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教育訊 據香港浸會大學北京辦事處消息,該校2015/2016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在本月啟動。至12月間,浸會大學將陸續在全國各重要城市開展公開及校園招生宣講。
據浸會大學北京辦事處田園主任介紹,在北京舉辦的官方說明會將於2015年11月14日上午8:30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三層舉行,面向公眾開放。說明會將依照慣例邀請電影學院、傳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理學院、文學院等多個申請者普遍關注的課程負責人,全面介紹授課式研究生課程的最新信息、招生政策及就業方向等內容。在這裡特別提示申請者們,如果你希望就個人申請條件等與課程負責人進行深入討論,一定要不要錯過這次的官方活動。
出席北京說明會的課程主任及負責人包括:
卓伯棠教授 影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文學碩士課程
溫文杰先生 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製作)碩士課程
張少威先生 傳理學文學碩士課程、國際新聞文學碩士課程、傳媒管理社會科學碩士課程
承維琦博士 應用會計與金融理學碩士課程
劉樵嶺先生 應用經濟學理學碩士課程
張曉明教授 資訊科技管理理學碩士課程、高級資訊系統理學碩士課程
遊展高博士 運籌學及商業統計理學碩士課程、金融數學理學碩士課程
鍾姍姍博士 環境與公共衛生管理理學碩士課程、食物檢測及食物安全管理理學碩士課程
黃陟峰博士 綠色科技(能源)理學碩士課程
梁文駿博士 翻譯與雙語傳譯文學碩士課程
張穎博士 公共事務倫理學文學碩士課程
楊素英博士 語言研究文學碩士課程
與內地研究生培養模式有所不同,香港的研究生教育分為授課式和研究式兩種培養方式。授課式研究生培養強調其應用性,針對相關領域人士迅速提升專業知識。且因修讀年期短,課程多元,國際視野豐富等特點近年來受到內地學生的追捧。浸大研究院開辦逾40個研究生學位課程。其中又包括多個頗具特色的雙碩士研究生課程,如與英國肯特大學合作的運籌及商業統計雙學位碩士課程、金融數學雙學位碩士課程,與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合作的環球市場管理學碩士課程等。學生修讀期間有機會接受兩地教學,感受東西方教育特色,實現國際化求學夢想。
此次說明會不僅包含了浸會大學授課式研究生的相關信息,還將為有意報讀博士學位的同學提供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等資訊。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是在2009年由香港特區政府下屬香港研究資助局支持而成立,其目的是為了吸引更多優秀的學生來港就讀,薈萃研究人才。該計劃研究領域非常廣泛,浸大下設的七大院系包括文學院、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中醫藥學院、傳理學院、社會科學院及視覺藝術院均提供多領域研究範疇供學生根據自己的學術興趣進行選擇。每一位參與此計劃的博士研究生將獲得充足的月津貼及學術交流津貼赴外參與學術活動。2014/15學年共有223名申請人獲得該獎學金。
除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博士獎學金計劃之外,自2014年起,香港浸會大學也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及其他國際知名的高等學府創辦了雙博士學位課程,研究領域涉及藥物研發、新材料以及新聞傳播學為重點研究的可持續發展。課程以英語授課,學生在兩校教授的共同指導下,首階段於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海門)科技研究院上課,通過考核後,前往美國或英國的合作院校繼續學習。完成所有課程後,學生將分別獲得兩個學校頒發的博士學位。成功獲錄取的學生將獲發獎學金,以支付學費、日常及其他在學開支。浸大雙博士學位課程給予學生多地區多文化的學習生活體驗,從實踐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的高水平人才。
香港浸會大學創立於1956年,是香港歷史上第二所建校的高等學府。自2003年開始,獲得國家教育部的批准在內地進行自主招生。其[全人教育]理念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認可。在2014年QS亞洲排名中位列第45位,世界知名新聞網站Asian Correspondent評選其為亞洲學生首選的「全球十大新聞學院」之一,成為唯一入選的亞洲院校,與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等知名新聞學府比肩。
為了更好得服務內地申請者,浸會大學自2009起於北京,上海設立了官方辦事處,有意者可登陸香港浸會大學內地辦事處官網或香港浸會大學官網微博獲取進一步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