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枸櫞酸鈣、葡萄糖酸鈣,液體鈣、固體鈣、有機鈣、無機鈣……面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鈣製品宣傳廣告,相信很多人都有些「無從下手」。
最小劑量實現最大吸收
「首先,必須要強調的是,鈣含量不是越高越好。」武漢協和醫院骨科醫生張波表示,人進入老年期後,由於飲食量減少,體內活性維生素D生成下降,腸黏膜吸收鈣的功能下降,腸鈣吸收也減少,骨質疏鬆症更為明顯,才需要額外增加鈣的攝入。
在張波看來,補鈣的最佳效果是,補充最小劑量鈣劑而實現最大程度的吸收利用。他向記者介紹了「理想鈣片」應該具備的特徵:鈣元素含量高,易溶於水,易吸收,利用效率高,毒副作用少,口感好,性價比高。
但實際上,市面上沒有哪一種鈣製品同時具備上述優勢。「那我們就儘可能選擇優勢多的鈣劑品種,同時還需要根據年齡以及自己機體狀況選擇合適的劑量和劑型。」張波說,如果只是預防骨質疏鬆,患者單純選用鈣劑或者複合維生素D製劑是夠用的;如果患者已經被確診為骨質疏鬆症,鈣劑應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否則無法實現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效果。
一旦選好了鈣劑,服用方法也是有講究的。張波建議,以清晨和臨睡前各服用1次為佳;若分3~4次服用,建議飯後1小時服用,減少食物對鈣吸收的影響,若是選擇含鈣量高的製劑,採用一天一次的用法,則建議每晚睡前服用為佳。對於需長期補鈣者,以間歇補鈣為佳,每服用鈣劑2個月,則停服1個月;如此重複循環服用。如需同時補充維生素D,則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嚴格執行服用劑量、療程及服用間隔時間等要求,以免造成維生素D中毒。
補鈣不等於增高
除了中老年骨質疏鬆關心鈣製品的問題,很多家長也尤為關注。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教授潘慧在矮小門診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給孩子補鈣能增高嗎?」
因為鈣是骨骼的重要組成成分,所以不少父母認為多補鈣會促進孩子長高。潘慧曾經對670名孩子和家長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約有5%的家長在督促自己的孩子服用「鈣片」。
而實際上,補鈣與增高是兩碼事。潘慧表示,鈣是骨骼的構成成分,如果是佝僂病導致的缺鈣,主要表現為骨骼畸形,而一般身高較均勻的矮個子,骨骼是沒有問題的。通常意義的補鈣,是及時補充體內流失的鈣,以維持骨骼密度。補鈣並不能使骨骼變長,甚至也無法使骨骼變粗,即使對於佝僂病而言,如僅單獨補鈣,而不同時補充維生素D,其鈣的吸收也很成問題,療效非常有限。鈣既不能影響生長發育的快慢,也無法左右骨骼的長度及生長情況。
「並且,一旦鈣攝入過多,反而會導致泌尿繫結石、便秘等不良作用,從而給患兒造成病痛,甚至會影響長高。」潘慧認為,最方便有效的補充鈣和維生素D的方法是堅持喝牛奶。
因為牛奶中鈣含量比較高,大多數牛奶又強化了維生素D,而兒童期已經能夠很好地吸收牛奶中的鈣,所以小兒如能堅持每日至少2袋(400毫升)牛奶,鈣的補充基本得到保證。而對於患兒生長速度過快的情況,或出現明顯的下肢疼痛症狀,要及時到醫院或保健部門就診,查明原因,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地補充鈣及維生素D,以保證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