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項稅額是什麼?

2020-12-25 稅務大講堂

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購進貨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稅額。部分應稅服務改徵增值稅以後,對於營業稅納稅人最大的變化就是,取得的發票或合法憑證從原有的不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變為了增值稅扣稅憑證。同時,現行稅法對增值稅扣稅憑證規定了認證抵扣期限。納稅人不僅要注意票據憑證發生了變化,而且要注意會計核算也發生了變化。

對增值稅扣稅憑證的變化,納稅人應按時合法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並在規定的時間內認證抵扣。納稅人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或接受應稅服務,所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為進項稅額。進項稅額有三方面的意義:(1)必須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才涉及進項稅額的抵扣問題;(2)產生進項稅額的行為必須是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接受應稅服務;

(3)支付或者負擔的進項稅額是指支付給銷貨方或者購買方自己負擔的增值稅額。對納稅人會計核算而言,部分應稅服務改徵增值稅後,其核算進項稅額的情況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試點前,納稅人取得的票據憑證,直接記入「主營業務成本」(或營業成本)帳戶;試點後,納稅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根據發票註明的價款記入「主營業務成本」(或營業成本)帳戶,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記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帳戶。

納稅人兼有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應稅服務和銷售貨物或者應稅勞務的,按照銷項稅額的比例劃分應納稅額,分別作為改徵增值稅和現行增值稅收入入庫。應納增值稅=1000×17%+200×6%-150=32(萬元)應稅服務銷項稅額比例=12÷(170+12)=6.59%應稅服務應納增值稅=32×6.59%=2.11(萬元)貨物銷售應納增值稅=32-2.11=29.89(萬元)

相關焦點

  • 哪些認證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需要做進項稅額轉出?
    資料不全的,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五)購進的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納稅人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按規定計算扣除進項稅額。問: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如何抵扣進項稅額?
  • 進項稅額的帳務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購進貨物未能取得增值稅發票,則不能計算扣除進項稅額;如果購入貨物取得增值稅發票有誤,也不得作為扣稅憑證,購貨方有權拒收不符合規定的增值稅發票,否則,其進項稅額就必須敖貨物的購進成本。
  • 進項稅額申報抵扣時間的規定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其進項稅額申報抵扣的時間,按以下規定執行:  (1)工業生產企業購進貨物(包括外購貨物所支付的運輸費用),必須在購進的貨物已經驗收入庫後,才能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對貨物尚未到達企業或尚未驗收入庫的,其進項稅額不得作為納稅人當期進項稅額予以抵扣。
  • 進項稅額明細表根據什麼填?填錯麻煩不斷
    進項稅和銷項稅因為可以抵扣,經常被提及到,其實了解清楚了相關的內容,這個問題並不是很複雜,根據什麼填這個問題,細閱讀下文中,希望能夠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年初未抵扣數項目,反映企業年初尚未抵扣的增值稅.本項目以"-"號填列.
  • 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帳務處理
    對於按規定不予抵扣的進項稅額,帳務處理上採用不同的方法:  (1)購入貨物時即能認定其進項稅額不能抵扣的。如購進固定資產,購入貨物直接用於免稅項目,或者直接用於非應稅項目,或者直接用於集體福利和個人消費的,其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記入購入貨物及接受勞務的成本。
  • 進項稅額轉出?申報表這樣填!
    進項稅額轉出」這一詞彙,對於每個財務工作者來說並不陌生。經常有小夥伴來諮詢,進項稅額轉出,申報表要填哪裡,怎麼填?今天,小編就通過幾個案例,跟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甲公司將已抵扣進項稅額的租入的不動產用於集體福利的,應於發生的當月將已抵扣的屬於10-11月租金進項稅額2萬元進行轉出。申報增值稅時,應將申報表進項稅額轉出填寫於《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第15欄。
  • 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的幾種情況
    這兩種情況已抵扣的進項稅額之所以要轉出,是因為原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不能產生增值稅銷項稅額,已抵扣的進項稅額失去了抵扣的來源。其他需要轉出進項稅額的情況有,商業企業收到供貨企業的平銷返利,出口企業按「免、抵、退」辦法計算應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的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等。本文主要就前兩種情況進項稅額轉出的有關問題作一探析。
  • 低價銷售存貨的進項稅額轉出
    在正常經營中,有的企業存在低價處理存貨的情況,當地主管稅務部門發現後往往會要求企業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筆者認為,這其中的有些情況不應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一、由於市場變化和產品結構調整遭淘汰、過時的存貨不應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    我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定,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和非正常損失的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 進項稅額轉出業務分析及帳務處理
    (一)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業務分析   進項稅額轉出是指企業外購貨物或接受勞務,原用於生產性應稅項目,並已將增值稅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帳戶,但後來又改變用途等,使抵扣鏈中斷,按增值稅法規定,其進項稅額不能抵扣,應將已確認的進項稅額予以轉出,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損失中
  • 進項稅額轉出衝減成本的會計分錄
    進項稅轉出衝減成本這部分的內容應該是很多會計人會遇到的,那麼進項稅額轉出後怎麼衝減成本呢?如果你對這部分的內容不了解,那就和會計網一起來學習吧。首先我們先來理解什麼是進項稅額轉出進項稅額轉出包括,企業購進貨物發生的非常損失,購進的後屋改變用途用於非應稅勞務,集體福利以及個人的消費,其抵扣的進項稅額可以通過進項稅額轉出轉入有關的會計科目,不予以抵扣。進項稅額為什麼要轉出?
  • 哪些情況下可以抵扣進項稅額
    1.超期發票是否能予抵扣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抵扣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3] 17號)的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申請抵扣的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必須自該專用發票開具之日起90日內到稅務機關認證,否則不予抵扣進項稅額
  • 財產損失的進項稅額轉出問題
    問:我公司是獨資電子企業,根據客戶的訂單進行生產加工,由於市場更新換代問題經常造成我公司存貨的報廢,半成品或成品,請問我司要就這些損失對應的進項稅額轉出嗎,是屬於正常損失嗎,可以稅前扣除嗎?
  • 轉出進項稅額如何做會計分錄?
    企業購進的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或者購進的貨物改變用途等,會計做帳時,需將進項稅額做轉出處理。轉出進項稅額怎麼編制會計分錄?來和會計網一同了解下吧。進項稅額轉出會計分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有關規定,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
  • 購進貨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的核算(一)
    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的項目: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1)購進貨物或應稅勞務,未按照規定取得並保存增值稅扣稅憑證,或者增值稅扣稅憑證上未按照規定註明增值稅額及其他有關事項的,其發生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 輔導期一般納稅人進項稅額填報特殊性
    根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管理辦法》第十三條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納稅輔導期管理辦法》的十二條規定,處於輔導期管理納稅人進項稅額需進行交叉稽核比對,以收到《稽核比對結果通知書》顯示的稽核相符的專用發票,才能申報抵扣進項稅額,體現在本月認證進項稅額下期才能抵扣,進項稅額將遞延一個月。
  • 幾種增值稅不能抵扣進項稅額的會計處理
    在我國,增值稅實行的是稅款抵扣制度,按《增值稅暫行條例》規定,一般納稅企業當期應納的增值稅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餘額。在會計實務上,當期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帳戶反映。
  • 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進項稅額如何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一、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進項稅額可以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進項稅額的計算公式: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對於未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但取得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鐵路車票、取得註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
  • 醫藥公司未按規定轉出進項稅額偷稅案
    (三)違法事實  1.1996年納稅情況  1996年該企業申報商品銷售收入30085141.83元,實現銷項稅額5114474.11元,抵扣進項稅額3375344.72元,抵扣期初存貨進項稅額209938.56元,企業已申報繳納增值稅1529190.83元。
  • 案例| 申報免稅收入,勿忘進項稅額轉出!
    通過對該企業財務數據進行詳細分析後,檢查人員認為該企業的增值稅稅種存在較大的疑點,該企業所檢查年度存在大額期末留抵稅額未繳納增值稅,全年增值稅免稅收入佔全部營業收入比例約20%,而進項稅額轉出數很小,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企業計算進項稅額轉出數錯誤?此外,企業增值稅免稅收入額確認是否準確呢?圍繞上述兩方面檢查人員展開了核實。
  • 出口貨物不抵扣進項稅額的會計處理
    出口貨物不能抵扣進項稅額,是指我國有些企業在出口某些貨物時,可以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其出口貨物耗用的購進貨物所負擔的進項稅額全部(如出口免稅不退稅的商品)或部分(如享受免、抵、退稅政策優惠的商品,根據規定計算不予抵扣或退稅的部分),其進項稅額不予抵扣或退稅,而應轉出,其會計處理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科目)