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總結的經驗,帶你走出母乳餵養誤區

2020-08-17 育兒你造嗎

我在第一胎的時候也是小白一個,幾乎都是聽取長輩傳授的「經驗」,導致走了不少彎路,為了讓大家少踩雷,來帶大家認識母乳餵養中的幾大誤區,希望對困惑中的媽媽有新的啟發。



誤區1:產後立馬就吃下奶食物


記得剛生完大寶的時候,大家都沉浸在新生命降臨的喜悅中,來自家人的關愛更是鋪天蓋地,為了讓我早點下奶,第二天就安排上了各種豬蹄湯、排骨湯,第四天下奶了,乳房脹的像個大石頭,疼到我懷疑人生,後來才知道產後一星期內不能急著下奶,因為產後的前幾天乳腺管還不通暢,這個時候吃下奶食物很容易堵奶,要等到乳房開始分泌乳汁,正常工作,才能安排下奶的食物。



誤區2:飲食油越大,下奶效果越好


我被這個誤區害慘了,第一次做媽媽,天真的我以為飲食越油膩下奶效果越好,燉的排骨湯、雞湯,上面飄著厚厚一層油,我毫不猶豫就下肚,還在期待奶水能多一點,沒想到大錯特錯,奶水不僅沒多,我還長胖了。這裡提醒寶媽們,要想下奶,重要的是水分的攝入,而不是油分的攝入,油膩的湯裡其實都是脂肪,喝了不僅不會下奶,還容易發胖,平時飲食上要注意清淡,少油少鹽,多補充蛋白質和水分,這樣既能達到下奶的目的,也有利於身材的恢復。


誤區3:剛分泌的乳汁顏色發黃,濃稠,是不乾淨嗎?


我朋友跟我講她生完寶寶住院的時候,鄰床的產婦下奶了,擠出發黃的乳汁,婆婆堅持不讓孫子吃,要倒掉,說就像長時間不用的水龍頭,剛開始流出來的是髒的,簡直顛覆了我的三觀!產後7天內分泌的乳汁被稱為初乳,顏色呈淡黃色,還黏糊糊的,它可不是不乾淨,而是珍貴的「黃金營養」。


初乳中含有抵抗多種疾病的抗體、乳鐵蛋白等免疫因子,可以幫助寶寶抵禦各種細菌,增強免疫力,相當於給孩子接種的第一劑疫苗,而且很容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極高。我家玥玥從醫院回來是第3天,剛好吃上初乳,當時裸重5斤,第9天社區上門體檢,裸重5.9斤,回顧玥玥一年的身高體重增長趨勢,在這七天增長的最快,而且在母乳餵養的一年內只鬧過一次小感冒,所以珍貴的初乳一定要留給寶寶喝。



誤區4:奶水清就是沒營養,寶寶吃了不長肉。


我的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婆婆因為兒媳婦的奶水清,就認定是沒有營養,要給寶寶斷母乳餵奶粉,奶水清真的就是沒營養嗎?錯!寶寶吃進肚子裡的母乳其實是由前奶和後奶組成的,肯定有不少媽媽發現,剛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奶水很清,餵到後面顏色就變濃白色了,這就是前奶和後奶的區別。


正好之前有兩張照片可以對比,前奶



後奶



前奶比較清淡、稀薄,呈淡藍色,含有大量的水分,目的是給寶寶解渴,後奶比較濃稠,呈乳白色,含有大量的脂肪,一頓奶中,一大半的能量都是通過後奶所獲得的,這是讓寶寶吃飽的關鍵,也是體重增長的重要因素,寶寶不長肉,可能是你只讓他吃到了前奶而沒有吃到後奶,所以餵奶的時候一定要讓寶寶把一側乳房吸空,才可以吃另一側,不要奶陣一過就馬上換邊,這樣寶寶只能吃到前奶,吃不到後奶,不僅餓的快,還不長肉。


誤區5: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兩餐之間要喝水


我的朋友中有不少純母乳餵養的媽媽,她們都糾結兩餐之間到底要不要給寶寶餵水,答案是要看情況而定,我家兩個娃在吃母乳期間都沒喝過水,正常情況下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其實是不需要喝水的,前奶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足夠寶寶補充水分,喝水多了反而會增加寶寶腎負擔,搞不好會適得其反。


除非特殊情況下才需要餵水,比如天氣炎熱,寶寶大量出汗、尿液發黃,就是提醒我們該餵水了,生病發燒的時候也應該及時補充水分,除了這些情況,只給寶貝吃母乳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多此一舉。



誤區6:寶寶吃了很久都不鬆口,懷疑奶水不夠吃


來,說說你家的娃,吃完奶會自己鬆口嗎?可能我家兩個寶寶都是小吃貨,每次吃完奶都不鬆口,都是我把乳頭拉出來,說真的我一開始也以為是吃不飽,可觀察大小便量和體重增長,都沒問題,搞得整個哺乳期都疑心重重,生怕娃沒吃飽。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只要寶寶生長發育達標,寶媽們就不要懷疑自己的奶量,有的寶寶比較依賴乳房,即使吃飽了也不會主動鬆開,媽媽可以在寶寶沒有明顯吮吸動作時輕輕把乳頭拉出來就行了。



誤區7:純母乳餵養要2小時吃一次


這是不一定的,我家兩個寶寶吃奶的間隔時間都不固定,有時候隔1小時,有時候隔3小時,有很多媽媽一看兩小時到了,寶寶不餓也要硬塞給他吃,其實是錯誤的,母乳餵養並不需要固定的間隔時長,每個寶寶的食量不同,有的寶寶是少量多餐,間隔時間就短,有的寶寶是一餐吃飽,間隔時間就長。這些情況都是很正常的,我們做到按需哺乳就行了,寶寶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時候就給他吃,不一定非要控制間隔時間。



誤區8:乳腺炎期間不能餵奶


很多媽媽都認為乳腺炎期間不能給寶寶餵奶,這種說法就有點過於絕對了。乳腺炎期間能不能餵奶需要看情況,我在餵養大寶期間患過一次急性乳腺炎,只是皮膚發紅,沒有發燒,分泌的乳汁也沒有異樣,醫生說是可以繼續哺乳的,而且這個時候讓寶寶多吸吮,還有利於疏通淤積的乳汁,如果媽媽已經發燒,說明有細菌隨著乳腺管進入了血液,這種情況就需要暫停哺乳了。


誤區9:一周歲以後,奶水就沒營養了


這句話已經有不下五個長輩跟我說過,也成了很多媽媽急著給寶寶斷奶的理由,事實上並非如此。奶水無論何時都是有營養的,而且每個階段所含的營養素會根據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進行調整。


寶寶一周歲後,僅僅依靠純母乳,不能滿足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但並不代表一周歲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世界衛生組織都推薦母乳餵養到兩歲甚至更長時間,因為母乳中的活性免疫因子以及有益於寶寶大腦發育的400多種營養元素,是任何代乳品都仿製不出來的!


我家兩個寶寶都沒能堅持到兩周歲,我一直留有遺憾,如果不是特殊原因,我會堅持餵到兩周歲甚至以上!



母乳餵養這條路布滿荊棘,十分考驗媽媽的耐心和毅力,但作為一個過來人,我還是極力建議大家母乳餵養,母乳提供的強大呵護是任何食物都無法代替的,為了讓寶寶吃到最營養的口糧,媽媽們真的要提前做好功課,以應對每一個突發情況,既然選擇了就要堅定信念,不要在意別人的閒言碎語,每一個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都值得被尊重!

相關焦點

  • 堅持純母乳餵養6個月,帶你走出母乳餵養的誤區
    醫生:身高、體重量一下,對照一下生長發育曲線就知道你家寶寶是不是長得慢了。還有,你家寶寶一天能尿幾次?精神狀態如何呢?出生體重多少呀?這些都是需要綜合評估的。今天,小編為大家科普為什麼要堅持純母乳餵養?怎判斷寶寶吃得夠不夠?
  • 國際泌乳顧問帶您走出母乳餵養四大誤區
    原標題:國際泌乳顧問帶您走出母乳餵養四大誤區   每年的8月1日-8月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周。眾所周知,母乳是上天賜給寶寶最好的食物,但是在堅持母乳餵養的道路上,很多媽媽卻總被各種聲音所左右,以致迷失方向。
  • 【夠科普】母乳餵養也是一門技術活?帶你走出「奶娃」誤區
    【夠科普】母乳餵養也是一門技術活?帶你走出「奶娃」誤區 夠科普
  • 母乳餵養七大誤區 你中招了嗎
    原標題:母乳餵養七大誤區 你中招了嗎   紅網長沙8月1日訊(記者 易徵洋 實習生 劉思遠 通訊員 梁輝)不少媽媽在母乳餵養的路上有這樣、那樣的困惑甚至恐懼,有的害怕母乳滿足不了寶寶的需求;有的畏懼哺乳會讓身材走樣;有的擔心餵母乳會讓自己身心疲憊……這樣的心理加上一些來自家人、朋友的「經驗之談」,或者商家的宣傳之語
  • 李波育兒說:嬰兒母乳餵養的關鍵要點以及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李波育兒說:嬰兒母乳餵養的關鍵要點以及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五、母乳餵養知識要點總結  1.嬰兒出生後60分鐘內開始母乳餵養;  2.堅持新生兒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3.堅持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  4.出生後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  5.滿6月齡起添加輔食;  6.繼續母乳餵養至24個月及以上。
  • 親身經歷後,說說產後母乳餵養二三事
    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講解一下產後月子期間母乳餵養的注意事項。希望能給新手媽媽們帶來幫助。一、 產後一小時讓寶寶裹奶頭,堅持母乳餵養無數的科學研究已經證明,母乳是最適合新生寶寶的食物。因此產後最好能堅持母乳餵養。
  • 剖宮產後母乳餵養怎麼辦?產科護長帶你釐清四大誤區
    廣州市紅會醫院產科護士長周泳宜表示,這些煩惱其實是媽媽們對母乳餵養的典型誤區!還有哪些剖宮產母乳餵養的常見誤區?我們請周泳宜護士長一一分析!誤區二:剖腹產媽媽覺得沒奶就不讓寶寶吮吸?情緒才是影響開奶的最大絆腳石。「哺乳是一項自信的遊戲,當你孕育嬰兒的時候,身體自然會孕育乳汁。」
  • 母乳餵養這些誤區,你了解嗎?
    誤區二:6個月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嬰兒應該在出生後一個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並在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餵養,不添加水及其他任何液體和固體食物,僅在醫生指導下可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繼續母乳餵養到孩子2歲及以上,並添加適當食物。堅持母乳餵養可以讓孩子獲得抗體,同時增進母嬰間的親情交流,很有意義。
  •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了解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所以,我也想對那位求助的媽媽說:「如果你想堅持母乳餵養到20個月,只要你身體力行,你想喂,寶寶願意喝,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母乳任何時候都是對寶寶最好、最安全的口糧。母乳餵養的信息應該是建立在科學、循證的基礎上,而不是一些人的不負責任、草率的意見。關於母乳餵養的5個誤區誤區一:奶水太稀沒營養每次哺乳時,媽媽最初分泌的奶比較稀薄,叫「前奶」。之後,乳汁就變成了白色且比較濃稠的奶,叫「後奶」。有的媽媽看前奶太就以為母乳沒營養。
  • 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得不知道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所以,我也想對那位求助的媽媽說:「如果你想堅持母乳餵養到20個月,只要你身體力行,你想喂,寶寶願意喝,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母乳任何時候都是對寶寶最好、最安全的口糧。關於母乳餵養有很多傳說,我們很難判斷其真實性和科學性,媽媽們應該從可信的途徑去獲得母乳餵養的信息。
  • 世界母乳餵養周: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8月1日至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母乳中一半以上是水,也如同水一樣重要,被稱為「生命之源」。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含有很多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所無法替代的。
  • 朱丹官宣二胎分享母乳餵養經驗:正確的餵養,讓你輕鬆帶娃
    作者:水京雨(爸媽進化論主筆)近日,朱丹在某社交平臺曬出了一張吸奶器以及母乳的照片,並且發文:我終於順利純母乳餵養啦。還詳細分享了自己這次順利純母乳餵養的經歷,在朱丹的分享中,我們可以看出,她在生大女兒的時候,因為堅持母乳餵養,遭了很多罪,苦不堪言。
  • 避開母乳餵養的8個誤區,這篇轉給母乳媽媽
    母乳餵養的好處就不用多說了,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有條件的話要餵到2周歲或更久。雖然母乳餵養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很多媽媽們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同時,卻正經歷著各種誤區的引導。今天小恩就邀請了恩菲特韓式月子中心陳護士長和大家分享一下母乳餵養的相關知識,提醒廣大寶媽們,母乳餵養一定要警惕下面這幾個誤區。
  • 這5個母乳餵養誤區,寶媽要及時"跳過",給寶寶健康餵養
    現在很多人建議媽媽對寶寶進行母乳餵養,因為母乳含有比奶粉更多、更利於吸收的營養。而關於母乳餵養也有是有很多誤區,有的新媽媽在母乳餵養的問題上,也會老人發生分歧。剛生完寶寶的同事小王就出現了這個困擾,婆婆覺得她的母乳顏色太過於清淡,認為奶水太稀,沒有充足的營養,不讓小王給孩子吃。
  • 美媽咪產後恢復中心——母乳餵養的誤區有哪些,看看你中招了沒
    母乳餵養,道阻且長。 很多新手媽媽在哺餵寶寶的過程中,會聽過這樣或那樣的「經驗之談」,有的是對的,但是有的卻是錯誤的,甚至把新手媽媽「帶進坑裡」造成乳汁減少的有之,多此一舉的也有之。 雖然母乳餵養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很多媽媽們在堅持母乳餵養的同時,卻正經歷著各種誤區的引導,美媽咪提醒廣大媽媽,母乳餵養一定要警惕下面這幾個誤區。
  • 新手媽媽母乳餵養 小心掉進這些誤區
    母乳是每一位新生兒能獲得的最天然、最珍貴、最理想的食物,是任何配方奶無法比擬的。但新手媽媽在哺乳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狀況,讓媽媽們糾結到底要不要繼續哺乳。新手媽媽在餵母乳時容易產生哪些誤區?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健康頻道帶您一起了解。
  • 堅持母乳餵養 避開七大誤區
    文/ 全媒體記者汪清林    中國江西網訊 每年的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餵養周」,為保護、支持和促進母乳餵養,南昌市第一醫院婦產科開展了母乳餵養周義診宣傳活動,普及母乳餵養健康教育。前來諮詢關於母乳餵養問題的準媽媽們絡繹不絕。婦產科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樊蓉對準媽媽們提出的各種問題都進行了詳細解答。
  • 母乳餵養的12個誤區,你犯了幾個?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口糧,堅持母乳餵養,不僅可以讓寶寶更加健康而且有助於寶媽的身體恢復。但是母乳餵養有人總會踏入雷區,做了一些錯誤的決定,今天就來講講母乳餵養的12個誤區,寶媽們可千萬不要犯呀!正確做法:寶寶在4-6個月之前,純母乳餵養就可以。誤區六:過於迷信「標準」有很多寶媽對照育兒書籍,按照書中的育兒方法試行,但是每個寶寶的身體素質是不一樣的,對於母乳的攝取和吸收都是不同的,不能一味的追求統一。正確做法:順其自然,找到適合寶寶的餵養方法。
  • 如何正確母乳餵養 餵奶誤區你知道嗎
    原標題:如何正確母乳餵養 餵奶誤區你知道嗎  母乳餵養是一種最傳統的哺乳方法,而且它有好多的優點,不管是對媽媽還是對寶寶來說,都有很多好處,我們要重視母乳餵養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注意正確性。  母乳餵養的正確步驟  1、碰碰寶寶嘴唇,讓嘴張開。
  • 這6個母乳餵養誤區
    誤區三:媽媽要多吃,奶水才會又多又有營養在有老人的家庭中,姐妹們是不是常常會聽到這樣的對話:「你一定要多吃,不多吃怎麼可能奶水多,不多吃你的奶水怎麼可能會有營養?」其實,認為寶媽吃的多,奶水就又多又有營養,也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