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內容一切都是為了下面做的鋪墊,我們熟悉中國的禁衛軍,但是西方的禁衛軍不知道熟不熟悉?
東西方的「禁衛軍」都有著相同的職責,都是隸屬於歷代統治者的,但是其中有著非常差距的一點,那就是職責。
東方人對於職責兩個字是比較敏感的,因為國家性質的關係,所以在這一點上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底線範圍,而西方的國家性質則決定了這個「統治者的私人軍隊」的不可控制因素。
在古代社會,統治者為了自己的安危而設置專屬於自己的軍隊,而禁衛軍的第一職責就是保護統治者,西方世界有些國家有些時代卻發生著這樣的一幕:禁衛軍並沒有履行的職責,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殺害自己的「主人」,甚至動搖了國家的基本統治結構。
保護統治者的力量最後發展為反噬上層、國家威脅?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羅馬的禁衛軍發展史。
羅馬禁衛軍的創立
羅馬禁衛軍的起源就是發生在羅馬,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著名將領西庇阿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支專屬的軍隊,並命名為「禁衛大軍」,這是禁衛軍的初期規模。
禁衛軍第一次出現在了羅馬軍隊的編制序列之中,但是這時候的禁衛軍僅僅是以軍隊外表裹著的侍衛,沒有任何實質的軍事權利。
有著如此職責的一支特殊軍隊,是每一個統治者都心生嚮往的。
禁衛軍的第一次高調亮相是在一次陰謀暴動中,元老院指揮官佩特羅尼烏斯親自率領著他領導著的那麼一支禁衛大軍,粉碎了敵人的陰謀,由此,禁衛軍的名聲開始打響。
在凱撒時期,以「三巨頭」為領導的統治集團紛紛建立了專屬於自己的禁衛大軍,禁衛大軍開始漸漸擴大規模。
前期的禁衛軍並不成熟,因為禁衛軍的編制還不規範,不止是在人數、背景還是戰力方面。
凱撒在著名的高盧戰爭中也同樣使用了自己的禁衛大軍,他的禁衛大軍的組成是由輕兵騎兵組成的,而這支騎兵的來源則是日耳曼騎兵。相對應的凱撒的對手——龐培則採用了西班牙的輕兵。
禁衛軍結構的形成
禁衛軍真正蛻變是發生在「後三巨頭」時期,凱撒死後羅馬內部外部戰亂紛紛,這種紛爭不止體現在政治、經濟方面,在軍事上還有著極大的改變,其中涉及到本篇內容的就是禁衛軍的編制。
羅馬中高層的政治力量紛紛建立了專屬自己的力量——禁衛軍。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出一個重要的人物——帝國奠基人奧古斯都。
屋大維結束了羅馬共和國陷入混亂的內戰,組建了新的羅馬帝國。在軍隊禁衛軍方面,屋大維做出了極大的改變,那就是:首先擴大了禁衛隊的規模,其次將所有的禁衛大隊歸攏在統一的序列之內。
這一決定的發展由此決定了那個決定了三世紀羅馬統治集團的強大力量的誕生。
禁衛軍的誕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後果。
儘管在後期的時代發展中,禁衛軍的規模和編制有著一定的改變,但是禁衛軍的基本結構已經形成,並在後期逐漸完善。
禁衛軍職責反轉——初露端倪
禁衛軍的力量已經逐漸擴大,不管是在編制還是在規模上,都普遍是普通兵團的兩倍到三倍。
如今的禁衛軍的職責,就是保護自己的統治者。禁衛軍經常駐紮在首都羅馬附近的大營內,這表示了統治者對他們的極大信任。
禁衛軍均有獨立的軍政長官指揮,麾下百名士兵,有著基礎的士官,這一結構發展到後來已經成熟。
和軍團的組成人員都不一樣,禁衛軍的組成人員都是一些老兵的後代志願者以及一些貴族階層,這一項目的制定已經造就了後來的禁衛軍和統治者的矛盾。
禁衛軍的篩選非常嚴格,必須經過一輪由一輪的測試和考核,重重訓練,才有六七成的可能性被選中,這一切的前提是身世。
不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前僕後繼的參與呢?
一旦成為統治者的禁衛軍,收益是非常可觀的,換句話說,就是可以在羅馬境內享受到一切高於其他公民的優越的待遇。
這些收益體現在羅馬許多重大的節日,統治者會有相應的厚賞,以及在一些統治者相互交替的時候,統治者登基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就會給予禁衛軍很多的好處。
隨著時光的流逝,每一個禁衛軍的平均生活水平已經到達一些中層統治者的標準。
這一切的利益給予,使得禁衛軍的胃口越來越大,最後才會從各自的根本利益上產生了矛盾,最後發生了歷史上的那些悲劇,這是歷史的不幸!
禁衛軍職責的反轉——反噬「主人」
屋大維作為「正式禁衛軍」初代的「主人」,他的本意原本就是能通過豐厚的獎勵來籠絡禁衛軍,來阻止再次發生凱撒被刺殺的悲劇。
然而,歷史的發展並沒有如同屋大維預想的那樣,歷代的禁衛軍成為他每一代統治者的鋒利「寶劍」,而是「催命符」。
這一悲劇的發生開始在第三任皇帝卡裡古拉,不同於前兩代羅馬皇帝的恩威並施的政治手腕,這一代的皇帝碌碌無為,沒有任何的政治頭腦,他多次得罪了禁衛軍高層官員,引來了許多禁衛軍的憎恨與厭惡。
公元41年的1月24日,在最高的禁衛軍長官的默認之下,凱裡亞夥同同夥以及自己的下屬在皇宮中成功刺殺卡裡古拉。
這是羅馬歷史上禁衛軍首次屠殺皇帝的先例。
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這種例子越來越多,最後演變成為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了新帝伽爾巴身上,為了節省軍費而慘遭禁衛軍的殺害。
公元193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禁衛軍最為唾棄的事情,那就是殺害了當時的皇帝——佩蒂納克斯,之後竟然將皇位進行競標,如此沒有道德底線的事情,最終難怪禁衛軍會落得那個下場。
(兩位皇帝候選人的競標,需要經過禁衛軍高層的同意)
結束語:歷史上的禁衛軍的如此行徑,已經給了世人極大的不好印象,在後來的發展中,也恰恰是體現了這一點。
這個世紀的禁衛軍,早已經被金錢利益迷失了自己的雙眼,失去了自己基本做人的「底線」。
此時的禁衛軍早已經遠離了道德的邊緣,失去了被強調的忠君守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