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慶假期最後一天,也是重陽佳節。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近年來,人們對老人幸福晚年的重視,故此重陽又被稱為老人節。
從史書記載中,從唐詩宋詞之間,從童年記憶裡,我們記得賞菊抒情、登高踏秋、關愛老者……傳承兩千多年的重陽節。
一年一度的重陽千叟宴是蘆苞鎮孝善文化傳統的靚麗風景,獨樹崗村人聲鼎沸,八方賓客匯聚一堂。敬老宴延續30多年:"佛山蘆苞2000位老人歡聚一堂慶重陽",蘆苞孝善文化節在佛山市三水區蘆苞鎮舉行。千叟宴宴席上放著直徑超過1米的大盤,裡面準備好了熱氣騰騰的「國慶面」,當地近2000位長壽老人一起舉箸品嘗「國慶面」,一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重陽節有很多習俗,但是現在存在的已經很少了:
我還記得上學時學過的那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得知,重陽節佳節登高、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時期就早已盛行。古時候的人們認為,重陽節的這一天登高能夠躲避兇邪;佩戴茱萸所製成的香囊能夠消除災難。
重陽節有祭拜祖先、掃墓、紀念先人的習俗,而東南沿海地區有著"三月小清明,重陽大清明"之說,每年九月初九也是媽祖離世的日子,信奉媽祖的人們也紛紛到媽祖廟祭祀、拜拜以求得庇佑。
重陽節也稱老人節,年輕的人會贈送重陽糕贈送給長輩品嘗,而長輩們就會將準備好的艾草贈給送給晚輩,並讓他們在這一天用艾草水洗澡,除去身上的兇邪。
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聊一聊你經歷過得重陽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