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買」倫敦 -股票頻道-和訊網

2020-12-23 和訊港股

  昨天收盤後,港交所發布公告,尋求與倫敦股票交易所合併,一石激起千層浪。

  雖然各界對此看法莫衷一是,但港交所CEO李小加先生卻表示出了極大的熱情,稱此次兩大交易所合併是「世紀大聯姻」。

  然而市場還是相對比較冷靜的。昨天歐洲交易時段,倫交所(LSE.L)的股價先是一飛沖天,一度漲超15%。但隨後明顯回落,最終收盤漲幅僅為5.91%,收盤股價在7206便士。

  而香港方面,港交所(388.HK)股價今日低,盤中反覆震蕩,成交量明顯放大,但收盤呈現明顯「十字星」的格局,同樣是反映出了投資者對於此項收購的看法處於膠著狀態。

  市場之看法不一,蓋因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此次收購,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

  如果單純從財務去看,這項收購明顯不是一個好生意,因為倫交所估值太高;但是從區域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發展合作的角度,這種交易所之間的合併卻是非常有意義的嘗試。

  除此之外,牽扯到當前英國脫歐以及香港的一些政治事件因素,也使得此項交易的前景愈發撲朔迷離。

  1

  這筆收購划算嗎?

  純粹財務的角度,這個收購併不便宜。

  為什麼這樣說?

  首先,港交所和倫交所的業務相似度非常高,理論上估值應該接近。但是倫交所的市盈率(PE)目前在52倍左右,而港交所只有區區31倍,倫交所比港交所貴60%。

  而在昨天港交所的公告中,我們也看到,擬收購的估值在現有水平上還要再加22%的溢價。也就是說,如果算上這塊溢價,倫交所被收購下來的市盈率將超過63倍,是港交所的兩倍。

  這意味著,需要倫交所的盈利需要增加一倍,還要再超過同時期港交所的盈利增幅之後,才能消化掉這筆冤枉價。假設倫交所未來每年盈利增速30%,港交所增速為10%,那麼這筆收購溢價仍然需要5年時間才能抹平。更何況倫交所與港交所的相對增速,孰快孰慢,還未可知。

  所以,從估值的角度,這筆交易一定是不划算的。

  此外,就交易本身而言,港交所市值3000億港元,而倫交所市值250億英鎊(約合2420億港元),兩個都是千億級別的公司互相收購,說它們是「象吞象」,毫不誇張。但是一下子拿出2420億港幣的現金,談何容易。

  正因為如此,港交所的收購計劃之中,有1/4用現金支付(2045便士),剩餘部分通過發行新股來籌集,以1股倫交所換2.495股港交所的比例來進行。這樣相當於8361便士/股的倫交所股價。

  這樣雖然可以節省現金,但又帶來另一個問題。

既然發行新股,那麼港交所的利潤會被攤薄,並且會面臨股價波動的風險。如果發行過程中港交所股價下跌,那麼需要發行的新股則更多。

  而目前倫交所的及大股東,包括卡達投資局(10%),貝萊德基金(7%),美國的The Capital Group(7%),以及英國的Lindsell Train Limited(5%),是否會接受港交所的收購,則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所以,單純從帳面上,這筆交易怎麼看都不太划算,而且過程中還會有許多艱難險阻。

  於是,問題來了,既然這麼不划算,那麼港交所為什麼還要花這筆冤枉錢去買那個「高貴冷豔」的倫交所呢?

  2

  趁火打劫

  有人說,倫交所是女神誒,收購女神,開價總要高一點嘍。

  有人說,港交所這次是趁火打劫。

  誰都知道,英國脫歐的局勢現在已經亂成一團,一旦最後「無協議脫歐」,那麼其結果將是大量企業遷出,投資者撤資,資金外流。

  倫敦交易所,是全歐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是全球最大的固收與衍生品交易中心。倫敦、紐約、香港,這三個城市合稱「紐倫港」。

倫敦交易所,位於英國倫敦金融城,是全球最重要的證券交易所之一

  熟悉當代金融市場的朋友都知道,美國的金融監管是比較嚴格的,許多高風險的結構性產品是不允許做的;而倫敦,作為最大的歐洲美元交易中心,對於美元產品的監管非常寬鬆,基本上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來的都是客,賭場任你嗨。

  於是,許多在美國不敢做或不許做的交易,就都搬到倫敦來玩。2008年之後,美國央行源源不斷給市場輸送流動性,而這些錢先是通過逆回購、轉抵押等方式,帳面上還留在美國,但靈魂已經飄過大西洋(600558,股吧),跑到了倫交所的電子交易系統裡面,進行著高風險高收益的賭局。

  「倫敦鯨交易員」的故事,金融界的朋友都應該有所耳聞。

  不僅美國,歐洲許多國家,特別是東歐一些國家的富豪和政商,在他們自己的國家有風險的交易,或者本國無法保證安全的資產,都會轉移到倫敦來,因為那裡法治悠久、金融市場完善、並且歡迎八方來客。

  一旦英國以一種無協議的方式離開歐洲,這些資金和交易將大規模撤離倫敦,而這對於一個國際金融中心來講,意味著流動性的枯竭。

  因此,對於當前,英國脫歐正處在最關鍵時期,人心浮動不安,這個時候,提出收購,也許會提高成功的籌碼。

事實上,正常情況下,不是你出多高加碼的問題,是人家根本不肯賣的問題。

  嗯,有一定道理。

  畢竟我們看到,歷史上有無數股票交易所對倫交所這個「大家閨秀」垂涎三尺,而港交所過去也曾多次對倫交所身處橄欖枝。但是,女神就是女神,說不跟你在一起,就不跟你在一起。

  倫敦鯨交易員Bruno Iksil,JP Morgan Chase前首席投資官,因投機信用衍生品CDX導致公司巨虧65億美元。圖片來源:南華早報

  2016年,傳港交所曾與卡達交易所聯合收購倫交所,最終無果。2017年德意志交易所集團對倫交所提出了收購要約,當時港交所還一度極為緊張,生怕自己的女神被日耳曼人搶走。後來得知英國金融監管當局拒絕,港交所才深深地舒了一口氣^^

  終於到了2019年,女神和家長鬧彆扭了,英國脫歐已經亂成一團,這個時候港交所再度提出收購,是不是有一點英雄救美的感覺呢?

  您可以自己腦補一下這畫面。

  3

  阻擊戰

  此外,這個時候港交所收購倫交所的原因,還有另一重可能性。

  即對於倫交所收購Refinitiv之阻擊。

  如果我們仔細閱讀港交所的收購公告,我們會發現,裡面明確提出,倫交所要停止對Refinitiv的收購。等於是說,「我願意支開出很高的價錢和你在一起,但是你不可以再跟另一個人在一起了。」

  有沒有一種橫刀霸愛的感覺。

  而倫交所的回覆裡面講到,「注意到港交所提出了很高限制性的收購條件,會考慮。」但更重要的是,「將繼續收購Refinitiv」……

  也就是說,你想高價買我,我還沒答應呢。現在我想跟誰在一起,你管~不~著~

  哈哈,果然是女神範兒。

  資本市場上的分分合合,怎麼和談戀愛以及婚姻那麼像?

當然這是題外話。

還是來看看,這個Refinitiv是何方神聖。

Refinitiv位於美國紐約的辦事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Refinitiv,中文叫做「路孚特」,是一家金融數據公司,其前身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的金融與風險事業部。目前,路孚特所涉及的領域包括金融產品、反洗黑錢等,企業併購重組等。其辦公處地點則有190多個國家地區。

  在2018年,湯森路透以200億美元的價格將自身的金融與風險事業部55%的股權出讓給貝萊德(Blackrock),而貝萊德則與加拿大養老金(CPP)和新加坡主權基金(GIC)等機構投資者組成財團,共同玩成了對其收購;剩下的45%的股份由湯森路透繼續持有。

  今年7月29日,倫交所對路孚特提出了收購要約,擬通過換股的方式收購路孚特,收購代價為270億美元。對於這項收購,路孚特表示出了興趣。Refinitiv的CEO David Craig明確表示:

  「倫交所在平臺、交易、以及渠道網絡方面的業務與路孚特高度互補,兩家的合併可以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服務各自的客戶。」

  該收購被市場普遍看好,公告發出之後,倫交所的股價漲了15%。

倫敦交易所2019年7月29日股價大漲15%,因市場看好其收購Refinitiv的交易

  於是,問題又來了,倫交所和路孚特兩家秋波頻送,而且郎才女貌,看似天作之合。為什麼港交所卻不願意成人之美呢?

  照我來猜測,無外乎是一旦倫交所與路孚特合併成功之後,兩者各自在股票交易以及金融數據方面的優勢將得到互補,會對港交所構成更大的競爭。

  畢竟倫交所目前在紐倫港三大交易所之中是略顯暗淡的,而一旦倫交所此輪操作成功上位,況且眼下滬倫通打的火熱,將來中國的公司又多了一條去倫敦上市的路徑,而港交所的優勢將被大大削弱。

  因此,港交所無論如何也要把倫交所收購Refinitiv這件事攔下來。而出這筆高的驚人的收購代價,不是真的要收購,而是要幹擾倫交所自身的節奏,並且在一定程度上誘使倫交所目前的大股東拋貨,製造博弈機會。

  當然,這只是理論推導,未來事情竟如何推演,還要根據具體情形再做分析。

  4

  拭目以待

  回到港交所。

  今天港交所的股價反映出了市場對這項收購的一定程度上的擔憂,股價再度跌破240,收盤跌幅為3.5%。而此前幾個月香港的政局動蕩,使得香港股市大跌,成交清淡,許多行業出現間歇性休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幹擾。

  但是,香港的底子是不差的,而且一旦亂局平息之後,也可以迅速回歸正軌。

目前港府的許多所作所為,已經是在為下一個十年甚至更久去布局了。比如近期熱議的增加土地供應等等,你們懂的~

  因此,港交所與倫交所合併,也是一種對香港更大格局上的鋪排。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不論是路上的還是海上的,終點都在倫敦。從這個意義上,對於整個歐亞大陸的股票交易所資源的跨國別與跨文化整合,也是此次併購的題中之義。

  此次收購,堪稱21世紀全球資本市場最大的盛事。最終結局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格隆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婁在霞 HN151)

相關焦點

  • 都市麗人的生死劫-股票頻道-和訊網
    彼時,人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內衣產品,除了黛安芬、華歌爾等昂貴的香港及海外品牌,就是連正規品牌都沒有的地攤貨。 鄭耀南瞄準中間的中低端市場,推出了有品牌保障的大眾化內衣產品,並改變傳統的內衣銷售模式,把與貼身衣物有關的各種品類放在同一個門店銷售,這便是後來內衣行業普遍採用的「一站式購物」模式。 憑藉出眾的產品性價比和加盟店模式,都市麗人很快圈粉一批有真實需求的用戶,並在二三四線城市快速擴展。
  • 湯臣倍健IPO專題-股票頻道-和訊網
    序號日期發行安排1T-6日2010年11月26日(周五)刊登《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提示公告》2T-5日2010年11月29日(周一)初步詢價(通過網下發行電子平臺初步詢價(通過網下發行電子平臺)及現場推介(上海)4T-3日2010年12月1日(周三)初步詢價(通過網下發行電子平臺)及現場推介(北京)初步詢價截止日(15:00 截止)5T-2日2010年12月2日(周四)確定發行價格、可參與網下申購的股票配售對象名單及有效申報數量
  • 中國股市20周年-股票頻道-和訊網
    1984年11月的一天上午,上海飛樂電聲總廠門口擺出了一張桌子,不時有人前來交錢買股。這裡所賣出的正是新中國第一隻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那時距離新中國資本市場正式開啟的標誌性事件——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還有整整六年。
  • 被埋沒的醫藥股-股票頻道-和訊網
    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 百度再起舞-股票頻道-和訊網
    「女版巴菲特」凱薩琳·伍茲(Cathrine Wood)執掌的ARK基金,於本月(2020年12月)上旬連續加倉百度(NASDAQ:BIDU),截至12月21日持有102.2萬股百度股票。在「吹哨子股東」引領下,百度月內漲幅達到37.61%(截至12月23日收盤)。此種景象燃起了我們對百度的興趣。
  • 聚焦證券公司網上開戶-專題-股票頻道-和訊網
    [詳情]    網上開戶第一單誕生    8月29日,和訊網從國泰君安證券獲悉,公司已經於8月27日實現首單網上證券帳戶開戶,投資者可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操作完成從資金帳戶到證券帳戶的開設,進而實現參與A股交易。至此,國泰君安證券成為券商業首家真正落地網上開戶業務的公司。
  • H股上市有什麼好處 內地投資者如何買香港股票?
    如今不少企業都會選擇在香港上市,因此對H股關注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些內地投資者也想可以參與H股投資者的,但對H股了解的情況比較少,比如H股上市有什麼好處等。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簡單的了解一下H股的相關信息,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 愛奇藝等待大結局-股票頻道-和訊網
    買不買,賣不賣,讓不讓。文丨何旭楊菁正在猶豫明年還要不要續充愛奇藝會員。楊菁,25歲,北京某童書出版機構平面設計師,平時喜歡在愛優騰之間追劇、看綜藝。騰訊視頻在摸索了兩年不甚成功的自製劇後,找到了一條資金雄厚者獨有的道路——買版權。2014年11月,騰訊宣布和HBO合作,稱將獨家播出《權力的遊戲》《新聞編輯室》等大熱美劇。此時的小破站也十分繁忙,忙於應付侵權危機。2014年11月,權利人狀告B站侵權播映《中國合伙人》一案二審結束了,B站被判賠10萬元。
  • 香港高收入族的消費習慣:炒股票買手錶無汽車
    香港高收入族的消費習慣:炒股票買手錶無汽車   香港文匯報報導,這項調查面向亞洲7個國家或地區,包括香港、新加坡、吉隆坡及臺北等1萬多名商界、管理及財務公司的中層至高層管理人員。  喜投資股票買手錶  受訪者的投資總值平均達14萬7千美元,而香港受訪者的平均投資額則為20萬8千美元,於區內排行第二,僅次於新加坡的22萬2千美元。
  • -新聞頻道-和訊網
    中證紅利指數挑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現金股息率高、分紅比較穩定、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的100隻股票作為樣本,以反映A股市場高紅利股票的整體狀況和走勢。  二、表現更好的深證紅利ETF  過去幾年表現更好是深證紅利指數,深紅利指數是深證市場能給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回報的40隻股票。該指數在編制時主要參考分紅(包括現金分紅、股票分紅)的頻率與數量,這類公司的特點是成熟的績優股或分紅能力較強的成長股。
  • 香港人又來了,不畏英國病毒,16億買進封城中的倫敦
    12月28日,繼此前斥資6500萬英鎊買下Topshop母公司持有的倫敦西區大樓Corinthian House後,香港豪門羅氏家族持有的建灝地產(K&K Property Holdings)剛剛又出手了。香港羅氏這次豪擲1.15億英鎊(約合10.15億人民幣),收購了另一座位於倫敦西區的寫字樓——Endeavour House。
  • 曾花51億在香港買豪宅,今花81億在英國買豪宅,堪稱中國隱形首富
    比如說拼多多的老闆黃崢,他的財富已經超過了千億,但是事實上這千億財富都是拼多多的股票。不過拼多多現在依然在虧損中,黃崢的股票又沒有套現,所以他這千億都是帳面財富,暫時是無法變現的。如果是無法變現的財富,那麼1千億跟2千億就沒有分別了。
  • 初探債市-債券頻道-和訊網
    而且因為有統一標準的條款設計,所以也可以在市場上交易流通,類似於股票。   我在市場上選取了一隻目前正在流通交易的債券,以此為例,來詳細介紹現實中債券的基本條款。   代碼和股票代碼意義相似,都是為了方便投資者進行交易。但和股票代碼不一樣,有些債券的代碼不只一個,我們選取的這隻國債就有4個債券代碼。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現在債券市場有銀行間、交易所(上交所和深交所)、櫃檯等多個交易市場,而有些債券可以同時在不同的市場進行交易,不同的交易市場,代碼制定規則又不一樣,所以這些跨市場交易的債券自然會有多個債券代碼。
  • 月度金股 | 9月 -股票頻道-和訊網
    藍標轉債下修後漲幅不大,投資者主要擔心信用風險,因此下修後轉股價上漲幅度較小,但是在特別短的期限內,信用風險還是可控的,甚至為了流動性考慮,買入轉債可以考慮轉換股票賣出。另一方面,對於一些轉股意願較強烈的轉債,如果基本面尚可,可以考慮配置,如之前的常熟轉債,PB所代表的的下修空間仍然不低。此外,一些可能有下修意願,信用風險短期可控的轉債,也是可以考慮配置,如利歐、眾興等。
  • 港股要如何買賣 香港股票買賣規則詳解!
    港股要如何買賣,香港股票買賣規則詳解!股票市場由於地區的不同其交易規則也會略有差異,相信大家對於內地市場的買賣規則早已知根知底,近些年來香港股市越顯成熟,香港股票逐漸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睞,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香港股票如何買賣?
  • SZ股票什麼意思? SZ股票是什麼?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股票代碼前面會有:SZ的字樣,其實這就是表示這隻股票是在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因此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我們簡稱之為SZ股票。  香港證券交易所:字母代碼:HK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簡稱港交所,英文全稱為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英文簡稱HKEx,)可以說這是一家全球最大的交易所集團,它是在香港上市的控股控制,因此旗下也是有很多的分公司
  • 2013年湯森路透StarMine全球賣方分析師評選-專題-股票頻道-和訊網
    StarMine採用純客觀數據作為評選標準,現在全球很多買方機構都運用StarMine各項量化指標來篩選賣方提供的研究,特別是股票研究;同時,眾多賣方機構本身也把StarMine指標作為考核自己分析師績效的定量因素之一,現時全球25%賣方分析師的薪酬在一定程度上與StarMine分數掛鈎。在中國,我們也注意到越來越多買方機構採取及接納這樣的概念和模式。畢竟,這是一個買方作主導的市場。」
  • SZ股票是什麼意思?什麼是SZ股票?
    因此本文將給大家介紹一下股票術語的相關知識。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股票代碼前面會有:SZ的字樣,其實這就是表示這隻股票是在 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因此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我們簡稱之為SZ股票。深交所的主要職能包括:為證券交易提供便利的場所和設施;制定相關sz股票的業務規則;審核證券上市的申請、已經安排證券股票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進行監管;對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深交所是以發展我國多方面的資本市場為主要目的存在的,以全力支持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以推進自主創新國家的發展戰略而實施。
  • 溫室效應-新聞頻道-和訊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陳德霖回顧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細節:那日只有金管局在買股票!
    摘要 【陳德霖回顧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細節:那日只有金管局在買股票!】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將於今年9月底即卸任,今日他在個人網誌中回顧了自己在金管局的工作歷程,並詳細談到了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重創香港後,港府是如何擊退索羅斯等投資大鱷企圖做空港股獲利的這一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