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中醫中藥中國行」山西站活動的該省中醫藥情況介紹中,山西稷山縣自學成才的民間中醫楊文水有效治療醫學頑症骨髓炎的事跡,讓與會者充滿驚奇。日前,楊文水所在的稷山骨髓炎醫院與山西省中醫藥研究院籤署協議,成為其附屬醫院和臨床科研教學基地,雙方將合作攻關中醫藥治療骨髓炎的相關科研,為中醫藥現代化探索新路。
稷山骨髓炎醫院的前身是南梁村衛生所。骨髓炎是國際骨科學界公認的頑症,七成患者要靠截肢控制病情發展,治癒率不超過50%。1967年,鄉村赤腳醫生楊文水用自己配製的中藥治好了一女孩的骨髓炎,這啟發了他。隨後他遍訪民間中醫,在自己腿上開刀試驗,最終研製出療效穩定的系列藥物,形成以中醫藥為主、配合手術的綜合治療方案,治癒率超過90%,至今接治海內外患者17萬餘例,為3萬多例被外地醫院建議截肢的患者保全了肢體,至今無一例截肢。其成果先後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獎諸多獎項,他發明的療法被衛生部列為向全國推廣的中醫適宜技術。專家認為,上述合作將在中醫藥發揮自身特色優勢、治療醫學疑難病症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伍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