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張給寧波親戚包了2500元還怕丟面子 杭州小魏4個紅包花去近萬元
杭州小張:包了2500元紅包還怕丟面子
小張,目前在杭州工作,近30歲。這個國慶長假,他參加了兩場婚禮。第一場是寧波一個遠房親戚結婚。怎麼個遠房法?他說,出生到現在,他就見過對方一兩次面。拿到結婚請柬後,一時竟想不起應該稱對方什麼。掰著手指頭想了好久,才搞清楚輩分。
婚禮之前,小張特地向在杭州工作的寧波朋友打聽紅包行情。朋友默默伸出五個手指,意思是,至少5000元。
「真的是嚇到了!」小張說,剛畢業時,手頭沒幾個錢,那時候朋友同學一個紅包大概600元,接到兩三個請柬,一個月的零花錢就沒了。這些年收入高了,但紅包的厚度也水漲船高。猶豫再三,最後他決定打個五折,包了2500元。紅包是給出去了,但現在他很忐忑,擔心會不會因為給少了,今後在親戚圈裡丟面子啊。
「可是,禮金真是永遠的痛啊,禮尚往來的東西,能不漲得那麼高嗎!」小張說,最近他看了本熱門的電影《夏洛特煩惱》,裡面有句臺詞說:「隨個份子,把發動機都隨進去了。」一想到就心塞。
小調查:
溫州、金華、寧波紅包最厚
嘉興、湖州,紅包壓力較輕
上面說到的給寧波親戚包了2500元紅包還忐忑不安的小張,這個國慶長假的第二場婚禮是在嘉興鄉下,也是一個親戚結婚。包之前,徵詢父母意見,回答說,包200元差不多了,這也讓小張有些忐忑:「200元夠了?會不會太少了?」父母說,沒事的,大家都包這麼多。兩場婚禮的禮金一對比,讓小張很感慨:「同樣在浙江省內,同樣是親戚結婚,紅包的數字怎麼會差那麼多?」
浙江哪個地方的婚禮紅包最厚?我們在19樓論壇、杭網論壇及朋友圈中作了小調查。
從網友們以及身邊朋友提供的數字來看,紅包給得最多前三名分別是溫州、金華和寧波。
一位溫州朋友說,在溫州,朋友、同學之間紅包的基數是1000元到2000元。而且溫州有些地方「成功人士」很多,朋友之間給3000元、5000元也很正常。不過,溫州很多新人會給參加喜宴的親朋回禮,通常是每人一兩百元,加一包中華煙。
台州姑娘小孫說,台州地區給紅包的數字必須帶8,像杭州這樣包1000元整數,在台州是很不禮貌的。一般朋友間就是1280元起步,關係好一些的是1680元,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會包2880元。椒江、黃巖、路橋一帶,紅包通常比較厚。經濟相對一般的臨海、天台、仙居一帶,紅包的數額也會低一些。
最近,在寧波某論壇,名叫「熊愛」的網友發帖說,一個不是很熟的老同學突然打電話邀請他參加婚禮,他因沒時間婉拒後,對方竟然發來了支付寶帳號,還附上建議價2688元。「我該怎麼辦?給還是不給?」網友「熊愛」很糾結,「不給嘛,擔心哪天同學聚會的時候被他各種難堪;給嘛,自己心裡還是有點不願意。」
從我們的調查來看,浙北的嘉興、湖州,特別是下面的一些縣市,紅包壓力較輕。像嘉興的海寧、海鹽,婚禮上兩三百元的紅包很常見,大多不超過800元。我一個同事,老家在海鹽。他說,去年,他親舅舅的兒子的女兒(就是表哥的女兒)結婚,他也只包了300元。小時候,他是在舅舅家長大的,和這個表哥的關係非常好。每年過年,他第一個去拜訪的親戚,基本上就是這個表哥。「我們那兒就是這個行情。像年長一些的,給的紅包更少,一般也就包一兩百元。給多了,新人家裡反而有壓力,意味著今後要回的禮金更多。」同事說。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一位湖州朋友說,湖州的南潯和織裡兩個鎮緊挨在一起,但封紅包的習俗上,兩個鎮區別很大,織裡因為民營經濟發達,紅包封得要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