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鑫 通訊員 程一桐 吳海亮
2019年國慶黃金周,新縣氣溫適中、氣候適宜,遊客出遊熱情高漲,旅遊市場供需兩旺,遊客人數和綜合收入均創歷史新高。全縣旅遊市場秩序井然,無重大旅遊投訴事件,無安全事故發生,順利實現了「安全、有序、優質、高效、文明」五統一的預期目標。
假日七天,新縣共接待遊客119.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8%、63.3%。其中,自駕遊成為假日旅遊主要出行方式,全縣共進入外來車輛19.6萬輛,接待自駕遊客91.7萬人次,佔遊客總量的76.9%。河南、湖北、北京、安徽、江蘇是前五位主要客源市場,遊客佔比達73.5%。
多線飄紅 文旅融合亮點紛呈
受總書記考察調研和全球文旅創作大會之「紅色旅遊抖起來」宣傳月影響,「紅色傳承」「星火燎原」「浴血抗戰」「千裡躍進」「紅旗不倒」等紅色主題備受歡迎,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許世友將軍故裡等紅色景區和紅色線路賓客如雲,箭廠河、泗店等革命舊址群遊人如織,大別山露營公園、綠康源紅色研學如火如荼,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遊客紛紛攜家人重走總書記考察路線,緬懷革命先烈,感受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全縣紅色遊人數達46.8萬人次。
新縣成功創建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讓「九鎮十八灣、全域遊新縣」品牌叫響全國,假日期間,新縣中遠程自駕遊、長線遊客明顯增多,京、皖、蘇、浙、滬等外省車牌量大幅增長,遊客分布呈多點多線、全面爆發的格局。假日七天,縣內各大停車場車輛爆滿,景區內外人流湧動,無景點旅遊蔚然成風,除重點A級景區和鄉村旅遊點外,各旅遊廊道、登山步道、鄉野田園、休憩驛站、公園廣場、水庫溼地等非景點區域客流大增。全縣客流量和綜合收入同比增長都在60%以上,「有區無界、有門無票、有景無點」的全域發展格局已然形成。
假日期間,新縣鄉村旅遊勢頭強勁,以「觀農景、賞農俗、幹農活、品農味」為內容的「鄉村休閒遊」佔據「超級假日」的半壁江山,「九鎮十八灣」鄉村景點車水馬龍,各停車點位均達到最大承載量。田鋪大壪創客小鎮、西河灣等鄉村景點平均每天接待遊客均超過2萬人次,以老家寒舍、木槿山崗為代表的鄉村民宿群成為全國網紅打卡地,帶動全縣民宿經濟大爆發。七天來,全縣600多處農家樂座無虛席、94處精品民宿入住率均達100%,全縣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69.1萬人次,佔遊客總量的57.9%。
新縣博物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體育館精心「備貨」,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展覽活動吸引觀眾遊客,「五館」每天進場超過3.6萬人次。縣文化館創新開展的「紅城文藝輕騎兵進景區」巡演活動,先後走進20個景區景點,國慶主題歌舞精彩不斷,地燈戲、皮影戲、花鼓戲等非遺展演好戲連臺,成為假日遊客盡享的文化大餐。西河灣、丁李灣等9處鄉村景點開展以「農民豐收節」為主題的系列文化旅遊節慶活動,既有豐富的文藝表演,又結合本地特色舉辦農特產品展銷,成為假日旅遊一大亮點,極大豐富了遊客的參與體驗。
旅遊消費增長明顯,「後備箱經濟」持續升溫。全縣賓館、酒店、農家樂、鄉村民宿全部爆滿,人均消費首次突破800元。田鋪大壪的刺繡鞋墊、不秋草竹編、80後記憶一度賣至脫銷;鐵皮石斛、山茶油、葛根粉、杭白菊、野柿子、獼猴桃等本地特產備受熱捧;住農家旅館、吃農家飯菜、購農副產品成為假日旅遊新體驗。假日七天,全縣農副產品、旅遊商品銷售額達2.26億元,農家樂、民宿營業額逾4億元,2萬多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從中受益,人均增收2000多元,假日經濟飛速增長,有效鞏固了全縣脫貧成果,加速了鄉村振興步伐。
多項措施 力保旅遊安全順暢
加強執法監管。根據節前市場數據,提前預判假日盛況,制定多部門參與的假日安全應急預案。發揮「1+3+2」綜合執法職能,統籌相關部門執法人員90人次,深入全縣各娛樂場所、景區、酒店、旅行社等企業開展多輪聯合執法和督導巡查;組織全縣文化旅遊經營單位負責人、安保人員集中開展消防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組建專班負責投訴電話接聽、投訴處理及線索收集,加強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信息溝通,重點關注食品衛生不達標、失信經營、不文明旅遊等違規現象,嚴厲查處壟斷定價協議、價格欺詐、不合理低價遊、無證經營、黑導黑車等違法行為,實現市場經營安全有序、協調機制運行有效。
高效應急應對。面對有史以來最高峰值的「黃金周」,為有效疏導交通,確保遊客進得來、散的開、出得去,新縣行動迅速、應對及時。整合公安、交通、城管、文化旅遊、市場監管、應急管理等部門力量,成立假日旅遊應急指揮部,縣委書記、縣長親自坐鎮;所有縣級領導深入一線指揮;全縣黨員幹部上路疏導交通;通往田鋪大壪、西河灣等客流集中沿線的鄉鎮、村(居)幹部全部上路引導車流;利用公安應急指揮平臺、智慧旅遊平臺、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發布天氣預警、交通運行和景區承載量等出遊提示,引導遊客錯峰出行。假日七天,新縣共發布各類預警信息40條,調派無人機48次、摩託巡查分隊420人次,出動各類執勤、疏導人員7000人次,各景區客流高位增長、持續火爆,實現有效調度、秩序井然。
完善要素配套。嚴格對照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在「示範」的基礎上,對全縣遊客中心、旅遊驛站、車站廣場的軟硬體設施進行再提檔、再升級,對全縣道路交通指示牌、全域全景圖、公共信息圖形符號進行再排查、再更新。縣城、鄉鎮臨街單位、企業和商鋪的停車場、廁所全部免費對外開放,嚴格落實「一把手所長制」,對全縣637座旅遊廁所加配保潔人員,明確「一廁一人」,確保24小時乾淨無味,24小時廁紙、洗手液免費供應。發布文明旅遊倡議書、十一出行溫馨提示,號召本地居民讓路於客、讓景於客、熱情迎客、真誠待客,為遊客營造了安全、舒適的旅遊環境。部分景區為應對客流高峰,就近開放鄉村學校的食堂,提供低價優質餐飲服務,贏得廣大遊客的點讚認可。
提升服務品質。在節前,結合A級景區質量提升工作,督促各景區完善服務內容,提升景觀效果,加派服務人員、講解人員,備足物料物資,確保產品和服務供給充分。鄂豫皖蘇區首府景區在節前新招紅色講解員20名,大別山露營公園擴招服務、安保人員30餘名,金蘭山景區集中培訓工作人員60名投放至各點位,確保人力充足、服務高效。發揮旅遊質量監督管理職能,對賓館、酒店的服務內容、服務流程、服務態度進行全程監管,全域倡導「微笑服務」、「免費開水」、「義務講解」、「低價午餐」等人性化服務內容,確保客流高峰時服務質量不打折。加強企業誠信經營教育,督促各景區、商家公開服務目錄、服務標準和收費項目,自覺接受遊客監督,確保遊客玩得舒心、購得放心。假日期間,全縣遊客滿意度達95%以上。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