學生獲「明德獎學金」。 吳瀟嵐 攝中新網上海6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明德師範教育獎勵基金」2017-2018年度頒獎系列活動11日起在華東師範大學舉辦。
  • 2020師範類大學排名出爐,東北師範躋身前5,華東師範排第2
    之前教育部就曾發布關於教師「漲工資」方面的通知,規定教師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雖然沒有明確說明教師要漲工資,但是教師的工資沒有公務員的工資高,也是普遍存在的情況
  • 華東師範大學社會學系專業介紹
    社會學系  華東師範大學是我國最早恢復和重建社會學專業的全國性重點高校之一。早在1979年中國大陸社會學恢復和重建之初,在老一輩社會學家言心哲教授的直接關心和支持下,華東師範大學就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社會學研究小組,不久便在原政教系下增設了「社會學教研室」。
  • 「第二屆俄羅斯歐亞青年教師與博士生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落幕
    日前,「第二屆全國俄羅斯歐亞青年教師與博士生論壇」在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完美落幕。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會長李永全教授指出,本次論壇為全國俄羅斯歐亞研究的青年教師和研究生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和學習探討的平臺,優秀青年學者們「智慧的碰撞與思想的交鋒」展現出一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勢。
  • 華東師範大學啟動「教育築夢」計劃 第一年面向校友徵集70個夢想 將連續推進十年
    作為新中國為「培養百萬人民教師」而創辦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從誕生之日,就承擔著「建教育強國,以教育強國」的光榮使命,建校近70年,為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的領跑者和築夢人。從師大學子到深耕講壇的教師,服務國家教育強國戰略、始終懷揣教育夢想的他們,推動和見證著新時代中國教育發展的深刻變革,而他們的一個個夢想,也影響著教育改革發展的未來方向。
  • 博學篤行,育未來卓越教師 溫州大學教育學院開展第八屆師範氣質節...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實習編輯 陳昊昱 通訊員 吳超智 劉信義 彭小媚)「讀經典,悟心得,看慕課,話教育,雲研學,品文化,促就業,築夢想。」日前,溫州大學教育學院開展第八屆師範氣質節之博學四萬行動,活動中教院學子們秉教育初心,提教師技能,養師範氣質。
  • 我國高校「師範專業」排行榜出爐,華東師範位居第2,榜首是誰?
    文/彩玉說教育師範專業一直以來都是同學們報考的重點方向,這也正是因為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師的地位明顯提高,而對於師範行業而言,對於同學們的要求並不是很高,即便是非師範專業畢業的同學也會有考教師資格證的資格
  • 華東師範大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定了
    華東師範大學九年一貫制學校定了! 市委書記、市長出席見證! 今天,六安綠地科技創新產業園項目正式奠基啟幕!將建成國際生態智慧城,推動安徽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合六同城化進一步加速!根據流出的規劃圖來看,此次綠地將與華師大合作辦學,將建設一所45班九年一貫制學校,填補了長江東路以北學區的空白,六安新城教育配套再次提檔! 華東師範大學有多牛?
  • 華東師範大學啟動「教育築夢」計劃
    9月10日,華東師範大學 2015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校友田應寶通過視頻連線遠程參加了母校的「教育築夢」計劃發布會,說出了自己的「教育夢想」。時值第36個教師節,華東師大舉行「教育築夢」計劃發布會,正式啟動這項持續十年的圓夢行動,將賦予教育追夢人以力量,助力他們去照亮中國基礎教育事業的未來,託舉起更多學子的希望。
  • 華東師範大學:信仰引領未來 實幹錨定方向
    主題教育開展期間,華東師範大學深度挖掘紅色資源、校史資源,充分發揮師範教育特色和綜合性大學優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激發師生在「建教育強國」和「以教育強國」的初心和使命中接續奮鬥。抓好學生社團建設,提升思政工作引領力,配齊思政老師,加強社團思想引領,持續做好理論類、公益類學生社團思想政治工作。
  • 展教學技能精華,彰師範培養水平——部屬師範院校首屆「未來語文教師」教學技能交流展示會舉行
    近日,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主辦,華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西南大學文學院協辦的部屬師範院校首屆「未來語文教師」教學技能交流展示會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舉行。我校文學院2017級、2018級共10名師範生參與比賽。
  • 教育類碩士、師範畢業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考哪所師範大學更好?
    國務院常務會議8月17日召開,會議決定推進師範畢業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改革,由院校考核教學能力。加快推進允許教育類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公費師範生免試認定教師資格。同學們,想要考教育類相關的研究生,一起來看看哪些學校比較好。
  • 師範專業,是選擇傳統師範類高校,還是選擇綜合性大學的師範專業
    對於想從事教育事業的考生總會面臨這樣一個兩難選擇,到底是選擇傳統師範類高校,還是選擇綜合性大學的師範專業首先我們先來看下不久前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公布的2020屆畢業生擬招聘名單,在本次招聘中總計引進20名教師,學歷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本碩連讀畢業生有
  • 2020師範類院校中名副其實的老二,顏值與實力並存華東師範
    一言以蔽之,華東師範大學就是華東、華南地區中國最好的師範大學,沒有之一,即使放在全國,也是前三的水平,可以和北京師範大學比拼比拼的。教育學、生態學、統計學都是它的優勢專業。對於想從事教育工作的同學來說,華東師範大學是個再好不過的選擇了!華東師範大學是全國僅有的兩所師範類「985工程」大學之一,實力毋庸置疑。
  • 大學校長對話中學校長|未來教育需要有未來眼光的教師
    近年來,我省以落實中央有關文件為統領,著力重師德、興師範、破瓶頸、優治理、提待遇,努力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今天,本報特邀陝西師範大學校長遊旭群、西北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楊曉雲暢談如何努力造就更多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四有好老師」。
  • 中日韓三國近20所師範大學校長為教師教育未來把脈
    浙江在線·教育頻道12月6日訊(通訊員 朱慧)金融危機對高等教育有何影響,大學應如何克服困境、把握機遇?全球化時代大學如何審視自身價值,如何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12月2日,「金融危機下人才培育的反思與教師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師範大學舉行。
  • 打造師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
    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作為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4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等議題,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介紹了「十三五」期間國家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
  • 高舉師範教育大旗 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舉辦...
    中國網教育頻道訊 5月21日,全國政協原常委張緒武,江蘇省教育廳原廳長沈健,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劉延申,江蘇省教科所原所長成尚榮,北京東方靈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研究員劉延淮,江蘇情境研究所名譽所長、特級教師李吉林,中國教育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康寧,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原黨委副書記、副院長程建軍等一批教育界名流匯聚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為學校提升辦學層次的路徑獻計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