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扶危救急 中醫中藥從未缺席

2020-12-27 瀟湘名醫

11月10日,一則「動車上一男子突然暈厥 針灸醫生就地取材化險為夷」的新聞被多家媒體轉載。新聞中,來自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針灸五科副主任金弘,在動車上救助了一位突發暈厥的男性乘客。當時公務出行的金弘醫生沒有隨身攜帶針灸針,他急中生智就地取材,利用徽章背面的別針針刺放血,經過急速施救,男子很快甦醒過來脫離生命危險。

金弘醫生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患臨危不亂,第一時間搶救生命的英勇舉動贏得社會各界的讚許。大家對中醫的神奇驚嘆不已。特別是在抗擊新冠疫情期間,中醫藥發揮的重要作用得到社會普遍認可。運用中醫藥救治急危重症,也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話題。日前,記者採訪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重症醫學科、針灸科的專家,就中醫藥救治急危重症的問題進行討教。專家們一致表示,中醫並非「慢郎中」,在扶危救急的歷史長河裡,中醫中藥從未缺席。

一根銀針一劑中藥常能起死回生

「中醫急救的歷史源遠流長,在祖國醫學文獻中都有記載,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所述的病種,不少是急症重症,葛洪的《肘後救急方》也是中醫急救的代表作之一。」對於中醫常被認為是「慢郎中」,只能看慢病、談養生,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灸一科趙軍主任認為,這是對中醫的誤解。

以針灸為例,小小一根銀針,雖不起眼,但關鍵時刻卻能力挽狂瀾,甚至有起死回生的功效。針灸對搶救中風急性期、哮喘急性發作、急性心絞痛、厥症昏迷等患者,往往見效快,效果顯著,操作起來也十分便捷。趙軍說,遇到突然昏迷的患者,三稜針點刺、拔罐放血等方法都可以起到醒腦開竅,讓病人快速甦醒的作用。身邊沒有針刺工具的情況下,可以用手指按壓內關穴,神門穴,合谷穴等穴位,緊急施救。

曾經,一名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診室外候診時突然暈倒,呼吸心跳驟停,趙軍趕到後,迅速將患者平躺,保持呼吸道通暢,隨後用手指緊掐內關穴,神門穴,合谷穴,同時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不到三分鐘患者就甦醒過來,為後續搶救贏得了時間。

除了針灸可以治急症,像耳穴治哮喘,效果不比噴喉劑慢,而且耳穴對於急性痙攣、急性疼痛和急性炎症,往往也有迅速的止痙止痛消炎的效果。急性心絞痛突然發作時,如果身邊沒有硝酸甘油等西藥,可以按壓至陽穴、內關穴等穴位,起到緩解作用。

中醫急救更注重整體調控標本兼治

「中醫不僅能治慢病,在急危重症的救治中同樣大有可為。」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重症醫學科主任梁群說,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中醫藥的出色表現再次向世人證明了中醫治療危急重症的獨特優勢。中醫在減輕發熱症狀、控制病情進展、減輕併發症等方面具有顯著療效。作為我省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專家組組長,梁群親眼見證了很多重症感染、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患者,就是通過針灸、中藥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最後起死回生。

「在ICU,重症感染患者難治性撤機是讓很多重症科醫生頭疼的問題。」梁群說,他們科室每年都會收治很多因難治性撤機從別的醫院轉運來的患者。幾個月前,一名78歲的女性患者因慢阻肺、呼吸衰竭、心臟衰竭在一家綜合醫院ICU治療70多天,最後所有西藥全部耐藥,呼吸機始終無法撤掉。全身插滿管子轉來時,已奄奄一息。入院後,梁群根據患者的病情辨證施治,通過靜點、器械支持,配合中藥湯藥、針灸、按摩、臥式八段錦等中醫特色治療,23天後患者順利撤機,後來康復出院。

隨著抗生素和先進的急救技術、儀器的出現,西醫的急救措施往往給人立竿見影的印象。但重症患者在大量使用抗生素等一些西藥後出現的不良反應、耐藥等情況,西醫往往束手無策,這時就凸顯了中醫藥的優勢。在梁群看來,同樣是急救,西醫強調的是對症治療,而中醫更注重整體調控、標本兼治。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需要守正創新,精準施策,相信未來中醫藥在救治急危重症的優勢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接受。」梁群說。

【來源:本站原創】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轟動一時的龍膽瀉肝丸事件、小柴胡顆粒事件,毒的不是中藥
    同樣在上世紀90年代,更為讓人震驚的「龍膽瀉肝丸事件」,像一記重拳,狠狠的砸在了中醫的顏面上。而在06年,中藥魚腥草注射液致30餘人死亡……不斷湧出的中藥事故,讓很多普通老百姓對中醫很是懷疑,網絡上罵聲一片,紛紛指責中醫是吃人的魔鬼。中醫遣方用藥的基本原則是平衡,中藥的毒副作用是如何判定的?簡單來講,無病用藥,藥即有毒;有病用藥,藥即無毒,這就是中醫遣方用藥的運用之妙了。
  • 德聖堂第四屆中醫中藥文化節:傳播中醫中藥文化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吳鴻) 9月2日,由雲南省民族文化發展基金會主辦,雲南德聖堂健康產業及德聖堂中醫門診有限公司承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獻禮暨德聖堂第四屆中醫中藥文化節在昆明市開幕。
  • 小寶,其實媽媽從未缺席……
    史娜在南疆深度貧困村連續駐村扶貧,從未給住在烏魯木齊的女兒當面慶祝過「六一」兒童節......女兒小寶今年4歲了,這個「六一」,史娜打算錄製一封「視頻信」作為兒童節禮物,讓女兒了解自己的工作,體諒每年的「缺席」。在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伊什庫力鄉闊坦墩村,史娜在宿舍裡給孩子寫信(5月23日攝)。
  • 中醫中藥並非讓腫瘤縮小
    癌症患者在手術後利用中醫中藥輔助治療,有助於患者的身體得到較為迅速的康復,在林洪生看來,手術對身體的損傷,服用一些補益氣血的中藥,能夠減輕手術後的不良反應和併發症,改善症狀,使身體恢復得較快。  「手術後的病人長期服用中醫中藥可以減少腫瘤的再復發和再轉移,可以提高生存時間和生存率,這是我們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間攻關課題初步證實的」。
  • 瀘州市中醫中藥學會成立(圖)
    近日瀘州市中醫中藥學會正式成立。瀘州市中醫藥領域有了專門的學術組織,學會將普及中醫藥知識,介紹中醫藥科研動向、優秀成果和傳統經驗,提高中醫藥診療、科研技術水平,推進人才隊伍建設,為瀘州市人民健康服務。  無中醫中藥協會無法開展活動  據了解,由於種種原因,原「瀘州市中醫藥學會」2011年被註銷。
  • 告別中醫中藥
    內 容 提 要以文化進步的名義,以科學的名義,以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名義,以人道的名義,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告別中醫中藥。關鍵詞:廢除 中醫 中藥1879年,浙江儒學保守派人士俞樾先生發表《廢醫論》,最早,也最明確地提出了廢除中醫的主張〔1〕。俞先生的這個「廢醫」(「廢除中醫」的簡稱,下同)主張,明顯影響了曾經赴日留學的兩位浙江後生,一位是餘雲岫,另一位就是魯迅。
  • 外國人為什麼不相信中醫和中藥?中醫是否靠譜?
    中醫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和西醫治療的方法不同,中醫治療相對來說治療時間更長一點,但是藥物的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小,而且中醫主要以調理身體為主,更適用於大多數人。中醫非常複雜,是一門傳統醫學,但是美國人為什麼不相信中醫和中藥?
  • 中醫或毀在中藥上?衛計委副主任:絕非危言聳聽
    中青在線北京12月6日電今天上午,在《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中藥的質量問題、資源可持續問題對中醫的發展至關重要,下一步將推動《中醫藥標準化中長期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的落實,開展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
  • 中醫中藥能不能治療過敏性鼻炎
    中醫中藥能不能治療過敏性鼻炎 藺林/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副主任醫師 2017-04-28 22:36
  • 杜淑雲:腎病的中醫中藥治療方法
    腎病症候群、腎炎、IgA腎病、紫癜性腎炎等,中醫叫做虛勞、尿血、水腫、腰痛等,與西醫的分類方法不同,所以在治療上,根據疾病在不同階段所表 現的不同症狀辯症診治,著名中醫腎病專家杜淑雲指出
  • 劉國印—匡濟中醫中藥研究所
    劉國印,主任中醫師,南陽市匡濟中醫中藥研究所所長、南陽匡濟門診負責人。2011年8月當選為中華醫學會腫瘤分會委員;2012年7月被聘為南陽理工學院中臨床實踐指導老師;2016年被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聘任為臨床實踐指導老師;2012年7月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全國中醫藥腫瘤防治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8月被河南省中醫藥學會授予「河南省仲景學術傳承獎先進個人」;先後被評為宛城區「勞動模範、「宛城區名中醫」、「南陽市第三批名中醫」。
  • 《跑男》奔跑了8季,真正從未缺席的只有他一個人,卻一直被「欺負」
    而且節目中的好多嘉賓網友們都比較喜歡,不過大家知道《奔跑吧》播出那麼久了,誰才是從未缺席的人呢? 鹿晗曾經因為腰傷缺席過一期節目的錄製,而王祖藍也曾經因為腳受傷缺席了一季最終戰,但是也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小巨人」。
  • 「中醫中藥臺灣行」到宜蘭
    (記者魏 敏 通訊員張 博)7月20日,「中醫中藥臺灣行」第二站來到臺灣省宜蘭縣,在養生講座大課堂及中醫師專業技術交流中,迎來兩岸中醫師、藥業交流代表及臺灣民眾千餘人參與,創兩岸中醫藥交流新紀錄。宜蘭縣相關負責人表示,活動使日趨高齡化的宜蘭民眾深度認識中醫藥,提高了當地民眾養生保健觀念。
  • 助外國人學中醫 帶中藥多出國門
    助外國人學中醫 帶中藥多出國門 2018-07-02 17:27:  為加強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中醫藥教育科技文化國際交流合作,甘肅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甘肅省中醫中藥產業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提出將支持甘肅中醫藥大學和蘭州大學等機構招收外籍留學生來甘肅接受中醫藥本科、研究生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傳播中醫藥知識、技術和文化;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建立岐黃中醫學院,廣泛開展中醫藥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營造中醫藥文化氛圍。
  • 治療子宮肌瘤的中醫療法 中藥熱敷有效奇效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一般以良性居多,隨著年齡的增長,患子宮肌瘤的風險是越來愈大,手術治療是常用的手段,那麼中醫是如何治療子宮肌瘤的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中醫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1、內服中藥調理子宮肌瘤的調理還可口服中藥調節內分泌紊亂、增強病人的免疫功能、保持陰陽平衡、恢復臟腑功能平衡。排除邪毒、恢復患者的生理功能。中藥有助於化瘀通絡、散結消腫、可養陰也可補腎還可祛瘤,可控制病灶的發展。如果患者藉助子宮肌瘤的調理方法協助治療該病,可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幫助患者儘快康復,對病人的健康還是很有幫助的。
  • 12名「中醫小達人」賽創意中藥香囊
    今年暑假,在中國好作業的作業清單裡,有一道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賈楊命題為「暗香浮動月黃昏——做一個創意中藥香囊」的作業,要求在香囊裡面放置六味中藥、中藥的組成既要符合上海夏季氣候的特點、又要在香囊的外形設計上富有創意。短短一個月,主辦方收集了許多別具一格的手工香囊。
  • 看了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中醫中藥為什麼能治病了?
    從中醫中藥的起源這個角度來講中醫中藥具有5000的歷史。3,而這五千年以來,中醫中藥始終在為中華民族進行著防病治病,健康保健。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人民的醫療衛生保健事業,這幾千年以來都是依靠中醫中藥,而西醫進入到中國還不到200年。4,這就毫無疑問,中醫中藥已經具有了幾千年的防病治病的經驗,這是多麼寶貴的經驗。
  • 了解中藥,熱愛中藥,用好中藥!
    我國歷史上曾遭遇300多次較大疫病的侵襲,但從未像歐洲「黑死病」那樣一次即死亡幾千萬人的情況,其中,民族中藥發揮了重大作用。他指出,在新時代,民族中藥更要服務於「健康中國」大事業,這是歷史的選擇、國家的選擇、人民的選擇!產業界要做好4個「堅」——堅信、堅定、堅守、堅持。首先,是堅信民族中藥的價值,去年抗擊新冠疫情中民族中藥作出了重要貢獻。
  • 張伯禮建言千年藥鄉甘肅:中醫與中藥「兩條腿」走路
    張伯禮建言千年藥鄉甘肅:中醫與中藥「兩條腿」走路 2020-08-29 15:50: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孫靜波 責任編輯:孫靜波
  • 讓骨髓炎患者不截肢(中醫中藥中國行)
    在不久前「中醫中藥中國行」山西站活動的該省中醫藥情況介紹中,山西稷山縣自學成才的民間中醫楊文水有效治療醫學頑症骨髓炎的事跡,讓與會者充滿驚奇。日前,楊文水所在的稷山骨髓炎醫院與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籤署協議,成為其附屬醫院和臨床科研教學基地,雙方將合作攻關中醫藥治療骨髓炎的相關科研,為中醫藥現代化探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