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骨科唐舉玉教授團隊巧用穿支皮瓣術治癒患者難治性脛骨骨髓炎

2020-12-19 健康界

53歲的向禮(化名)家住湘西自治州永順縣,是一名下崗工人。2年前,因車禍導致左下肢嚴重的開放性骨折,經治療雖然保住了左下肢,卻落下了骨髓炎的病根。2年來,他輾轉多家醫院求醫,先後經歷17次手術,骨髓炎遷延不愈。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唐舉玉教授實施手術治療後,折磨了他近兩年的骨髓炎終於治癒了。

意外車禍手術後感染,他輾轉多家醫院歷經17臺手術

2018年6月22日,對於向禮來說是一個糟糕的日子。一次交通意外事故,造成他左下肢粉碎性骨折。當時,他被送往當地醫院做了骨折手術,但術後出現感染,傷口經久不愈。近兩年來,向禮輾轉於湘西、長沙等地的多家醫院,前後共歷經17次手術治療,花費了60餘萬元的治療費用,但病情卻依然沒有好轉。隨著時間的推移,因術後感染,左下肢的傷口長期無法癒合、反覆流膿,逐漸演變成了骨髓炎,嚴重影響了他的日常生活,讓向禮和他的家人異常困惑。

 ▲患者術前的左下肢

在這條艱難的求醫路上,向禮已漸漸失望,很多醫生都跟他說,這病治癒難度很大,勸他放棄,讓他選擇截肢然後安裝假肢,這讓向禮很是不甘和難受。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說湘雅醫院手顯微外科的唐舉玉教授是這方面的權威。於是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向禮來到了湘雅醫院。

 ▲患者的術前X光片檢查

5月18日,在醫院門診,唐舉玉教授為向禮進行了詳細檢查和全面評估。向禮左足的血運及骨關節結構基本完整,踝關節融合在功能位,左小腿遠端外側竇道形成,局部炎性滲出,貼骨瘢痕,色素沉著,X片顯示脛骨遠端殘留死骨。診斷上符合脛骨慢性骨髓炎。目前湘雅醫院採用嵌合穿支皮瓣技術治療脛骨慢性骨髓炎,已取得十分滿意的療效,讓眾多慢性骨髓炎患者得到滿意的治療。但該患者患病時間長,且經過多次手術治療,局部皮膚軟組織與血管條件差,手術有較大的難度和風險。向禮對自己的情況並不感到意外,在此之前他不僅要忍受病痛對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折磨,還面臨著骨髓炎可能導致截肢的風險。湘雅國際領先的技術及大量成功的經驗,讓他重燃信心,對保住左下肢並治癒頑疾充滿希望。

採用胸背動脈嵌合穿支皮瓣技術,治癒了他的難治性脛骨骨髓炎

術前,唐舉玉主任為向禮制訂了詳細的治療方案,並給予營養支持治療改善全身情況。「手術將分期進行,一期是清創,做好創面準備,待全身情況和創面情況改善後,二期再對缺損區域進行修復。」唐舉玉教授在清創手術前叮囑向禮。

6月1日,唐舉玉教授為向禮安排了清創手術,將他病變壞死的組織,游離及硬化的骨質進行徹底清除。術後,向禮感覺很好,看到了完全治癒的希望。然而,二期手術才是真正的挑戰。唐舉玉教授介紹,清創後骨髓腔裡面需要有效的填充,否則容易形成死腔,可能感染不愈,同時因為皮膚缺損和骨質外露,需要皮瓣覆蓋才能達到修復的效果。

在組織團隊成員進行討論後,唐舉玉教授採用了國際最先進的穿支皮瓣技術——胸背動脈嵌合穿支皮瓣技術。用肌瓣填塞脛骨的死腔,穿支皮瓣覆蓋皮膚缺損創面,只需要吻合一組血管就可以達到修復的效果,讓供區直接閉合,從而獲得最好的受區修復效果,同時也能減少皮瓣供區損害。

 ▲皮瓣供區設計

穿支皮瓣技術能讓患者更快恢復且少受病痛折磨,但怎樣將肌瓣設計得恰到好處,這對術者的設計要求大大提高,肌瓣設計太小,則無法達到填塞的效果,肌瓣設計太大,對供區損傷大,轉移後也容易對血管形成卡壓,導致組織瓣血運障礙,同時肌瓣和皮瓣還需要有一定的活動度,才能自由填塞脛骨的死腔,因此需要手術醫生有豐富的空間立體想像能力及設計能力。

6月8日,在將向禮的各項指標調整到最好的時候,唐舉玉教授為他安排了二期手術。5個多小時後,手術逐漸接近尾聲,當看到皮瓣通血的那一刻,整個手術團隊都輕輕舒了一口氣。14天後,向禮恢復良好,皮瓣順利成活,創面癒合良好,沒有發生感染。

 ▲手術完成

骨髓炎為細菌在骨內感染,導致骨質破壞和壞死,可出現骨的硬化、吸收,皮膚破潰反覆流膿,經久不愈,長期流膿還可能會刺激皮膚發生惡變,治療極為棘手。以往因為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創面長期遷延不愈,部分甚至發生癌變,面臨截肢,對患者生理上及心理上都是沉重的負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勞動能力。據向禮介紹,在他求醫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與他有相似病情的病友,向禮在手術成功後迫不及待地將手術成功的消息分享給了同鄉病友,二人曾經都因為病情反覆在各地醫院輾轉,向禮相信湘雅先進的技術能讓更多病友少走很多彎路。

唐舉玉教授團隊針對慢性骨髓炎臨床難題,潛心研究20餘年,已摸索出一整套系統、高效的綜合治療方法,臨床治癒率達98%以上,為廣大骨髓炎患者帶來了福音。

相關焦點

  • 千裡赴湘求醫,湘雅骨科唐舉玉教授妙手治癒骨髓炎
    近日,在經過湘雅醫院骨科唐舉玉教授的手術治療後,折磨了他一年多的骨髓炎終於治癒了。 術後感染導致骨髓炎,他輾轉多家醫院歷經20多臺手術 楊華成家多年,膝下育有兩子,家庭和睦、其樂融融。然而,一次意外的摔倒,造成他雙側跟骨粉碎性骨折,讓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蒙上了一層陰影。
  • 老人50年不愈的股骨骨髓炎被這項技術治癒了……
    近日,曾被股骨骨髓炎困擾50餘年的盛大爺來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手顯微外科主任唐舉玉教授門診複查時,高興地說自己術後至今都沒有復發,還自信滿滿地秀了秀走路。
  • 女子宮頸癌術後下肢成「象腿」 湘雅專家創新術式擊退淋巴水腫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手顯微外科唐舉玉教授團隊,為該左下肢嚴重淋巴水腫的患者成功實施了吻合血管的頜下淋巴結皮瓣移植手術。創新術式擊退淋巴水腫 湘雅醫院唐舉玉教授團隊成功幫助患者解憂令人欣慰的是,當地貧困家庭都有一支固定服務他們的醫生隊伍。去年,當地醫生告訴她,湘雅醫院手顯微外科對她這種疾病有了新的治療方法,她有治癒的可能性。這一消息,燃起了劉蓮對重獲健康的新希望。
  • 第一蹠底動脈足內側穿支皮瓣修復第一蹠趾關節附近軟組織缺損
    第一蹠底動脈足內側穿支皮瓣修復第一蹠趾關節附近軟組織缺損本文來源:《中華整形外科雜誌》2020年9月 第36卷 第9期DOI:10.3760/cma.j.cn114453-20190725-00233作者單位:山東省警官總醫院骨科,濟南251600
  • 糖尿病足骨髓炎的骨科診治進展
    DFO的產生主要受感染軟組織內的細菌持續入侵骨質所致[3],患病率約佔糖尿病足患者總數的20%左右[4,5]。與單純糖尿病足潰瘍相比,糖尿病足骨髓炎治療難度更大、花費更高、耗時更長。Mutluoglu等[6]研究表明,DFO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潰瘍癒合時間及手術率均顯著高於非DFO患者,且糖尿病足骨髓炎患者的截肢率是無骨髓炎患者的4倍。
  • 骨折別大意,男子摔斷腿感染骨髓炎
    核磁共振結果顯示,吳先生的左腿感染骨髓炎 考慮到骨髓炎的難治性,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常規清創術容易復發,創傷骨病科主任盛斌博士和他的醫療團隊經過討論後決定進行徹底手術治療
  • 穿支螺旋槳皮瓣修復背闊肌肌皮瓣供區缺損
    術中根據擬修復缺損的大小、形狀,切取背闊肌肌皮瓣,修復缺損;依據術前穿支血管探查結果,掀起1塊或多塊穿支蒂螺旋槳皮瓣,轉移修復背闊肌肌皮瓣供區缺損。觀察術後效果。結果 24例背闊肌肌皮瓣術後均成活,包括帶蒂肌皮瓣22塊,游離肌皮瓣2塊,面積16 cm × 11 cm~33 cm × 17 cm,寬度9~20 cm。
  • 慢性骨髓炎的顯微外科治療——上海六院文根教授訪談
    點擊查看 慢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膿性骨髓炎的延續,往往全身症狀大多消失,只有在局部引流不暢時,才有全身症狀表現,慢性骨髓炎的一般症狀限於局部,往往頑固難治,甚至數年或十數年仍不能痊癒。
  • 融合交流 共謀發展|全國骨科「內軸膝」湘雅論壇圓滿舉辦
    為進一步提升全膝關節置換術後患者滿意度,10月10日,全國骨科內軸型全膝關節置換系統(以下簡稱「內軸膝」)論壇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舉辦。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外科教研室主任、運動醫學科主任、骨科首席專家胡懿郃教授,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中心主任曹力教授,貴州省人民醫院骨關節外科主任胡如印教授,長沙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雷青教授,遵義醫學院附屬醫院關節外科彭笳宸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關節外科文霆副教授、鍾達副教授、楊序程副教授、汪龍主治醫師、雷鵬飛主治醫師,以及150
  • 湖南一男子骨折後感染骨髓炎 傷口紅腫流膿差點喪命
    經過相關檢查,醫生發現細菌已經侵蝕到了脛骨骨髓,發展為骨髓炎。考慮到骨髓炎的難治性,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常規清創術容易復發,創傷骨病科主任盛斌博士和他的醫療團隊經過討論後決定進行徹底手術治療,吳先生先後接受了左側脛骨骨髓炎根治性切除及左側脛骨骨搬運延長兩次手術。術後,吳先生恢復良好,傷口紅腫消退。10月15日,吳先生出院了。
  • 【文化地標】首批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文化地標出爐啦~第12站:骨科...
    六院骨科是在繼承與發展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壯大的以學科齊全綜合實力見長的「航空母艦」級大骨科,老一輩的科室領軍人物陳中偉教授、於仲嘉教授、曾炳芳教授在不同時期為科室的各方面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及巨大的成就。
  • 《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發布|湘雅骨科進入專科綜合榜前10名
    湘雅醫院位列全國綜合榜第13位,較2018年上升5位;科研學術排行榜中,湘雅醫院位列全國第3,較2018年上升12位。在專科綜合排行榜中,湘雅醫院骨科首次進入全國前10名。湘雅骨科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創建於1952年,是我國首批成立的西醫骨科之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學科逐步發展壯大,1981年成立了創傷、手外、骨病三個專業組,2004年後相繼成立了脊柱外科、關節外科、創傷骨科、手顯微外科、骨病專科、足踝外科6個亞專科。
  • 難治性癲癇患者吃藥無效 定向熱凝術帶來治癒曙光
    顯微外科手術以切除致癇灶為主;腦立體定向深部核團射頻消融手術以阻斷癲癇傳導通路為主;而SEEG立體腦電圖引導下的射頻毀損術則以多點、靶向毀損致癇灶為主。迷走神經刺激術,則是對癲癇發作進行電流壓制的治療。 在顯微外科療法中,對於有明確的致癇灶、且該病灶又不在大腦重要功能區的難治性癲癇,外科醫生可以通過切除致癇灶的傳統手術方式,以達到控制癲癇發作的目的。
  • 直擊熱點,服務臨床|湖南膝關節創傷研討會(湘雅醫院站)召開
    ,嶽陽市二人民醫院胡金璽教授,湖南航天醫院龍雄武教授等創傷骨科專家進行病歷分享、現場討論以及經驗交流,與同道一同探討膝關節創傷治療的最佳方案,為湖南的患者提供更優質更精準的醫療服務。▲會議現場大會主席、湖南省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創傷學組組長、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朱勇教授在開幕辭中指出,脛骨平臺骨折是膝關節創傷中最常見的骨折之一,臨床診治面臨著諸多挑戰。
  • 治療慢性骨髓炎,這裡有高招
    骨髓炎,民間又稱「貼骨流」「附骨疽」,是一種毒邪深襲、附骨而生的化膿性疾病,是一種當代醫學界相當難治、並且致殘率相當高的骨科頑症。骨一科醫生鄒立鵬與患者交流。慢性骨髓炎雖然傷口很小,但經過時間的演化,它造成的後果不可想像。主要表現為傷口破潰、不癒合伴有局部皮膚變色、疼痛、腫脹、功能障礙等症狀,讓患者苦不堪言。更讓無數患者想不到的是,就算慢性骨髓炎進行了治療,但仍有極大機率出現傷口不癒合的情況,就如同沒治過一樣,甚至被迫選擇截肢。
  • 增效膝關節置換術 清華長庚骨科採用最新關節假體
    增效膝關節置換術 清華長庚骨科採用最新關節假體清華長庚醫院11月14日電(通訊員 孫長鮫)膝關節疼痛是很多老年人的通病,全膝關節置換術(TKA)已成為治療終末期骨性關節炎的優選方案,可有效緩解膝關節疼痛、改善膝關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且該技術已發展非常成熟。
  • 目標達成率>100% 進步率>50% 湘雅醫院品管圈如何實現_健康界
    健康界選取了湘雅醫院「相伴圈」的核心內容進行簡要介紹,並對「相伴圈」輔導員、湘雅醫院護理部主任李映蘭進行了採訪。「相伴」諧音「像瓣」寓意動脈與靜脈、醫生與護士、醫護與患者相伴而行臨床經驗表明,皮瓣帶有血液供應並且包含皮膚組織,能夠修復創面,恢復受區外形和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