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寫了一篇關於摸魚的小作文。
反響非常強烈,
很多同學表示醍醐灌頂。
甚至有一些培訓機構剽到自己的朋友圈當自己寫的來發。
其實這種小作文,我一般只發朋友圈,不發公眾號。
因為都不長,就是一個觀點,或者一個感悟。
例如其中一篇叫《風口》的,比較長,我就延伸出來發公眾號了。
既然這篇大家這麼喜歡,我也展開說說。
--
《摸魚》
作為一個普通打工人,什麼是快樂時光?
下班時間,周末及假期,當然,這些的快樂,其實都不如上班的時候偷偷刷劇,偷偷玩一把遊戲,甚至蹲坑的時候都蹲就一些,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摸魚。
大部分打工人都覺得摸魚是對抗老闆,對抗資本家的最好手段,因為在摸魚的時候,你是對公司不產生任何的市場價值的,拿著公司的錢,不做事,是不是覺得佔盡便宜?
但是為什麼有些同學表示,公司對你的摸魚,更多時候是視若無睹?但是你專注在做著練習,或者看一些教程什麼的,公司就會馬上給你安排活兒?這個是不是有點想不通?
其實背後的博弈,根本不是你在浪費老闆的工資,浪費公司的電,你的摸魚,根本不會給公司帶來實際性的損失,起碼可以說是幾乎可以忽略。
因為公司招聘你進來的時候,你是符合這個工作崗位的能力要求的,也可以產出公司想要的績效的,任何工作崗位都會有固定的工作,如果有時候空閒了,說明公司的業務沒有那麼飽滿而已,你真的摸魚了,這個也就是沉沒成本而已,無論你在做什麼,公司都不會產生新的價值。
但是,如果你一有空就摸魚,你的惰性會增加,專業能力會停滯,那麼你對公司的依賴度就會增加,因為你的個人價值並沒有得到提升,你就不敢輕易提加薪,更別說想跳槽離開這個地方,你的摸魚習慣告訴你,如果離開這個可以摸魚的地方,新的地方不一定可以這麼容易摸魚,甚至可能是更痛苦的地方。
不知道你懂不懂PUA?就是讓一個人覺得自己不行,覺得離開了對方,可能就活不下去,或者是過得不好,只有對方才可以救贖自己。這個時候,對方就可以對你為所欲為,對你再差,你也不會離開對方。
而當你對一個公司有同樣的依賴度,你也會願意接受一些不合理的公司安排,自覺提高對公司的配合度,因為你覺得離不開這個公司。
這個時候,你就如三體人對地球人做的事情一樣,鎖住了科技樹,而你被公司鎖住了工具人這個身份。
只要一天你是離不開公司,那麼你和公司的關係永遠都是工具與資本的關係。
公司怕什麼?
公司怕你忙裡偷閒在自學,怕你能力很短時間得到巨大的提升,怕你覺悟原來你也是有機會從工具人變成可以掌握生產資料的人。
當你真的進步神速,能力超過了公司大部分人,那你就掌握了主動權,可以向老闆提加薪,提升職,提要股份等等老闆不想看到的情況。
因為公司不需要那麼多人變得那麼厲害,因為底層的工作永遠都需要人做,而這些人永遠都是底薪就可以解決,需要一部分人永遠乖乖完成工作,不要想著向上爬,他們只需要有空摸摸魚就挺好。
當有不重要的員工去創業的時候,老闆不會攔住,因為更換成本很低,隨便可以找得到,何況一個人有二心,馬上清理,免得把公司氛圍搞亂了,快刀斬亂麻。
但是當有核心員工去創業的時候,他們就會勸說創業的風險,還不如和他一起把公司做大做強,他不是真心覺得有風險,因為你有風險關他屁事?他關心的是自己公司的業務穩定性。甚至擔心你會成為他的競爭對手。
沒有任何一個老闆希望自己的員工變成另一個老闆。
最優秀的那部分人,永遠是最早離開公司的人,因為他們的能力的市場價,早就超過了公司給他的那個數字。
我的前前前公司有個群,我離開的時候,待遇屬於中下,幾年後我們在群裡聊天的時候,我已經翻了接10倍,而群裡還有幾個在原公司的,2倍都不到。那幾個當年就是屬於摸魚愛好者,也是老闆所喜歡的,因為項目價格早就翻兩三倍了,但是需要支付給他們的報酬,增加不了多少。這就是我當時沒辦法留下來的原因之一,老闆已經不願意把我的市場價薪水給我了。
對立與協同一直都是並存,如果公司有意思讓你成為核心人員,會支持的你學習,希望你早日成長,但是絕大部分人,老闆都希望你有空就摸一下魚,對公司來說,收益大於損失,因為穩定地賺錢,是老闆最希望的結果。
甚至可以這樣說,主動浪費時間摸魚的人,本質就是給公司的投名狀,自砍雙手,自廢武功,來想展示讓公司讓老闆放心:我絕對不會離開公司。
作為一個普通人,
摸魚是對公司的忠誠,
是對自己人生的不忠。
(每次發朋友圈內容都有同學問怎麼加我的微信,同學,多留言啊,有次數標準的,而且多留言,我才會對你眼熟,獲得熟人卡)
往期精華文章導讀:
越努力,越幸運。
這裡是龐門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