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退休,身家183億,年薪1.5億,他活成了打工人夢寐以求的樣子

2020-12-27 騰訊網

「我是農民的孩子,只會拼命工作。」

作 者丨楊 凱

從清華到校內網,再到美團,王興說,「他是攜手創業的搭檔和並肩作戰的戰友,更是可以思想碰撞、靈魂對話的一生摯友。」

「一起創業吧,老王」

1997年8月底,從龍巖一中保送到清華的王興,認識的第一個人就是同宿舍的王慧文。

一個宿舍有兩個姓王的,而且王慧文年齡稍大,所以大家都習慣叫他「老王」。這個稱呼沿用至今。後來在美團,大家也都習慣叫他「老王」。

中學時代,王慧文是標準的學霸,但他卻覺得自己是「中國教育的典型失敗案例」。上大學後,他厭倦了讀書、考試這套程序化的」好學生」路線,決定換個活法。

王慧文愛上了打電腦遊戲,而且經常通宵,是班裡有名的學渣。

睡在上鋪的王興也是個學渣,痴迷社團和創業,無心學習。

兩個學渣成了最好的朋友。

王慧文後來回憶說,兩人的成績一直很穩定,他排第三,王興排第五,倒數的。

▲王興(左三)、王慧文(右二)

兩人還合夥湊錢買了一臺電腦,王慧文用來打遊戲,王興則用來捯飭社團和創業的事兒。

王慧文在打遊戲的時候常常覺得別人的遊戲做得不好,萌發了自己編程做遊戲的念頭。王興告訴他,自己高中的時候也想過做程式設計師,後來想法改變了,想創業。

在王興的耳濡目染下,王慧文也產生了創業的念頭。

二人沒事兒就泡在水木清華BBS的創業版上。王慧文記得,當時有人說,電商面臨的三大障礙是信用障礙、支付障礙、物流障礙,兩人聊到興起,大晚上跑到宿舍樓頂討論三大障礙如何解決。

就這樣混到了畢業。家境殷實的王興決定出國留學,因為成績不好,最後去了在美國排名60開外的德拉瓦大學。王慧文則被保送到中科院讀研究生。

王慧文依然沒有放棄創業的念頭,一度打算放棄保研,直接創業。雖然最後極不情願地去讀了研究生,也是每天泡創業的論壇,讀商業相關的書,時刻為創業做準備。

大洋彼岸的王興和他一樣,無心學業,時刻惦記著創業的事兒。

2003年,全球首家SNS(社交服務)網站Friendster在美國上線,並迅速走紅。王興覺得,這是一個改變信息傳播方式的巨大機會。

他馬上給自己的五個同學、朋友發了郵件,邀請他們一起創業。五個人裡,只有兩個願意加入。一個是下鋪的兄弟王慧文,另一個是高中同學賴斌強。

對於王慧文來說,這個決定最為艱難。王興家境殷實,賴斌強則在廣州做了幾年碼農,也有一些積蓄,唯獨他的經濟狀況最糟糕。

決定棄學創業的時候,他的全部家底只有2000元,入股的幾萬元都是借來的。創業3年,他前後欠了20多萬外債。

即便如此,他還是第一個同意。

「如果把校內網做成了

我會變成別人非常討厭的人」

2004年3月,他們租下清華往東3公裡的海豐園小區一套三居室,在客廳擺上3張辦公桌,臥室擺上3張行軍床,正式創業。

兩個月後,辦完離職的賴斌強北上會合。扔下行李,他迫不及待地問:「產品在哪,給我看看?」

兩人木木地說:「產品還沒有,我們在學編程呢。」

就這樣,三人的草臺班子一邊學編程,一邊做開發。賴斌強負責前端代碼,王慧文負責後端代碼,寫代碼水平最差的王興負責市場調研和產品設計。

經過4個月昏天黑地的開發,第一個產品——社區網站「多多友」,終於出爐。

對六度空間理論深信不疑的王興,堅信這款產品大有前景。

但現實是,兩個月過去,這款軟體依舊無人問津。

仿照美國Invite網站做的活動邀請網站「電邀」、拼音輸入法軟體JustInput、在手機電腦間傳文件的Wap中繼站、仿照谷歌地圖的地圖項目、幫在國外留學的遊子列印照片寄給爸媽的「遊子圖」……接下來的日子,三人嘗試了不少新項目,幾乎每兩個月就要換個方向,卻無一成功。

與此同時,成立於哈佛大學的Facebook迅速席捲美國,讓他們看到一絲曙光。三人乾脆決定將「多多友」改版,全面模仿Facebook,連UI都是照抄的。

2005年12月,校內網正式上線。

這一次,他們吸取了多多友缺少推廣的教訓,開始大力做推廣。花3000元贊助清華大學電子系學生節,讓學生註冊校內網抽獎獲得門票;春運期間租大巴免費送學生去火車站,必須註冊校內網才能參團;到校園裡到處貼海報……

就這樣,到2006年3月,校內網收穫了驚人的一百多萬用戶。

與此同時,校園SNS開始席捲全國。畢業於北大的沈文博做了「底片網」,復旦的做了「飽蠹」,人大的做了eDorm,北航的做了looface,中山大學做了億友,李肇星的兒子從哈佛歸來做了dorm99,耶魯MBA的張帆夫婦做了「佔座網」,斯坦福博士做了「間操」,陳一舟的千橡做了5Q網……

尤其是千橡和佔座網,一個有巨額資本支撐,一個有政府扶持。反觀校內網,只有十來個人的團隊,擠在一個百來平米的民房裡。

一邊是越發激烈的競爭,另一邊,隨著用戶量的劇增,伺服器和帶寬撐不住了,校內網一天到晚崩潰。團隊的錢已經花光,如果再沒有融資,就辦不下去了。

王興開始四處找投資。一開始接觸的是紅杉資本。

三個毫無經驗的年輕人,拿著一頁紙的商業計劃書就去了,而且還半道搞丟了,最後臨時在紅杉的辦公室手寫了一份。

那時候,他們對商業模式、如何變現、盈利,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一頭霧水,天真地以為只要把用戶規模做大,就一切萬事大吉。

結果可想而知。

那一天,360創始人周鴻禕也在場。據他回憶,當時的王興一臉冷漠,言語傲氣,根本就不像來融資的,他斷定這個團隊不接地氣,一定會失敗。

於是,周鴻禕建議紅杉投了校內網的競爭對手佔座網,投資規模高達500萬美元。

就在王興等人走投無路之時,競爭對手千橡的老闆陳一舟主動找上門來,報價千萬,要求收購校內網。

▲陳一舟

一開始,幾個心高氣傲的年輕人拒絕了收購。

幾番接觸下來,團隊內部產生了很大分歧。王興持中立態度,偏向賣掉;賴斌強覺得繼續背負巨大債務創業,壓力山大,希望賣掉;王慧文則認為苦了這麼長時間,終於抓到這麼一個好項目,做成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就這樣放棄太可惜,強烈反對賣掉。

爭吵了兩個星期,團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加上陳一舟提高了報價,最終還是決定賣掉。

2006年10月的一個深夜,王興和王慧文趕到人壽大廈籤下合同,千橡互動集團正式收購校內網。

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又被自己親手賣掉,那種感覺難以言喻。當晚,大家一起去吃夜宵,全都喝醉了,大哭一場。

就這樣,王慧文結束了第一次創業,算不上成功也說不上失敗,只能說是充滿遺憾。

那也是他第一次「退休」,28歲。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確實錯過了一個大機會。

拿到校內網後,陳一舟將其與5Q合併,兩年後,拿到了孫正義的4.3億美元投資,正式更名為人人網。3年之後,人人網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超過7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BAT的中國第4大網際網路公司。

多年以後,再談到校內網時,大家早已雲淡風輕。王慧文反而覺得這個遺憾對自己的人生是件好事。在接受《財經天下周刊》採訪時,他說:

「如果校內網做成了,我會變成讓別人非常討厭的人,剛愎、自負,因為挫折,所以我才懂得反省自己,能更理智客觀冷靜地看待自己。」

「和張曼玉結婚」

賣掉校內網後,王慧文一度迷失自我。

校內網最終賣了1600萬,一人分了幾百萬。那是2006年10月,北京房子均價每平米只有7100元。王慧文拿錢在北京和大連老家各買了一套房,然後開始了紙醉金迷的生活。

那段時間,他夜夜去蹦迪,不醉不歸。這樣的日子過了半年,他覺得這種「土豪」生活,枯燥、無聊。

此時,賴斌強正在環遊世界,王慧文也跟著一起去了。

1年後,王興打算重新創業。他打電話給王慧文和賴斌強,結果被一口回絕:「你先搞吧,我們還沒玩兒夠呢。」

旅遊回來,回看曾經的經歷,王慧文覺得還是得創業,於是拉著同學陳亮一起創辦了新公司。團隊先是做了一個類似FriendFeed的產品,後來又做了一個聚會網站,但都失敗了。

2010年4月,淘房網上線。這一次,王慧文孤注一擲,把兩套房子都賣了,出售校內網的剩餘資金也都搭了進去。

淘房網一開始很順利。2010年6月1日,在淘房網結束兩個月的內測正式上線當天,他們就收到了來自房地產經紀人的第一筆收入——600元。兩個月後,淘房網籤約6000名經紀人,網站收到了1.8萬個對經紀人的評價。

然而,淘房網面臨的競爭非常激烈。新浪樂居和搜房網已經上市,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很難在市場中佔得一席之地。王慧文投了非常多的廣告,但效果並不理想。

彼時,王興在經歷了海內網和飯否的失利後,創立了美團,正在和其他豪強廝殺。

當時,有記者問王慧文,日後是否會和王興重新攜手共同創業。

「我們處於完全不同的市場,這兩個市場之間基本沒有結合點,這種情況下要合作的可能性跟我和張曼玉結婚的可能性差不多。」王慧文笑道:「我跟張曼玉結婚的機率有多大?雖然她還單身。」

嘴上雖然這麼說,身體卻很誠實。

2010年底,淘房網發展遇阻,王慧文找到王興,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

回去後,王興給他打了個電話:「你就別搞了,我這邊發展挺快的,也比較需要人,你們來吧。」

王慧文二話沒說,把淘房網連同域名taofang.com賣給了58同城,帶領整個淘房網團隊加入了美團。

後來被人問到為什麼不做淘房網選擇加入美團時,王慧文說:「他人比較正直。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末了,他才吐露真心話,「其實你能猜得出,總不至於說這個人很傻,但是我願意。」

就這樣,闊別4年,王慧文和王興這對老搭檔順利會師。

後面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詳。王慧文幫助美團在「千團大戰」中順利突圍,後來又創立外賣業務。美團的每一次重要戰役,幾乎都有他的身影。

2010年的12月18日,王慧文加入時,美團剛從五道口的華清嘉園搬到東華合創,公司不過兩三百人規模。10年過去,美團已成長為市值第三大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市值1.64萬億港元。

而曾經收購校內網的千橡如今早已退出了主流網際網路的舞臺。

「我運氣實在太好」

從創業屢屢失敗,到成為美團的2號人物、王興背後的男人,究竟是什麼成就了王慧文?

在今年年初的內部信裡,王慧文把這些成績歸結於時代的恩賜:「感謝偉大的時代,我生於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在我開始厭學的時候,大學宿舍通網,因此趕上了網際網路最精彩的20年。」

他感謝了家人的支持、同事的幫助,還感謝了王興:「感謝興哥,跟興哥同宿舍是我生命中另外一個巨大的運氣,興哥幫我的人生打開了一扇窗,給了我舞臺和機會,在每個關鍵選擇裡指出了正確的方向。」

在提及自己時,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我運氣實在太好」。

倒是王興在回信中給了他很高評價:「美團精神,老王身體力行,堪稱典範。」

運氣確實是一部分,但絕不是成就王慧文的全部。

事實上,在平時的一些演講和講話裡,王慧文也有意無意地透露過自己身上一些有助於成功的因素。

比如,2020年9月16日,王慧文回到清華發表演講,主題是「設限的人生」。他一共講了三件事:

第一,發現規律,堅定地應用規律。王慧文說當初做校內網之所以比多多友成功,用戶活躍度甚至比Facebook還高,正是因為遵循了行業發展規律。

第二,社會最稀缺的是「π型人才」(複合型人才)。王慧文說正是當初連續創業,不斷嘗試新事物,將他和王興逼成了「π型人才」。事實上,當一個人在兩個領域裡面有認知的時候,他產生的威力不只是1+1,是1後面加個0。

第三,快速學習能力是核心競爭力。美團在篩選人才時,除了「煉心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求年輕人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

事實上,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王慧文本人從未提過: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態度。

在美團的10年,王慧文每周六全天開會,周日半天高管會,留給自己的時間只有一個下午。即使加班到凌晨兩三點,第二天早上九點照樣準時坐到辦公室裡。

王慧文向外界和美團內部員工展現的,永遠是一副精力充沛、充滿激情的樣子。

2013年,後來的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曾去美團做過研究工作。黃淵普只做了一個月,他對王慧文的印象只有一個:一個滿腦子idea的拼命三郎,懷疑他是單身,這種人似乎只適合單身。

實際上,王慧文早就有了家庭。只不過,他幾乎把所有熱情和精力都放到了工作裡。

他經常會開玩笑地說:「我是農民的孩子,只會拼命工作。」

君子不器

「今年12月18日是我在美團的十周年,這十年激烈精彩,不負年華。屆時我將退休,換一個人生軌道和生活方式。」

年初,美團宣布王慧文決定在2020年底退休的消息。當時,很多人非常吃驚,不理解。王慧文才42歲,尚處於職業生涯巔峰期,為何要選擇激烈勇退?

他在內部信裡說了很多理由,比如不能處理好工作與家庭、健康的關係;個人興趣散亂不穩定;不愛管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也一直擔心人生被慣性主導,怠於熟悉的環境而錯過了不同的精彩。」

「君子不器」是王慧文的人生原則之一。

「君子不器」即君子不是一個器皿,人不要搞自我定義,自我定義就是自我設限。

他曾用「基因突變」舉例解釋「君子不器」,基因變化變錯的概率比變對的概率高几百萬倍,所以大家都很恐懼基因變化,牴觸變化。

但王慧文認為變化不可怕,自我設限才最可怕。「一旦變對了呢?一旦長出翅膀了呢?」他說。

事實上,王慧文從未給自己設限,這些年他一直在嘗試做不同的事情。

讀書時,他明明是學霸,上大學後卻偏要做學渣,換個活法。

在清華大學電子系,他學的是硬體,卻偏偏要創業做網際網路,編程是現學的。

在美團,團購、外賣、到店、到家、出行……甚至連公共關係、客服、研發等業務他都負責過。王慧文可以說是美團的探路者,正是他的不斷嘗試幫助美團不斷擴寬邊界和想像力。

工作之外,他的興趣愛好廣泛。有人說王慧文是美團首席段子手、作家、詩人。

在王慧文的朋友圈裡,總能看見他分享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是不是20世紀在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領域都沒有出現過大師?如果地球上沒有美洲,哥倫布的船直接西行到了亞洲,今天的世界格局又會是什麼樣子?為什麼射鵰英雄傳的五絕裡只有反派歐陽鋒沒有廣招門徒?

他曾在採訪中提到《萬曆十五年》的作者黃仁宇,「48歲才開始研究歷史,60歲成書。很多人就是自我設限,導致最後沒有達成原本可以達成的成就。」

數據顯示,連續減持後,王慧文仍持有超過5600萬股美團股份,身價約28億美元(183億元人民幣)。同時,他還拿著美團第一高薪,2019年總薪資達到1.49億元,大約是王興的27倍。

但他還是選擇放棄1.5億年薪和在美團建立的江湖地位。

君子不器,不自我設限、也不沉溺過去。42歲的王慧文,人生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從阿里十八羅漢到合伙人,從騰訊五虎到劉熾平、張小龍,再到今天的王慧文,網際網路大公司在重塑產業經濟的同時,也在加速改變人們的就業和創業觀念:幹大事、創大業、賺大錢,不一定非得當傳統意義上的老闆。

當不當老闆,是不是創業,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職務與分工形式所能決定的。全力以赴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打工即是創業,創業也是在為他人和社會打工。

「寧當雞頭,不做鳳尾」,以及傳統意義上的老闆還是打工人思維,在今天的大分工與大合作時代,已是不合時宜。

今天,人人都是自己的老闆,也人人都在為他人打工。

參考資料

1.《美團王慧文:很少人知道自己在愚昧之巔》筆記俠

2.《一戰賺了1200億,恐怖的王興!》何加鹽

3.《「多面」王慧文》朱曉培

4.《九敗一勝:美團創始人王興創業十年》李志剛

如涉及版權請告知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

文章好看就點這裡

相關焦點

  • 年薪1.5億,42歲退休:跟對人真的很重要
    編輯:餘心豐來源:正和島0110年時間,從0到100億,這個男人憑什麼?年薪1.5億,42歲退休,身家100多億,這樣的人生聽起來很不錯吧?擁有這樣一段奇幻人生的男人,他叫王慧文,一個從東北農村走出來的孩子,美團「二號人物」。 他1年的薪水,1.49億元,是美團創始人王興的27倍。如今,美團市值已超過1.7萬億港元,遠超百度和京東,是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僅次於阿里和騰訊。按0.73%的持股比例計算,王慧文的身家超過100億元。 王慧文加入美團多久了?剛好10年。
  • 年薪1.5億,近200億身家,42歲退休,這農家子弟怎麼這麼好的命?
    那也是他第一次「退休」,28歲。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確實錯過了一個大機會。拿到校內網後,陳一舟將其與5Q合併,兩年後,拿到了孫正義的4.3億美元投資,正式更名為人人網。王慧文向外界和美團內部員工展現的,永遠是一副精力充沛、充滿激情的樣子。2013年,後來的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曾去美團做過研究工作。黃淵普只做了一個月,他對王慧文的印象只有一個:一個滿腦子idea的拼命三郎,懷疑他是單身,這種人似乎只適合單身。
  • 美國打工皇帝庫克年薪1億不敵聯想CEO楊元慶
    蘋果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代理聲明顯示,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2020年年薪超過了1400萬美元。其中,庫克的基本工資為300萬美元,績效獎勵為1073.1萬美元。蘋果的業績在淨營收和運營利潤方面超過了預定目標,因此庫克和蘋果其他高管的總薪酬達到總薪酬機會的179%。
  • 優衣庫創始人:13歲輟學搞代工,今身家700億成服裝界首富!
    13歲那年,馬建榮深感對讀書寫字的無能為力,不惜向父母攤牌:只要不是讀書,做什麼都行!無奈之下,馬建榮的父親只好帶他去針織廠當一名學徒。當時日本一件成人汗衫賣1.2美元,一件嬰兒成衣卻要賣到1.5美元,馬建榮父子立即瞄準了日本市場,主攻嬰兒成衣代工。與日本人做生意可不簡單!表面上客氣有禮,實際上十分苛刻容不得一點瑕疵!有一次,馬建榮曾受邀到日本客戶公司,被對方請去吸菸室喝茶。
  • 身家1億,卻花5億收購負債十幾億酒廠,今賺回800億身家
    在農夫山泉上市之後,鍾晱晱的身價也暴漲到了634億美元,反超馬雲成為了中國的首富。不過其實還有一位富豪,也是憑藉著IPO實現身家逆襲,這個人就是四川的隱形富豪汪俊林,也可以說是他的「豪賭」也成功了!相信很多愛喝酒的人應該對郎酒這個牌子並不陌生,而汪俊林就是郎酒的董事長。目前,郎酒的市場估值已經高達800多億。
  • 王慧文正式退休:42歲身家百億 坦言自己「運氣太好」
    來源:券商中國12月18日下午,美團發布內部信,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按計劃正式退休。公開資料顯示,王慧文創業經歷豐富,是校內網(現人人網)聯合創始人、來電網創始人、淘房網創始人。2010年12月加入美團,在美團地位僅次於王興,兩人一度號稱「二王」。
  • 王慧文年薪1.5億,42歲退休:跟對人真的很重要
    研究生讀到一半,2003年,全球首家社交服務網站在美國迅速走紅後,王興立馬嗅到商機,給自己5個同學發郵件,邀請他們創業。最終只有兩人願意加入,其中一個正是王慧文。 這個決定,對王慧文來說,其實很艱難。出身農村,家庭並不富裕的他,全家人都眼巴巴地指望出一個博士,結果王慧文卻突然說要退學,跟「富二代」王興一起創業,氣得父母都要「打斷他的腿」。
  • 投資界24h|42歲王慧文宣布退休;高瓴158億重倉光伏巨頭;思派健康...
    5億這是名創優品上市後首份財報。投資界(ID:pedaily2012)近日獲悉,名創優品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Q3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營收為20.72億元,環比增長33.4%;毛利潤5.22億元,環比增長37.7%。今年10月15日,成立7年的名創優品成功敲鐘,來自湖北十堰的創始人葉國富也終於在43歲這年圓了上市夢,當日個人身家超300億元。
  • 43歲苗圃身家暴增7億,富豪老公大她19歲,去年就身家60億
    01身家上億的女演員,不僅僅只有44歲的趙薇,還有43歲的苗圃。相比高調的趙薇,年紀相仿的苗圃則低調得多。趙薇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96級的,她的心很大,除了做演員之外,還當導演、從商。苗圃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98級的,算是趙薇的直系師妹了。
  • 本周熱點:身家上億算富嗎?
    這個博主感覺還比較隨和,他說他十套房也沒有天天用金筷子吃飯。各方面和普通人也差不多,就是出行住酒店比較講究。我也琢磨,這內環十套房是個什麼概念?一套一千多萬,十套一億多? 後來我又看了一個他講富二代的視頻。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說現在年輕人對錢沒什麼概念,動不動十幾億幾十億的,在他看來,家裡有一億就算富二代。如果家裡有一億算富二代,那麼說明有一億就算富人了?
  • 美團二號人物王慧文正式退休!42歲身家百億 曾創辦這些公司,坦言...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 雲中芷 12月18日下午,美團發布內部信,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按計劃正式退休。公開資料顯示,王慧文創業經歷豐富,是校內網(現人人網)聯合創始人、來電網創始人、淘房網創始人。
  • 在上海,身家1個億算有錢人嗎?
    在許多人眼裡,上海個個都是有錢人;感覺自己身家有幾百萬、幾千萬的人到了上海,也是窮人。有人就問:在上海,身家1個億算有錢人嗎?在上海沒開埠之前,只是一個小縣城,人口只有幾十萬。設立上海市的時候,人口也不足300萬。那個時候的上海,低矮的棚屋很多,許多生活在上海的人,還不如其它地方的人生活過得安逸。
  • 市值400億,十元店IPO:85後女員工身家5億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12月18日,名創優品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Q3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營收為20.72億元,環比增長33.4%;毛利潤5.22億元,環比增長37.7%。今年10月15日,成立7年的名創優品成功敲鐘,來自湖北十堰的創始人葉國富也終於在43歲這年圓了上市夢,當日個人身家超300億元。
  • 曾辭去年薪600萬職務,拿500月薪為馬雲打天下的他,今身家700億
    在最近《福布斯》2018中國香港十大富豪榜上,他以700億身家超過郭炳湘、李澤楷、何超瓊等大佬,成為香港第9大富豪,他就是馬雲背後的男人,為馬雲打天下的蔡崇信。蔡崇信和很多人不一樣的是,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律師家庭,父親和爺爺都是律師,和馬雲同是1964年生人。
  • 64歲,海天醬油老闆身家1900億
    又一隱形富豪:靠一瓶醬油起家64歲身家1950億作為海天味業的掌舵人,64歲的龐康成功把「打醬油」,變成了一門超級生意。早在乾隆時期,傳統釀造業的佛山古醬園就已經頗有名聲。1955年,這25家古醬園合併重組,變成了一家新的醬油廠。
  • 又一神秘女富豪誕生,年薪550萬,分紅3億,帳上還躺著650億
    其實,今年已經不是程雪第一次擠入中國女富豪前十強了,在2019年的榜單上,她就曾以320億的身家排在第10位。 而再往前翻,程雪的名字首次出現在胡潤富豪榜上是2014年,也就是海天味業上市的那一年,彼時的身家是55億。
  • 許家印2310億身家成全球房地產首富 孫宏斌財富增加最多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許家印2310億身家成全球房地產首富,孫宏斌財富增加最多3月20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Hurun Global Real Estate Rich List
  • 42歲,身價100億!美團二號人物「老王」退休:變化不可怕,自我設限才最可怕!
    那也是他第一次「退休」,28歲。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確實錯過了一個大機會。拿到校內網後,陳一舟將其與5Q合併,兩年後,拿到了孫正義的4.3億美元投資,正式更名為人人網。3年之後,人人網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超過7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BAT的中國第4大網際網路公司。
  • 18歲失去手臂,23歲流浪街頭,靠一把梳子翻身,以5億身家躋身富豪榜
    18歲,意外失去手臂,23歲,在街頭賣畫為生流浪了大半個中國,最窮的時候睡過橋洞、翻垃圾。誰知,最後竟靠著一把梳子翻身,成為木梳大王,千家店鋪開遍全國各地,以5億身家躋身富豪榜,他就是譚木匠集團的創始人——譚傳華。
  • 17歲服務員逆襲身家30億,真正的成功靠方向!
    或者是你,或者是他。總有那麼少數一些人能捅破頭上的天,打破常規,成為自己的英雄。他們的成功也許是偶然,但偶然中有存在著必然,他們從來都不是漫無目的的等待恩賜,而是把握了方向,付出了努力。海底撈成功上市,創始人張勇夫婦從曾經50億的財富飆升到600億,一躍成為中國富豪榜的前列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