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說: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那麼離開父母,在新的環境中習得、精進一項技能,結識一群夥伴,也是極其有意義的。
17-18雪季,雪樂山為5-16歲小朋友提供更全面的選擇,7期滑雪冬令營,教學場地覆蓋京郊、崇禮和日本多個雪場,新增了優質雪場,不變的卻是雪樂山的初衷。
每一期冬令營的順利開展,都傾注了雪樂山團隊的大量心血。今天,小編用幾張照片和短視頻,帶您回顧這個雪季冬令營生活方面的精彩歷程。
冬令營陪伴孩子們一路走過來的生活老師
來自冬令營家長群裡的真實對話
一句句「謝謝您」、「辛苦啦」、「太貼心了」、「明年再見」等感激和肯定的話語,讓生活老師們心裡暖暖的,每一位經過雪樂山挑選和培訓的老師,在冬令營期間全心全意照顧孩子們,積極配合酒店、教學老師們,收到很多類似圖中家長們的好評和感謝,今天小編只展現一小部分。
參加冬令營的孩子們年齡偏小,很多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這些小糊塗仙還時常犯迷糊,營期內生活老師們付出了更多的耐心,不僅幫助孩子們嘗試管理自己的小物品,還貼心的做好各種防護措施,更細心、更全面的照顧他們,讓每一位家長放心,讓孩子們享受冬令營的每分每秒。
生活中無微不至的照顧
我們扎個美美噠丸子頭 分開時的擁抱
給你一個臂膀,安心休息一下
每期冬令營都是短暫的,在近一周的相處中,這群年輕的生活老師和孩子們相處愉快,經常玩兒、鬧在一起,亦師亦友。他們每天定時給寶寶們測體溫,幫小女孩扎辮子,協助教練給孩子們穿雪鞋,戴頭盔雪鏡和護臉,檢查孩子的穿著,冷了加衣,熱了脫去,及時烘乾護臉和手套,輔助年幼的孩子們用餐,陪孩子們在雪地玩耍……從清晨溫柔地喚醒熟睡的寶貝們開始,直到晚上九點半查完宿舍看他們安然入睡,老師們才能放心地走回房間休息。正是這樣無微不至的陪伴和照顧,換來了孩子們分別時的依依不捨。
來自雪樂山蘇老師的自述:
「我是唯一參加了雪樂山本雪季所有國內冬令營的生活老師,來到雪樂山的第一天,我就把『站在家長的角度處理問題,照顧孩子』作為工作的標準。同時保證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保持通話正常;用心做事,照顧好自己負責的每位小朋友;到達酒店後,第一時間檢查孩子們的房間,將危險物品交給酒店;入住酒店當晚,檢查孩子們的滑雪設備,有任何問題及時和教練、家長溝通;協助滑雪教練、外教老師開展教學和活動,對孩子們負責;監督孩子們吃飯,杜絕吃零食,保證他們攝入充足的熱量和能量……雖然跟冬令營很累,帶8個小朋友特別忙,但是和孩子們在一起很開心,得到家長的肯定讓我很有成就感,和雪樂山團隊在一起全是正能量,這些都支撐著我一直堅持到最後一期。」
7期冬令營圓滿結束,感謝每一位生活老師的辛苦付出,正是有你們全心全意的呵護,孩子們深夜被噩夢驚醒後不用擔心無人安撫,也不用擔心滑雪結束後累到吃飯時睡著無人照料,更不用擔心晚上失眠了漆黑一片中無人陪伴……
冬令營年年都有,希望更多人選擇雪樂山,讓身體和靈魂一起出發,感受愛,感受快樂,感受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