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6日,東方衛視播出立邦《夢想改造家》第七季的收官之作——《全世界最治癒的家》。正如這個家的名字那樣,整個改造充滿了愛的溫情與治癒,感動了無數觀眾。本期節目是夢改的收官之作,和往期一樣,節目組將改造的視野放大至社會中的「大家」,而這一次,節目組選擇走進醫院,為腫瘤醫院放療區域的孩子們打造了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治癒星球」,讓本季《夢想改造家》的主題——「溫暖治癒」再度升級。
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放療病區,是一個為西南地區大人和孩子提供腫瘤治療的地方。由於醫院採用的是標準化的裝修,在這個病區裡,雖然有著先進的醫療設備,卻缺失了一個將大人和孩子分隔的區域。
尚不清楚在自己的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年紀小小的孩子們,因為必須要接受的治療來到了這裡。白色的病房、冰冷的儀器、大人生病後的症狀……都容易讓他們產生對未知的恐懼,如果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治癒樂園,或許就能夠為他們帶來一個對於生命和健康更加溫暖的理解。
本次改造,不僅是探索人性化空間打造的一次嘗試,更是一次全新的突破。尤其是面對醫院一個治病救人的空間,必備的各項與醫療相關的設施不能被改變,但又需要利用有限的空間,儘可能地為孩子們提供儘可能完善美好的「治癒星球」。
設計師張耀天深入走進病區,對整個病區的情況和孩子們的治療過程逐一了解後,總結了十一個有待改造的問題,針對孩子缺乏私密空間、陪護休息區過小、儲物空間不夠、兒童娛樂區缺失等等問題,都逐一進行了解決。從4月開始籌備到12月正式完工,8個月的時間裡,一個屬於孩子們的「治癒星球」終於誕生。
在這個星球裡,不僅有住在其中的孩子們,還有本來就生活在其中的可愛的「小怪獸」們作為原住民,每當孩子們一進入,它們就會探出腦袋和孩子們打招呼。是的,這裡不再是「病房」而是一個與世界對話的「治癒空間」。
仿生植物、聲控技術,讓孩子們有了可以互動的天地。而在星球小廣場裡,不僅有一個循環遊樂動線,讓孩子們在這裡能夠得到適量的鍛鍊,還有可以看書、玩滑梯、做遊戲的空間。
甚至,還有一個哆啦A夢的「任意門」,打開這個門,孩子們將有機會看到世界各地的景象,通過直播的方式與整個世界產生美妙的連接。
當然,病房的改造是最必不可少的地方。太空艙式的病房不僅保證了床位的數量,解決了兒童需要的私密空間,同時也讓家長有了更舒適的陪護休息區。好玩的絕不僅僅是互動空間,整個病房裡也充滿了卡通元素,設計師張耀天希望這些精心設計的圖案,都能讓孩子們感受到:其實,治療身體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家,始終是我們最重要的生活空間之一。《夢想改造家》走到第七季,已然為許許多多的家庭,打造了各式各樣的適居空間,讓家的溫暖持續相伴,為家的改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但,家的概念,絕不僅僅是一個百餘平米的小空間。「心安處是吾鄉」,家,其實更是一個寬泛而有深度的概念。從十萬元打造的婚房,到窯洞民宿;從花海上空的家,到五姐妹的養老小樓,本季《夢想改造家》始終走在一條探索的道路上。不管是鄉村振興,還是對於養老觀念的探討,《夢想改造家》始終以一種包容開放的心,接納著更多元的文化、探索著更多樣的生活方式。其中有許多與人們實實在在相關的內容,也絕不缺乏關於心靈的美好治癒,更相信身體力行地去改變的力量。
2021年1月6日,《夢想改造家》第七季收官之作《全世界最治癒的家》已經收官,但改造之路仍然在路上,我們不僅應該走進「治癒星球」,去體會一份用愛構築的放療區兒童病房,更應該在看到如此多的改造後,重拾起有關生活的美好信念。我們能夠通過自己的雙手,去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也應該以更加樂觀自信的態度,去面對接下來生活裡的更多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