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房健康如今越來越受到關注,其中慢性乳腺炎因其發病緩慢、經久難愈,病情嚴重者甚至有切除乳房的風險,因此被稱為「不死的癌症」。近年來慢性乳腺炎發病率激增,多發於育齡期女性,其引發原因主要有抗生素使用不當、不正確的哺乳方式以及遺傳、創傷等。那么女性患上慢性乳腺炎會有哪些症狀呢?女性需注意以下症狀,警惕「不死的癌症」。
1、乳房腫塊。慢性乳腺炎的顯著表現為乳房腫塊,用手即可觸及,質地較硬,邊界不清晰,會有壓痛感,有時會與皮膚黏連,腫塊不容易破潰,但也不容易消失。因此日常中女性應注意自身乳房是否存在腫塊,如有並伴隨出現以上這種症狀者,就要警惕慢性乳腺炎,儘快就醫檢查,並採取積極治療。
2、乳房紅腫疼痛。隨著慢性乳腺炎繼續發展,炎症會引起患者乳房出現紅腫症狀,並伴隨出現疼痛感,一般情況下患者並不會出現全身症狀,如發熱、寒戰等症狀。但若腫塊出現破潰,則會引起患者出現發熱、寒戰、乏力等全身症狀。所以患者要注意自身異常,當出現乳房紅腫疼痛時,就要警惕慢性乳腺炎,若伴隨出現發燒、寒戰等,還要警惕慢性乳腺炎腫塊破潰,儘快採取治療,以防引發更嚴重後果。
3、其他症狀。慢性乳腺炎引發的腫塊主要有乳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囊腫、增生性腫塊和結核性腫塊,腫塊的不同,相應的症狀也不相同。乳管內乳頭狀瘤一般出現在患者乳頭處乳管的膨大部位;乳腺囊腫則為孤立性腫塊,呈球狀,可活動,有彈性;增生性腫塊主要以小葉增生和乳房囊性增生最為常見;結核性腫塊多位於乳房在上象限,常為單側。所以慢性乳腺炎患者,會在乳房不同位置出現的不同類型腫塊,都要注意。
以上是慢性乳腺炎常見的幾種表現,除乳房腫塊以及紅腫疼痛外,並沒有其他相關症狀,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略,從而導致疾病繼續發展,危害女性身體健康。既然慢性乳腺炎症狀不顯著,容易被忽略,如何通過檢查確診慢性乳腺炎呢?慢性乳腺炎的診斷方法有以下幾種,女性可以通過這些方法了解乳房情況。
1、觸診。觸診是女性乳房檢查最常見的方法,也是最先使用的方法。通過觸診可以觸及慢性乳腺炎所形成的腫塊,根據腫塊大小、位置以及狀態等,可以初步了解病變情況,以此來指導醫生選擇下一步檢查方法。因此觸診是檢查慢性乳腺炎的最直接方法,操作簡單實用,可由醫生直接診斷。
2、B超。B超是一種無創檢查方法,在婦科檢查中,非常常見,不會對患者產生有害影響,而且成像快捷,可直接觀察到乳房內腫塊以及炎症情況。不過B超對慢性乳腺炎所致的較小腫塊,識別能力較差,容易遺漏,因此B超雖然能夠清晰快捷地觀察到乳房內情況,但若慢性乳腺炎腫塊較小還應選擇其他檢查方法。
3、鉬靶檢查。鉬靶是一種X光成像檢查手段,具有無創、成像高的特點,而且選用低劑量X光,不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能夠觀察到較小的腫塊,以此來確診慢性乳腺炎疾病。因此就診檢查慢性乳腺炎時,可以運用該方法,較為準確地發現病灶。
4、穿刺。穿刺是指用針管插入病變乳房,吸取組織液,做細胞學檢查。這是一種準確的檢查方法,能夠直接檢驗出慢性乳腺炎疾病,而且價格低廉,臨床上常與B超等方式配合定位穿刺。不過應用方法對一些女性來說,需要克服心理障礙。因此女性想要獲取更準確的診斷結果,可以採用穿刺方法。
以上是診斷女性慢性乳腺炎的常用四種方法,能夠幫助醫生確診該病,再採取積極治療,讓女性擺脫慢性乳腺炎困擾。日常生活中女性應該注意保護自身乳房,如採取正確的哺乳方式、不濫用抗生素等藥物等。此外育齡期女性還應定時體檢,以便及時發現自身異常,防止慢性乳腺炎危害身體健康,遠離「不死的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