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標題的時候我很猶豫,最後落下來的字,言簡意賅。
出發前我做過自認為深入的功課,回程之後又跟進了解了本季其它船隻的一些情況,希望給你們一個詳盡的攻略,並會配合自己的體驗,絕不是廣告。(NatGeo的船12個月提前售罄是常態,不需要我廣告……)
【選船真的很重要】
我寫到了去南極的一些路線、船型、冰級、舒適度、活動,以及選擇國家地理雜誌探險號的原因——地盡頭 | 我要去南極,請從這一篇讀起。
這裡要補充——
除了南極半島路線,還有福克蘭群島(Falklands Islands)+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Island)+南極半島的大環線,也就是俗稱的三島路線。
時間:半島線9-10天,3-4天航行,5-6天在南極大陸(NatGeo是9.5天航程,3.5天航行,6天大陸);三島線19-20天,6.5天航行,6天南極大陸+5天南喬治亞島+2天福克蘭群島。
三島的路線能看到成群的王企鵝,是比帝企鵝小一點,寶寶長得像獼猴桃的一種企鵝,旅程時間長,價格大約1.75倍,但是有效時間也多出一倍多來,性價比不錯,適合喜歡看企鵝、時間和荷包都比較充裕的人。(企鵝真的是看不厭的……)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2. 除了遊輪往返,還可以選擇單程飛,單程遊輪的路線,尤其適用於三島,因為遊輪在海上航行天數比較多。但是請注意飛機更受天氣限制,這一季因為天氣原因耽誤出發的情況屢次發生。
3. 時間——11月(有的船是10月底)到2月(有的船會3月初收工)的南極旅行季,也有差異。
11-12月上是淡季,春末夏初,冰雪開始融化,企鵝開始築巢孵蛋,有海豹,鯨魚活動少。風暴降水少,浮冰、冰山很好看。
12月下-1月底,旺季,夏季,企鵝寶寶們孵化出來在岸上,爸爸媽媽輪番照顧、下海捕魚,寶寶開始脫毛,海豹四處可見,鯨魚開始活動。有降雪,冰開始融化,能抵達更南的地方。
2月至季尾,主流的淡季(以後可能會變成春節旺季),夏季,企鵝寶寶們脫毛完成,和爸爸媽媽下海捕魚,慢慢成長,海豹四處可見,鯨魚活動頻繁。有降雪或風暴,海面開闊、浮冰減少,船隻可以無阻礙抵達南極圈。
我會最推薦一月下旬,避開聖誕和春節高峰,往南還能看到剛孵化的寶寶,往北能看到成長期中脫毛的企鵝寶寶們,浮冰卻沒有完全融化,因此可以常看到冰上的野生動物(海豹、企鵝)和頻繁捕食的各類鯨魚。應該是最優時間了。
其次我對南極圈沒有執念,因為從自然學的角度來說,南極生態圈(Antarctic Convergence)內外海洋水溫近2℃差異,海洋生物互不跨域出現,進入生態圈就已經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了,無需在意人為的一條緯度圈。
(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4. 冰級,大坑大坑!現在中文的南極旅行宣傳、包括一些個人召集遊客(18人免1人費用)的大牛,都會不懂 or 不提、不強調冰級的重要性。在這裡再次科普,請大家注意。
最強的當然是破冰船,除非你撞上巖石,其餘的冰山和冰凍海面都能無阻前行。(NatGeo Explorer = 1a+)
1a 雖然不是破冰船,但可以在0.8m厚的冰面無阻前行
1b 能在0.6m厚的冰面無阻前行,通常是其餘用途(探險、科考)的極地船隻改裝的遊輪
1c 能在0.4m後的冰面無阻前行
1d 只能在淺冰海域航行,基本不算擁有冰級
為什麼要選1a船?因為,南極的海洋生物是依存浮冰生存的。簡單粗暴的食物鏈是磷蝦→企鵝→海豹→鯨魚。浮冰下面的浮遊生物是磷蝦的主要食物來源,於是浮冰們成了南極動物們最常落腳休息的地方,place of action——時常看到企鵝、海豹,以及在周圍遊動的鯨魚。
南極第一年的平均浮冰厚度是30-40釐米,這裡包含了大部分新冰10-15釐米拖低了一些平均。要想無阻通行,1b以下的船不會願意嘗試浮冰多的區域(船長說的)。南極季的中段浮冰已經減少,1b安全係數也比較可控。不過,船長需要作出合理判斷,注意安全。可能看到帝企鵝的威德爾海域,也是各航海史話出沒的地帶(因為出了很多次事故)。這一個南極季一艘1b遊輪在威德爾海被困了五天,讓遊客們時間損失慘重。自然不可抗力的損失船公司一律不賠。
冰級會影響造價,但是目前南極旅行市場上冰級不直接和票價正相關。沒有必要為了便宜選擇更低冰級的遊輪。很多新造的豪華遊輪1c、1d冰級,主打中國市場,這裡不一一點名了。還是如下這個連結,不完全統計了冰級。沒找到名字的可能是新船,可以google船名+"ice class"查詢。
http://traveltothepoles.com/ant-ships.html
這張照片是NatGeo Explorer在我們之前的一個trip(12月初)拍的,大家圍在船頭看南極海豹食物鏈頂端的豹形海豹。據船長說,1a以下的船不會敢來這裡,因為南極風大,分分鐘浮冰們被擠壓吹在一起就變成closed pack了,船會因此困住。
5. 活動,也是我要著重補充的。
不同的船公司,幾乎都是下午/傍晚登船,回來清早8點左右下船。在南極半島的行程都應該是3.5-4天往返德雷克海峽,剩下時間才是在南極大陸,有的公司把抵達烏詩懷亞的時間也算一天,那麼一共要減掉7天的話,一個鼎鼎有名的Quark公司10天的行程(下圖),其實仔細看在南極只有三天。如下——
https://www.quarkexpeditions.com/en/antarctic/expeditions/antarctic-explorer-discovering-the-7th-continent
每一個在南極的(以進入南極生態圈為始)天數,以及每天登陸、巡遊的時間才是南極旅行裡成本最高,也最值得的消費。
而,羊毛出在羊身上。這裡面的坑有很多(敲黑板!)。請大家量體裁衣,這篇不是last-minute便宜船票攻略,而是在安全、體驗(時間、登陸次數、船上活動),不打折的情況下,用最少的預算,得到最好的經歷。
【時間】NatGeo Explorer是Day 1駛離,Day 2過德雷克海峽,Day 3早上到南極大陸,Day 3-7全天在南極大陸6天時間,Day 8-9過德雷克海峽,Day 10上船。過德雷克海峽的速度由船本身和天氣情況決定,Day 3 抵達登錄時間不一定,有的船隻要用兩整個半天,但是通常都會在行程裡寫明。
【登陸】大坑在此出現。登陸活動基本上含有以下——
1) 巡遊 —— 帶引擎的橡皮艇,8-10幾個乘客,通常作為大船到陸地的交通工具,也用於浮冰眾多、冰山風光極佳、冰川附近幾乎冰凍的區域(這些1a以下的船有難度)。
2) Kayak——皮划艇,在冰山中劃一次皮划艇,近距離看那深邃的藍,上面蹦著跳著的企鵝,有時盯著你好奇地看著,有時急急忙忙wobble著跑掉,人生感覺完整了。
3)Landing——包括爬山、圍觀企鵝(penguin colony也就是企鵝聚居區)、滑雪等活動。每一隻船提供的活動種類也不同,可以在出發前先查好。
4)露營——在世界第七個大陸上露營這件事很酷,據體驗過的人說有點冷,所以要備足裝備。NatGeo沒有,但是其它有船提供這個活動。要注意因為有露營,船隻無法繼續趕路。所以如果你的船本身提供的話,去試試吧!
(圖片來自QuarkExpeditions.com網站)
南極公約規定,遊輪一次同時登陸人數不能超過100人,最優的遊輪是遊客90-150人的小船,如果<100人,你能最大限度享受不排隊地登陸。
NatGeo遊客148人,分為6組,會出現4組人上岸,2組人皮划艇;或者3組人登陸點A,3組人臨近登陸點B;一些人(自願)巡遊一小時後再登陸的情況;因此總體是100人以下船登錄時間的80%左右,但是總活動時間沒有受到影響。因為巡遊和皮划艇是近距離接觸南極海面,增加和海豹、鯨魚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非常粗略地統計過同季出發小夥伴的登陸、巡遊次數,小船(<150人)每天約兩次登陸,2-3小時每次,0-1次巡遊,1+小時每次。150-250的船是有1-2次登陸,停留時間可能有縮短(分批次),>250人的船我不推薦。500人的某包船是每天大約1次登陸、1次巡遊。
每天活動次數 x 南極生態圈天數 = 應有的總活動次數,【坑】離開南極回程路有的船是倒數第三天下午開始,這裡會錯過半天的活動。
NatGeo Explorer意外因為觀虎鯨捕食海豹2+小時錯過了某個下午的登陸,以及遭遇一次暴風雪不得不放棄登陸的情況下,一共在南極登陸10次(標準狀態應該是12次),巡遊3次(其中一次我們沒有選擇巡遊,而是在岸上多玩了一小時),皮划艇1次。
目前我沒有聽到比國家地理雜誌更多活動次數的半島行程。
除了活動時間,活動的質量很大部分取決於【工作人員】。
船上科學家們的數量:遊客數量的比,也可以預見到遊客和科學家們互動機會。了解到的100人左右的船大多有3-6個探險家+科學家,250人的船大約10個。NatGeo是13個自然學家+1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1個國家地理雜誌攝影指導+1個Lindblad和NG共同授權的錄像師+1個全球視角客座嘉賓,比例超過了11:1,且不包含協助的探險隊員,目前我沒有聽到比這個更高的比例。
其次科學家們的profile履歷,本身也有不同。他們能在茫茫大海航行裡「如有神助」地發現各種動物除了帶隊探險隊員,一條船上如果有海洋生物學家、南極環境專家、微生物學家、植物學家、物理學家的構成,會從不同的方面讓大家了解南極的自然環境。非常有趣。他們人生故事也都是一本本好書,如果你有機會去南極,不要忘記與他們為榜樣,去學習和感悟。NatGeo在第三方的評語裡是「 World renowned expedition team, luxury ship with a very strong focus on the wildlife experience too.」 的確是這樣。關於船上遇到的有趣的人,我會專門寫一篇推送。
6. 費用
除開last-minute船票,2014年不同公司的費用如下,5499美金-14,999美金的基本艙位。http://traveltothepoles.com/ant-prices.html;現在應該有10-20%漲幅。2017-18季了解到的大部分集中在8000-15000美金不等。有一個叫企鵝環遊的公眾號,有很多有用的信息。雖然群主會有18送1免費去南極的動力,卻名副其實也是搜集整理最新打折船票的南極達人。當然,你們也可以自己寫郵件打電話詢問各大船公司,查詢某些時間段的船票。
last-minute船票數量逐年減少,仍然有聽到5000-7000美金的,這其中不乏性價比也很高的船隻,不過都看運氣。如果再去南極,我也很想嘗試一下最後一分鐘船票的魅力。怎麼找最後打折船票呢?最後一分鐘船票通常是抵達烏詩懷亞,在那裡等著,聯絡當地的辦公室,直接買票幾天後出發。
【注意】很多船票包含的項目不一,所以請選擇時讀好細則。
活動額外付錢——露營、皮划艇、滑雪等等,200-500美金不等,比如一些連皮划艇一次都要接近500美金。
網絡——衛星電話和網絡,每條船都會收費,有的按時間有的按流量收費。NatGeo是30美金60分鐘、50美金120分鐘、275美金一個帳號無限制(一個家庭可以一起使用),網速非常好。
酒水——超豪華船通常是包含酒水,其餘的船通常是包飲料不包酒。NatGeo全包。
小費——一般是10-15美金/人/天,有的船如果有貼身管家和周到餐廳服務,會按照10-20美金/管家/天+餐廳服務員5-15/人/天,根據船的服務標準約有不同。NatGeo小費包含在內。
明信片——大部分船都會到某個南極考察站,或者代寄明信片。真的是從南極寄出來,所以很珍貴。英國科考站Port Lockroy的明信片是1美金/張,不過建議大家買好寫好去投遞,充分利用登陸時間。船上收費2-5美金/張。NatGeo明信片免費,郵票1美金/張(同科考站)。
NatGeo在阿根廷首都五星級酒店Alvear Icon集合,當日下午導遊帶領大巴遊布市的主要景點(約4小時,導遊很風趣),住BA,託運行李當晚酒店房間收走點對點直接送到船艙裡,第二早背包搭乘包機BA飛烏詩懷亞,在火地島國家公園遊船吃午飯,傍晚登船。下船後同樣是烏詩懷亞半日遊(博物館),包機返回布市,再解散/一起飛回美國。包機另收445美金/每程,也可選擇任一一程。
如果是自行抵達烏詩懷亞,建議你們提前一日,阿根廷國內經常出現罷工、航班晚點、取消、超訂,以及經常出現的天氣狀況會很容易延誤行程。沒有人願意錯過上南極的船。
我準備再去一次南極,於是又研究了一些打折船票,我推薦大家根據自己的預算,把以下幾個方面按照先後順序排列——1a > 探險活動豐富 > 舒適,俄羅斯兩家公司的探險船可以嘗試,據去過的驢友說,探險家科學家3人,116-121遊客,登陸一天兩次,住宿條件比較基本,但是價格非常實在。打折情況常有,6-8K USD能夠半島遊。
個人意見:如果沒有買到打折好船、本身船票在9-10K USD,還要繼續解決提前一天到烏詩懷亞的食宿,以及船上的各項活動收費、小費、酒水,算下來應該是10-11K USD花銷的話,不妨添3000美金選國家地理雜誌。多花的這錢簡直是超值。NatGeo硬體軟體都棒,而且房型都帶窗戶。
重新提一次房型——一般從基準間到有陽臺的豪華套房的價格差別很大,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住太好,只要有窗戶(有的船是從pothole也就是小圓窗起賣),這筆錢最該省。因為大部分時間都在房間外面看這種——
【保險】
我讀了10幾本大型保險公司各10-20頁細則,終於找到一個一覽表,言簡意賅。推薦第一個HCC Medical的Atlas Premium,由Tokio Marine發行Lloyds承保;國內的朋友可以直接找AIG的TravelGuard. 保費幾十美金。有慢性高危疾病保費會增加。我的朋友的父母中有心臟動過手術的,最後也買到保險成行了。
https://antarctic-logistics.com/medical_evacuation_insurance_providers/
南極保險都含有緊急情況醫療救援,上限多為500K-1.0mil USD,這些要是自己掏錢會很崩潰……大部分船方也會要求提供體檢報告或者醫生手寫的健康狀況詳情。我是拿體檢報告直接給醫生填的,30刀,蠻省心。
要在南美洲繼續旅行的同學記得打相關疫苗,進入阿根廷或者智利本身不需要任何疫苗證件。但是保險起見我們都打了黃熱疫苗,國內據說是拿籤證免費打。
【行李裝備】
2套 輕薄保暖內衣,或者運動內衣
2-3件 羊毛衣,最好是羊絨衫
2條 防水褲(是要預備膝蓋以下全浸在水裡登陸上岸的絕對防水)——需要推薦防水褲的朋友請留言,我找到了淘寶很棒價格又親民的雙層可脫卸防水褲,是我四條防水褲裡最好用的。滑雪褲笨重,不推薦。
1條 輕薄羊毛褲,只推薦給怕冷的人,抓絨內膽其實夠了
4-5雙 羊毛襪(如果每天送乾洗,在NatGeo的話可以大膽只帶2雙)
1雙 輕便運動鞋,平時在船上走動、去健身房可用
1雙 無敵防水及膝靴,這個100%建議不用自己買,直接租船上的,NG的是www.shiptoshore.com第三方專業提供極地防水靴,這個錢不!能!省!
Parka 也就是探險衣,可以不用自己帶,大部分船上都有贈送。當然,OCD如小夥伴也是自己準備了加拿大鵝,請按照最高級別防風防水防寒準備。
羊毛圍巾、帽子、防水手套
雪鏡 很大很重,但是暴風雪來了要出海/登陸,就靠它了
Carmpon 可以直接套在自己的靴子上,防滑,又輕巧好裝,淘寶搜就能找到的神器,一路上各個遊客都在問這是哪裡買的。
相機(Iphone/單反/Go-pro)我都有帶,單反帶了一個長焦70-200mm f/4,一個18-135mm狗頭,船上的攝影師還有專門帶廣角鏡頭。我自認為Go-pro拍廣角90%的時候是夠了,Go-pro強烈推薦,光是在水裡拍到企鵝、帶著它跳南極的海的珍貴錄像感覺就值回票價了。NatGeo船上第三方攝影器材供應商贊助免費租用各種又貴平時又用不上的鏡頭,Canon為主,各種hardcore攝影愛好者歡迎去體驗。甚至還有800mm的長焦,到這種焦段了就要上三腳架了,所以我都沒有用。
暖寶寶因此要帶個20片左右,尤其是給手機用。
望遠鏡 要高倍,物鏡/放大倍數接近7是理想的選擇,比如5 x 35, 7 x 50這些。NatGeo在船上準備了十幾二十個高倍望遠鏡,遊客無需自己背,拿起來看就好了。
一張境外可用信用卡Visa/Mastercard/Amex,美金現金若干(200美金夠了)可用作額外tips,方便在考察站登陸寄明信片和買紀念品,當然也可刷卡。
其實保暖按照-5到0度的北方室外天氣準備就夠了。我在船上會穿parka的內膽,輕便行動,時不時跑到外面看野生動物也不會冷。
【食宿】
南極遊輪食宿在船上,船的條件不一,不過信息公開透明,我上一篇有提到,大家可以自行查閱。
NatGeo是標準最豪華船,五星級酒店的設施和服務配備,也很適合長輩。有一些設施的亮點專門提出來表揚。
乾洗,價格太親民,比如乾洗羊絨衣物4美金/件,是我回家來乾洗價格的1/3,這一點很方便少帶行李,多換洗。
船上有個6臺蘋果電腦的IT room,甚至可以發傳真、列印、洗照片,當然最贊的是遊客們會存下自己想要給大家分享的照片,隨時可以airdrop.
健身房,風景奇佳,鍛鍊也心情舒暢。
圖書館+閱讀室,圖書館比較安靜,自然地理類藏書豐富;閱讀室有遊戲和雜誌,也方便帶著筆記本上去看著風景寫日記。
食物,每天都在被大量投食,無限制吃喝。水果、蔬菜豐富多樣,而且,在我們的賣萌下,主廚時不時會私房小炒一盤麻辣土豆絲、辣子雞丁之類的菜,還有放花椒!不必提龍蝦、美酒等常規西餐標配了。
Lounge講座直播入房間,暈船的時候可以照樣躺在床上聽講座,很實用。
潛水探險隊員每天投放海底機器人+自己潛水拍攝,我們登陸回來會看到這一片海域的水下世界,可謂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體驗了。
因此南極跳海活動,大家的珍貴攝影攝像資料可謂很豐富了。
(圖片來自隨船NatGeo攝影指導Eric Guth)
【總結】
雖然寫了很多,一定還是有疏漏,歡迎留言或者提問。去過南極的小夥伴歡迎也分享你們的攻略和意見,我樂意傾聽,更歡迎指正。
回來剛好一個月左右的時候,我和一個NGO的工作人員通話,她問我,南極怎麼樣。我說,I went to Antarctica for the penguins, but Antarctica is so much more. It's pristine and pure; it's innocent; and it's powerful. It was a humbling experience, to open up my eyes and heart, to recognize, to develop a strong bond with it, and to love. (我是為了看企鵝去南極的,但是南極遠不止這些。它靜謐又純粹,天真又有力量。這是一個讓人充滿敬畏的旅程,去打開眼睛和心靈,去認知,去建立和自然的紐帶,去愛。)
希望你們有機會可以去經歷我所經歷的南極。
而立之前終於完成了這個多年的心願。
內心無比感恩,深感自豪。同時,也謝謝朋友們關注、關心。
接下來會開始寫南極見聞,還有6000多張照片還未來得及整理,所以請讀者們耐心~
祝大家新的一年健康、快樂、盡全力去經歷,盡全心去愛。
愛身邊的人,愛我們的大自然,愛生活本身。
謝謝關注「世界是我的牡蠣」。
點擊「閱讀全文」,上篇:走進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