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號發射就位!中阿美三國同期角逐火星,三家探測器有何不同呢

2020-12-23 科學知識點1

天問號發射就位!中阿美三國同期角逐火星,三探測器有什麼不同

我們都知道登珠穆朗瑪峰需要窗口期,但是登陸其他星球也是同樣的道理,火星的窗口期就是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之間。

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和阿聯的火星探測勢頭正日益增強,這三個國家的探測重點將是可以同時啟動,因為一旦錯過了最佳啟動時間,你只能等待下一個周期,也就是26個月後才能重新啟動。

7月13日,中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問1號」經海路抵達海南文昌,進入了緊張的準備階段,發審場地已經就位 「天問一號」將由重載火箭「長徵五號」發射,它完全有能力實現探測器圍繞火星的一步定位,精確的制動著陸以及全面的地面探測。

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已於2016年正式批准,7月份開始發射,2021年才能夠抵達,這也就代表著中國對外太空行星的探索也將正式開始。

那麼我國首次在火星上探測,現在是中阿美三國同期角逐火星的階段,那麼你們知道三家探測器有何不同?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對於太空競爭和對抗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在60年代的時候,無疑美國是遙遙領先的。

美國在好奇心探測器的基礎上開發的毅力將在工作8年後退役,後來他們開始對巖石樣品進行識別和分析,並為隨後返回火星巖石樣品做準備是NASA進一步探索火星生命的重點標誌和地質結構。

與天文一號相比,恆心號已經擁有更成熟的繞線,著陸的巡邏技術,其重點將放在對火星的全面而深入的科學探索上。

其實雖然美國在開始領跑,但是確實是阿聯航天局的火星探測器是這三個國家中最早的,7月14日,由於希望探測器所處發射場的氣候不好,阿聯最終將原定7月16日發射的時間推遲到7月17日。

該探測器僅觀察火星周圍的行星大氣,模擬火星的天氣圖,而不會降落在火星表面,人類發現火星的最佳時機已經成熟,屆時這三個探員將同時前往火星,目睹火星的真面目。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美國為何有那麼多財力,養了11個航母打擊群?錢是從哪裡來的?

中俄正式同意建立月球基地,允許向美國開放,中國將成主要出資方

中國空警600將要首飛,航母或將獲「天眼」,世界上僅兩國能造

相關焦點

  • 10天時間三個國家,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背後原因是什麼?
    今年有個大新聞,都是跟火星相關的,有連續三個國家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 7月20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名字就叫著 HOPE,這個探測器將在7個月後到達火星。
  • 這個七月火星「很忙」 中阿美三國探測器將排隊升空
    參考消息網7月13日報導 埃菲社馬德裡7月11日報導稱,地球和火星每兩年會處於一個適合展開太空任務的理想位置,在今年接下來的幾周內,美國和兩個首次將目光投向那顆紅色星球的國家——中國和阿聯——都將充分利用這一時機來探險。
  • 火星,我們又來了!NASA發射最新火星探測器InSight Lander
    在太陽系中,我們研究最多的是我們的近地衛星,月球,但我們更大的興趣則是我們最嚮往的行星:火星。而它也是我們目前力所能的一個可以被我們人類改造的星球,相信我們人類的未來,一定會殖民火星,那麼問題來了,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它們是會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形態生存在火星上呢?
  • 官方:2020年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
    這是中國發布的第四部航天白皮書,是對2000年、2006年和2011年三部航天白皮書的繼承和發展,全文約1.1萬字,其中正文包括五章,分別介紹了發展宗旨、願景與原則,2011年以來的主要進展,未來五年的主要任務,發展政策與措施,國際交流與合作。
  • 受發射場天氣影響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推遲發射
    來源:央視網杜拜當地時間7月14日,阿聯航天局和穆罕默德·本·拉希德太空中心聯合宣布,因發射場天氣原因,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將推遲發射,下一個發射時間將在數小時後宣布。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原計劃於杜拜時間2020年7月16日凌晨0時51分(北京時間2020年7月16日凌晨4時51分),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升空。探測器計劃在2021年年初進入繞火星運行軌道,對火星大氣開展科學研究 。7月15日的發射日期是阿聯火星飛行任務發射窗口的開啟日,該窗口一直持續到2020年8月13日。
  • 中國天問一號發射後,美國也發射了探測器,預計登陸時間比我們早
    與「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一樣,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也需要經歷漫長的歲月,才能夠登陸火星,而天問一號的登陸耗時會長於「嫦娥四號」。 7月27日,飛向火星的第四天,飛行200萬千米後,天問一號在奔赴火星的路上,傳回了首張照片,該張照片的內容為一張地球與月球的合影。
  • 2020年中國將發射火星探測器!網友:把我的火星文QQ籤名帶去
    11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博首次公開中國火星探測器「真容」↓火星探測器的造型瞬間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記得把我的火星文QQ籤名帶去!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中國將會在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並計劃在2021年之前降落火星。據悉,大約每隔26個月就會發生一次「火星衝日」,屆時太陽、地球、火星位於一條直線上,在這一時間點實施火星探測,探測器飛行的路線最短,最省燃料。
  • 火星探測器上的「氣象學家」
    在接下來一個月左右的火星發射窗口期裡,美國、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這三個國家將分別派遣「使節」前往紅色星球,希望在那裡展開新的探索。「巧合」的是,在這三個使節團中,都有一位職責相近的團員——氣象探測器。
  • 火星2020探測器探測火星礦石中的化石成分,幫助解開火星生命之謎
    至今已有很多火星探測器發射到火星進行地質勘探,研究火星地表的成分,但是對於火星曾經存不存在過生命這一問題仍然沒有答案。不過科學家及並未放棄對火星的研究,火星生命論的解答也在向前推進。想一想我們的地球,我們是如何知道地球曾經存在過恐龍存在過各種奇特的植物的呢?這是因為我們在地下發現了恐龍化石,發現了遠古時代植物的化石,因此我們有直接證據證明地球曾經存在過生命。
  • 全國勞動模範、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孫澤洲:研製探測器像備戰...
    孫澤洲今年50歲,作為我國太空飛行器總體設計和測控通信技術專家,先後擔任嫦娥三號、四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帶領團隊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繞月探測任務和首次月面軟著陸及巡視探測任務,尤其是嫦娥四號探測器實現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的重大標誌性工程。探測器研製階段 工作緊張是常態新京報:你平時工作狀態和節奏是什麼樣的?
  • 天問一號探測器即將到達火星,目的是什麼,為啥叫天問
    也正是因為受到了比較濃厚的古文化氛圍影響,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了,從上個世紀到如今,我國在探索宇宙的時候,經常會取一些特殊的名字,比如嫦娥號、天問號。太陽系中一共有8大行星,包括地球在內,地球的名字是大家公認的,除此之外,離地球比較近的5顆行星分別被我們命名為金木水火土,很多朋友其實對這一直不太理解,因為在外國人的世界觀裡,當然是沒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說的,而上個世紀我們的宇宙探索還未啟程,很多的航天名詞都是直接翻譯,為什麼五個行星翻譯過來就變成了五行呢?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3日中午,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天問一號的名字,來自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先生的詩歌集《楚辭》中的名篇《天問》。
  • 千呼萬喚始出來,美國宇航局下一個火星探測器命名為毅力號
    與「好奇號」不同的是,「毅力號」主要承擔著天體生物學任務,專門尋找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的證據。「毅力號」還將搭載直升偵察機,可以實現進行近距離觀測。此外「毅力號」還將採集一些樣本帶回地球,這將是本世紀20年代年初首次從火星表面返回的樣本。「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在地球上。
  • 火星為什麼這麼硬?探測器鑽頭深挖地表,最後卻被反彈回來
    引言:前段時間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再次引起了世界的關注。美國每次發射的探測器都具有不同的特點,例如好奇號是第一艘採用核動力的探測器,而洞察號則是第一艘將要對火星地表進行深入鑽探的探測器。
  • 「希望號」火星探測器,6件要聞需了解
    來自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關於這次裡程碑式任務的6件要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即將即將向火星發射一個名為「希望號」的探測器。如若發射成功,其將成為阿拉伯第一個行星探測任務。該任務主要側重於了解火星氣候與大氣。即使這些課題已被之前研究,但是此次「希望號」探測器將以更新、更綜合的方式解決相關問題。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今年7月底上午12時41分左右用我國自主研製「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準時點火升空,飛行一定時間火箭助推器分離、二級火箭分離、器箭分離、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太陽翼板順利展開,所有發射任務都按計劃完美順利完成,指揮大廳傳來陣陣掌聲隨後宣布火星探測器發射入軌階段已順利完成
  • 「天問」遠赴火星,「探測器」的英文是什麼?
    如果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軟著陸任務的國家。 今天發行的《中國日報》中的絕美「天問」跨版,值得一看! 火星車高度有1米85,重量達到240公斤左右,配備6個輪子和4塊太陽能板,能在火星上以200米每小時的速度行進。
  • 為何此次火星探測器名為「天問」?科學家:這和偉大詩人屈原有關
    今年七月份是被認為探訪火星的最佳月份,因為火星此時離地球最近,長度大約在5500萬公裡左右,一旦錯過了這個窗口期,還需要再等兩年,所以很多國家都定在了七月份進行發射。原本按計劃發射的有三個國家,可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歐洲宇航局決定放棄此次發射。
  • ...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將挑戰「三步走」,開啟中國航天新...
    三部分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火星漫遊車,這也是中國首輛火星車,將對火星進行全方位的探測。火星車重量約 240 公斤,為「毅力號」的四分之一,以太陽能電池為動力,設計壽命 90 天,但可正常使用 2-3 年。其頂端有避障的全景相機和可識別礦物質成分的多光譜相機,另配有 4 個太陽能電池板、探測雷達、磁場探測儀和氣象測量儀。
  • 世界首個探索火星內部結構的探測器今日著陸火星,行程4.8億公裡
    當地時間本周一凌晨3點,美國宇航局發射的InSight Lander探測器將著陸火星,此前,它已在太空中飛行了7個多月,行程超過4.8億公裡。時隔6年後,美國宇航局又向火星送上了InSight Lander探測器,彰顯了美國宇航局要深入研究和探測火星的決心。目前,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火星地表成功投放探測器的國家,美國宇航局之前送到火星的「機遇號」小型探測器在今年6月的火星沙塵暴期間出現故障,但地面控制中心仍然沒有放棄挽救它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