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拉閘限電」背後:經濟的「暖冬」和氣候的寒冬相遇 供電網絡...

2020-12-20 經濟觀察報

經記觀察報 記者 高歌 李紫宸 近期多地區域電力供應吃緊,再現「拉閘限電」。

多地電網最大負荷刷新紀錄,一組數據是:湖南全省最大負荷已達3093萬千瓦,超過冬季的歷史記錄,日最大用量6.0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1%。浙江省全省最高用電負荷也在12月14日達到7931萬千瓦,日用電量達到15.9億千瓦時,創入冬以來新高。同日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江西電網統調用電負荷達2547.5萬千瓦,調度發受電電力達2631.1萬千瓦。陝西供電部門預測,12月下旬到明年元月中旬,陝西電網最大負荷將達到2660萬千瓦,日最大用電量5.5億度,分別比去年增長7.1%和5.3%。

12月8日,湖南省全省啟動有序用電。12月15日起,江西省決定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此外,浙江省亦已開啟限電措施,限電地域甚至包括內蒙古自治區這樣的北方地區。

12月17日,多位來自煤電企業以及行業分析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表示,造成今年情況出現的原因是,極端天氣疊加經濟復甦快導致的需求側的快速好轉,若將其他的因素考慮其中,則是替代同時出現的減弱,本來這一時段就是水電淡季,一些地區新能源側風機受低溫氣候影響葉片冷凍不能正常發電,需要煤電起到加大負荷的作用。

多省「拉閘限電」,這一情況已經在過去多年中未曾再現。一家煤電企業人士向經濟觀察報預計,伴隨月末寒潮的到來,南方進一步降溫,這一情況在時間和空間上可能還將持續和擴大。

這就像是一張日交通量龐大的超級公路網:通常情況下能夠維持順暢的運轉,如若遇到遠超常規流量的情況,則不得不進行車輛的限流。眼下,經濟的「暖冬」和氣候上的寒冬同時出現,這讓2020年的冬天,路況有點「堵」。

供需之間

按照國網湖南電力公司的預計,今冬明春湖南省全省用電需求將突破湖南電網的供電極限,可供電力存在300萬至400萬千瓦缺口,日可供電量存在0.1至0.2億千瓦時缺口。湖南省發改委要求,從2020年12月8日起,全省啟動有序用電。

長沙市發改委隨即發出有序用電的倡議,將每天10:30-12:00、16:30-20:30為設定為當前的有序用電時間段,要求全市所有空調一律控制在20℃以下,不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各類工商企業要服從調度,科學安排生產,儘量安排在用電尖峰時段外生產,主動錯峰利用周末、夜間生產,做到避峰用電,減少生產外用電。

江西省電網用電負荷保持同樣高位運行。根據中國江西網12月14日消息,江西省發改委決定從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表示,14日11時21分,江西電網統調用電負荷達2547.5萬千瓦,調度發受電電力達2631.1萬千瓦,均為歷史新高。部分地段出現覆冰現象,目前各地供電正常,未發生線路故障,但電力供需形勢嚴峻。

開啟限電的還有浙江省。一位在義烏設有工廠的企業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的確是有限電的通知,但由於其所在的企業屬於A類企業,目前的生產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另一家在杭州、金華設有工廠的企業人士稱,雖然是全省範圍內下發的通知,但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會受到影響,他所在的產業園被限電的企業不多,但「都要靠電生產,如果限電,影響不言而喻。」

引起較多關注的拉閘限電上一次是在2005年1月,彼時全國有21個省級電網拉閘限電,致使電力負荷攀升的原因是,經濟快速增長的拉動和氣溫偏低等因素共同影響。而在更早的2002年,也曾有12個省級電網拉閘限電,及至2003年情形並未好轉,僅在前三個季度,就有21個電網拉閘限電的情形出現。

時至2020年,「拉閘限電」為何仍會出現,一位長期關注能源領域發展的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此時的限電與彼時的限電完全不同,2003年時是供應短缺的全面性缺電,現在基本上是局部地區特定原因的缺電。」

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人士均指出,用電側需求的猛增是關鍵。「電力負荷不夠限電,煤炭庫存緊張」兩件事在今冬同時發生,根源共同指向需求的強勁。煤炭供應也緊張,但是庫存還有,而電是不能存儲的,超出了最大的負荷,就只能限電了。需求一方面超出了最大發電能力,另一方面也超出了最大供應能力,只能靠庫存去支撐。」

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2月份新聞發布會上提供的數據顯示,從用電看,今年11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9.4%,增速比上月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一產、二產、三產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12.9%、9.9%、8.1%和7.3%。1—11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5%。

再從發電看,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月提高2.2個百分點。其中,火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分別增長6.6%、11.3%、5.9%和5.3%,核電同比下降0.8%。1—11月,發電量同比增長2.0%。

一家國有煤炭企業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需求同比增加太多,超出了電網的最大負荷,煤炭庫存目前看是足夠的,但近期一直在下降,而在冷冬預期下,「限電」的狀況恐將持續。從目前的情況看,只要南方溫度降至個位數,民用電增加疊加工業用電10%的增幅,電網就難承受。12月底還將有大寒潮,南方溫度還有下降的空間,限電的範圍或許還會進一步擴大。

而他預計在當前的形勢下,12月的用電量增幅很有可能達到兩位數:這樣的用電量增幅多年未見。前幾年同期的用電增幅基本在6%以下,12月份估計同比增幅會是兩位數。就我們看到的電廠數據,在寒潮衝擊的這幾天,同比日耗已經接近15%了。可以將此理解為用電需求的同比增幅,一般情況下看電廠一天耗了多少煤,就能推算發了多少電,多消耗了15%的煤。

短期區域性不匹配持續

短期區域性的不匹配,不管是缺電還是煤炭供應不足拉高現貨價格的情形在行業人士看來並不罕見。

12月17日,三江達(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成功對經濟觀察網表示,造成今年情況出現的原因是,極端天氣疊加經濟復甦快導致的需求側的快速好轉,若將其他的因素考慮其中,則是替代同時出現的減弱,本來這一時段就是水電淡季,一些地區新能源側風機受低溫氣候影響葉片冷凍不能正常發電,需要煤電起到加大負荷的作用。

這類似是晚高峰堵車,不管是有幾車道,車多或者遇到特殊情況照例會堵。平常大多數時間電力的安全保障是平穩的,回溯近幾年的情形,前年是火電和新能源發電擠壓了水電,去年是水電和新能源擠壓了火電的份額,今年確實是特殊情況。榆林和鄂爾多斯接連下雪,影響煤炭運輸,現在很多煤礦已經完成了年度考核指標,加上安全生產要求的一定影響,再加之上下遊之間慣有的博弈,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成功認為煤炭價格不會持續走高,原因在於煤炭現貨的比例本就有限,並且有越來越低的態勢。12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煤炭中長期合同籤訂履行工作的通知》強調,要早籤、多籤、籤實、籤長煤炭中長期合同,並明確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籤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自有資源量的80%以上,2019年以來核增產能煤礦核增部分籤訂比例應達到90%以上。規模以上電力企業籤訂的中長期合同數量應達到年度煤炭使用量的75%,使用進口煤的電廠,國內煤炭使用量的80%要籤訂中長期合同。

而不同區域出現限電情況也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湖南的問題是固有的,火電裝機少,煤炭資源不佳,基本需靠外調。今年4月《湖南省分類處置30萬噸/年以下煤礦促進煤炭行業安全發展工作方案》發布,將現有煤礦產能分為三批:保留一批、升級改造一批以及限期關閉退出一批,涉及煤礦數量分別為49處、67處及32處,共計149處。除了湖南,江西、福建、江西接連發布有關30萬噸/年以下煤礦分類處置的工作方案。

根據湖南省發改委網站,國網湖南電力副總經理張孝軍表示,11月30日湖南省電煤庫存同比下降18.5%,後期北方地區供煤緊張、春運運力受限,全省電煤儲運形勢不容樂觀,對火電企業發電可能形成不良影響。此外,發電能力相對滯後是造成湖南供電缺口的重要原因。近幾年,包括今年復工復產以來,全省工業、商業、居民生活用電負荷、用電量全部持續增長,但期間電源裝機容量並未大幅增長。

而浙江省牽涉的問題是達成「雙控」目標的要求。「雙控」是指控制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根據《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浙江將建立能源「雙控」倒逼轉型升級體系;在各市平衡基礎上,累計騰出用能空間600萬噸標準煤以上。

一位行業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表示,「雙控」相當於對需求側做管理,但從全國範圍看,「雙控」相當於產能轉移,因為西部特高壓輸送至浙江的主要還是火電,新能源消納需要對靈活性做調整,會推高成本。

有關湖南、江西電力供應偏緊,浙江也出現限制用電情況。國家發改委12月17日回應稱,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目前為止電力供應保持平穩有序,居民生活用電未受影響。國家發改委已會同相關部門企業,採取措施切實保障電力需求,確保電力供應總體平穩有序。

相關焦點

  • 王涵:解惑拉閘限電背後的幾個關鍵問題
    >12月以來,湖南、浙江等多地出現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現象,市場擔憂供需矛矛盾問題。拉閘限電現象背後,是否是普遍現象?為什麼會拉閘限電?拉閘限電後續形勢如何?供需矛盾會不會形成通脹壓力?我們詳細分析如下: 哪裡在限電?——只是中東部少數省市,不是普遍現象。從限電地域範圍看,主要是中東部少數省份。
  • 湖南、浙江多地「拉閘限電」,背後是什麼原因?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記者席菁華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為保障全省電網平穩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通知》明確,有序用電時段為每日10:30-12:00、16:30-20:30。將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和重點企業用電,適當壓限行政單位和景觀用電。
  • 浙江多地限電登上網絡熱搜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最近浙江多地限電登上了微博熱搜,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相信還有很多人和小編之前一樣不了解浙江多地限電是啥?怎麼回事?為此小編特意在網上整理了關於浙江多地限電的內容,方便您了解其相關信息和來龍去脈。@新浪浙江說:【 家裡空調都不能開了】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
  • 為何多地突然下「最嚴限電令」?背後原因是什麼?
    這兩天,「限電」這個詞,一度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棉花帶動棉紗上漲風潮還未過去,棉紡行業上下遊企業又將面臨因限電而限產停產的風波中。進入年底,東部沿海多個省市再次出現供電緊張,導致拉閘限電。如果年末有更多的地區限電或停限產,或將引發新一輪供需失衡,繼而引發漲價潮。
  • 國家發改委回應南方拉閘限電:全國電力供應能力總體充足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媒體報導稱,在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關閉了路燈,部分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對於「拉閘限電」,各地也給出了不同的理由。
  • 南方多地限電,背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原創 王珊 中國環境近日,南方多地限電頻頻登上熱搜,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的通知,部分城區因為限電關閉了路燈和寫字樓電梯,給居民出行和工作帶來了不小困擾。
  • 多地拉閘限電!義烏連路燈都關了 發改委深夜回應
    但在密集的車流和交錯的鳴笛聲中,義烏國際商品城的店主、採購商們加緊離場。稠州北路常年的擁堵,因其為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終點所致。12月17日,該商貿城較往日提早關門。正門出口處擺放的指示牌敬告客商:因疫情防控需要,市場在下午四點半後進行清場消毒,人員禁止入場。近日,多地傳來「拉閘限電」消息。義烏作為涉及城市,眼下正處於風口浪尖。
  • 多省份「拉閘限電」,實現區域能源供需均衡仍任重道遠
    一、為何多省份「拉閘限電」?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份「拉閘限電」的原因並不完全相同。既有電力需求快速增長的原因,也有「雙控」達標的考慮。(2)浙江:「雙控」目標下的主動限電同樣「拉閘限電」,但是浙江的原因有所不同。浙江不存在電力供應不足,部分地方為了「雙控」達標採取了主動限電措施。
  • 南方多地「拉閘限電」:關路燈、關電梯 國家發改委回應
    近日,南方多地「拉閘限電」引發網友討論和關注。有報導稱,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關閉了路燈,部分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這到底是為何呢?有城市城區主幹道路燈、街上的招牌、景觀燈以及小區裡的路燈會選擇關閉,該措施將會持續到年底。
  • 湖南、浙江多地「拉閘限電」:呼籲民眾不使用電烤爐等電器!
    記者席菁華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12月14日,湖南省長沙市發改委官網消息顯示,湖南省發改委要求,12月8日起,全省啟動限電措施。為保障全省電網平穩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通知》明確,有序用電時段為每日10:30-12:00、16:30-20:30。將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和重點企業用電,適當壓限行政單位和景觀用電。
  • 有人要爬二三十層樓上班,南方多地拉閘限電?發改委...
    圖:圖蟲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有媒體報導稱,在浙江、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為限電關閉了路燈,部分寫字樓也關閉了電梯,對於「拉閘限電」,各地也給出了不同的理由。長沙市電力部門工作人員介紹,限電與氣溫突降、用電量突增有關。國網湖南電力公司預計今冬明春全省用電需求將突破湖南電網供電極限,可供電力存在300至400萬千瓦缺口、日可供電量存在0.1至0.2億千瓦時缺口。目前,長沙市、湘潭市、嶽陽市等多地都陸續向市民發布了有序用電的倡議,呼籲儘量不同時使用電爐、電烤爐等高耗能電器。
  • 全國多地為何「拉閘限電」、供電緊張因何產生?三問答疑
    據中國電力網報導,由於蒙西電網出力不足,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包頭供電局調度處調控中心按照省調的統一要求,嚴格執行「有序用電」方案,將根據地區電網供需平衡預警和有序用電方案,按照「先錯峰,後避峰,再限電,最後拉路」的方案要求,分級分層落實有序用電方案,引導高耗能用電企業、煤礦用戶、水泥廠等開展錯峰、避峰用電。
  • 南方多地開啟「省電模式」 關路燈、停寫字樓電梯等「拉閘限電...
    南方多地開啟「省電模式」 關路燈、停寫字樓電梯等「拉閘限電」
  • 「拉閘限電」給低碳轉型帶來啟示
    近期,我國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現象,通過減少行政單位和景觀用電,控制尖峰時段用電,對企業實行限產和錯峰生產。浙江、湖南等地也出臺了不同政策來限制電力消費,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上一次出現大規模的「拉閘限電」現象還是在2010年。如今,十年過去了,區域電網建設水平和電力輸送能力都得到顯著提升。那麼,為何會再次「限電」?
  • 2020年尾的魔幻現實:拉閘限電與出口繁榮
    這不是一個片區,而是涉及多個省市,究竟背後是什麼原因導致電力供求失衡呢?2近期,中國與澳大利亞的政府關係將至冰點。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拉閘限電」是由於不進口澳大利亞煤炭所帶來的後果。果真如此嗎?
  • 鵝新知 | 為什麼突然多地開始限電?受影響最大的是冬天無供暖省份|...
    湖南益陽:根據益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關於印發《益陽電網2020年迎峰度冬有序用電預案》的通知,我縣即日起17:00-20:00關停景觀燈,路燈減半開啟。待上級通知後再恢復正常。請廣大市民予以諒解!湖南衡陽祁東:從即日起,我縣啟動有序用電措施,在全縣範圍內將分線路、分批次進行輪流拉閘限電,最大限度保障用電供電工作有序運行。
  • 年末出貨旺季,「世界工廠」浙江義烏卻拉閘限電
    趙可是義烏當地一家出口外貿企業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義烏近期「拉閘限電」的政策對外貿企業的影響確實比較大。「拉閘限電」的政策讓李忠措手不及。「今年受到疫情衝擊,義烏的中小企業經營情況普遍不理想,最近幾個月市場行情好轉了,大家都在加班加點接業務,趕訂單,想把前半年的損失彌補回來,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鄰近春節,訂單很多,政府也在鼓勵我們加油幹,我和工人們一起每周幹七天,所以政府限制我們用電的通知一下來,我人都懵了,新訂單也不敢接了。」李忠說。
  • 為什麼我們坐擁世界第一的「三峽水電站」,還要「拉閘限電」?
    2020年年末的這個冬天,湖南、浙江和江西的多個地區都出現了多年不見的限制用電情況,也就是我們常提到的「拉閘限電」。網上流傳最多的就是素有」小商品行業裡的世界工廠「之稱的義烏,也被要求工廠每開工三天,要停工一天,減少用電量。
  • 江浙拉閘限電:空調不能開居民凍成狗,北方溫室卻四季如春
    電是一個國家最關鍵的指標,若是電的需求供應不足,一個國家的經濟就受影響。一般在夏季都會出現電荒,但在今年卻不一樣,冬天都開始拉閘限電了。生產任何產品都離不開電,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電荒卻突然出現了。為保證中國電力需求的穩定,中國在1982年電力市場成立之後到2002年,中國進行了三次電力市場化改革,從發電、輸電、配電、供電為一體的市場逐漸發展為發電和輸電、配電、供電相分離的電力供應市場和電力需求市場。
  • 浙江多地拉閘限電,工廠提前放假,車站人山人海
    浙江多地拉閘限電,工廠提前放假,車站人山人海 湖南浙江多地「拉閘限電」上了熱搜,引起很多網友熱議,有些網友分析稱,是防止疫情反彈的無奈之舉,也有人揣測是電力真的緊張了,甚至還有節能減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