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人生道路上面臨著更多的選擇,稍微選錯一步就可能遺憾終生。比如生完孩子後,是做全職媽媽陪伴孩子成長,還是不放棄事業去做職業女性?這個話題爭論已久,誰也說服不了誰。
如果單從孩子成長方面來看,全職媽媽和上班媽媽帶出的孩子會有哪些差別呢?
案例一:
朋友小王,大學畢業工作兩年後結婚,接著又很快懷孕生子。原本她打算出了月子就趕緊出去找工作,但婆婆一直推脫不願意帶娃,沒辦法她只能自己帶娃。在孩子三歲上幼兒園之前,她都每天圍著孩子轉,雖然很羨慕那些有自己事業的全職媽媽,但每天看到孩子的笑臉她也就滿足了。
因為沒有工作的壓力,老公收入足以養家,小王把耐心都用在了孩子教育上。在她的細心教育下,孩子性格開朗,語言表達能力強,十分惹人愛。
案例二:
瑩瑩生下寶寶後,因為房貸壓力大,她出月子就匆匆去上班了,孩子放在老家由奶奶帶,一個月才能回家看孩子一次。
孩子一天天長大,性格上的缺點也暴露無疑,比如膽小、講話不利索等等,每次媽媽離開時都要抱著媽媽哭很久。
小王說,她也曾抱怨過婆婆不幫自己帶娃,但現在她反而要感謝婆婆,能夠陪伴孩子成長三年,對她來講是任何東西都不能替代的。
單從這兩個案例來看,全職媽媽帶出的孩子,性格確實會比由老人帶出的孩子有優勢。因為孩子對媽媽有著與生俱來的依戀感,媽媽陪伴時間越久,他們安全感越充足,也就更容易培養出自信心。
但這個的前提是家庭條件足以支撐你去做全職媽媽。因為孩子性格如何,並不是完全依靠媽媽,而是受到整個家庭氛圍影響。如果家庭經常吵架、氣氛壓抑,那麼不管媽媽再怎麼陪伴孩子,孩子性格都可能會出現自卑、悲觀的一面。
哈佛大學商學院曾發布過一項研究,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在成年後都有哪些區別?結果顯示:
1.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女兒,受教育程度更高。如果媽媽從事的智力密度更高的工作,那么女兒未來的工作地位會更高,收入也會更高。
2.職場媽媽帶出來的兒子,與全職媽媽帶出的兒子未來收入差別不大。但職場媽媽的兒子在結婚後,會更尊重女性、懂得分擔家務。
這是因為職場媽媽有自己的工作,丈夫會主動分擔部分家務。兒子會受到這種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認為男人分擔家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些都是職場媽媽對孩子的有利影響。而作為全職媽媽,給孩子最大財富莫過於陪伴。特別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媽媽,她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論,能夠給孩子好的陪伴和道路指引,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但同時,這是她犧牲了自己的事業換來的,所以很難說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哪個更好,只要是自己心甘情願的選擇,那就是最好的。
其實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只要做到下面幾點,都可以很好的教育孩子
1.抽碎片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與孩子玩耍,給他安全感;
2.尊重孩子,多鼓勵表揚孩子,樹立他的自信心;
3.給孩子一個溫馨、安全的成長環境;
4.陪伴孩子時情緒穩定,不把外界的負面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
5.給孩子適當的約束,以及適當的放手。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