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扶貧領域依然突出的形式主義問題,國務院扶貧辦24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制止頻繁填表報數、迎評迎檢、陪會參會等大量耗費基層幹部精力的行為,維護脫貧攻堅工作正常秩序。
扶貧數據將通過建檔立卡信息系統上報
通知要求,各地要減少填表報數量。國務院扶貧辦將進一步完善建檔立卡信息系統和統計報表制度。自2018年1月1日起,扶貧數據主要通過建檔立卡信息系統上報,不再要求縣以下單位通過其他渠道提供。各地扶貧部門要充分利用建檔立卡信息系統,嚴禁層層增加指標和填報頻次,切實減輕基層填表報數負擔。
通知還要求,各地減少檢查考評。除黨中央、國務院和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定的督查巡查、考核評估外,國務院扶貧辦不再組織檢查考評。督查巡查和考核評估將增加對脫貧質量的核查,減少對紙制檔案材料的檢查,嚴禁為迎接視察檢查製作高檔大型展板、作戰圖、畫冊等。各地要按照省負總責的要求,以省為單位統籌謀劃轄區內脫貧攻堅督查檢查、考核評估工作,嚴禁層層組織,嚴禁多頭重複。
減少地方參會人員往返周折
針對會議活動多的問題,通知強調,除一年各一次的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全國扶貧辦主任座談會和涉密會議外,其他會議一般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以減少地方參會人員往返周折。
通知強調,各地要減少發文數量。凡沒有實質內容的文件一律不發,通過會議部署的工作不再另行發文。國務院扶貧辦除綜合司外,機關各司、各直屬事業單位一律不得向各地扶貧部門正式行文。各地扶貧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精簡文件,嚴禁朝令夕改。
嚴禁變相旅遊、收受禮品
通知還提出,規範調查研究。國務院扶貧辦每季度制定調研督查計劃,加強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和具有前瞻性戰略性全局性問題的調查研究。調研督查採取「解剖麻雀」的辦法,到縣以下基層和進村入戶了解實情,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研究對策,每次調研督查都要形成報告。調研督查一律輕車簡從,不得層層陪同,嚴禁變相旅遊、收受禮品。國務院扶貧辦到地方核查群眾反映的問題,主要採取暗訪形式。各地扶貧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調研工作,增強調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忌走過場。
通知還明確,國務院扶貧辦將加強與有關部門和媒體、社會等監督力量的合作,及時發現脫貧攻堅工作中的形式主義等問題,對情節嚴重造成不良影響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並予以曝光。對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和違紀違規動扶貧「奶酪」的,嚴懲不貸。各地扶貧部門要建立健全監督問責機制,採取措施預防和糾正形式主義。
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各級扶貧部門要狠剎形式主義歪風,切實減輕基層負擔。
綜合新華社、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