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化英語」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塊拼圖

2020-12-13 新東方網

「弱化英語」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塊拼圖

2013-10-23 09:20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

  • 新東方網
  • 高考微信

  北京市教委10月21日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要點:1、語文從150分上調到180分;2、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3、文理科綜合從300分上調到320分;4、數學150分不變。此外,在北京的中考中,語文總卷面分將由120分上調至150分;英語將由120分下降至100分。北京教育考試院還表示,高考英語可以一年兩次考試,如果你高一的時候就考到了100分,那麼高二高三的時候就可以不學英語了。

  近日,多省都在醞釀高考英語改革,方案要麼是取消聽力要麼是不計入總分,雖然尚未塵埃落定,但「弱化英語」的態勢已經很明顯。如今,北京率先出臺方案,規定從2016年起,中高考中英語的分值將有所降低,而語文的分值則相對地有所提升,這可能會對其他地區的高考英語改革做出示範,「弱化英語」的趨勢,也很可能會成為高考改革的重要內容。

  北京的規定一出,網友便開始議論紛紛,儘管各種觀點都有,但好評率還是佔了多數。不可否認,「弱化英語」是一種理性回歸,有利於為畸形的「英語熱」降溫。此外,這引發好評還有另一重原因,那就是迎合了公眾「取消英語救救漢語」的呼聲。今年9月8日,教育部前發言人、語文出版社社長王旭明就在其新浪實名認證微博上呼籲:取消小學英語課,增加國學教育,取締社會少兒英語[微博]班,解放孩子,救救漢語!這樣的呼籲,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的確有不少的擁躉。

  客觀來說,「弱化英語」也不可過於拔高。畢竟,高考改革的步伐,遠不止英語這一環節。過分地關注「弱化英語」,很可能遮蔽了高考改革的真問題。在「弱化英語」之外,高考改革的拼圖還有不少。如異地高考,儘管各地的方案大多出來了,但「門檻高」的規定本身,正消解著這項制度的善意初衷;再如高校去行政化,但一直是說得多做得少,真正的行動的確不多;又如多元評價體系,我們都知道高考的單一評價模式是不科學的,多元評價才更加妥當,但制度方面的努力,仍然十分鮮見。

  簡言之,高考改革絕不可能只是單一的改革,那無論是最近引發熱議的「取消高考加分制度」,還是如今「弱化英語」的舉措,都只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拼圖。完成了一塊拼圖,固然值得高興,因為這也是一種進步,但不能滿足於現狀,而應繼續推進高考改革向深水更深處邁進。畢竟,公平與科學才是高考改革的最終旨歸,那就需要無限的努力。所謂公平,便是保證每一個學生有均等的機會;所謂科學,則是對每一個學生的評價體系必須中肯,不能厚此薄彼。

  事實上,早在2010年7月發布的《教育規劃綱要》,其中就提出「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政府宏觀管理,專業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這已經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個準確的方向。按著這樣的要求,再制定具體的方案,繼而再按著這一方向去細化完善政策即可。就眼下來說,最重要的是「行動起來」,而不是讓其停留於「紙面上」或「文件上」。「弱化英語」的改革已經出來,我們希望其他的高考改革步伐也同步推進。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評論:「弱化英語」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塊拼圖
    原標題:評論:「弱化英語」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塊拼圖  北京市教委10月21日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要點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可以一年兩次考試,如果你高一的時候就考到了100分,那麼高二高三的時候就可以不學英語了(10月21日央視)。
  • 弱化英語,我們等太久了
    一者,從幼兒園開始,到博士生的考取,再到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的職稱晉升,英語都是必考科目。然而,能夠有機會將英語「學以致用」的人卻少之又少。二者,英語排擠了國人對於其他學科包括主修專業的學習。把英語弱化,不僅是形勢使然,更是我們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
  • 第103期:高考改革能讓英語走下"神壇"嗎?--觀點--人民網
    降低英語分值之後,把眾多學生從過重的英語學習負擔中解脫出來,同時還應當採取配套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對於外語和涉外專業人才的選拔、培育,並做強做精外語等涉外專業類校院和研究機構,為國家對外開放培育更多更好專業人才。[詳細]「弱化英語」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塊拼圖客觀來說,「弱化英語」固然是一種理性回歸,但也不可過於拔高。
  • 評英語退出統考傳聞:高考弱化英語是難得的進步
    2017年實施,英語退出統考」的傳聞,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1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特別是高考改革事關千萬學子和廣大群眾切身利益,十分重要、十分複雜、十分敏感。但是為了避免公眾的誤讀,我們必須首先做個釐清,英語退出全國統一高考,並不是說從此以後完全取消英語考試和學習,而只是在每年6月的7日、8日、9日這三天的高考中,將不再出現英語科目的考試,改由社會機構組織社會化考試。學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績和大學英語四六級一樣分等級,而不是以像以前一樣給出一個具體的分數。
  • 北京公布中高考改革舉措:語文考聽說 英語弱化語法
    北京公布中高考改革舉措:語文考聽說 英語弱化語法 2014-11-14 10:48:57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劉彥領   據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中高考語文試卷將增大古詩文
  • 華媒評高考英語弱化:擺正本土文化與全球化關係
    華媒評高考英語弱化:擺正本土文化與全球化關係   中新網11月4日電 法國歐洲時報網3日刊載《中國抑英語挺漢語大勢所趨
  • 多地醞釀高考英語改革引震蕩 「英語熱」難退
    多地醞釀高考英語改革引震蕩 「英語熱」難退 在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省市相繼傳出醞高考改革的消息,部分省市削減英語教育比重後,敏感的成都家長開始焦慮。  在中國內地,許多人的命運曾因英語不好被改寫。而近日多項正在進行的改革釋放著一個信號——英語多年以來的強勢地位被削弱,教育部門試圖讓它回歸語言教育的本質。而另一方面,業內人士認為,內地「英語熱」現象在國際化大背景下並不會減弱。
  • 高考英語分值或降至120分 專家:不等於弱化
    2017年的高考,英語有望一年多考,分值也將降為120分……教育部考試招生總體方案不久將面向全國徵求意見,其中英語成為此次改革當頭炮。一年多考,降低分值,由社會機構承辦等引起廣泛關注。  高考英語分值擬降至120分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王定華認為,英語分值以120分為宜。也就是說,在教育部考試招生總體方案中,關於英語的分值建議是120分,各省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各自的英語分值。根據「三年早知道」原則,英語改革將和高考其他改革方案預計從2017年高中畢業生正式實施。
  • 高考改革後,英語是否該逐步弱化或取消?網友吵翻天,各說各有理
    高考改革後,英語是否該逐步弱化或取消?網友吵翻天,各說各有理隨著高考制度的改革,學科結構組成將逐步發生變化。這其中,對於英語學科的走向,很多人有想法。在學了十年甚至更多年的英語之後,到了工作中生活中卻發揮不了實際作用,最終頭腦中只剩下了ABC。而當年學習英語的過程卻是痛苦的回憶,讓網友們不能忘卻。因此,當「英語是否應該逐步弱化或者乾脆最終取消」這一問題提出時,網友們吵翻天,各說各的道理。
  • 高考英語改革只是學科理念糾偏
    無論是經歷過高考,還是即將經歷高考的人們,對於在總分中佔據大頭的英語課程,不僅記憶深刻,更是深表質疑:作為語言工具,何必置於決定考生命運的高度?  北京的2014年高考方案,英語改革是亮點。
  • 教育專家熊丙奇預測:英語沒被弱化,等級考試排位納入高考
    原標題:教育專家熊丙奇預測:英語沒被弱化,等級考試排位納入高考 日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教授受精銳教育之邀來穗講座,幫助廣州的初三學生及家長分析高考改革的最新動態,掃除改革謠言,並對三年後可能施行的廣東省高考改革進行了預測。 高考改革到底改了什麼? 熊丙奇表示,國家高考改革整體的設想將是文理不分科,外語考試實行多次考,制度化考試,同時把高中的學評測試納入高考。
  • 「美國高考」改革啟示:弱化應試技巧
    SAT被稱為「美國高考」,也是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大學本科的重要參考依據。近兩年,選擇SAT的中國高中生數量持續增長。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美中國本科生人數比上年增長了26%。  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美國高考」,是否意味著美國高考在形式上更科學?美國高考在人才選拔上的側重點是什麼?又有哪些是值得國內借鑑的?
  • 關於中高考英語改革後英語變化的一些猜想
    現狀分析:   北京市教委發布關於《20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徵求意見稿)。從2016年起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英語分數從150分調整為100分(聽力30分),比過去減少50分。
  • 熊丙奇:英語沒被弱化 等級考試排位納入高考
    ,並將上海和浙江確定為首先實施高考改革的兩個省市,瞬間引發初高中生家長的強烈關注,許多關於改革的謠傳就此流行起來。日前,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教授受精銳教育之邀來穗講座,幫助廣州的初三學生及家長分析高考改革的最新動態,掃除改革謠言,並對三年後可能施行的廣東省高考改革進行了預測。   高考改革到底改了什麼?
  • 高考改革都拿英語開刀也不對
    北京教育考試院表示,2016年高考將增加語文分值降低英語分值,英語從150分降到100分,語文從150分升到180分。英語可以一年兩次考試,比如如果你高一的時候就考到了100分,那麼高二高三的時候就可以不學英語了。(10月21日央視網)  除了北京,很多地方都將高考改革的目標對準了英語,「英語」一時成為了眾矢之的。
  • 今日輿情解讀:高考英語改革在質疑中前行
    英語考試改革是這個方向上的大膽嘗試。拿英語高考開刀同時針對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多個問題。社會應當對這一改革給予支持和鼓勵。 高考「弱化英語」是難得的進步 《長沙晚報》評論認為,英語極有可能會在2017年退出全國統一高考。在經過高考改革後的「新高考」,英語的重要性被大大弱化了。
  • 英語退出高考?教育改革應趨於實用化
    前段時間,各家媒體爭相刊載了英語即將退出高考的報導,雖然最終證明消息並不屬實,但卻並不影響輿論對高考改革關注的持續升溫,且再次引發公眾對於英語重要性的爭論。  鑑於與漢語字形、發音和語法等方面的差異,將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教育學科,對鍛鍊青少年記憶力、想像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來說不無裨益,且相對必要。
  • 高考英語改革連鎖反應 小學生:想「放棄」英語
    近期,有關「高考(微博)英語改革」的消息牽動了不少人的神經,儘管「教育部擬定2017年英語退出高考統考」的消息被闢謠,但改革的信號已很明顯。日前,記者走訪了大連英語培訓市場,同時採訪了部分中小學(微博)老師。對於改革影響,各方看法不一。
  • 多地醞釀高考改革 部分家長力挺英語降分
    10月21日,北京市中考、高考改革方案公布:2016年起高考英語由150分減為100分,中考英語由120分減為100分。與此同時,江蘇、山東等地均相繼傳出醞釀高考英語改革的信息。  教育改革歷來牽動人心,消息傳來,河南作為高考全國考生人數第一大省,無論家長、學生或是老師,社會各界都對「高考英語改革」尤為關注。異地高考改革方案對我省考生有無影響?
  • 高考改革,英語會不會被列為選考科目
    新高考方案陸續公布後,大家對高考改革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針對高考改革也發表了不同意見。大家的目的其實一樣,就是希望新方案更加公平、公正,更加便於操作。在網友的建議中,比較突出的一條就是希望取消英語考試,一些建議納入選考科目,總之是希望降低英語的分值,通過弱化英語在高考中的作用,是當前英語學習的熱度降低,難度降低。為什麼要取消英語呢?網友給出的理由是,因為開設了英語課,90%的學生都需要在校外補英語,家長和學生們都倍感覺壓力大!花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