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家庭中,為什麼老二比較調皮難管教?原因讓人心疼

2020-09-04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現在的二胎家庭越來越多了。有了二寶以後,很多爸媽就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小的孩子身上,這就難免忽略了大寶,這也常常引起大寶了不滿。

很多人說,在二胎家庭中,老二是令老大羨慕的對象,因為他最小,比較得寵。但是並不是所有的老二都是幸福的,在三胎家庭中,老二往往是最讓人心疼的。

上個月初,有個三胎媽媽來諮詢,說她家4歲的二女兒老是作妖了,一點不順心就大聲哭鬧、撒潑打滾,無論怎麼哄都沒用,她氣極了,只好打了孩子一頓,孩子立馬就停止了哭鬧。由於這種粗暴的手段在短時間讓孩子停止了哭泣,這位媽媽就覺得很簡單又有用,就經常用,結果後面越來越不奏效了,孩子反而鬧得更厲害了,這讓她覺得特別焦慮又無助。

這位媽媽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當時她來諮詢的時候,給我發了一段二女兒大聲哭鬧的視頻,她告訴我,那時剛好她在餵小女兒吃奶,而二寶不知道喊她去幹嘛,她沒有去理會孩子,結果孩子喊了幾句之後就開始哭鬧了,邊哭邊看著媽媽,但是這個媽媽還是沒有去理會,認為孩子是無理取鬧,結果孩子哭得更大聲了,邊哭邊踢旁邊的搖搖馬,但這位媽媽還是採取冷處理的態度,到最後,孩子哭得歇斯底裡,這位媽媽忍不住了,狠狠扇了孩子一巴掌,瞬間孩子就安靜下來了。

這位媽媽知道她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但是看到孩子哭鬧就忍不住生氣,就忍不住想打孩子。她有很多的困惑,三個孩子中,大兒子很聽話,小女兒還小,但是平時帶著也很省心,怎麼就中間這個孩子,這麼難管教了,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這位媽媽並不知道,其實並不是中間的孩子難管教,而是她對孩子的忽視和不關心,讓孩子產生了不滿,孩子為了獲得她的關注,才不斷地鬧騰。

三胎家庭中,老二比較調皮難管教,歸根結底還是父母對他的忽視

作為三胎家庭中的老二,是最容易被爸爸媽媽忽略的,這是為什麼呢?

民間有這樣一句俗語很流行:大的疼,小的嬌,中間夾個受氣包。

也就是說,對於三胎家庭來說,排行第二的孩子,往往是最受氣,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一個。

因為老大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最受父母的關心和寵愛,父母對第一個孩子的感情也比較深;最小的孩子,因為還特別小,需要父母去投入大量的精力去照料,自然對他的關注也最多。而老二,既沒有老大的先天優勢,也沒有老三那麼需要被照顧,自然也就最容易被忽略了。

父母的忽略讓老二覺得沒有安全感,但孩子又特別渴望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和愛,為了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注和愛,往往會做出更加出格的動作或誇張的行為,來引起別人的關注。就像上面那個媽媽說的老二,大聲哭鬧,就是故意為了引起媽媽的關注,她又哭又踢,不斷推身邊的搖搖馬,每做一個動作,就停下來觀察媽媽的反應,看到媽媽不理她,就繼續撒潑哭鬧,直到媽媽理她為止,哪怕是被打。

多胎家庭中,父母真的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嗎?

有人說,老二這麼調皮難管教,還不是父母沒有做到「一碗水端平」導致的。

很多人都希望父母在對待多個孩子的時候,能夠一碗水端平。但是實際上,這根本做不到,十指還有長短之分,更何況是父母的心。

再者,對於多個孩子的家庭來說,父母的愛就像經濟能力一樣,是一種很有限的資源,要想完全平等地給予到每個孩子,從理論層面上來說,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尤其是母親為主父親為輔的家庭。而且家長也很容易因此而焦慮不已,而這種焦慮的情緒勢必會傳遞到孩子身上,孩子也會受到影響,反而更加不好。

所以,不止是三胎家庭,只要家裡有超過一個孩子的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漫漫長路上,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

多胎家庭中,父母該如何正確對待孩子?

前面我們已經說到,在多胎家庭中,父母是很難做好一碗水端平的,但這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端得一邊溢滿出來,另一邊卻少到見碗底。

因此,對待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態度尤為重要。

1、明白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因材施教

我有個同事,他家老大是女兒,特別乖巧懂事,讀書成績又好,而老二是兒子,特別調皮搗蛋,偏愛玩遊戲。對於老二的教育問題,他總是特別頭疼,經常質問孩子,你為什麼就不能學學你姐姐呢?結果孩子懟他「我又不是姐姐,幹嘛要跟她一樣」,同事被懟得啞口無言。

對於多胎家庭來說,孩子有大有小,不可能全部都按照一樣的教育方式來管教他們。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性格之間也是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差異,有些適用於老大的教育方式,卻明顯不適用於老二、老三,所以家長要多去了解孩子,關注到每個孩子的閃光點,然後因材施教。

2、及時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韓劇《請回答1988》中的德善,作為家中的老二,不像姐姐那樣聰明好學,也沒有弟弟那麼好命,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她就像是三明治中的夾心層,在姐弟間兩面受氣,還不受父母的重視。

吃早餐,兩個雞蛋,一個給姐姐,一個給弟弟,而德善什麼都沒有;偶爾家裡的晚餐有燒雞,兩隻雞腿也是分給姐姐和弟弟。就連過生日,每次她都只能蹭著給姐姐買的生日蛋糕,拔掉3支蠟燭,再繼續過。德善也曾哭泣自己的命運就像名字一樣,「為什麼只有我是德善,姐姐是寶拉,弟弟是餘暉,為什麼只有我是成德善。為什麼要叫我德善……」

因為德善對於父母長時間的偏愛心存埋怨,一直都對自己的姐姐和弟弟耿耿於懷,彼此之間冷漠得很。後來爸爸真誠地向她道歉,並告訴她說:「爸爸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做爸爸的,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不知道每個孩子的教育是不一樣的,老大應該好好教導,對老二要好好關心,對老小要教他好好做人。

和爸爸的這次對話之後,德善覺得自己終於能被父母關注到了,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期待。

從這個事例中,我們可以看見,父母的忽視對於孩子的心理的負面影響是多大的。其實父母並不是不愛孩子,而是太在乎做到一碗水端平了,有時候越是想一碗水端平,越是做不到。與其這樣,還不如多去關注孩子,及時去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察覺孩子的情緒,明白孩子情緒的需求,及時去滿足孩子。當父母發現自己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要跟孩子說明,並告訴孩子自己是愛他們的。

3、高質量陪伴孩子

很多爸爸媽媽會說白天要忙於工作,很難去陪伴孩子。但是陪伴,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陪伴的質量,在於父母陪伴孩子時,是否用心。

有陪伴就有溝通,在陪伴中,父母通過和孩子的溝通,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孩子互動並不僅僅是了解孩子近期的情況,更多的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這樣有利於和諧親子關係的建立,從而促進家庭感情更加和睦。

我們相信,大多數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是愛的方式不是厚此薄彼,偏向一方,而是特別的愛特別給你。

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存在和需要,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光芒。當父母能夠看見每個孩子,並給予他需求的滿足,這才是對孩子真正 公平的愛。

就像海姆•G•吉諾特博士的一樣:當每個孩子被唯一的珍視時,孩子就會變得堅強。

相關焦點

  • 黃磊自爆出三個孩子當中,「老二」太難管了?原因太真實!
    說起黃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大部分人都是通過節目《爸爸去哪了》認識的他,黃磊是一名非常捧的演員,還是一名超級棒的廚師,他和妻子孫莉結婚後共同生下三個孩子,兩女一男,而如今46歲的他也算是中年得子,心裡肯定非常之高興!
  • 同樣排行老二,二胎和三胎家庭的境遇卻大不同,偏心排序是這樣的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老大傻,老二奸,調皮搗蛋數老三」,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老一輩認為,第一個孩子通常都比較忠厚老實,沒什麼心機,第二個孩子就不同了,想法很多,城府比較深,至於第三個孩子,完全是「熊孩子」,最調皮的就是他。 許多人認為,這話明顯對「老二」不友好,憑什麼排第二就奸詐了呢?還有人現身說法:我就是老二,也很老實。然而民間每一句俗語都不是亂說的,它有著相當牢靠的現實依據。
  • 黃磊家有三個孩子,為什麼老二最「調皮」?這些原因,父母要了解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教育大業是父母的一大挑戰,如果說教育一個孩子是挑戰,那麼教育兩個甚至三個或更多的孩子就是挑戰中的挑戰。
  • 「老大傻老二奸,調皮搗蛋數老三」,同樣是老二,為啥差距這麼大
    老一輩認為,第一個孩子通常都比較忠厚老實,沒什麼心機,第二個孩子就不同了,想法很多,城府比較深,至於第三個孩子,完全是「熊孩子」,最調皮的就是他。許多人認為,這話明顯對「老二」不友好,憑什麼排第二就奸詐了呢?還有人現身說法:我就是老二,也很老實。
  • 二胎中的老二,三胎中的老二,性格脾氣咋差了這麼多?例子很現實
    可是辦公室剛來的小甜就不同意了,她對大家說,「我就是家裡的老二,咋沒感覺我機靈呢?反而很吃虧」,大家一問才知道,小甜是家裡的老二不錯,可是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呢,三胎家庭中,老二夾在中間不吃香,難怪會這樣呢。
  • 黃磊家三個孩子,為啥老二就這麼難管?原因讓父母感到愧疚!
    自從沒有了計劃生育這個政策之後,除了拿國家鐵飯碗的,其他人想生多少胎都可以,只有你養得起,因此現在很多家庭都有二胎、三胎甚至更多。相信很多父母都覺得,如果家裡有三個孩子,老二就會比較調皮難管些,這其中原因做父母的一定要了解。
  • 為什麼在二胎家庭中,老二情商多半比老大高?過來人給出了答案
    01為什麼在二胎家庭中,老二情商多半比老大高?為什麼在二胎家庭中,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原因具體來說就是父母育兒的方式不同,希望每個父母都要懂:1.老大照書養,智商高剛剛當上父母的時候,新手爸媽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照顧孩子的時候,一般都是根據一些育兒書籍,或者是老人傳授的經驗,按部就班中規中矩地養育孩子。
  • 為何在「三娃」家庭中,老二「不好過」?三個原因都不是他的錯
    這位寶媽生下雙胞胎兒子後,又生下了可愛的小兒子,從此家中有了三個「小男子漢」。三個孩子年齡相差小,兩位雙胞胎哥哥從小就知道愛護弟弟,讓人看了很羨慕。如今有三個孩子的家庭是少數,養娃時遇到的難題也少了,對三娃家庭中的一種模式不太了解。
  • 三胎快來了?如果家裡有三個孩子,受委屈的未必是老大,你細品
    未必是這樣,其中的原因你「細品」。為何二胎和三胎中的「老二」待遇不同?當初放開二胎後,一些曾經猶豫的夫妻終於可以放心生了,導致以前被獨寵的老大「失寵」。如今這個「後遺症」還沒完全消失,生三胎豈不是讓老大更難過?
  • 二胎家庭裡,為什麼「老大智商高、老二卻情商高」?跟父母有關
    二胎家庭歡樂多,媽媽照顧兩個孩子雖然會比較辛苦,但是看著兩個孩子一起相親相愛,茁壯成長,就沒有比這更欣慰和幸福的事情了。家裡有兩個孩子,父母就會非常自然地去把他們進行比較。相同的父母,一樣的生活環境,但是每一個二胎家庭裡,兩個孩子的成長都有很大的區別。
  • 從黃磊三胎家庭中,得出的教育精華,準備二胎的得關注了
    很多網友都知道黃磊有三個孩子,但是最讓人操心的就是那個老二,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了,為啥三個孩子中唯獨只有老二那麼多事情乖乖,還學會用成語了,這場冷戰中又是黃磊敗了。不僅僅是這次,在其他生活當中,最多「么兒子」就是老二,最讓他頭痛的也是老二。
  • 二胎家庭,為何老二比老大難管?這些原因跟父母難逃干係
    可見,很多時候小一點的孩子任性起來如同本能,不少有二胎的家庭,也因此叫苦連天。為什麼老二那麼難管呢,主要是爸爸媽媽們忽視了這些原因: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注度父母的愛不僅給老二,也要給老大很多二胎例子證明了如果老二出生後,沒有給老大持續穩定的愛,會毀了老大,傷害了大寶的心。
  • 為什麼二胎家庭中老二更聰明?不是家長偏心,而是硬體條件差太多
    最近,有專家根據現階段人口結構提出「開放三胎」,引發了網友的熱議,作為一個準二胎媽媽,糖媽最近好真翻了不少關於二胎教育的資料。 除了平衡二胎關係,糖媽發現不少人都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在二胎家庭中,老二比老大更聰明」。
  • 黃磊家3個孩子,為啥老二都比較難管?快看看你家是否也如此
    黃磊家3個孩子,為啥老二都比較難管?快看看你家是否也如此自從開放二胎政策出現之後,很多家庭都不只是一個孩子了,還有些家庭甚至選擇生三個。但是孩子多的家庭,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畢竟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管教方式也不能完全一樣。
  • 一胎剖腹產的女性,二胎分娩時為何都想順?原因讓人心疼
    全面二胎政策放開以來,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生二胎,所以也就面臨著第二次分娩,很多剖腹產的二胎孕媽在選擇分娩方式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能夠順產,那麼既然一剖已經留疤了,為什麼二胎不剖呢?裡面的原因讓人心疼。2、二剖傷口更疼如果一胎剖腹產,那麼二胎繼續剖腹產的時候,產科醫生會把原來的傷口重新切開,這樣可以對產婦的傷害最小,但是術後的恢復卻會更慢更疼。
  • 老大傻老二尖,為什麼老二總是比老大更聰明?
    雖然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觀察周圍大多數家庭你會發現,老大和老二確實表現迥異,「老大傻,老二尖」是不少地方的俗語。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排行老大的孩子,性格往往較為穩重,具有領導能力,有責任心,好勝心強。排行老二的孩子,性格比較活潑開朗,創造力強,淘氣搗蛋。
  • 黃磊自爆出三個孩子當中,「老二」最難管的原因,寶媽:原來如此
    黃磊自爆出三個孩子當中,「老二」最難管的原因,寶媽:原來如此很多父母應該都身同感受,如果家中有三個孩子,有很多都會是老二比較難管一些,但是很多父母卻都不知道原因是什麼,娛樂圈有名黃磊家也是有三個孩子,他也曾經自爆出三個孩子當中,「
  • A difficult middle child 夾在中間難管教的老二
    人們猜測,「a difficult middle child」 所指的這類孩子因為年齡在兄弟姐妹當中不上不下,既沒有老大的姿態,也不像老末那樣受盡寵愛,所以他們的不良行為可能是由於感到被人忽視和嫉妒引起的,而惹事也許是想從父母或權威人物那裡得到更多關注的一種方式。
  • 二胎家庭中,父母為什麼老是偏心於老二
    人們總是在互相羨慕,獨生子羨慕別人家好幾個孩子有隨時能玩的夥伴,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又羨慕獨生子能擁有全家人的寵愛。尤其是姊妹眾多的家庭裡的老大,更是毫不掩飾地表現出這種羨慕。很多家庭的老大都表現的非常自私。有的不願意二寶動他的東西,有的會故意把弟弟弄哭好讓媽媽帶他,還有的不願意帶妹妹玩耍。
  • 為什麼相比較家裡的老二,老大往往混得更好?原因和父母有關
    就拿我一個朋友來說,她是家裡的老二,現在從事的工作是老師,雖然混得也不算差。但是,比起她考上博士,在大學任教的哥哥來說,還是差遠了。還有一個朋友,他是大公司的程式設計師,每個月拿著兩萬多的工資,只要回老家都會被親戚朋友高看一眼。但是,他弟弟就混得相對比較差,現在是一個公交車司機,工資還沒有一萬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