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子女成為長不大的孩子!

2021-02-06 超級父母

父母從小都在為孩子扛住一切,那就別渴望孩子今後能扛住整個世界。

正如盧梭說: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想的習慣,將使他從此以後一生都沒有思想的能力。

1

最失敗的家庭教育

父母越位,事事包辦

現在的孩子在父母眼中,都是金貴的王子與公主,捧在手心上,全家眾星捧月,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到他,把所有的阻礙孩子的困境統統清理掉,為的只是讓孩子在溫室中快樂成長。

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往往喜歡「越位」,喜歡事事包辦。

然而,最失敗的家庭教育,那便是父母越位,事事包辦,用心照顧,最終的結果卻是適得其反。

臨近開學前後,網上都會出現這類新聞:

小學生不會剝蝦,看著蝦直接愣住了;

小學生不會剝雞蛋,稱其沒見過帶殼的雞蛋;

一個班級35個人,只有6個孩子會繫鞋帶;

不會挑魚刺;不會整理書包;不會洗飯盒……

很多老師表示:

這些學生一屆不如一屆,太糟心了。

這一切的錯,都是因為父母「越位」導致的。

之前看過一則視頻,媽媽為了照顧孩子,把自己的工作辭了,專心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媽媽起早貪黑,全程圍著孩子轉,而孩子每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除了學習和玩耍,其餘都不用幹。

孩子長大後,每日賦閒在家中,天天玩遊戲,媽媽總是指責他,結果孩子對媽媽說:從小都是這樣過來的,我就是讓你養我一輩子啊。

這句話,讓無數家長陷入深思中。

父母從小幫孩子包辦一切,卻無形中剝奪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品格,這其實是為孩子的未來埋設了定時炸彈。

嬌慣就是毀滅,溺愛就是誅殺,父母舐犢情深,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2

你不讓孩子吃苦

這個世界會讓他吃苦

《都挺好》這部熱播劇,被大家稱之為「媽寶男」的蘇明成。

從小靠一張嘴討老媽歡心。

成績不好,長大後,找工作還是託關係進去的,工作後的生活費還是家裡補貼的。結婚後的婚房還是家裡給他置辦。

但是,好景不長,蘇媽媽去世後,蘇明成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生活徹底亂了,上當受騙,丟了工作,妻子還跟他離了婚。

這是蘇明成人生中最低估的時期,他說:媽,我什麼都沒了。

這就就是溺愛所導致的結果。

溺愛就像一把鋒利的刀,對孩子進行無痛截肢,離開了父母的保護,他就無法獨立扛起這個世界。

如果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那麼,總有一天,這個世界會讓他吃苦。

每個溺愛中的孩子,都藏著一個失職的父母。

愛孩子,是讓他經歷人生的逆境,而不是一味的為他遮風擋雨。

沒有誰一生就能一帆風順,父母也陪伴不了孩子一輩子,唯獨讓孩子學會吃苦,他日後才有歷練去抵擋每一次艱辛。

3

父母給孩子最大的愛

那就是放手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適度放手讓他們去闖,才是給予孩子最深沉的愛。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如何選擇,我們做父母的就要為孩子做全部選擇,長久下去,孩子就會失去了決策的能力。

我隔壁有一個鄰居家的孩子,小女孩的父母是做生意的,不管是在學習生還是生活中,父母都給看她很大的選擇權。

相對於同齡人,很多孩子都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小女孩都能堅持自己的主見。

在中考時,很大同學都選擇就近讀,而小女孩卻選擇了市裡重點高中。高考後,小女孩又是拼命考上了北京大學,畢業後,自己有了穩定的工作,還把父母接到身邊。

小女孩經常對身邊的人說,我之所以能快樂生活、學習,是因為我父母從不幹涉我的選擇,而是讓我按照自己的方式努力著。

溫室裡培養不出健壯的樹苗,父母最大的愛,就是懂得放手。

李宮俊說:

所有分離都會留下一個背影,總有人要成為那個目送背影的人。

而這一生,最初目送孩子離開的,便是父母。

父母之愛最終的歸宿,那就是學會放手,放開孩子的手,讓孩子去看生命中的風景,讓孩子去品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而不是死死地把孩子綁在身旁。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同時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遠見的父母都懂得放手,讓孩子長大,慢慢變成大人的模樣,在生活中歷練,在挫折中成長。

贊同超媽的觀點,記得文末右下角給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子女成為長不大的孩子
    中國家長是世界上最捨得花時間、最不計成本、最不惜餘力培養孩子的家長。為了孩子,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但是中國家長也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龍,最包辦包賠,專治專管的家長。你的舐犢情深,讓孩子永遠長不大。所以,也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成熟吧。
  • 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子女成為長不大的孩子(發人深省)
    為了孩子,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但是中國家長也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龍,最包辦包賠,專治專管的家長。你的舐犢情深,讓孩子永遠長不大。所以,也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成熟吧。中國家長是世界上最捨得花時間、最不計成本、最不惜餘力培養孩子的家長。為了孩子,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但是中國家長也是世界上最望子成龍,最包辦包賠,專治專管的家長。你的舐犢情深,讓孩子永遠長不大。
  • 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是怎麼教育出來的?
    小姑娘開始翻書包,翻來翻去,聳聳肩說:「忘拿了,在座位洞裡。」這時候小姑娘才想起來,原來明天要交的作業,也是要改這張卷子。回頭說:「老爸,我坐在教室第二排,靠窗的位置,你去給我拿回來!」老爸馬上站起來,抬腳就走,走了一步想起來問:「明天還要交什麼作業?快查查,我一起給你拿回來。」這時阿姨說話了:「同學,你收好東西和你爸一起走吧。
  • 父母有這4種行為,會讓孩子永遠長不大,希望你不是!
    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子女成為了長不大的孩子!父母的愛有時候過於沉重,讓孩子舉步維艱,裹足不前。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父母疼愛孩子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但是,有時候,往往就是父母的這一份疼愛,導致孩子永遠只是「孩子」,長不大,更不知道怎麼長大。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長不大呢?其實很大一部分是受父母的教育觀念所影響。
  • 兒童行為有大忌,這種教育方式,孩子永遠長不大
    導讀:兒童行為有大忌,這種教育方式,孩子永遠長不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兒童行為有大忌,這種教育方式,孩子永遠長不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給孩子食物只會讓孩子成為大人,給孩子觀念會讓孩子成為偉人!李嘉誠說:「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我們總在說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著我們來彌補,只要稍微有點忽略,孩子的成長變化會很明顯。有些毛病一旦養成,會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
  • 《長不大的孩子與變老的我們》丨新成年人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尺度
    文丨易小星見過很多男人吐槽家中的子女和父母的關係類似這樣:「爸,我媽呢?」這句話是自己和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及至長大成人的孩子紛紛離開家門,去外面求學或者謀生,我們本以為可能算是孩子成人的標誌,以後就是父母得體推出孩子生活的時候了。可是沒想到的是我們依然是疲憊不堪的父母,孩子並沒有真正長大。
  • 有孩子後,該如何規划子女的教育儲蓄
    國家雖然沒有把子女教育保險納入社保體系,但是國家在鼓勵父母為子女教育積累資金方面也有提供優惠政策,最典型的體現就是「教育儲蓄」。另外,在人們有急迫需求,而國家保障體系做不到位的地方,市場機制就開始發揮作用了,最典型的體現就是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的教育保險。
  • 不要讓孩子成為你教育失敗的「犧牲品」
    11月28日晚,中國總裁教練第一人、香港添威國際企業教練集團總裁教練陶柏餘先生蒞臨巨人教育綿陽分校,為到場的家長和教育界人士奉獻了一場《教練智慧與孩子教育》的家庭教練智慧盛宴。「教育是喚醒人類靈魂的工作」,陶教練說,家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生活環境,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最重要部分。
  • 最失敗的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
    不是不教育,而是教育很失敗,為什麼會這樣?一般情況下,失敗的教育離不開這三個原因: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是孩子。最該努力的人是誰?是孩子!但是反觀現在的教育現狀,最最努力的人是誰?是媽媽!
  • 別讓你的孩子永遠都長不大
    「別讓你的孩子永遠都長不大」原創作者|方一「魏凱倫最終成為了大山的驕傲。正是因為他有著不輕言放棄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留在山裡打一輩子的工和走出去放飛夢想,他選擇了後者。所以很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讓他自己去完成,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他吃苦耐勞的精神,鍛鍊他的心智經得起挫折,提升他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陶行知說: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讓孩子自己主動成長;壞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讓孩子被動成長。
  • 錯過社會規則敏感期,孩子可能一直都「長不大」
    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和我抱怨:現在的孩子太懶了,啥都不會做!別提洗衣服做飯,就算是最基本的家務都不會做。大人在那邊忙死忙活,小孩在旁邊優哉遊哉的看動畫片。除了這些抱怨,更多的是擔心孩子一直長不大,以後一個人上學、生活可怎麼辦! 每次聽到這樣的抱怨,我都想說:不是孩子長不大,而是因為家長根本就沒有給孩子長大的機會。
  • 沒人和他說「不」的孩子,是長不大的
    02教育若只剩滿足孩子將永遠長不大讓孩子體驗失敗、被拒絕的感覺,也是一種教育。一位清華教授曾經這樣憤慨道:「中國最大的騙局就是快樂教育、學歷無用論以及釋放孩子的天性。」父母口中的釋放天性,在別人看來是沒有教養表現。
  • 家庭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父母和孩子到最後成為最親密的陌生人
    家庭教育最失敗的地方就是,父母和孩子到最後成為最親密的陌生人 父母和孩子是如何的關係,其實應該這麼說: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觀眾,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關注。我不想錯過你的後半生,也請你一起見證我是前半生。
  • 被訓斥的孩子,永遠也長不大!家長要小心「暴力教育」
    家長是否經常帶著否定和批判的口吻,來教育孩子,甚至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衝著孩子大聲吼叫,企圖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計劃」被動執行。以上這些舉動,其實可以統稱為「暴力教育」。最近,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則熱點視頻,畫面中一位30歲左右的寶媽正在教育孩子,因為上小學的孩子沒有及時完成作業,家長被老師叫到學校,了解情況之後,回到家裡就開始對孩子進行「暴力教育」。
  • 最失敗的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
    一位叫番茄的媽媽對我說,自己從女兒上一年級時開始陪讀,一直到現在女兒上初二,她不但沒有把孩子培養成什麼學霸,反而和孩子關係越來越僵,現在她和孩子根本沒辦法平心靜氣說話,一張嘴就是吵架。不是不教育,而是教育很失敗,為什麼會這樣?一般情況下,失敗的教育離不開這三個原因: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媽媽用蠻力。教育的主體是誰?是孩子。最該努力的人是誰?
  • 哈佛教育專家陳怡文:為什麼這樣管教孩子會失敗?
    陳怡文,哈佛大學教育碩士,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四個孩子的媽媽。大女兒從哈佛畢業任教,二女兒從事特殊教育工作。孩子該不該管?為什麼很多時候孩子越管越叛逆?蓋瑞·艾卓(Gary Ezzo)是一位兒童行為專家。關於管教子女,他有一個漏鬥理論,清楚地闡明了管教和孩子所得自由之間的關係。這個理論能幫助我們明白,很多父母管教的誤區在哪裡。
  • 一門三院士,九個子女都是國家棟,梁啓超的家庭教育堪稱當代典範
    梁思成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建築教育事業,成為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為中國建築行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梁啓超的九個子女,成就非凡,離不開他言傳身教的影響。心理學家弗洛姆曾說過:「父親是教育孩子,是給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九個子女皆都成為國家棟梁之才,那麼作為一家之長的梁啓超,在子女教育方面,對他們施加了什麼樣的影響呢?
  • 16-子女教育2
    美國有一位很會教育孩子的父親,就是當今的總統川普,他的兒女被教育得都很優秀,而且他為了方便小兒子上學,居然讓他留在了紐約,而不是搬家到華盛頓。比爾·蓋茨的父母為了他的教育,曾經在搬家後又搬回到了好學校附近。如果你看看他們的所作所為,確實會得出&34;的結論。然而,美國也有靠父蔭混事的官二代,比如柯林頓的女兒、女婿,歐巴馬的女兒,小布希的女兒們等等。
  • 哈佛大學教育家:勸孩子學習,是最失敗的教育方法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孩子的學習是每位父母都操心的事情,為了不讓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父母都給孩子報了輔導班,有的孩子周末甚至沒有休息時間。家長們深知這一點,順應時代潮流的欲望驅使著他們勸孩子學習。但最近,哈佛大學教育家Lisa A. Goldman在某次講座上表示:勸孩子學習,是最失敗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