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考」改革啟示:弱化應試技巧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10月28日,本該是SAT分數公布的日子,然而,中國考生們等來的卻是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發出的分數延期公布的通知。這次可能由「洩題」和考生「作弊」引起的分數延遲公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部分中國考生申請2015年美國院校的提前批錄取。

  SAT被稱為「美國高考」,也是中國學生申請美國大學本科的重要參考依據。近兩年,選擇SAT的中國高中生數量持續增長。根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美中國本科生人數比上年增長了26%。

  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美國高考」,是否意味著美國高考在形式上更科學?美國高考在人才選拔上的側重點是什麼?又有哪些是值得國內借鑑的?前不久,因「應試色彩」受到爭議的SAT宣布,將從2016年起進行改革。此次改革內容、方向是什麼?對中國考生又有哪些影響呢?

  為「匹配大學生基本能力」而改革

  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總裁大衛·科勒曼(David Coleman)在SAT改革發布會上的演講中表示,只有43%的通過SAT考試的高中學生與「大學生基本能力相匹配」,其餘的學生並沒有完全掌握大學所需的必要技能,這被外界解讀為「SAT改革的最主要原因」。

  SAT此次改革是近十年來又一次重大變化。考試形式上的諸多改變讓考生們變得樂觀:寫作成了選考項目,總分從2400降為1600,取消倒扣分,選擇題選項也由5選項變成4個。「看上去SAT似乎變得更為簡單了」。

  北京新東方學校美本本地項目經理蔡瑞卻認為,「這只是一個表象」,美國中學教育大綱回歸能力與基礎的大趨勢,使美國中學教育正逐步進行能力化的滲透與過度。因此,SAT考試需要更加注重考生實際能力的考察,難度正在加大。

  美國大學委員會第一時間發布新SAT考試樣題,印證了該結論。全部樣題共208頁,除了部分樣題之外,還對考試的整體設計思路、考試的能力要求等進行了詳細闡釋。官方明確列出了改革後的SAT重點考察考生:信息和觀點獲取、總結概括、分析、綜合。

  考查實際寫作能力 弱化應試技巧

  在新SAT變革當中,寫作部分是整個SAT考試中對考生挑戰較大的考試內容。考題時間共計50分鐘,比過去延長一倍,但其中閱讀和分析所需時間較長。

  樣題顯示,寫作不再是「命題作文」,著重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能力」「寫作能力」。要求學生閱讀完給定文章之後分析論證中所選擇的詞語、修辭以及原材料中的核心觀點,分析段落的順序,思考作者是如何用論據以及如何展開論證的。也就是說,就給定文章發表你的看法。

  蔡瑞分析說,「對給出材料進行現場分析和表達觀點,是對中國考生最大的挑戰」,以往「背模板、背範例」的備考方式將不再適用。

  儘管這次改革中,寫作部分成了選考,但是學生仍不可以掉以輕心。據蔡瑞介紹,根據以往經驗,要申請美國排名前30的院校或者常春藤名校,它們可能仍將會需要考生提供寫作成績(with writing)。

  重視日常閱讀積累

  據《2014中國SAT白皮書》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考生數學平均分606分,僅比美國平均分517分高出89分,表現並不夠優秀,在普遍的劣勢區域閱讀部分差距仍然比較巨大。中國學生閱讀部分500分以下佔78.08%,也就是說,達到SAT閱讀基準分的中國學生僅20%,可見加強閱讀能力尤為重要。

  改革後的SAT更為強調「依據證據」的原則,即尋找答案在原文中的依據,從而減少了學生蒙猜或者僅通過排除錯誤選項而獲得答案的可能性。以此檢驗學生實際閱讀能力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在閱讀的選篇上,增加了考生對社會研究、歷史文獻的涉獵。樣題中的第一篇是關於國會議員彈劾尼克森總統的演講,對於學生的歷史、美國政治體制的了解要求非常高,諸如美國憲法、人權宣言等一系列美國建國綱要,以及著名的演講等將被涉及。

  由於之前單獨的語法部分現在融入了閱讀,語法的考查將在文章閱讀中進行,因此更加注重語境以及上下文的邏輯性和前後的連貫性、一致性。對於考生的句子結構把握和邏輯理解的要求更高。

  蔡瑞建議,考生多閱讀SAT改革細則中所提到的內容,如美國建國綱要、著名演講等,並根據美國州共同核心課程標準,分為十二級的閱讀書目作為平時閱讀訓練的參考,做好長期的閱讀積累。

  此外,在數學方面,代數上的難度加大,題目涉及重視實際應用,要求閱讀學術研究中的圖表,部分題目將禁止使用計算器。

  及早規劃 把握有效複習時間

  通過參加SAT考試,申請赴美留學其實是一項很浩大的工程。從考試、申請、錄取、籤證到最後的入學,整個過程持續的時間可能會伴隨整個高中甚至初高中時期。

  北京新東方學校郝冀楠老師認為,受新版SAT影響到的人群主要是2014年秋季新高一的學生,也就是現在初三學生,即使還有兩年多準備時間,但是仍需要及早規劃。她建議備考新SAT的考生及早加大閱讀量,並重視閱讀的質。從高一開始關注美國高中課程,了解美國高中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並按照美國高中要求培養自己的相關能力,不能減少對社會活動的參與熱度。

  在此次SAT改革中,蔡瑞認為,「特別針對削弱應試技巧對成績產生的影響,著重鼓勵考生長期的主動閱讀和主動學習,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導向是社會在人才選拔中主流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要想進入美國大學並不完全以SAT的成績為唯一依據,美國高校還會將考生高中課程GPA以及社會活動等方面綜合素質納入考核,與現行的中國高考有著很大的區別。此外,SAT一年考六次,固定在一月、五月、六月、十月、十一月(美國本土還有三月),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

  蔡瑞欣喜地看到,中國高考改革也正在進行中,「一考定終身」的情況能夠得到改變,「希望和SAT改革一樣,新的考核方式和內容能在中國高考中出現。」蔡瑞說。(陳鵬)

相關焦點

  • 「弱化英語」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塊拼圖
    北京教育考試院還表示,高考英語可以一年兩次考試,如果你高一的時候就考到了100分,那麼高二高三的時候就可以不學英語了。   近日,多省都在醞釀高考英語改革,方案要麼是取消聽力要麼是不計入總分,雖然尚未塵埃落定,但「弱化英語」的態勢已經很明顯。
  • 評論:「弱化英語」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塊拼圖
    原標題:評論:「弱化英語」只是高考改革的一塊拼圖  北京市教委10月21日透露,2016年高考改革要點英語從150分下調到100分,可以一年兩次考試,如果你高一的時候就考到了100分,那麼高二高三的時候就可以不學英語了(10月21日央視)。
  • 華媒評高考英語弱化:擺正本土文化與全球化關係
    一文,文章指出,英語從高考、教育中的弱化,並不意味著中國要放棄學英語,當前英語依然是國際交流的工具,在「開放」已經成為中國穩定的步伐之下,如何用本土文化應對全球化,將是中國思考、破解的課題。  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中國針對英語的高考改革引起廣泛關注。在一周前公布的該方案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北京市高考將「語文提分、英語降分」的舉措。
  • 考試有技巧,掌握應試技巧拿高分,高考散文的閱讀應試技巧
    修辭手法不但在高考散文閱讀文本中存在, 同時也是常考內容, 由於不注重修辭手法給後續作答造成許多困擾。例如, 2017年高考語文全國卷甲卷 (課標Ⅱ) 第6題: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兩個不同的人稱, 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態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
  • 北京公布中高考改革舉措:語文考聽說 英語弱化語法
    北京公布中高考改革舉措:語文考聽說 英語弱化語法 2014-11-14 10:48:57新華網作者:責任編輯:劉彥領   據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中高考語文試卷將增大古詩文
  • 新高考改革遭遇「應試教育」掣肘的多因素分析
    (邊新燦 李禕 範笑仙)  提要:滿載素質教育理想的新高考改革啟動後成效初顯,但是也受到「應試教育」慣性的頑強阻礙和掣肘,出現了改革理念獲得高度認同和實際推進中我行我素、功利應試傾向仍然非常嚴重的強烈反差。新高考改革推進何以如此艱難,「應試教育」落後的教育行為何以能頑強生長?
  • 應試英語改革 以後該怎樣學英語?
    日前,北京市教委公布2014-2016年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將高考英語考試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英語將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兩次考試,學生可多次參加,按最好成績計入高考總分,成績3年內有效。這一改革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 2018年高考數學應試技巧及注意事項
    2018年高考數學應試技巧及注意事項 2019-04-24 22:01:58 來源:網絡資源
  • 多地醞釀高考英語改革引震蕩 「英語熱」難退
    多地醞釀高考英語改革引震蕩 「英語熱」難退 在北京、上海、江蘇、山東等省市相繼傳出醞高考改革的消息,部分省市削減英語教育比重後,敏感的成都家長開始焦慮。  在中國內地,許多人的命運曾因英語不好被改寫。而近日多項正在進行的改革釋放著一個信號——英語多年以來的強勢地位被削弱,教育部門試圖讓它回歸語言教育的本質。而另一方面,業內人士認為,內地「英語熱」現象在國際化大背景下並不會減弱。
  • 高考物理常考點與應試技巧
    (文/王尚)高考物理常考點與應試技巧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在高考模擬考試前展開針對性複習,我把一些重要的地方,容易忽視的地方做了整理,具體如下:(1)勻變速直線運動中追擊問題的考察。比如接力賽的問題,追擊問題,都有一定的難度。
  • 【鏡鑑】美國高考作文有啥應試寶典?
    鏡鑑的話 本月,中國進入高考與高招時間,高考語文作文題目近幾天來引起了大家極高的關注。美國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什麼樣子的呢?鏡鑑(微信號:jingjianpd)跟您聊一聊。學習商科、法律等專業的美國學生比重持續上升,要進入這些專業深造,良好的溝通能力十分關鍵。  美國的SAT寫作輔導書封面。
  • 美國ESSA下的學前教育改革及啟示
    ESSA下的學前教育改革及啟示[J].陝西學前師範學院學報,2019,35(4).   美國ESSA下的學前教育改革及啟示王沐陽,楊盼(喀什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新疆喀什844006) 摘 要:2015年ESSA的頒布標誌著美國進一步在聯邦教育法案中承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 賈辰飛 | 泰國基礎教育改革對中國的啟示
    泰國自從建立現代教育體制後,基礎教育改革就沒有停止過。泰國持續一百多年的基礎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改變了泰國教育的整體狀況。泰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經驗與教訓,可以為同是發展中國家的我國提供良好的借鑑和有益的啟示。一、泰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泰國的基礎教育改革有著漫長的歷史。
  • 降分,能告別應試英語嗎?
    此舉被解讀為教育改革從英語「開刀」。10月開始,多地密集出臺英語「高考」改革。山東從明年起高考將取消英語聽力測試,英語試卷滿分從現在的150降到120分。而23日出臺的北京市2016年高考方案中,北京高考英語科目分值將下調為100分,並逐步向一年兩次社會化考試過渡。
  • 高考英語:完形填空的備考策略與應試技巧
    高考英語:完形填空的備考策略與應試技巧 2014-09-28 17:19 來源:新東方編輯整理 作者:
  • 評英語退出統考傳聞:高考弱化英語是難得的進步
    2017年實施,英語退出統考」的傳聞,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18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特別是高考改革事關千萬學子和廣大群眾切身利益,十分重要、十分複雜、十分敏感。目前,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詳見本報今日A1版報導)  雖然教育部發言人續梅關於高考改革的最新表態和之前媒體報導的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的說法不盡相同,但是仔細觀察續梅的發言就會發現,續梅既沒有肯定顧明遠的表態,但也沒有否定顧明遠的表態。
  • 高考英語改革連鎖反應 小學生:想「放棄」英語
    近期,有關「高考(微博)英語改革」的消息牽動了不少人的神經,儘管「教育部擬定2017年英語退出高考統考」的消息被闢謠,但改革的信號已很明顯。日前,記者走訪了大連英語培訓市場,同時採訪了部分中小學(微博)老師。對於改革影響,各方看法不一。
  • 「瑞思不應試,應試有優勢」的秘密
    高考英語的改革對於高考的改革以及高考改革帶來的英語教育方向的改變,目前英語教育方向已經從標準化測試轉向綜合能力和語言基礎熟練度的考察。聽說口語測試採用人機對話模式,是自 2017 年開始新增的測試部分,滿分 20 分,折合成 10 分計入高考英語總分。
  • 今日輿情解讀:高考英語改革在質疑中前行
    @中國深度評論:對於大量學生來說,學英語不是為了掌握這門語言文字,而是為了應付考試;對許多老師來講,教這門課程也更多是為了應對高考。在應試化思維主導下,無論是老師的教學手段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出現嚴重偏差,最終導致普遍的"高分低能"現象。
  • 新一輪英語高考的社會化改革優越性分析
    從對高考制度改革和英語科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每次的改革都在考試選拔制度上進行創新,遵循教育與時代發展的潮流。每次的改革都是基於舊的考試制度,改革各項阻礙考試制度發展的方面,努力改革成更完整、更科學的考試檢測體系,這次新一輪的高考改革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