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肆虐、恐怖主義陰霾再度籠罩,歐洲今年不太平

2020-12-14 澎湃新聞

五年前的今天,是法國人無法忘卻的日子。

2015年11月13日,槍聲和爆炸聲打破了巴黎人平靜的生活。市中心六個地點,相繼遭受了有組織的恐怖襲擊,共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2015年11月16日,巴黎民眾悼念恐怖襲擊中喪生的遇難者。  本文圖片 央視新聞

受創最為嚴重是巴塔克蘭劇場,這個巴黎繁華生活的代表。那天晚上,四名槍手衝入劇場,向現場的觀眾肆意開火,87人失去了生命。

這次史無前例的恐襲事件,給歐洲留下了難以癒合的瘡疤。而令人擔憂的是,歐洲近期接連發生三起惡性襲擊事件,而且全部集中在短短兩周時間內。

新冠疫情肆虐下,恐怖主義的陰霾再度籠罩歐洲。

2020年11月2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市中心發生恐怖襲擊。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槍手走上街頭隨機開槍射殺民眾;距離巴黎40公裡的孔弗朗斯小鎮,暴徒在光天化日下砍下教師的頭顱;法國南部海邊城市尼斯,恐怖分子闖入教堂,揮刀無情連殺三人;英吉利海峽對岸,英國也上調恐襲威脅等級,意味著發生恐怖襲擊的可能性極高。

2020年10月29日,法國尼斯聖母教堂發生持刀襲擊事件造成3人死亡。

這難免勾起了歐洲人心底那不安的回憶。我們不禁要問,疫情尚未結束,歐洲恐襲潮是否又將捲土重來?曾經文明包容的西方社會到底怎麼了?

《查理周刊》重登「褻瀆漫畫」 

帶著這些疑問,總臺記者拜訪了法國達文西學院主席德裡斯·埃伊特-優素福博士。這位法國國內安全專家為我們揭開了問題的真相...

法國達文西學院主席德裡斯·埃伊特-優素福

大家也許還記得,發生在2015年的法國《查理周刊》恐襲事件,那是歐洲2015年系列恐襲的開端,當時的導火索就是一副嘲諷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今年9月初,法國《查理周刊》恐襲案開庭審訊,雜誌社為了表明捍衛「言論自由」的立場,再次刊登了這幅備受爭議的漫畫。

優素福博士表示,這一事件引發了極端思想的報復,進而營造出「有害的政治氛圍」。接連的恐襲導致「恐伊情緒」的外溢,極大地壓縮了溫和穆斯林的生存空間,也間接讓緊張的氛圍再次升級。

2020年9月2日,法國諷刺漫畫雜誌《查理周刊》再次刊登諷刺伊斯蘭教先知的漫畫。

此外,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社交網絡成為人們日常溝通的有效工具,也是某種意義上的「法外之地」,成為極端思想的溫床和傳播仇恨信息的主要渠道。

美國的臉書和推特等社交平臺,佔據了幾乎全部的歐洲市場,但他們在反恐和預防極端化的問題上,所承擔的責任與其體量卻嚴重不符。

優素福博士表示,加強針對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絡的立法和監管,是當下歐洲極端化急需解決的問題。 

歐洲去極端化,道阻且長

歐洲疫情不斷惡化,近期恐襲事件和極端化也讓歐洲領導人倍感壓力。

11月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和歐盟領導人召開了一次「迷你」反恐峰會。我們可以感受到,歐洲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化的急切心情。

11月9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與奧地利總理庫爾茨共同參加紀念活動。

歐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後表示,將於12月9日提交一份歐洲範圍內反恐的新計劃。其中將包括加強歐洲外部邊界的控制,加強對網際網路上恐怖主義極端言論的監管,並推動針對難民青年人的社會融入計劃。 

法國人類學家杜尼亞·布扎爾曾經和法國內政部合作,共同進行 「去極端化」的研究。她表示,實施這些恐襲的人,都是一些極端化的青年,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要想預防極端化的發生,需要第一時間去發現這些年輕人。

法國去極端化專家杜尼亞·布扎爾。

總臺記者注意到,受到極端思想影響的年輕人正成為恐襲新的源頭。法國內政部的「恐怖主義性質極端化預警名錄」中共有8,132人,這些人中不少都是青年。這個情況不僅出現在法國,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歐盟似乎已經意識到,西方新幹涉主義引起了利比亞、敘利亞和伊拉克的戰亂,恐怖主義和極端化隨著戰亂形成的難民潮接踵而至,如何促進難民融入社會成為一大難題。不過在低迷的經濟下,歐洲世俗社會與伊斯蘭世界關係依然緊張,這條路看起來道阻且長。完全自由的網際網路,加速了極端思想的傳播,歐洲不能再如此無序下去。 

打擊恐怖主義和去極端化,既是歐洲的問題,也是世界性難題。自2015年恐襲浪潮開始,歐洲在反恐上作出許多努力,但在預防極端化上卻遠遠不足。近期恐襲事件後,歐洲逐漸將預防性反恐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努力將恐襲活動消滅在萌芽之中。

希望這種積極的探索,能驅散歐羅巴上空恐怖主義的陰霾。

(原題為《歐洲頭條丨疫情疊加恐襲潮 歐洲今年不太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疫情籠罩的寒冷冬天
    馬克龍確診新冠不算意外,畢竟法國疫情從秋天開始就重新嚴重起來,最近每天新增1萬多人確診甚至不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十月份,法國都有日新增近10萬人的日子。☉數據來源:丁香醫生法國目前的疫情情況,也是歐洲國家目前普遍狀態的寫照。歐洲各國今年夏天一度壓制住了疫情,當然,按照他們的標準,所謂的「壓制住」每天新增確診也有幾百例。
  • 一個月死亡10萬人,歐洲再度陷入新冠疫情高峰
    由於開放的封鎖政策、跨境旅遊、嚴重的醫療擠兌,讓歐洲在秋冬季第二次疫情時就遭受重創。據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對歐洲31個國家的監測,整個11月近10.5萬人死於新冠肺炎,遠超4月新冠死亡病例總數。而從上周末開始,正值聖誕節前夕的封鎖疲軟期,歐洲的疫情再次反撲。
  • 恐怖主義肆虐歐洲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
    恐怖主義活動一直是困擾著歐洲的安寧與和平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自19世紀末期以來,國際社會一共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恐怖主義浪潮:無政府主義、反殖民主義、意識形態戰爭和宗教極端主義。在這四次浪潮當中,歐洲都一直處於風暴的漩渦中心,甚至是發源地。
  • 歐洲疫情再度告急 與民眾「新冠疲勞症」密切相關
    從疫情發展曲線不難看出,歐洲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量自今年7月中旬以來持續上升,特別是入秋之後增長迅猛,疫情擴散勢頭甚至已經超過今年4月初的第一輪暴發期。  為應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二次衝擊,歐洲各國被迫再次收緊防疫措施。法國衛生部長韋朗10月8日宣布,將裡昂、裡爾等4個城市與巴黎及其近郊三省、馬賽和瓜德羅普共同列為最高警報區。
  • CSGO:肆虐的疫情,2021年Major遙遙無期
    從V社的相關郵件得知,V社目前正在全面推遲關於明年的賽事計劃,這可能不單單是CSGO這個項目,還有V社旗下的另一款知名電競作品DOTA2。目前,V社已經將時間表單推遲到了明年的秋季,也就是2021年的10月份。在這份計劃當中,已經有一家賽事合作對象和一處歐洲的賽事場館處於計劃當中。如果這份消息屬實,那麼賽事將在明年10月開展。
  • 歐洲疫情反彈,德國再度封城,效果究竟如何?
    攝影:商周 編者按 12月的聖誕節是歐洲許多國家最重要的節日,但今年的聖誕因疫情而陰雲籠罩。 最近一段時間,歐洲疫情反彈,即使在情況相對較好的德國,10月底每日新增新冠病例數也逼近兩萬,勢頭遠超春季疫情的波峰。
  • 非傳統安全挑戰歐洲
    尹繼武 姜靜雅 飽受新冠肆虐的歐洲,又籠上了恐怖主義的陰霾。11月3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中心城區發生槍擊,槍手將槍口對向了新一輪「封城」前聚集街頭的民眾。10月29日,法國南部城市尼斯一座聖母院教堂發生了持刀襲擊。
  • 美股三日狂瀉兩千點,新冠疫情籠罩全球市場!這次暴跌和以往或不一樣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鄭一真 國際金融市場的資產價格正在深度「反映」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之全球蔓延。截至2月27日19時,海外確診375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死亡57例。籠罩在疫情陰霾之下的全球資本市場可謂跌宕起伏。亞洲地區,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是韓國和日本。
  • 半月談|三重危機,正在撕裂歐洲
    三重危機,正在撕裂歐洲尹繼武 姜靜雅飽受新冠肆虐的歐洲,又籠上了恐怖主義的陰霾。11月3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中心城區發生槍擊,槍手將槍口對向了新一輪「封城」前聚集街頭的民眾。10月29日,法國南部城市尼斯一座聖母院教堂發生了持刀襲擊。
  • 今年六大電影獎項已推遲或取消,全球電影產業何時走出疫情陰霾?
    該獎項原定1月24日在洛杉磯舉行頒獎典禮,受新冠疫情影響,去年7月宣布推遲到今年3月14日。這次再度推遲,主要是為了避免與推遲到3月15日舉行的第63屆格萊美頒獎典禮撞車。據不完全了解,在新冠疫情揮之不散的陰霾之下,截至1月14日,今年已有奧斯卡、金球獎、柏林電影節、英國電影學院獎、美國演員工會獎和中國香港電影金像獎等六大電影獎項宣布推遲或取消,還有葛萊美獎等重要音樂獎項推遲,全球電影和娛樂產業前景仍不樂觀。
  • 2016這一年:歐洲上空飄蕩的「恐怖主義幽靈」
    就在我們回顧過去一年國際局勢變幻之時,北京時間12月19日深夜,在歐洲的土耳其、瑞士和德國連續發生三起襲擊事件,令世人震驚。鑑於2016年歐洲恐襲事件頻出,海外網特別推出「歐洲恐襲篇」,詳細解讀這個幽靈為何會持續籠罩在歐洲大陸上空。-------------------------------襲擊事件再度籠罩歐洲。
  • 直接考疫情,還是間接關聯疫情
    01最近總是有家長諮詢:今年中考會不會出寫新冠疫情的作文題目春暖的看法是:直接出有關新冠疫情作文題目的可能性很小。一是因為:有關疫情的作文題目在三四月份已經寫了很多,比如官方徵文《致敬最美逆行者》,比如《2020,令人難忘的記憶》、《2020年的春節真 ......》等;二是因為:新冠疫情雖然來勢洶洶,但也只是中學生成長經歷中的一部分,過分關注新冠疫情不一定會對中學生的身心有正面影響。
  • 新冠病毒新變體蔓延歐洲!國內會爆發二波疫情嗎?鍾南山最新判斷
    面對歐洲疫情的擴散,國內是否會爆發第二波疫情?新疆喀什出現的大量無症狀感染者是否會影響國內的疫情防控呢?連日來,歐美新冠疫情急劇反彈,每日新增病例持續維持在高位,面對洶湧的疫情,歐洲多國也開始出臺新一輪的防控舉措。
  • 新冠疫情再次肆虐,多名足壇名將中招
    新冠疫情再次肆虐,多名足壇名將中招 楚天都市報記者 鄧鵬偉新冠疫情繼續在足壇肆虐,
  •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歐美諸國受害不淺,怎麼到印度卻沒了「脾氣」
    建安初年,瘟疫肆虐北方時曹操在《蒿裡行》這樣寫道。從古至今,人們都遭受著傳染病的困擾。自新冠病毒蔓延以來,從湖北武漢,到全國上下,再肆虐美國、日本、俄羅斯、歐洲國家等等幾乎蔓延全球,難以倖免。而除了我國及時實施管控,從而疫情問題控制得當外,很多其他國家都由於不及時不嚴格的控制導致疫情反覆,直至失控。
  • 英國變異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失控,像極了當年的韓國電影《流感》
    近日,英國首相宣布英國出現新冠變異毒株:傳播速度比原始的新冠病毒快70%,感染率和致死率也更高。截至12月,英國倫敦超過60%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是由新變種毒株引起。而更嚴重的是過去兩周周,倫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幾乎翻了一番。英國首相鮑裡斯宣布包括倫敦在內的等多個感染較為嚴重的城市封城,全國範圍內禁止任何聖誕節活動。
  • 島內政治瘟疫尤甚於新冠疫情
    今年,臺灣各界人士共推薦了66個漢字參選,於11月11日至12月6日期間開放讀者和網友票選,有效總票數為82631票。其推薦理由為:這一年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下,死亡超過百萬,經濟嚴重衰退。「疫」是2020年的生活,也是2020年的挑戰。「疫」字也是得到最多臺灣社會人士推薦的候選漢字。
  • ...拉加德表示,因新冠疫情與再度實施封鎖可能導致經濟二次衰退...
    【機構分析:歐元因歐洲央行刺激前景而下跌 有望創兩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歐元有望創兩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因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描繪了歐洲經濟復甦的嚴峻前景,並為未來幾個月的進一步刺激打開了大門。拉加德表示,因新冠疫情與再度實施封鎖可能導致經濟二次衰退,「幾乎無疑」會在12月就新的貨幣刺激方案達成共識,並將評估所有工具。
  • 綜合消息:中國與歐洲國家分享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經驗做法
    新華社巴黎3月19日電(記者徐永春 張琪)中國外交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9日共同舉辦中國與歐洲國家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交流會。來自中國、法國、葡萄牙、丹麥等10多個國家的衛生部門主管官員及疫情防控專家就新冠肺炎傳染特性、中國防疫理念及綜合舉措、中方對病理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分享經驗和做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廣發、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三位中方專家在交流會上發言,詳細解答各國與會人員的提問並展開深入交流。
  • 中世紀有一種比新冠更恐怖的瘟疫,奪走了歐洲二千四百多萬人生命
    目前,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歐洲更是徹底淪陷,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等多國確診人數超過十萬,死亡人數也不斷刷新。整個歐洲都籠罩著一層厚厚的陰霾。但在六百多年前,有一種傳染病曾橫掃歐洲,導致歐洲約2400多萬人命喪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