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1年2月4日,彌留之際的羅馬帝國皇帝賽普提米烏斯·塞維魯,以近65歲的高齡,即將離開人世,此刻,他的家人都聚在他的身旁,等待著他的遺言,然而,卻有一句出乎意料的話語,從他的口中傳出,他遺言中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樣的:「讓士兵們都發財,不要管其他人。」
塞維魯這句聳人聽聞的話,在他的時代,或許是他基於皇帝經驗的大實話,然而,這句話折射出來的現實,以及塞維魯本人的所作所為,最終將整個羅馬帝國的性質予以改變,並為這個龐大帝國的隕落,掀開了序幕。
塞維魯,原本是帝國潘諾尼亞地區的邊境軍團將領,如果沒有大的變故,他或許會在這個位置上勤勤懇懇,然而,正值羅馬帝國恰逢劇變,最後一位五賢帝馬可·奧勒留的兒子康茂德被自己的親信所謀殺,羅馬帝國於是便陷入到了動蕩之中,四位皇位宣稱者分別佔據帝國西北的不列顛、帝國核心的義大利本土、帝國東北的潘諾尼亞以及帝國東部的敘利亞,其中,塞維魯正是實力最強的潘諾尼亞地區的軍隊控制者。
在經歷了4年內戰的搏殺後,塞維魯成為了羅馬帝國唯一的統治者,然而登基伊始,塞維魯便呈現出了不同於過去羅馬皇帝們的特點,那就是絕對的權威。塞維魯早早將大兒子卡拉卡拉扶上了繼承人的位置,儘管後者只有8歲,這種行為極大程度上衝擊了羅馬帝國的傳統,雖然這個國家早就是皇帝統治的國度,但從奧古斯都時代開始,直到羅馬五賢帝時代開始,即使有皇帝要擁立親生兒子為繼承人,都要先積累功業,想方設法取得元老院和羅馬人民的認同,這才能順利地讓兒子得到漸漸過渡的權力。
然而,塞維魯卻全然不同,為了權力穩固,他甚至將26名元老議員以「反皇帝罪」判處極刑,理由是他們支持過去的競爭者亞爾比努斯,諷刺的是,亞爾比努斯曾經擁有的羅馬共治皇帝的稱號,正是塞維魯予以主動承認的,元老院也不過是迎著塞維魯本人的意願而已,雖然他打著繼承前任賢帝奧勒留的旗號,但其行為,與奧勒留與元老院協調統治羅馬帝國的行為相差甚遠。
塞維魯很快便顯露了他的本質,如果說過去的羅馬皇帝治理的是一個統一的大帝國,其擁有一批強大的軍隊,那麼塞維魯的統治,毫無疑問,是他領導著一批強大的軍隊,但這個軍隊控制了一個國家。
在塞維魯統治前,羅馬帝國的武力支柱-羅馬軍團,秉承著一個理念,那就是羅馬軍團成員除了是士兵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個羅馬公民,在漫長的服役期結束後,士兵終究會在退役後開啟自己的第二人生,他們會領取一大筆退休金,然後娶妻生子,有的領取土地後以農業為生,有的利用在軍隊中學到的建築技術成為一名卓越的建築師,又或者成為一名商人等等。但是,塞維魯對軍隊的一系列舉措,最終將羅馬士兵們回歸社會的渠道予以打擊,為羅馬帝國的軍國化鋪平了道路。
傳統的羅馬軍團生活相當艱苦,士兵們的收入不過在帝國的平均收入略低的水平線上,同時,在20年的服役期內,士兵也不允許結婚生子,只有當退役後,他們才能夠領取大筆退役金,然後擁有自己的家庭。然而,皇帝塞維魯,卻對這些既定傳統予以了改變,他將羅馬軍團士兵的薪酬直接提高,同時還授予全體士兵戴黃金戒指的權利,這在過去,往往只有一定階級以上的軍官和騎兵才能佩戴,因而堪稱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但塞維魯卻將這個標誌授予了全體士兵,變相提高了士兵這一身份的社會認同。另外,塞維魯還允許士兵在服役期間結婚生子。
塞維魯的這些舉措,將士兵的生活相比較過去變得十分舒適,可是,卻大大降低了士兵對退役生活的嚮往,如果在軍隊中的生活已經能讓人十分滿足,又有誰會希冀充滿不確定性的退役生活呢?同時,塞維魯還將一件事予以制度化,那就是允許士兵在取得成績的情況下成為百人隊隊長或是騎兵,在過去,只有少數人會有這種機會。百人隊隊長和騎兵身份在過去的羅馬,由於可以降低10年參選地方議員的年齡限制,往往被視為通向政界的渠道之一,只有那些涉足政治的大家族才有機會,而現在,普通士兵也擁有了這個權利。
塞維魯的改革,有其有利的地方,例如,士兵服役生活的改善,加強了士兵對於服役的忍耐程度,過去因為戰事而延長服役期,從而導致軍隊譁變的情況大大減少,短期內增強了羅馬軍隊的戰鬥力,而允許士兵升為百人隊隊長和騎兵,也可以視為對公平權利的進步。但是,倘若塞維魯的行為只有好處,那就不會有後人對其大為嘆息了。
塞維魯改革真正的問題,正是軍隊作為一個社會團體、一個階級的崛起,羅馬帝國的士兵們與社會的循環被割裂,普通士兵更加願意終身留在軍營中,而有野心者也因為軍隊可以快速獲得政治權利而對其頗有興趣。作為擁有最強武力的組織,統治者不應讓其與社會割裂形成獨立團體,更不能讓其中的成員對軍人身份的認同壓倒其對公民身份的認同,但軍人出身的塞維魯,卻並沒有預料到這一點,從此以後,羅馬軍隊作為羅馬帝國政治鬥爭舞臺上的獨立力量而崛起了。
始作俑者的塞維魯並沒有嘗到苦果,在他十多年的統治中,他倒還算是享受到了榮耀,還曾經親徵已經衰落的帕提亞帝國,在帕提亞帝國最精華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暢行無阻,並在回到羅馬城後舉行了壯觀的凱旋式。隨後,公元210年春季,塞維魯又親自領軍,帶著家人一同來到不列顛,以兒子卡拉卡拉為先鋒主力,越過了哈德良長城,開始徵服現在的蘇格蘭地區。
然而,此時的塞維魯已經瀕臨死亡了,他64歲高齡的身軀難以抵擋不列顛惡劣環境對他的侵襲,因而很快病倒了,在自戰場歸來的兒子卡拉卡拉和後方坐鎮的次子蓋塔面前,他留下了遺言,「統治國家時,兄弟之間要和睦,要為對方著想。讓士兵們發財,不要管其他人。」
塞維魯就這樣帶著對他已有軍隊改革的信任離世了,然而,他的遺言,與其說是對兒子們的告誡,不如說是對日後不幸命運的預言。在塞維魯死後僅僅一年,卡拉卡拉便當著母親的面,親手殺死了弟弟蓋塔,同時對後者執行了「記錄抹殺刑」,抹殺了一切記錄蓋塔事跡的文字記錄,摧毀了所有有蓋塔面容的雕像,甚至連塞維魯時期皇室全家的浮雕裡,蓋塔的面容也被摧毀。
而卡拉卡拉也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公元217年4月8日,塞維魯過世6年後,率軍徵討帕提亞帝國的卡拉卡拉在軍隊駐紮在帕提亞帝國境內時,因為不同意士兵們撤退的請求,導致軍團士兵擁護禁衛軍長官馬克裡努斯陰謀造反,最終,塞維魯這位從8歲起就精心培養的皇帝兒子在當地一座神廟中,死在了他最優待的士兵手中,堪稱天大的諷刺。
塞維魯王朝雖然沒有因卡拉卡拉的死而終結,馬克裡努斯很快被塞維魯家族的旁系所誅滅,但也不過又苟延殘喘了18年,王朝末代皇帝亞歷山大·塞維魯同樣因軍隊叛亂而被殺,叛亂主謀馬克西米努斯成為了皇帝,正式開啟了被譽為羅馬帝國最黑暗時代的「三世紀危機」,優待軍隊的塞維魯王朝,就這樣裹脅著整個羅馬帝國,一同踏上了滅亡的單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