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僅次於子宮癌,與遺傳有關,多發於40—60歲之間,絕經期前後的婦女發病率較高。
常見症狀:乳房腫塊、泌乳障礙、乳腺癌的遠處轉移、胸痛、劇痛、水腫、乳頭內陷、乳頭溢液、乳頭破碎
診斷要點:
①局部表現為紅腫熱痛,但無發冷發熱等全身炎症反應
②體溫和白細胞計數多在正常範圍。
③早期皮膚呈典型的紫羅蘭色,呈斑片狀水腫,境界清楚,邊緣稍隆起,毛孔粗大如桔皮樣改變,紅腫範圍大於乳腺的1/3以上,消炎治療1周後紅腫不見消退。
④在紅腫乳腺組織內有時能觸及質地硬韌的腫塊。
⑤同側腋窩多能觸及質地較硬的淋巴結。
⑥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及病理切片能提供診斷依據。
預防護理:
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所以還沒有確切的預防乳腺癌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鍊,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4、積極治療乳腺疾病。
5、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
6、不長期過量飲酒。
診斷:乳腺癌的診斷方法很多,常用的是乳腺鉬靶片,最準確是病理診斷。
檢查方法:
1、X線檢查:在x線片上表現一般可分為腫塊或結節病變,鈣化影及皮膚增厚徵群,導管影改變等,
2、超聲顯像檢查:癌腫向周圍組織浸潤而形成的強回聲帶,正常乳房結構破壞以及腫塊上方局部皮膚增厚
3、活體組織檢查:只有活檢所得的病理結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診斷的依據。
(1)針吸活檢:針吸細胞學檢查由Gutthrie於1921年建立,現已發展為細針針吸細胞學檢查,其方法簡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組織冰凍切片,陽性率較高在80%~90%之間,且可用於防癌普查,若臨床診斷惡性而細胞學報告良性或可疑癌時,需選擇手術活檢以明確診斷。
(2)切取活檢:由於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擴散,一般不主張用此法,只在晚期癌為確定病理類型時可考慮應用。
(3)切除活檢:疑為惡性腫塊時切除腫塊及周圍一定範圍的組織即為切除活檢,一般要求從腫瘤邊緣至少1釐米左右儘可能完整切除,從下列切除標本的切面檢查可初步判斷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