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每天分享育兒經驗、心得、理念!
相信各位寶爸寶媽在養育寶寶的過程中都碰到過一系列棘手的問題,在&34;的寶寶面前束手無策,黔驢技窮。比如寶寶愛哭鬧就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
記得有一次去朋友家玩,她家兩歲半的兒子在客廳裡玩拼圖,始終沒有將拼圖拼到一塊,於是他把拼圖一扔,開始大哭大鬧跑去找他媽媽。他媽媽趕緊將抱起來,埋怨寶寶爺爺 奶奶平時太過寵溺寶寶,把他慣壞了,一言不合就哭鬧,讓人無計可施。
相信這種場景很多寶爸寶媽都遇到過,而且普遍地,很多寶爸寶媽都將寶寶哭鬧歸結於單一的原因,其實沒那麼簡單,寶寶哭鬧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寶寶哭鬧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寶爸寶媽不善於學習,將寶寶哭鬧的原因簡單化是不科學的。寶寶哭鬧並非無理取鬧,寶爸寶媽應當引起重視。
01 寶寶語言發育尚未健全,哭鬧成為表達的唯一方式
兩三歲的小孩雖然開始咿呀學語,但其語言系統尚未發育成熟,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還比較初級,他們在碰到很多事情時,因與身邊人溝通不暢卻又有強烈的欲望要表達其內心的意思,於是通過哭鬧的方式來表達他們自己的想法。為什麼通過哭鬧?因為哭鬧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比較擅長。
建議:父母在育兒過程中,需多付出時間精力,多做育兒功課,多準備早教教具。科學全面地幫助寶寶提高對事物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是一場持久戰,但對於培養寶寶健全的人格意義非凡。
02 寶寶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哭鬧對抗父母的管制
寶寶的自我意識伴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斷覺醒,他會獨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形成他的經驗,自帶精神使命的寶寶會在實踐中篤定自己的生活經驗是正確的,他不 喜歡他的經驗被打破,於是也就不喜歡被身邊人管制著。自由的觀念在他的潛意識中是存在的,當身邊人以對他好的名義對他採取管制時,他會採取哭鬧的方式對抗別人的管制。為什麼非要哭鬧?要知道,這麼大的小孩可沒有別的能力。
建議:寶爸寶媽學會轉變思維,摒棄造物主心態,將寶寶置於與自己平等的地位,尊重寶寶,積極探索寶寶的內心世界。如果確實是對寶寶沒有壞處的事情或者是壞處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順著寶寶心意就好。
03 寶寶心理需求加強,被關注的欲望驅使其哭鬧
有這樣的情形:如果寶寶剛喝過奶或者吃過東西,同時也睡飽了,並且身體看起來挺好沒有什麼不適的,或者其他可能的原因都排除了,但還是愛哭鬧,這時候寶爸寶媽可不要覺得寶寶在無理取鬧而隨意發火。這時候寶寶哭鬧更多地有可能是心理上的需要。寶寶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他對周邊的一切都不是那麼熟悉,也就是說他與周邊的人、事、物還尚未建立可靠的信任感,寶寶缺乏安全感,甚至在感覺上缺愛,他會迫切希望得到身邊人的關注,這種欲望會驅使寶寶哭鬧。
建議:平時多花些時間陪伴寶寶,給足寶寶安全感,幫助寶寶與身邊的一切建立可靠的信任感。切記:工作忙、事業忙、沒時間陪伴寶寶大部分都是藉口,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有的。
04 寶寶被身邊人過分寵溺,自我中心意識強烈
通常,很多寶爸媽都將寶寶哭鬧歸結為這一條理由。不可否認,這確實是普遍存在的,這由現代家庭結構決定。現代家庭七口之家是很普遍的:寶爸寶媽雙方父母、抱抱寶媽、寶寶。寶爸媽平時要忙工作、忙事業,寶寶平時都是長輩帶著,接觸時間多,建立信任的速度也快一些。
另外,長輩們以自己覺得最好的方式呵護著寶寶,總覺得不順著寶寶就是委屈了寶寶,於是任何事情都順著寶寶。這種情況很容易讓寶寶自我中心意識強烈,自己要得到的就一定要達到目的才行。當身邊人沒有滿足他的需求,他不哭鬧才是奇怪的。
建議:客觀地說,很多長輩與現代社會是脫節的,他們的很多理念其實已經過時,他們自認為愛小孩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愛寶寶沒錯,但是愛寶寶需要科學、正確地愛,寶爸媽需要在這個方面多做些努力,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積極與長輩溝通,多些耐心去說服長輩。雖然有時候實施起來挺困難,但是現在不做,有些並不是很好的習慣會延續幾代,不利於後代性格、品格、人格的正確發展。
沒有無緣無故哭鬧的寶寶,在育兒過程中,寶爸媽切勿忽視寶寶的哭鬧。對寶寶哭鬧束手無策、黔驢技窮是自己育兒能力不行,還需積極去探索神奇的寶寶。一旦與寶寶建立默契的關係,他的不同需求都能被寶爸媽關注到或感覺到,相信處理寶寶哭鬧問題就會容易很多!
寄語: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在父母,解決問題的唯一答案就是愛和自由!
請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不喜歡請留下批評意見,喜歡就點讚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