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環保領域,特別是搞環保項目工程時,會經常聽見什麼PPP模式吶,BOT模式吶,BT模式吶等看似很高深的名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環保行業中的這些模式吧!
PPP模式
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營模式。
總的來說,PPP模式是指為了建設基礎設施項目,或是為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政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與私人組織(社會力量)以政府購買服務合同、特許經營協議為基礎,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發揮雙方優勢,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係,並通過籤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由社會力量向公眾提
市政公用產品與服務的方式,提高質量和供給效率,最終實現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挺抽象的,那我們來舉個例子吧:
國內環保領域比較知名的成功的「嶽塘模式」就是PPP模式的一種範本。
「嶽塘模式」:
湘潭市嶽塘區有一塊土地由於之前的工業生產遭到了汙染,而該工廠卻經營不善而倒閉了。這塊地也就沒人治理,沒人使用了。
2014年1月,永清集團與湘潭市嶽塘區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共同出資1億元組建湘潭竹埠港生態治理投資公司,計劃在3至5年內投入95億元,實現對竹埠港的重金屬汙染治理與生態開發。在這個共同出資的項目公司裡,政府和永清集團是一種夥伴關係。土壤修復完成後,土地用途由工業用地轉為第三產業開發,參與各方將從治理土地增值收益中獲得回報。合同環境服務模式下,由於前期墊資做工程加大了企業的資金需求量,永清環保通過定增融資16億元,極大地支撐了公司土壤汙染治理業務的開展。
以「土壤修復+土地流轉」為核心的「嶽塘模式」,消除了因汙染企業破產關停導致責任主體缺失、治理資金缺乏等難題,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作用,調動企業在資金投入、技術研發等方面的積極性。
BOT模式
BOT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運營—轉讓模式:
政府事先進行了項目確認和研究階段,將一個環保項目分成一個或幾個標的,針對各個標的展開招標,中標企業成立項目公司,並以此公司為主體進行融資並實施項目。項目修復完成後,公司在特許經營期內經營管理項目,從而獲得營業收入。待特許經營期結束,將項目轉讓給政府。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