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時評:需切實減輕教師的形式主義負擔
教育時評:需切實減輕教師的形式主義負擔
王營(特約評論員)2020-09-11 15:49
9月9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布了《山東省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明確,不得硬性要求中小學教師關注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微信公眾號或通過網絡投票、點讚、答題、知識競賽、推廣宣傳等方式開展與教育無關的活動。嚴格限制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會議和發文數量,不得在工作群、政務APP上濫發通知、隨意安排工作任務,不得要求教師隨時回復工作群信息。
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一些教師抱怨:手機裡被要求裝滿了各種與教育教學無關的軟體,還被要求刷題、積分以及關注各種公眾號。山東出臺的這一教師減負清單,不僅減輕了教師迎接檢查評比、社會性事務進校院、填表報表、抽調借用等方面的繁重負擔,還結合手機廣泛應用的時代特點,提出要切實減輕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帶來的新負擔。
不可否認,智慧型手機在給教師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確實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幹擾了教師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不對其進行規範,教師的課餘生活「一地雞毛」,也難有精力思考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
教育時評:需切實減輕教師的形式主義負擔
一要處理好「規定動作」和教師「個人需要」之間的關係。《徵求意見稿》指出,不得硬性要求中小學教師關注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微信公眾號或通過網絡投票、點讚、答題、知識競賽、推廣宣傳等方式開展與教育無關的活動。這一要求實際上也明確指出,在規範教師使用智慧型手機時,要處理好「規定動作」和「個人需要」之間的關係。對於部分上級部門統一要求使用的APP,教師需要按要求下載使用。至於其他軟體,教師根據任教學科和個人需求下載學習即可,教育部門和學校不必作統一要求。另外,教育部門和學校不可劃定太多的「規定動作」,要讓其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提高業務水平。
二要處理好「計劃性」和「隨意性」之間的關係。《徵求意見》稿指出,嚴格限制各級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會議和發文數量,不得在工作群、政務APP上濫發通知、隨意安排工作任務,不得要求教師隨時回復工作群信息。目前,各地普遍做法是通過手機發文、發通知等,其好處是信息傳遞快捷,且能有效減少紙質發文帶來的浪費。但其不足之處也十分明顯,有些地方教育局各中層部門和學校各自為政,工作群裡的文件、通知鋪天蓋地。有些通知內容重複,有些文件自相矛盾,教師還要逐條回復、落實,大大加重了教師的負擔。因而,教育部門和學校在發布通知前,要有計劃性,統籌協調,歸口管理,明確責任主體,避免隨意性的重複發文。
教育時評:需切實減輕教師的形式主義負擔
三要處理好教師「主動學習」和「強制學習」之間的關係。《徵求意見稿》指出,不得簡單以教師學習筆記厚不厚、在線學習時間長不長、APP客戶端分數高不高等評價教師政治學習成效;不得將教師在APP客戶端學習情況與各級各類檢查評比硬性掛鈎;不得簡單以工作群、政務APP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製視頻等方式來代替實際工作評價。
資訊時代,對教師而言,智慧型手機不僅是通訊工具,也是學習夥伴。教師要學會利用網上海量的資源,善於利用智慧型手機學習和充實自己。但是,鼓勵教師學習不能靠外部力量加持。通過檢查教師學習筆記、規定在線學習時長、評定APP客戶端等方式強制教師學習,會加重教師的負擔,導致教師敷衍了事,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通過有效的方式激發教師學習的內生力,引導教師根據教育教學工作的需求主動學習。
(作者王營,蒲公英評論特約評論員。此為蒲公英評論網站首發作品,轉載請務必標註來源,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