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案新聞發布會於2014年9月4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就高考英語改革方案進行了說明: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高考英語改革方案公布後,高考英語應該如何複習呢?新東方在線高考網邀請新東方高考英語教師—李輝老師,為大家權威點評高考改革政策以及為高考莘莘學子們提供高考英語的備考建議。
新東方李輝權威點評高考改革:英語不取消 刷分成必然
新東方在線高考英語團隊 李輝
一、政策變化
2014年9月4日,國新辦舉行高考改革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高考招生改革實施意見。對同學們影響最大的有如下變化:
1、取消文理分科,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兩部分成績組成。
2、「全國統一高考」包含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每科總分150分不變,其中英語實行一年兩考。
3、「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即現在的高中會考,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14個科目。考生在報考時,需根據報考高校提前發布的招生報考要求和自身特長,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的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4、上海、浙江被選作高考改革的先鋒隊,於2015年開始實行「高考新政」,其它全國大部分省市於2017年開始實行「高考新政」。
5、2015年,增加「全國卷」的使用省市數量,減少獨立命題省市數量。
二、英語改革
可以看到,高考並沒有削弱英語的重要性,而是鞏固了語、數、外作為三大主科的絕對地位。「英語實行一年兩考」,表明英語率先突破了「一考定終身」的傳統高考制度,使得學生能夠在整個高中階段有多次機會刷新高考英語分數。其目的有二,一是分散學習壓力,注重平時積累,而不要到了高三才想到突擊英語;二是分散心理壓力,讓學生有機會多次挑戰自我,從頭再來。
可以預見,這個政策的轉變將帶來的結果是:孩子在高中階段的英語學習將有兩條主線,一個是日常學校教學所關注的「課本主線」,一條是從高一便開始發力衝刺高考的「應試主線」。前者是由《教學大綱》所決定的,即學校老師必須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按照規定的進度完成高中三年的英語教學任務;後者是由高考新政策決定的——既然國家允許學生從高一就開始參加英語高考,那麼肯定大部分學生都願意從高一開始發力「刷分」,正如許多準備託福、雅思等出國考試的學生一樣,「即使前幾次成績考得不理想,也要先體驗幾次,積累考場經驗」。於是,在日常學校英語學習之外,由於迫切的「刷分」需要,學生很可能願意跟著應試經驗豐富、提分效果明顯、教學針對性強的機構和老師進行大量課外英語補習,以鞏固和提高考試成績,應對每半年一次的高考英語應試機會。
三、備考建議
2014年是「高考英語改革元年」,雖然「政策改革」尚未實行,但各省都進行了重要的題型改革。各省的題型改革紛紛向我們傳達著一個信號:高考英語對於孩子的能力要求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在「基礎知識」方面,新高考更側重對語言的「感知能力」的考察,傳統死記硬背單詞語法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只有在語境中學會的、帶著生命力的英語知識才能幫你贏得高考。如山東卷增加了一篇故事性很強的「小完型」,全國卷刪掉了傳統的「單項選擇」題,代之以一篇對語境感知力要求極強的「語法填空」題,都體現了新高考英語對於「語言生命力」的要求。
在「應試能力」方面,新高考更側重考察「用語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北京卷刪掉了一篇華而不實的「看圖議論文」,代之以一篇樸素務實的「應用文」,就體現了這一特點。此外,各省試卷中的三大傳統題型——閱讀理解、完型填空、書面變動不大,相當於告訴我們:高考英語難度也並未發生明顯改變,未來考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容鬆懈。今年的高三學生在複習過程中,除了要關注本省歷年試題外,也要認真研讀上海、浙江以及全國新課標I卷II卷的題型(政策依據:1、上海和浙江是本次改革的排頭兵,必然備受各省命題者關注;2、2015年增加「全國卷」使用省份,某些省份的獨立命題會取消,統一考全國卷)。
英語考試的成績是基礎知識和應試能力的綜合結果。只學基礎知識而忽視應試能力的培養,孩子很難把所學到的知識在考場上100%發揮出來;而一味迷戀「解題技巧」而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則會讓孩子的成績提升缺乏「後勁」。只有系統學習基礎知識、科學培養應試能力,不迴避真正的問題、不放棄必要的努力,才能讓孩子穩步提分。
(實習編輯: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