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身邊有著許多令人驚奇的事情,比如小孩子就是一個神奇的生物,小孩子總能出乎大人們的意料之外,做出一些本該大人應該做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之前有一位突然在網絡上爆火的1歲萌娃,這個小孩能夠在網絡上火的原因其實就是通過&34;。
這個萌娃的表情姿態可是說是出奇地像40歲的大叔才有的表情,那個輕蔑的小眼神,完全是經受了多年社會毒打的大人們才會有的,而這個表情竟然在1歲孩子的身上出現了。
於是,有人就把這個1歲的萌娃照片傳到網上,而這位小孩的照片一上傳到網絡上,就引起眾多好友的調侃,看到這張照片的網友也被逗笑了:這孩子,完美詮釋了&34;。
孩子在幼兒時期,由於孩子自己不會走路,加上活動能力和生活環境的限制,以至於孩子最經常接觸的人只能是自己的父母,而孩子在0-3歲這個嬰幼兒時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可以說是超乎常人想像的。
在孩子處於這個階段的時候,父母經常會做些什麼事情,其實都會在在孩子的腦裡形成記憶,而隨著孩子動手能力的增強,孩子就會將父母的一些日常習慣當成模仿的模板,這也就不難解釋開頭所說那個萌娃的表情姿態有些40歲大叔的成熟範了。
隨著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孩子就會渴望自己有獨立做事情的要求,而正是因為孩子們開始想要自己動手,所以他們就會開始會利用周圍可利用的因素,熱衷於模仿大人。
當然,孩子並不會對周圍人的所有動作都會進行模仿,也就是說模仿行為不會隨時隨地都在發生,一般產生模仿行為都是小孩子對某個事情感興趣才會發生。
再者,小孩子雖然模仿能力比較強,但是記憶能力還是比較有限的,一般父母在小孩子面前做過的一次的動作,小孩子一般是記不住的,要一個動作、表情進行多次重複才會讓孩子形成記憶,才會令孩子產生模仿行為做基礎。
其實,父母就是教導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有些至關重要的作用。
孩子從小生活在父母的陪伴中,加上孩子幼兒時期的模仿能力較強,就難免會學習到父母身上的一些習慣。
因此,父母時刻反思自己身上是否有一些不良習性,避免自己的一些習以為常的壞習慣會不自覺地被孩子模仿到,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造成一定的阻礙。
父母要從小在孩子身邊做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事情,這些事情在孩子的身邊做多了,孩子自然也會學到不少為人處世的道理,父母這樣做才能幫助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利於孩子以後的成長,做一個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
所以,對於孩子模仿能力強這個天生特點,如果父母能夠加以利用的話,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更好的成長,對以後的學習生活都有一定的益處。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D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