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榮成「暖心飯盒」:從「大鍋飯」到送餐上門的「個性餐」

2020-12-23 澎湃新聞

威海榮成「暖心飯盒」:從「大鍋飯」到送餐上門的「個性餐」

2020-07-01 0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時間久了,誰不能多吃鹽,誰喜歡吃海鮮,誰不能吃肥肉,我們都掌握得很清楚,在飲食搭配上也格外注意。」榮成市人和鎮北齊山村暖心飯盒志願服務隊隊長陳喜妮的這番話,道出了一份暖心的「成績單」。如今,這個讓服務對象暖心、家屬子女放心的「暖心飯盒」已經是「3.0版本」了!

  牆上的「暖心飯盒個性化菜單」十分醒目,69名服務對象的情況詳列在冊:姓名、身體狀況、患有何種病症、喜好什麼飲食、醫生的飲食建議等,全部標得明明白白,這是北齊山村「暖心夥房」的「配置」!

  陳建明是北齊山村黨支部書記,他剛到村裡任職時,北齊山村是有名的後進村。「我就是北齊山村人,前些年在外面做點買賣。每次回村裡看到的都是破破爛爛的老樣子,我這心裡真不是個滋味。」陳建明說,「因此,組織上安排我到村裡幹村支書,我就毫不猶豫地回來了。」

  可是,怎麼開展工作呢?正當陳建明犯愁時,榮成市開始探索以「志願+信用」的方式,推進農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這次探索的主要做法是:每個村子制定村規民約,明確加減分項目,每家每戶設立信用積分檔案,信用積分與村民福利等掛鈎;引導各村成立志願服務隊,村民每參加一次志願服務活動,就增加相應的信用積分。

  陳建明回憶說,當時,榮成一些條件比較好的村開始建設「暖心食堂」,成立志願服務隊,為村裡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提供免費午餐。經過開會研究,北齊山村也決定建「暖心食堂」。村裡組織起20多人的志願服務隊伍,在村委大院裡新建了廚房和食堂,並確定了69名8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退伍軍人等為服務對象。

  一開始,志願者幹勁很足,老人們也很滿意,但慢慢地來食堂吃飯的老人越來越少,有時做一頓飯能剩一半。陳建明通過走訪,謎底才被揭曉:一是一些老人腿腳不便,走到食堂就得個把小時;二是一些老人心理有負擔,經常去食堂,擔心孩子們落個不孝順的名聲。

  到食堂吃不方便,咱們就送餐上門!陳建明的建議使「暖心飯盒」應運而生,每天,志願者們做好飯,按份分好,由村裡安排車,直接送到家中。本著為老人們改善生活的目的,一開始「暖心飯盒」都是裝「硬菜」:紅燒肉、燉排骨、燉魚……時間一長,問題又出來了:有的老人血脂高不能吃得太油膩,有的老人血壓高不能吃太鹹,一樣的飯菜一樣的口味,並不能滿足所有老人的需求。

  沒過多久,「暖心飯盒」又升級了:為老人們提供個性化配餐服務。村裡對每位服務對象全面體檢,按照醫生建議確定了個性化食譜,通過不同的飯菜搭配,讓老人們吃得營養又健康。

  據了解,以前「暖心飯盒」的食材都是由大家集資購買,為了讓這件事能長久地持續下去,如今,陳建明正在謀劃「暖心飯盒」的「4.0版本」。陳建明說,我們在村裡調出70畝地,全部由志願者耕種。一是種些菜,直接供給「暖心飯盒」,二是種些經濟作物,收入全部投入「暖心飯盒」。「暖心飯盒」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未來,爭取讓「4.0版本」的「暖心飯盒」天天送餐。(來源:掌上榮成)

關鍵詞 >> 威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山東榮成:依託「暖心食堂」 構建新型農村養老服務體系
    圖為榮成市櫻花餐飲服務公司送餐到村三是暖心飯盒模式。對行動不便的老人,由村居通過市場化運營或者自建廚房,把飯菜「點對點」配送到老人家裡,不需集中就餐,這種模式涉及4個村、52名老人。例如,人和鎮北齊山村,行動不便的老人和歲數較大的老人有69人,食堂做好午餐後再打包成飯盒,安排20名志願者按照網格分區送餐上門,基本10分鐘就能送達。
  • 小錢辦大事 吃出幸福味——榮成一百家暖心食堂同日集中開業
    而對於村集體收入薄弱村,則由村集體提供場地和就餐用具,採取市場化模式,引入配餐企業、養老機構提供送餐、配餐服務。寧津街道留村暖心食堂與當地知名農企威海德信紅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後,不光飯菜可口上了幾個檔次,管理運營也更加專業。  此外,還有由村集體主辦,老人不集中就餐的暖心飯盒型,通過市場化運營或自建廚房配送份飯、志願者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提供助餐服務。
  • 重陽佳節,山東榮成363家暖心食堂笑語歡
    重陽節到來之際,山東省威海市榮成363家農村暖心食堂共同舉辦榮成市首次暖心食堂開放日活動。  另一方面,暖心食堂的配餐模式也很靈活。由於各村村情不同,食堂配餐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因此榮成市在運營過程中,使用村級自助、集中配餐、暖心飯盒三種配餐模式,解決了老人們「怎麼吃飯」的問題。
  • 威海榮成:鄉村振興裡的「文明力量」
    2018年8月,威海榮成市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這幾年,榮成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志願服務制度化和信用體系建設兩大特色優勢,創新探索出文明實踐的志願信用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優勢、行之有效的「榮成路徑」。
  • 一次性飯盒被餃子燙出窟窿 不合格飯盒危害大
    現今不少上班族和打工族為了中午省事,讓餐館送餐吃,而大多數小飯館為了節省成本,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盒,而這種一次性餐盒的種類很多,從幾分錢到幾角錢,材質上也有很大差別,還有不少三無飯盒,此類飯盒也是餐館使用量最大的,記者接到熱線稱,(山東威海)市民李女士在紀念路某餐館點餐,送來的水餃是放在一次性發泡飯盒當中,當李女士看到送來的飯盒因為受熱而變形破損,查看後也沒有發現飯盒上有
  • 一元午餐香不香 榮成「信用食堂」溫暖這個冬天
    還有20多家鄉村暖心食堂供村裡部分老人免費用餐。「一元午餐」味道香不香,以愛心「起家」的食堂經營得好不好,「民生菜單」裡又多了哪些「新菜」?下面跟隨記者一起感受榮成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基層落地生根的喜人變化,走進榮成市社區公益廚房、鄉村暖心食堂等,聽聽老人們怎麼說,看看志願者怎麼幹,體驗來自「信用食堂」裡的累與樂。
  • 學生營養餐如何「暖胃」又「暖心」?
    精心提高中小學生配餐質量,落實本市中小學校外供餐管理辦法,採用保溫容器運送學生餐食,加強出餐配送時間和車輛情況監管,確保學生吃到安全、保溫、營養、可口飯菜,讓學生「暖胃」又「暖心」。來自教育、科協界別的許多政協委員在為這一「暖胃又暖心」的民生工程點讚的同時,又進一步從更加專業的角度對這一制度安排提出了完善性的建議。學生餐怎樣質優價廉?
  • 風雪中,威海有這樣一群「逆行者」……
    7日,威海持續降溫降雪。風雪交加,天寒地凍,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大雪無情人有情,風雪中湧現出的一幕幕瞬間,讓人溫暖、令人感動。一天跑30家住戶,確保居民不挨凍1月7日上午,威海熱電集團高區供熱公司工作人員王曉臣和叢寧來到古陌社區邵維英老人家中,檢測暖氣溫度。今年90歲的邵維英老人獨自生活,因為房子老舊,屋內的溫度明顯不高。
  • 威海榮成第三十五中學舉辦多項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威海榮成第三十五中學舉辦多項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威海榮成第三十五中學舉辦多項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魯網11月17日訊 為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威海榮成市第三十五中學開展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校園社團活動
  • 帶娃旅行——威海榮成天鵝湖
    俺哥就給推薦了威海榮成天鵝湖,說是抖音上都已經火了。說走就走,我們一行人開上車就直奔了天鵝湖。過年期間路上的車很少,一路都很順暢,一個多小時車程我們就到了天鵝湖附近的一個小鎮。看看路標應該只有幾公裡就到景點了,再一看時間,已經接近中午,乾脆停車找地方吃飯。大年初五,路兩邊的飯店就找到一家營業的,食客還真不少,看樣子大都是過來旅遊的。
  • 中科院與榮成合辦研究所落戶威海
    齊魯網威海4月24日訊(記者 李志鵬 肖夢凡 通訊員 李鍾)4月23日,榮成市與中科院產業合作暨榮成經濟開發區重點項目落地籤約儀式舉行,榮成微電子與智能技術產業研究院等
  • 組圖丨冬至,暖心食堂裡的餃子真好吃
    當日,在威海榮成石島管理區寧津街道寧津所村和馬欄耩村的志願者們來到暖心食堂為老人們包餃子、準備餐後水果,陪伴老人們度過一個溫馨的冬至。著眼於解決農村老人吃飯難的問題,榮成市自2018年底開始開辦「暖心食堂」,目前已經建成363家,覆蓋全市46%的村居,3萬名志願者免費提供做飯、服務、食材等各項工作,日均服務農村老人1.2萬人。
  • 晚1點:餐廳服務送到家 送餐上門還幫鋪桌布
    記者走訪送餐行業 部分餐企「轉型升級」提升服務形象實行中央廚房、視頻全程直播、服務員上門為你鋪桌布擺餐具……早前送餐行業在食品安全問題遭到曝光後,部分有資質的餐企開始聯合起來呼喚行業重生。記者在天河區六運五街一家送餐餐企看到,這裡在店裡大廳安裝了一個大屏幕,大屏幕上播放的是廚房裡的實時監控。與此同時,記者拿著手機通過視頻直播網站,也能同步監控到廚房的情況,從消費者下單、廚師接單、準備食材、烹飪、到最後打包,全程都能清晰看到。「只要營業時間內,我們的攝像頭就會開通,不間斷直播。」
  • 威海榮成市榮獲國家城市信用建設創新獎
    榮成市榮獲國家城市信用建設創新獎,並在全國361個縣級市綜合信用指數排名中名列第一。  據了解,「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是國家有關部門首次建立起的城市信用建設領域的國家級高端對話平臺。首屆論壇以「信用城市 品質生活」為主題,旨在通過溝通交流,推動城市信用體系建設,共創信用社會。為表彰先進,論壇評選出20個信用建設創新城市。
  • 強強聯盟|榮成西霞口旅遊區與威海南海天沐溫泉達成戰略合作
    2020年7月17日,榮成西霞口旅遊區與威海南海天沐溫泉度假區在聚賢堂進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暨惠民政策發布會。為優化遊客體驗、豐富威海旅遊目的地產品,雙方積極思考景區發展新模式,升級旅遊產品、結成戰略同盟。
  • 威海榮成這些地方不容錯過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12月22日至12月24日,由山東省自駕車旅遊協會、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及抖音平臺等單位聯合發起的「冬遊齊魯自駕穿越威海衛」活動,在濟南東服務區拉開帷幕。《冬遊齊魯·自駕穿越威海衛》閃電新聞客戶端視頻及圖文直播持續進行中。成山頭隨手出大片 現正免門票開放中今天上午,伴隨著晴好的天氣,自駕車隊踏上「冬遊齊魯自駕穿越威海衛」第二日的精彩旅程,來到了位於威海榮成的成山頭。成山頭位於山東半島的最東端,又稱「天盡頭」,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
  • 海口長者飯堂為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門
    飯點到了,她並未開始做飯,因為她知道,很快就會有熱乎乎的飯菜送上門。  11時45分許,兩輛熟悉的電動車駛入海口市龍華區中山街道富興社區的一條巷子,進入陳麗雅的視線。她知道,中山街道長者飯堂的工作人員傅秋燕和王家鵬又來了。  從2019年6月該長者飯堂投入運營以來,傅秋燕和王家鵬平均每天為約10位獨居或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送飯上門。其中就包括獨居的陳麗雅。
  • 威海榮成:小小通行證 為疫情防控再加「平安鎖」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7日訊 威海榮成好運角旅遊度假區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加強居民小區管控力度,在所有小區推行出入通行證制度,切實保障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成山鎮駿龍社區、港西鎮那香海社區、埠柳鎮家家悅社區等處,區鎮黨員、志願者和社區工作人員在小區醒目位置張貼通行證制度管理通告,通過社區微信群及時下發相關通知,安排業主按照規定時間、分單元、分批次到指定處填寫領取通行證,對於部分不便自取的業主,埠柳鎮還安排支志願者上門進行服務。 這些通行證共分為工作、居家兩類。
  • 江蘇一女子點餐求祝福,外賣小哥和商家上演暖心舉動
    原本李女士覺得,外賣小哥頂多會在送餐上門時送上一句生日祝福,但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外賣小哥在外賣APP上發來了一段語音,並且為她唱了一首生日歌。 除此之外,就連商家也十分暖心的為她準備了「小禮物」,那就是在她的餐中加上了一個蛋黃酥,還多加了一份方便麵,還親筆在外賣訂單上寫下了「祝你生日快樂」。
  • 威海榮成:「海螺姑娘」進村啦!
    今年以來,著眼於提升提高農村分散特困供養人員保障力度,榮成市加快構建科學、規範、有溫度的分散特困供養新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相融合,建立完善「智慧救助、生活照護、康復護理、慢病管理、心理關懷」五位一體服務體系,打造「小螺號」分散特困供養居家照料護理服務品牌,招聘助老員照顧特困供養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