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塞!杭州有人國慶4場喜酒紅包花去近萬元
這兩天的微信朋友圈裡,滿屏是各種旅遊和美食的照片,除此之外,許多人在曬婚宴。
魏先生這個國慶長假原本打算帶家人出去旅遊,一個多月前準備訂酒店和機票時,突然想起來,這個國慶長假,表姐要結婚。在同輩親戚中,表姐是從小玩到大的,感情自然沒得說,為了表姐婚禮放棄一次長途旅行,也當然心甘情願,沒什麼好遺憾的。但沒想到臨近國慶前,他又接連收到三封結婚請柬,有關係不錯的哥們兒,有部門同事,也有久未聯繫的老同學。這麼一來,國慶長假要赴四場婚宴,不但所有出行計劃泡湯,光禮金就要送出近萬元。
而朋友圈裡,更有同學說,這個長假參加了5場婚禮。還有一位讀者發來微信說,前兩天去寧波參加一個親戚的婚禮,包了2500元紅包,回來後一直很忐忑,怕送少了。
這個國慶長假,不知道你參加了幾場婚宴?送出了多少紅包?
杭州小魏:4個紅包花去了萬元左右
10月4號,長假過半,杭州人小魏這個國慶要喝的四場喜酒,已經參加了兩場。
第一場是同學的婚禮。這位同學已經好久沒聯繫了。赴宴前,他跟另外幾個去喝喜酒的同學在微信上碰了個頭,商量了一下封紅包的數目,一致決定都包1000元。一位同學說,在杭州,關係一般的同學、朋友,紅包是800元起步,關係好點的在1200到1600元之間,通常封1000元的最多,這是個大家認為最適合,也比較能夠接受的數字。
第二場喜酒是表姐的婚禮。因為表姐從小跟他關係不錯,平時又常玩在一起,他覺得紅包要封得大一些,事先徵詢家裡長輩和其他親戚的意見後,覺得封5000元是個比較合適的數字。
接下來兩天,還要參加一位部門同事的喜酒和一位哥們的婚禮,這樣一來,國慶假期四場喜酒,紅包的開支是一萬元左右,這對於他這樣普通的上班族來說,一下要拿出這麼一大筆計劃外開支,真的是有點感覺的。
紹興小鄭:這個國慶長假參加5場婚禮
前幾年的國慶長假也基本是在出席婚禮
小鄭,31歲,紹興人,結婚4年。今年國慶假期,他要參加5場婚禮,其中一場是自己的同學婚禮,另外四場是老婆同學的婚禮。
小鄭說,這5場婚禮必須去,因為在他結婚的時候,他們都來了,而且每個人大多給了1000元的紅包,所以今年他們結婚,每場喜酒的禮金都要在1000元的基礎上再加一些,這麼算下來,國慶假期光禮金就要支出五六千,壓力還是蠻大的。
「不過也習慣了,我們也是國慶結婚的。」小鄭說,對於他這個年齡段來說,同學朋友間大多在這幾年結婚,所以這幾年的國慶假期,他和老婆基本上都是不斷地在出席各種婚宴。今年這些結婚的同學可以算得上是「末班車」。
杭州小張:包了2500元紅包還怕丟面子
小張,目前在杭州工作,近30歲。這個國慶長假,他參加了兩場婚禮。第一場是寧波一個遠房親戚結婚。怎麼個遠房法?他說,出生到現在,他就見過對方一兩次面。拿到結婚請柬後,一時竟想不起應該稱對方什麼。扳著手指頭想了好久,才搞清楚輩分。
婚禮之前,小張特地向在杭州工作的寧波朋友打聽紅包行情。朋友默默伸出五個手指,意思是,至少5000元。
「真的是嚇到了!」小張說,剛畢業時,手頭沒幾個錢,那時候朋友同學一個紅包大概600元,接到兩三個請柬,一個月的零花錢就沒了。這些年收入高了,但紅包的厚度也水漲船高。猶豫再三,最後他決定打個五折,包了2500元。紅包是給出去了,但現在他很忐忑,擔心會不會因為給少了,今後在親戚圈裡丟面子啊。
「可是,禮金真是永遠的痛啊,禮尚往來的東西,能不漲得那麼高嗎!」小張說,最近他看了本熱門的電影《夏洛特煩惱》,裡面有句臺詞說:「隨個份子,把發動機都隨進去了。」一想到就心塞。
小調查:溫州、金華、寧波紅包最厚
嘉興、湖州,紅包壓力較輕
上面說到的給寧波親戚包了2500元紅包還忐忑不安的小張,這個國慶長假的第二場婚禮是在嘉興鄉下,也是一個親戚結婚。包之前,徵詢父母意見,回答說,包200元差不多了,這也讓小張有些忐忑:「200元夠了?會不會太少了?」父母說,沒事的,大家都包這麼多。兩場婚禮的禮金一對比,讓小張很感慨:「同樣在浙江省內,同樣是親戚結婚,紅包的數字怎麼會差那麼多?」
浙江哪個地方的婚禮紅包最厚?我們在19樓論壇、杭網論壇及朋友圈中作了小調查。
從網友們以及身邊朋友提供的數字來看,紅包給的最多前三名分別是溫州、金華和寧波。
一位溫州朋友說,在溫州,朋友、同學之間紅包的基數是1000元到2000元。而且溫州有些地方「成功人士」很多,朋友之間給3000、5000也很正常。不過,溫州很多新人會給參加喜宴的親朋回禮,通常是每人一兩百元,加一包中華煙。
台州姑娘小孫說,台州地區給紅包的數字必須帶8,像杭州這樣包1000元整數,在台州是很不禮貌的。一般朋友間就是1280元起步,關係好一些的是1680元,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會包2880元。椒江、黃巖、路橋一帶,紅包通常比較厚。經濟相對一般的臨海、天台、仙居一帶,紅包的數額也會低一些。
最近,在寧波某論壇,名叫「熊愛」的網友發帖說,一個不是很熟的老同學突然打電話邀請他參加婚禮,他因沒時間婉拒後,對方竟然發來了支付寶帳號,還附上建議價2688元。「我該怎麼辦?給還是不給?」網友「熊愛」很糾結,「不給嘛,擔心哪天同學聚會的時候被他各種難堪;給嘛,自己心裡還是有點不願意。」
從我們的調查來看,浙北的嘉興、湖州,特別是下面的一些縣市,紅包壓力較輕。像嘉興的海寧、海鹽,婚禮上二三百元的紅包很常見,大多不超過800元。我一個同事,老家在海鹽。他說,去年,他親舅舅的兒子的女兒(就是表哥的女兒)結婚,他也只包了300元。小時候,他是在舅舅家長大的,和這個表哥的關係非常好。每年過年,他第一個去拜訪的親戚,基本上就是這個表哥。「我們那兒就是這個行情。像年長一些的,給的紅包更少,一般也就包一二百元。給多了,新人家裡反而有壓力,意味著今後要回的禮金更多。」同事說。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一位湖州朋友說,湖州的南潯和織裡兩個鎮緊挨在一起,但封紅包的習俗上,兩個鎮區別很大,織裡因為民營經濟發達,紅包封得要厚得多。
杭州年薪10萬者認為
朋友間不超過1000元較合適
這個國慶節,我們還在杭州一家新開業的商場,隨機採訪了一些來購物的年輕人,來看看他們眼中的杭州人的紅包行情:
小程(女),27歲,杭州人,未婚,在一家軟體公司上班,年收入12萬元。國慶假期,小程有一場喜酒要喝,結婚的是她閨蜜。因為最近臉上長痘痘,小程婉拒閨蜜讓她做伴娘的邀請。「伴娘不當了,但關係好,紅包要包大一點!」小程說,她事先問了別的參加婚禮的朋友,紅包大多給1000元,於是她就包了1600元。
小金(男),28歲,杭州人,結婚一年,在廣告公司上班,年收入15萬元。國慶假期有兩場婚禮,其中一場是小學同學,小金包了1200元的紅包,比很多同學多包了200元。小金說,去年自己結婚時,這位同學人在北京沒能趕過來,紅包也沒給,但同學給他租了一艘西湖上的大遊船,讓他丈母娘家的親戚們坐著遊船好好遊了趟西湖,這讓他很有面子,他很感激這個同學的幫忙,所以今年同學結婚,自己不但封了紅包,還特地多封一點以表感謝。
小黃(女),31歲,新杭州人,年薪10萬,結婚兩年。國慶長假,她有三場喜酒要喝。赴宴前,小黃翻開家庭記事本,上面記載了她結婚時每個親戚朋友給的紅包的金額,國慶三個要結婚的朋友,當年一個給了800元、一個1000元、一個1200元。
小黃說,按照杭州這邊的習俗,給人家的紅包,要比當年他(她)給我們時要多一點。時間相差沒幾年的,一般加200元左右,所以她決定給當年包了800元和1000元的朋友各加200元。但當年包了1200元的那個朋友,讓她有些犯難:「要是給1400,數字會不會不吉利?」小黃最後決定給這個1200元的朋友包了1600元。「當年,她給我的紅包比別人多一點點,說明她把我當重要朋友來對待。」
問了20多個杭州本地的年輕人,大部分在這個國慶假期至少要參加一場婚宴。這些大多年薪在10萬左右的年輕人,比較認同的紅包行情是,在杭州的朋友同學之間,不超過1000元的紅包最為合適,超過這個數字,要麼是親戚,要麼關係確實不一般。
當然了,我們這次只是小樣本調查,採訪的也大多是年輕人,具體到每個地區、每個人身上,可能會相差很大。不過在調查中,大家都表達出了同樣一層意思:現許多地區的人情壓力確實蠻大的,文明節儉辦婚禮仍要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