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馬上就要到三月份了,疫情的好轉帶來的快遞復工,使那些可愛錦鯉終於有機會奔向自己主人的懷抱了。
說起錦鯉的運輸原理其實並不複雜,只要放入塑膠袋充氧即可。
其實除了新購入的魚兒以外,魚友們日常也有可能面臨錦鯉的搬運問題,幼魚或中型魚可以自行搬運,但大型魚常由業者代為運送。
01
運輸用水
新魚帶病菌或寄生蟲的危險性大,處理不好時,常會使健康魚受到感染。
因此,運輸用水應加入食鹽與抗生素為宜。錨頭魚蚤與鯴子肉眼可見,如發現,必須馬上除掉並消毒傷口。
02
池水溫差
最重要的是調整水溫。一般業者池水比愛好者的池水溫度高。如水溫相差5℃以上,魚易感冒,進而引發其他疾病。
因此,外來的錦鯉不能馬上放入池中,而應將裝魚的塑膠袋放入水池中半小時左右,待袋內外水溫相等時再解開塑膠袋,將魚放入水池。
03
水質差異
因為業者與愛好者池水水質不同,因此將魚直接放人池中會引起新水病,即魚體消瘦、胸鰭或尾鰭腐爛等。
除了調整水溫外,還應該讓池水慢慢流入塑膠袋內,使魚漸漸習慣不同水質,然後放入池中。
最好這時加入適量食鹽浸浴,可以防止病菌的侵人。
注意:如果是新魚池的話,在魚池及過濾系統做好後,必須先去除水泥鹼,試水後才能養魚。
04
成功入池後的管理
魚池的日常管理,主要注意保持池水清潔,如有魚的排洩物或殘餘餌料、樹葉等,須儘早清除。
一般最好每天排底水一次,過濾槽亦需一周左右清除一次池底汙泥,排出汙水,同時排出水中對魚有害的物質,保持良好的水質是水池管理上最重要的一點,也是養好錦鯉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