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裡淳兒的命運,早在這首詩裡暗示了

2020-12-14 光頭讀書

今天的內容,電視劇裡沒有,但原著裡有,光頭認為比較重要,所以單獨拎出來講一講。

家庭聚會party上吃酒「佔花名兒」是紅樓夢裡的名場面,甄嬛傳原著第七章叫《花籤》,也算是致敬。

抽花籤呢,其實就是一種遊戲,和現在大家聚會玩兒殺人遊戲一樣,沒有多神秘。大家就是尋個由頭為吃飯喝酒助興,抽一個籤筒裡的籤,籤子上呢會有句詩,作者巧妙地把人物性格和命運暗含在這首詩裡。

原著裡玩兒遊戲的一共有四人:眉莊、甄嬛、陵容、淳兒。我們一一來看:

眉莊-菊花

眉莊「那竹籤上畫一簇金黃菊花,下面又有鐫的小字寫著一句唐詩:陶令籬邊色,羅含宅裡香。」

這裡的陶令指陶淵明,陶淵明的性格喜好大家都很熟悉,羅含號稱東晉第一才子,東晉時期權貴爭權奪勢,羅含出淤泥不染,保持了淡泊的心態和清正的節操,不戀權,不貪錢,重友情,是一個道德高尚的君子。

這說的不就是眉莊本庄麼?

皇上問眉莊為什麼喜歡菊花?

眉莊回答: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臣妾喜歡它的氣節。

春光明媚時百花齊放,而菊花挺立在凌厲風霜中,不與百花爭豔。菊花雖淡泊,卻在稀疏的籬笆處獨放光華,寧可堅持自己的氣節,也不願屈服於北風。

沈眉莊遭陷害失寵後,誓死不原諒皇上的心意從未轉圜,真正活出了菊花的氣節!所以光頭之前說眉莊是一個很驕傲的人,就是指她這種有著傲骨的驕傲。

甄嬛-梅花+杏花

甄嬛很有意思,她第一次抽到的「是畫著一支淡粉凝胭的杏花,並也鐫了一句唐詩: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雲倚栽」。陵容看到後笑道:「杏者,幸也,又主貴婿,杏花可是承寵之兆。」「桃是說你莞姐姐桃花來了。」

甄嬛嫌手氣不好,於是又抽了一次,「抬目看去,卻是一支海棠」。

海棠又名解語花,在劇中,皇帝曾對甄嬛說「你就是朕的解語花」。

但光頭覺得,在電視劇中,海棠的屬性並沒有那麼重,另外有兩種花一直在甄嬛的生命裡交替作用,這有點像星座裡的太陽星座和上升星座的關係,杏花是甄嬛的本命花,而梅花是她的上升之花。

雖說菊花有不與百花爭豔的氣節,但終究還是落得個在北風中抱香而死的結局;而冰天雪地裡唯有梅花凌霜盛開,佔盡風光。相比而言,梅花傲立風霜的姿態是優雅的,是不費力的。

甄嬛人生三落三起,其中三次命運起承都與梅花密不可分。

第一次是除夕夜的倚梅園,四個人都埋沒於黑夜中,卻是各懷心事,暗流湧動,幾枝梅花不經意間改變了這四個人的命運:皇上因一盆紅梅去了倚梅園思念故人,甄嬛因梅花前許願逐漸開始轉運,餘鶯兒因梅花登高又跌重,果郡王撿到梅花上的小像,開啟了苦戀嫂子的漫漫痴情路。

甄嬛在倚梅園中許願:「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首詩寫的其實就是梅花。

包括後來皇上回憶: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當日朕與你也是結緣於梅花。

第二次又是初雪之日的家宴,倚梅園中紅梅已經盛開。甄嬛曾說過:雪花映著紅梅簇簇,暗香浮動,這才算是良辰美景吧!

這種暗香浮動的風情北宋第一宅男林就曾寫過:他以梅花為妻,仙鶴為子,一句詠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冠絕古今。

「粉蝶如知合斷魂」,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美麗也會羞愧而死,這說的不就是甄嬛在冬日的倚梅園裡,蝴蝶為其傾倒的復寵嗎?

第三次,是四郎去甘露寺看嬛嬛。這次梅花雖然沒有正面出現,但依然隱含在故事的細枝末節裡。

大家是否記得,四郎是什麼時候去的甘露寺?

是二月初二,二月正是冬春交替的時節,除了我們知道的習俗「剃頭理髮」外,還有祭龍撒灰、踏青賞花等活動。而且,二月還有一個不太為現在人們熟知的節日——花朝節。這個節日在古代名氣很大,能與中秋節齊名。

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一般於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五等時候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踏青賞花。

而這個時候,往往還有冬日裡的梅花未開盡。所以明朝就有《二月二日入山看松竹值梅花盛開》這樣的詩:好是梅花助詩興,兩株晴雪不勝春。

但是,雖然梅花是甄嬛一生的貴人,但甄嬛依舊沒有逃脫自己是杏花的本命。那年杏花微雨,故事的結局早在開頭就寫好。

陵容-夾竹桃

接下來是陵容,「一樹夾竹桃,底下注著:弱條堪折,柔情慾訴,幾重淡影稀疏,好風入沐。」

夾竹桃這種植物全株都是有毒的,它很像陵容:外表美麗柔弱,但有著能致人死地的心機和城府,而陵容也在後宮生涯中釋放了自己毒性的一面。

淳兒-茉莉花

最後一個是淳兒。畫的是小小一枝茉莉花,旁邊注著「雖無豔態驚群目,幸有清香壓九秋」,另有小字「天公織女簪花」。

茉莉花的花語是清純、質樸,就是淳兒的那種天真爛漫。

但這裡的重點是「天公織女簪花」,這個典故來自於東晉的民間傳說,是指古代女子在天公節簪花,為織女戴孝。淳兒抽完籤就被甄嬛故意支開,甄嬛當時看出了端倪,和眉莊陵容說「這句話看著叫人刺心」。這幾個小字也揭示了淳兒早亡的悲慘命運。

光頭記得,有一段時間特別火的一種奶茶,她會把你想要知道某件事情的答案寫在杯子上,然後專門有一本書來解釋這個謎底。

現代人每天接受那麼多的信息和新鮮刺激,這種離現代科學很遙遠的東西大家肯定也都是一笑而過,過而忘之。

紅樓夢、甄嬛傳裡的那些人物也是這樣子,大家都沒把一次酒會party上的抽花籤當真,但我也在想,我們的生命可不可能也是某位神靈寫的一部書,我們人生的結局早已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就已經揭曉了答案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淳兒本有生還機會?甄嬛為何見死不救,為母則剛
    #《甄嬛傳》裡面,淳兒的死讓很多人惋惜,估計都恨透了陰險的曹琴默與狠毒的華妃,但事實上,淳兒是真的會死在花池裡嗎?其次,在看到淳兒的宮女半夜燒紙拜祭時,甄嬛不是想著幫淳兒找出兇手報仇,而是勸告宮女不要讓別人看到,當時看的時候,會覺得是因為甄嬛不想讓小宮女喪命,如今再看這一情節,才感覺甄嬛並不是這麼好心,主要目的是想讓淳兒的死大事化小,就這麼算了。
  • 甄嬛傳:淳兒說了一句話,甄嬛被狠狠打臉,有一個豬隊友怎麼辦!
    要說甄嬛傳中,最不適合在後宮中生存的人,淳兒是首當其衝淳兒心思實在太單純,她有一個小孩子的心性,喜歡吃,各種吃。只要把她餵飽了,什麼都好辦了。她說話也是毫無顧忌的那種人,心直口快,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從來不仔細思考她這句話一說出來會引來多少懷疑和嫉恨。在後宮中,不知道多長個心眼,註定活不長久。
  • 《甄嬛傳》裡最討厭果郡王,他愛甄嬛或許也因為甄嬛像純元而已
    這點我就很奇怪了,一個不知道是誰的小相他還要貼身收起來, 想必也是覺得小相有些像純元的 ,這裡其實有一點點隱約暗示果郡王對純元心思不單純的苗頭了
  • 《甄嬛傳》裡的淳常在是怎麼獲得初次侍寢機會的,看完你還會覺得她單純嗎?
    在《甄嬛傳》裡一提到淳常在,很多人都覺得她天性純良活潑,在勾心鬥角的後宮中,是一朵善良單純的花朵。不過,看看當年的淳常在是怎麼獲得第一次侍寢機會的,你就會發現深宮裡的每一個人都不簡單。淳常在14歲進宮,那時候只是一個小孩子,而皇上也把他當做是個孩子,不可能有臨幸的機會,慢慢的就忘記了淳常在這麼個人。
  • 甄嬛傳人物之淳貴人
    淳兒是真單純。但她的人設並不簡單。《甄嬛傳》原著有一個特別特別鬧心的設定——皇帝喜歡的幾乎每一個寵妃都與純元皇后或多或少有著聯繫。敬妃的溫婉像純元,安陵容的歌喉像純元,端妃的琵琶是純元教的……唯獨的例外,華妃是她自己。
  • 甄嬛傳:「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究竟是誰中了這句話的毒?
    是的,淳兒很單純,但宮裡並不單純,她們不會把這個當成友誼,只會當成同黨,賦予宮鬥的含義。淳兒雖然單純,但她身邊的姑姑並不單純,雖然這個姑姑只是從她口頭中出現。要知道整個後宮小主中,有像槿汐姑姑這麼高級宮女伺候的,沒有幾個,新人中也只有甄嬛和淳兒有。
  • 《甄嬛傳》裡的詩詞
    《甄嬛傳》這部電視劇自開播以來,熱度一直很高,直到今日,還有很多平臺文章在寫《甄嬛傳》,可見得,這部電視劇多麼深入人心。我注意到,這部電視劇也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底蘊,其中還有不少好詩詞,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紅樓夢》裡的八首花籤詩:任是無情也動人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善用詩句、花籤來暗示人物性格和命運,這一點在六十三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每個人的花籤包含花、題、和詩三樣,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樣喻示人物性格和命運的吧!探春的花籤詩喻示著探春的結局。詩籤中必得貴婿,暗示探春以後將嫁給貴族藩王,「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探春的結局是遠嫁海外藩王,坐船離開,從此與親人只能兩兩相望。
  • 愛情裡的等待與悵惘,都在李商隱這首無題詩裡,真摯動人
    唐代,萬物繁榮昌盛的頂峰,詩,也是如此。唐詩三百首,是唐代多少詩人一輩子的智慧結晶,才能傳承到今天供我們欣賞。古人寫詩,或抒懷,或表達憤世不平之意,或官場失落之意,但是李商隱,這位和杜牧並稱「小李杜」的詩人,最擅長的是愛情詩和無題詩,並且寫得別有一番韻味。
  • 林黛玉寫過的三首詩,表面都是寫花,其實全是暗示自己命運
    這首詩創作於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飛燕泣殘紅」一回。賈府這時正值鼎盛初期,風光無限。即使是這樣,黛玉從未因為賈府的興盛而感到絲毫的欣喜:「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一年三百六十天啊,過的是什麼日子!刀一樣的寒風,利劍般的嚴霜,無情地摧殘著花枝。在她看來,寄人籬下的日子,自己依然是被無情的摧殘著,沒有人真正能懂自己,即使是知己寶玉,也難顧全我那時時刻刻來侵襲的傷感。
  • 甄嬛傳:陳建斌拍這場戲時態度冷淡,譚松韻賭氣無所謂,卻成經典
    甄嬛傳:陳建斌拍這場戲時態度冷淡,譚松韻賭氣無所謂,卻成經典《甄嬛傳》這部戲可以說是內地宮鬥戲的經典了,在很多觀眾的心目當中至今都沒有作品可以超越,該劇不僅製作精良,劇中的演員們也是個個實力派,到現在為止孫儷都是大家口中的娘娘,蔡少芬也因為一句
  • 心理解析《甄嬛傳》丨甄嬛的命運,早就藏在了她的婚戀觀裡
    決定命運的不是婚姻,而是如何對待婚姻有人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還有人說「嫁給什麼樣的男人,就有什麼樣的命運」。諸如此類的描述都是在表達同一個核心意思:婚姻對女人無比重要,甚至是決定女人幸福與否的首要因素。婚姻對每個人都很重要這一點不可否認,因為它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底色。
  • 《詩經》裡的這首詩,說的是人,老鼠卻無辜躺槍
    在這些詩裡,又以「風」最天真爛漫,貼近生活。「風」這部分裡,又分為「十五國風」,共計160篇。在眾多的詩歌裡,有一首詩十分特別,那就是《鄘風·相鼠》,說它特別,是因為這是一首罵人十分露骨的詩。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 韓愈這首詩表現手法高超,整首詩構思奇巧,成為詠雪裡的千古名篇
    韓愈也是唐詩八大家裡的領軍人物,如果把這八位文學大師排一個座次的話,那麼韓愈是當之無愧的大佬,他的很多文章那都是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且他的很多詩作,也是同樣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於一位偉大的文學家,我們也應該要去了解,去讀一讀他的詩作。
  • 品一品《甄嬛傳》裡那些韻味無窮的詩,導演真有心,超美超應景!
    導語:品一品《甄嬛傳》裡那些韻味無窮的詩,導演真有心,超美超應景!還記得那時,黃帝在選秀時對嬛嬛說的「這紫禁城養人,朕必不叫你香消玉殞」可是這世間的事從來不遂人願,四郎還是負了嬛嬛。那年杏花微雨,你說你是果郡王,或許一開始便是錯的。第二句:「曲有誤,周郎顧。」那時的甄嬛坐在鞦韆上吹簫,紅塵尚未縹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那時的皇帝還是假扮果郡王,對甄嬛的簫藝大加讚賞。
  • 甄嬛傳:安陵容和甄嬛真正分道揚鑣,究竟是誰壓了最後一根稻草?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44期:寢衣事件,標誌著安陵容跟甄嬛徹底分道揚鑣,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安陵容不夠自信:對皇上喜歡哪件寢衣來講,正常人的思維都是先穿哪一件,就證明更喜歡哪一件。偏偏安陵容被看起來傻白甜的淳兒給騙了,進入了邏輯陷阱,誤以為皇上更喜歡甄嬛的那件。
  • 《紅樓夢》裡花籤詩的秘密:任是無情也動人
    點擊標題下藍字「語文360網」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在《紅樓夢》中,曹雪芹善用詩句、花籤來暗示人物性格和命運,這一點在六十三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紅樓夢》六十三回,寶玉過生日,晚上大家開宴擲花籤,妙趣橫生。
  • 淳兒和安陵容都是答應!卻只欺負她
    咱們的《甄嬛傳》是不是大家的心頭好呢?而其實這部劇交給咱們的道理還是有很多的!比如咱們的富察貴人就是一個非常實誠的例子,柿子只挑軟的捏!三個人同住延禧宮卻只欺負咱們的安陵容是為什麼呢?富察貴人的出生非常的好,雖然現在是個貴人,但是她很有機會能夠往上爬!
  • 《唐詩三百首》裡的這首詩,俗裡俗氣,卻被譽為「一字難改」
    今天要給大家講多的詩同樣是一首五言絕句,表面看來俗裡俗氣,卻被譽為「一字難改」,還入選《唐詩三百首》。這首詩名為《新嫁娘詞》,作者是中唐詩人王建。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王建出身貧寒,早年曾投身軍旅,寫過一些邊塞題材的詩歌,但他最出名的還是宮怨詩和樂府詩。他曾寫過上百首宮詞,以白描的手法揭露了宮廷生活的黑暗,抒發了宮女們幽居深宮的苦悶怨恨之情,後世評價「《宮詞》凡百首,天下傳播。
  • 詩詞欣賞——讀懂《甄嬛傳》裡的詩詞,才能懂她們的愛恨情仇
    上兩篇寫的都是才華橫溢的甄娘娘的詩詞,其實《甄嬛傳》裡除了她,其他人也是飽讀詩書,且每個人說的詩詞跟自己的處境很相符。今天讀一讀劇中的那份美好~開始時,溫太醫用「以一片冰心在玉壺」表達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