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環保收購美國IST公司 完成土壤修復行業第一宗海外併購案

2020-12-13 同花順財經

  核心摘要

  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第一宗海外併購案出現。8月10日,永清環保(300187)在其官網對外宣布已經正式完成對美國土壤修復公司IST公司51%股權的收購,成為其控股股東。預計今年年底,土壤修復板塊能夠佔到永清環保整體營收的30%以上。

  本報記者王爾德北京報導

  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第一宗海外併購案出現。

  8月10日,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清環保」)在其官網,對外宣布已經正式完成對美國土壤修復公司IntegratedScience& Technology公司(以下簡稱IST)51%股權的收購,成為其控股股東。

  這也是永清環保的第一宗海外併購案。「我們非常看好土壤修復市場,這是我們在煙氣治理和流域治理之外的第三大業務領域。」永清環保董事長劉正軍對21世紀經濟報導介紹,「『土十條』即將出臺,廣闊的土壤修復市場打開,所以我們將通過國內外併購的方式提早布局。」

  「永清環保的這宗併購案,對完善土壤修復產業鏈,豐富環境合同服務的業務內容,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環境修復網主編高勝達對21世紀經濟報導介紹,不過其對永清環保開拓土壤修復市場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高勝達解釋,土壤修復市場並非完全一個技術驅動的市場,IST進入中國還會經歷一個適應與融合的過程。「隨著土壤修復市場的逐步釋放,類似的海外併購案會越來越多。」

  公開資料顯示,永清環保成立於2004年,2011年上市,是國家發改委首批確定的國家節能服務公司和全國第一家合同環境服務試點單位。業務覆蓋大氣治理、環境修復、環保熱電、固廢處理、垃圾發電、環境諮詢等領域。

  收購IST的51%股份

  對於非土壤修復行業的人而言,很多人並不熟悉IST。

  永清環保提供的資料顯示,IST是1991年在美國喬治亞州馬麗亞特成立的一家環境修復技術服務公司,專營土壤及地下水修復所涉及的技術諮詢、場地調查、風險評估、方案設計、工程實施、工程總包等業務。

  「我們之所以從國外選擇併購標的,主要是因為土壤修復行業比較年輕,國內剛剛起步,沒有好的併購標的。」劉正軍對21世紀經濟報導介紹,「儘管IST公司總人數不到50人,但這是一家以技術專家為主導的技術型公司,滿足了我們的收購需求。」

  據介紹,IST以首席環境科學家詹姆斯.雷辛格(JamesReisinger)、首席土木和環境工程師羅伯特.欣奇(RobertHinchee)博士等國際公認的環境修復專家領銜,同時還聚集了世界知名的環境工程師、修復專家等專業人才。

  劉正軍介紹,目前IST的技術優勢主要集中在場地修復領域,其研發的原位生物修復、土壤淋洗、土壤氣體監測等新技術成功應用於歐洲及美國的1000餘個場地修復項目。

  資料顯示,IST在美國、歐洲、南美、亞洲等地廣泛開展業務,曾先後參與完成「海灣戰爭科威特汙染場地修復」、「加利福尼亞州六價鉻汙染地下水修復」、「義大利特雷卡泰油井井噴原油汙染修復」等一系列經典修復項目。

  「正是由於這個公司的技術優勢很明顯,所以不僅我們對它感興趣,而且國內其他修復企業也對它感興趣,但最終我們談下了這起併購。」劉正軍介紹。

  這場併購案歷時多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2012年4月第一次遇到劉正軍之時,永清環保就已經啟動了海外併購。

  「和國內併購案相比,國外併購案的談判要複雜得多。」劉正軍解釋,併購案涉及到的很多內容,無論是股權比例等交易的核心問題,還是員工福利等相關的附屬問題,其談判時間都是以月甚至以年來計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宗併購案中,永清環保購買了51%的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

  「具體的收購金額現在還不方便透露,可以透露的是並未達到深圳證交所要求的必須發布上市公司公告的條件。所以我們選擇了在官方網站發布新聞通稿的方式,對外宣布這一消息。」劉正軍介紹。

  年底土壤修復可佔公司營收的30%以上

  在這宗併購案中,為什麼IST願意讓出控股股東地位?

  「作為外資企業,IST如果要進入中國市場,首先要申請EPC資質,這個比較難。即便獲得了EPC資質,還要組建自己的團隊,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比較漫長。」劉正軍介紹。

  劉正軍進一步指出,「IST到中國看過我們公司,對我們的團隊、業務能力和理念都比較認可。實際上,即便我們不收購它,我們的原有技術也能在中國開展土壤修復業務。如果我們雙方合作,就會『雙贏』。這是它在眾多公司中選擇我們,並願意讓出控股股東地位的原因。」

  「在下一步工作的安排上,我們一方面將繼續擴大IST在美國的市場業務,另一方面IST將在中國成立辦事處,利用IST的技術在中國開展新業務。」劉正軍透露。

  實際上,在收購IST之前,永清環保就已經開始積極布局土壤修復技術和市場。

  早在2009年,永清環保就開始研究土壤修復技術。2012年9月,永清環保成立全資子公司永清環保藥劑(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清藥劑」),開展離子礦化穩定藥劑的生產銷售。

  這種藥劑不僅可以用於土壤修復,也可以用於垃圾焚燒的飛灰處理。同其他環保藥劑相比,該技術最大的不同在於可以根據具體土壤的重金屬汙染展開針對性修復,藥劑的原料配合比並不固定,真正做到對症下藥。

  2013年6月,離子礦化穩定藥劑生產線正式投產並完成交付首批訂單。2014年,永清藥劑公司曾經預計年產離子礦化穩定劑8萬噸,可治理重金屬汙染土壤約140萬至260萬噸,按汙染土壤修復平均深度為0.6m估算,可以修復汙染土壤約360萬平方米。

  根據永清環保2014年財報,受限於各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土壤修復治理市場仍處於儲備期。2014年永清環保修復業務主要為湖南郴州臨武地區、江西新餘地區的重金屬汙染綜合治理工程和技術服務項目。

  2014年財報亦顯示,2014年其主營業務收入約為9億元,淨利潤約為5444.3萬元。「其中,土壤修復板塊佔公司營業收入只有5%。」劉正軍透露。

  儘管如此,永清環保看好土壤修復的潛在市場。今年7月,永清環保與深圳前海天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江蘇成立合資公司——江蘇海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將專注於江蘇的場地修復市場。

  「我們在上海和廣東籌建的子公司也將很快成立,同樣專注於兩地的場地修復市場。永清環保的耕地修復主要在湖南本地,湖南是耕地汙染比較突出的地區。」劉正軍介紹,未來我們也將涉足礦山土地修復。

  「預計今年年底,土壤修復板塊能夠佔到永清環保整體營收的30%以上。」劉正軍介紹。(編輯李雪玉)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wj

相關焦點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獲批 永清環保發力土壤修復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化
    紅網時刻12月7日訊(通訊員 單丹娜)近日,永清環保參與的「場地土壤酸根態重金屬鈍化新型功能材料研發」項目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土壤汙染成因與治理技術」重點專項,通過科技部公示正式立項。該項目集中了5家長期從事土壤重金屬汙染治理的優勢力量,包括「院士」和「國家傑青」團隊,具有土壤學、材料學、環境化學、環境工程等學科交叉互補優勢。平臺資源雄厚,包括5個國家級和12個省部級科研平臺。永清環保是參與單位中唯一的企業,牽頭課題四「典型酸根態重金屬鈍化材料生產工藝與產品應用」的研究工作,並參與課題二和課題三的鈍化材料示範性驗證工作。
  • 盤點2018年LED行業收購、併購案(附表格)
    2018年LED行業比2017年面臨的形勢更加複雜多變。面對競爭激烈的行情,LED廠商紛紛調整戰略布局,或進行轉型,收購併購就成為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2018年有很多引起行業廣泛討論的收購併購事件,數量上與去年相比可謂有過之無不及。
  • 最新的環保行業投資分析(2020.12)
    《土十條》還明確,要有序開展土壤治理與修復。到2020年,受汙染耕地治理與修復面積達到1000萬畝。2020年是國家「土十條」的收官之年。根據今年10月份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表態,「土十條」的目標不變,並且將加強對任務的落實。
  • 中國土壤修復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
    5.1.2 場內競爭主體競爭策略評析    5.1.3 土壤修復行業潛在進入者分析  5.2 國際土壤修復企業在營狀況分析    5.2.1 美國ERM公司在營狀況分析      (1)企業發展簡況分析      (2)企業經營情況分析      (3)企業經營優劣勢分析
  • ...土壤修復未來可期,市場風格轉換,關注公用事業板塊低估值投資機會
    推薦具備土壤修復經驗且已有項目成功落地的博世科,收購具備土壤修復經驗的博世華而轉型環保領域的世紀星源,土壤、環衛、危廢具有強烈外延預期的盛運環保,積極發展垃圾發電、促進土壤環境保護的中國天楹和華西能源。
  • 土壤修復上市公司營收佔比分析及窺探市場趨勢
    根據《土十條》要求,2017年底前需完成全國土壤環境質量國控監測點位設置。《汙染地塊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強調「誰汙染、誰治理」原則,擬建立全國汙染地塊信息系統平臺,採取終身責任制。環保部陳部長強調,要與各省(市、區)政府籤訂土壤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並指導督促138個重金屬汙染防治重點區域制定綜合治理方案。2017年是土壤修復市場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
  • 日企加大海外投資難哺國內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企業今年以來大手筆收購海外企業的行為引人注目。據統計,2015年1至8月,日本企業海外出資併購額達7.1685萬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7%,超過併購最高年度2012年度創下的7.1375萬億日元紀錄。  在全球跨國併購案中,日本企業所佔比重上升至5.9%,比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
  • 科普|一文搞懂環保類PPP、BOT、EPC模式的區別!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環保領域,特別是搞環保項目工程時,會經常聽見什麼PPP模式吶,BOT模式吶,BT模式吶等看似很高深的名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環保行業中的這些模式吧!PPP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營模式。
  • 藥品零售巨頭CVS併購案或變革美國醫保產業
    新華社紐約12月4日電 財經觀察:藥品零售巨頭CVS併購案或變革美國醫保產業新華社記者 王乃水 李飛虎美國藥品零售巨頭CVS公司3日宣布將以690億美元收購美國安泰保險金融集團。分析人士認為,這一併購如能順利完成,可能會推動美國醫療保險產業產生重大變革。
  • 今年石油行業最大併購達成!7-11母公司210億美元收購美國加油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每當石油價格出現暴跌、行業陷入困頓的時候,總會出現在金額位居當年前列的巨型併購案。近期,今年迄今為止全球第二大交易、石油行業第一大交易達成:著名跨國連鎖便利店品牌「7-Eleven」(7-11)母公司Seven & i斥資210億美元,收購美國馬拉松石油公司的加油站業務。
  • [收購]博世科:關於收購REMEDX REMEDIATION SERVICE INC.100%股權...
    廣西博世科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買方」)擬通過在香港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博世科環保投資(香港)有限公司收購加拿大瑞美達克土壤修復服務公司(RemedX Remediation Service Inc.
  • 深圳能源:環保公司完成收購環保發展55%股權
    11月27日,深圳能源(000027.SZ)公布,公司控股子公司環保公司以戰略投資人身份收購環保發展55%股權,其中收購錦江集團持有的環保發展
  • 2016年驚豔全球的12起酒店集團併購案
    2016年即將落下帷幕,各行各業併購又一次迎來了「井噴」,全球酒店行業併購大戲不斷上演,國外集團收購、國內集團合併、跨界資源整合……行業巨頭們這一年忙的不可開交。據悉,僅2016年上半年,中國資本在海外的收購數額就已經超過了2015年全年。
  • 2018年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評述和2019年發展展望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時值歲末年初,為了及時反映環保產業過往一年的發展動態,預測新一年的發展趨勢,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組織各分支機構編寫了《2018年環保產業發展評述和2019年展望》,供環保企事業單位、專家和管理者參考。
  • 2017年上半場十大科技併購案
    2017年,我們來看一看由思科,HPE,Windstream,Xerox(施樂)等組成的2017年十項最大的併購案。1.HPE收購Niara今年二月份,HPE收購了安全分析和網絡取證平臺提供商Niara,以便針對有線和無線網絡基礎架構增值公司現有Aruba ClearPass網絡安全產品組合。但雙方並未披露收購金額。
  • 中遠海運收購東方海外接近完成!將打造世界最大航運企業!
    中遠海運收購東方海外接近完成9月11日,美國洛杉磯南部地區《長灘獨立報》報導稱,長灘港管理委員會已經批准,香港東方海外貨櫃航運公司向美國麥格理基礎設施合夥基金出售旗下一家公司,該公司擁有長灘港一個貨櫃碼頭的長期特許經營權,售價為17.8億美元。
  •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第二大銀行業併購案敲定 PNC 116億美元現金收購...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當地時間16日,PNC金融服務集團正式宣布,將以116億美元現金收購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美國業務,這筆交易將使PNC成為美國最大的地區性銀行。同時BBVA也在官網確認了這一消息。
  • 上市公司新三板「淘金」不停步 這家公司被收購後實控人或變更為...
    若交易能順利完成,首拓融匯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而首拓融匯實控人為解直錕,因此寶德股份實控人將變更解直錕。本次交易完成後,名品世家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酒類流通業務將成為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之一及新的盈利增長點,將使得上市公司總資產、營業收入及淨利潤規模有所增加,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 2017年汽車零部件行業大型投資併購案盤點
    每一年汽車零部件企業併購事件都時有發生,2017年已悄然離去,蓋世汽車對過去的一年進行匯總發現,有些併購案已完成,有些還在進行中,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今年發生了哪些大型知名的投資併購案!13 收購科聚亞,朗盛規模最大收購交易今年4月,特殊化學品公司朗盛宣布已圓滿完成對全球領先的阻燃劑與潤滑油添加劑供應商之一美國科聚亞公司的收購,進度較原先預計的有所提前,於當月21日正式完成。科聚亞公司總價值達24億歐元,這是朗盛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交易。
  • 餐飲SaaS併購案:微盟收購雅座能否破冰餐飲業寒冬?
    2月19日晚,智慧商業服務提供商微盟集團(02013)發布公告,擬出資1.14億元人民幣認購老牌餐飲SaaS服務商雅座63.83%股權,實現對雅座的控股,交易完成後,雅座將成為微盟集團附屬公司並納入上市公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