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護士唐珊的「保家」戰「疫」

2020-12-14 央廣網

唐珊(左)和新冠肺炎患者交流(2月28日攝)。新華社發

新華社太原3月31日電 題:山西護士唐珊的「保家」戰「疫」

新華社記者解園

隨著飛機緩緩降落在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唐珊長舒一口氣,「病區危重症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圓滿完成任務!」

唐珊是湖北天門人,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任職護士長。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她得知湖北急需增援,馬上報名:「我是護士長,是湖北人,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無論從哪個角色論,增援前線我都義不容辭。」

雖然在出發前,唐珊已對武漢的情況略有耳聞。然而2月2日,當她抵達武漢,看到眼前這座熟悉的城市已變得冷冷清清,她的心裡隱隱作痛。「武漢一直是座很熱鬧繁華、充滿煙火氣的城市,但當時街上空無一人,整座城市就像被按下了暫停鍵。」

「要儘快讓武漢恢復本來的模樣。」這成了唐珊工作的巨大動力。來到武漢初期,她每天只能休息4個小時,但卻仍保持不知疲倦的工作狀態。「每天精神都高度緊張,腦子裡全是工作,哪兒還記得疲憊。」唐珊說。

唐珊所在的隊伍承擔著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個危重症病區的50張床位的醫護工作。這裡70%以上的病人是中老年人,只會說方言,病患的焦慮、溝通的障礙都直接影響著醫護工作的質量。然而,不管什麼障礙卻都難不倒唐珊。

「印象最深的是為一位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老奶奶打針。」唐珊說,老奶奶85歲了,說的方言很難懂,手上的血管也很難找,之前多名同事為她扎針都不順利,但自己一邊用方言跟她聊天,一邊找血管,一次就成功了。

唐珊的防護服上寫著「山西唐珊 天門姑娘」(2月19日攝)。新華社發

「奶奶緊緊地拉住我的手喊『姑娘』,那種掌心的溫暖,把我的心裡也捂暖了。」唐珊說。

為了進一步拉近與患者的距離,當大家在防護服上備註自己的名字時,唐珊特意讓同事寫下了「山西唐珊 天門姑娘」。果然,當她再次進入病區時,很多病人都主動跟她說話,病房裡的氛圍越來越好。

「作為醫務人員,不光要治病,還要療心。」唐珊說,跟患者們拉拉家常,開開玩笑,彼此更加信任了,患者們戰勝病毒的信心也就更強了。

作為護士長,同時也是副隊長,唐珊還承擔著許多護理之外的工作:梳理工作模式、與來自不同醫院的同事建立順暢的工作機制、對全體隊員的工作和背景情況摸底並進行細緻分組等。

「年齡較大的和較小的要互相搭配,還要在每個小組中安排一些性格活潑的組員,帶動大家緩解工作壓力。」唐珊說,護理工作對隊員配合的默契度要求很高,大家來自不同的醫院,有著不同的專長,將不同特點的隊員均衡搭配,才能收到1加1大於2的效果。

隨著越來越多的病人進入康復期、恢復期,唐珊開始教他們如何戴口罩、洗手、自我防護等等,幫助他們出院後學會自我衛生管理、自主調整心態,進而帶動身邊的人。

「我相信,隨著人們自我衛生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我們抵禦流行性傳染病的能力也會提升。」唐珊說。

對這次「保家」戰「疫」,唐珊用「難忘」和「難得」來形容:「攜手全國的戰友,投身到與疫情的殊死搏鬥當中,這種經歷我永生難忘。相信經過這場磨礪,我以後定能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貢獻更多力量。」

相關焦點

  • 唐珊:湖北天門姑娘的戰疫故事,山西護理博士的青春足跡
    2月2日,她成為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中的一員,以山西護士的身份向一千公裡外的家鄉馳援,在自己出生的荊楚大地留下逆行的背影。戰「疫」路上,防護服上的「山西唐珊天門姑娘」幾個大字,始終是她的力量源泉。她是80後唐珊,剛剛榮獲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也成為山西個人獲此殊榮的「唯一人」。唐珊獲得「中國五四青年獎章」。
  • 山西大同大學:戰「疫」中上好思政課
    這是2月24日山西大同大學醫學院開展學生線上課程時學生們的留言。 24日,山西大同大學醫學院春季學期第一堂課正式開課。授課前,各教研室群策群力,充分利用各平臺網絡資源為教學服務,並制定跨平臺、多渠道的備選方案,積極加入課程思政的內容。
  • 錦州供電工人漫畫家,以筆畫出 保電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網公司一聲令下,供電企業員工立即投入到一場保電戰「疫」之中。嚴寒中堅守在各自保電戰場的幹部職工,用行動彰顯著責任與擔當。被工友們稱為國網錦州供電公司工人漫畫家的袁文軍在保電戰「疫」現場,拿起手中畫筆,展現出供電員工的奉獻精神。
  • 太原:紀錄片《同心戰「疫」》感動醫科大學子
    9月1日,是山西醫科大學秋季入學報到的日子,首批返校的學生們,開學第一課就是集中收看央視正在播出的大型記錄片《同心戰「疫」》。在重溫那段風雨同舟、和衷共濟的抗疫歷程中,這些未來的「白衣天使」們也有了新的收穫與感動。
  • 戰「疫」保電中的「硬核」擔當——記電機系2011屆校友石一輝
    戰「疫」保電中的「硬核」擔當——記電機系2011屆校友石一輝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全國各地紛紛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疫情,石一輝在家人的支持下,大年三十就投入了戰鬥。從組織動員員工到崗、制定防護防疫方案,布置保供電措施,他親歷親為、率先示範,發揚清華電機人「為學與為人」的精神,在調度、服務指揮一線,確保供電服務指揮體系正常運轉,保障武漢電網的安全運行和武漢市民的可靠用電。
  • 【同心戰「疫」】組圖丨溫情滿滿!來自湖北抗疫一線護士媽媽的愛心...
    王曉曉,中共黨員,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江南院區普外科護士,護理操作能手。作為第一批進入新冠肺炎隔離病房的一線「戰士」,從1月31日至今,她已經快一個月沒回家擁抱自己的兩個兒子了。  繪本雖然只有短短幾頁,但充滿了孩子對奮戰在抗疫一線媽媽深切的思念,尤其是兩個寶寶站在窗臺前往外望期待媽媽回家的場景,讓人淚目。  王曉曉說,當前全國人民在同心戰「疫」,她期待著疫情結束的那一天早日到來,到時她就可以安心回家,把寶貝們攬進懷中,好好給他們講一講自己的抗疫故事。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你的溫度》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你的溫度》
  • 醫電夫妻齊戰「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守護生命和守護光明成了戰「疫」前線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一個是「純白」、一個是「純藍」,他們職業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為了共同戰「疫」,打贏這場輸不起的阻擊戰。覃江兵和晏文慧是一對夫妻,覃江兵是銅仁德江供電局煎茶供電所的一名電力工人,晏文慧是德江縣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她守護生命。他們在毫無硝煙的戰爭中,作為「光明和護士」的小兩口又成了「戰友」,一個在農村堅守陣地保供電,一個在醫院救死扶傷,抗擊戰「疫」。
  • 戰「疫」護士王海麗:有一種光榮叫「火線入黨」
    3月2日,在湖北省荊州市中醫院參加完「火線入黨」宣誓儀式的戰「疫」護士王海麗,在黨旗前默默立志:不負重託,守護生命,甘於奉獻。工作中的王海麗工作中的王海麗工作中的王海麗被防護面罩壓紅的臉頰神經外科集體籤名請戰王海麗是海南省腫瘤醫院神經外科的一名護士,2月14日她隨海南省第四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來到荊州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難忘的寒假》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難忘的寒假》作者:佛山小學四年級四班  李佳霖還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逆行者,為拯救病毒感染者,全國上下齊心合力,採取了一省保一市救援的方法。還有24小時堅守崗位的警察叔叔,看到他們一天只能休息4-5個小時,和冒著生命危險的抗疫員、白衣天使醫生和護士們。直接接管火神山醫院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的醫生們。
  • 繪戰「疫」,畫英雄|最萌正能量!小學生畫筆中的戰「疫」故事
    對售賣、食用野味的抵制對醫護人員衝鋒陷陣的敬佩對打贏戰「疫」單純而堅定的信心當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來他們沒有選擇置身之外而是將所有的感受融入繪畫通過繪製一幅幅戰「疫」作品為武漢送去溫暖傳遞滿滿的抗疫正能量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戰「疫」小先鋒的畫中「話」希望這些「00後」孩子的作品能夠給予大家溫暖和鼓勵
  • 武漢30天:戰「疫」面孔|圖集
    在這場戰「疫」中,有一群人,他們挺身而出,用生命守護生命,每一秒,他們都在和「死神」奪生命。(記者金振強 孫笑天 通訊員王敏 鞏瑜 攝影報導)杜榮輝,武漢市肺科醫院新冠肺炎防治專家組組長 抗疫最前線的「荊楚楷模」 她是醫院裡最忙的人、衝鋒一線的團隊標杆 她說,「病毒再狡猾,定能戰勝它。」
  • 2020年2月號山西晚報封面人物|最美戰疫者:穿越生死線的山西白衣...
    點擊觀看最美戰「疫」者視頻。當農曆鼠年輕叩門扉的時候,誰也不承想,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至整個神州大地,這是繼2003年非典之後最為嚴重的烈性傳染病疫情,這是一場與死神爭奪萬千生命的殊死搏鬥。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武漢告急!
  • 戰「疫」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核心價值觀的彰顯
    戰「疫」讓無數國人深深懂得: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作為公民,應該主動替國分憂、為國盡力。戰「疫」過程中,國家危難、人人有責,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至上,沒有國哪有家、舍小家為大家等觀念深入人心,並轉化為絕大多數國人的自覺行動。正是因為這種「自覺」,才匯聚起戰「疫」的磅礴力量,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湘雅三醫院援鄂國家醫療隊劉倩護士,出徵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 口罩擋不住你的美——戰「疫」一線巾幗掠影
    抗疫攻堅,天使在人間「我不希望大家因為我的女性身份特殊照顧,我也是一名呼吸危重症治療醫生。」說這話,李聖青沒有一絲猶豫。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每天都上演生死阻擊戰。這裡的ICU病房負責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呼吸科主任李聖青是「衝鋒隊」隊長。
  • 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歌頌家國情懷 致敬戰「疫」英雄
    增強地區文化凝聚力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通過講述中國戰「疫」故事、展示中國抗「疫」形象、弘揚中國抗「疫」精神,引導人民深切感受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優勢,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激勵廣大市民積極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中。
  • 援漢、戰毅、神山……戰「疫」寶寶的名字是不是很英雄很硬核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全國上下擰成一股繩,勠力同心共戰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年輕人也正沒日沒夜地戰鬥在抗疫一線,他們是醫生,是公安幹警,是 " 戰地醫院 " 的建設者,或是基層的疫情防控人員。而就在這個緊要關頭,他們的寶寶誕生了。
  • 連雲港南巷社區同心戰「疫」保民生
    中國江蘇網3月26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朱先明 張杰)「陳大爺,這些大米和蔬菜是送給你家的。」近日,江蘇經貿學院二年級學生、連雲港市連雲區墟溝街道南巷社區志願者程巖將愛心生活物資送到獨居老人陳凱的家。疫情發生後,南巷社區有效築牢安全防線,實施「封、防、消、通、測、導」6項舉措,動員當地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群眾同心戰「疫」,天明機械集團送來了捐款10萬元、雲林海鮮不但送來了捐款,還送來了免費午餐。更讓人心疼的是,一個「90後」女孩平時嬌生慣養,當她在雪地摔倒時,卻抹了把眼淚又堅強站了起來,投身到戰「疫」之中。
  • 最美「疫」家人|舍小家為大家,逆風而行攜手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雲南湧現出了許多「抗疫家庭」,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並肩守護。她們用自己的付出,為身後的廣大群眾鑄起了一堵健康的防火牆,她們之中有「全家福」「夫妻檔」「父子兵」「母女檔」這些發生在戰「疫」中的點點滴滴,儼然已成為一本本最美、最鮮活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